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实用3篇)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篇一
在学术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展示作者对相关文献的了解和引用的准确性,还可以方便读者查阅和验证作者的观点和研究方法。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美国心理学会(APA)格式。
在美国心理学会(APA)格式中,参考文献的格式包括作者姓名、发表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和页码等内容。具体的格式如下:
1. 期刊文章:
作者姓,作者名(发表年份)。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页码。
例如:
Smith, J. (2020).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on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25(3), 123-135.
2. 书籍:
作者姓,作者名(出版年份)。书名。出版地:出版社。
例如:
Johnson, R. (2018).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网络资源:
作者姓,作者名(发布年份)。文章题目。检索日期,来源URL。
例如:
Brown, A. (2019).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mental health. Retrieved January 1, 2022, from https://www.example.com/article
在撰写学术论文时,我们应该注重参考文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引用别人的观点、数据或研究成果时,必须注明出处,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引用。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按照作者的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文献。
2. 对于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按照发表年份的顺序排列。
3. 对于同一作者同一年份的多篇文章,用字母a、b、c等来区分。
4. 对于期刊文章,期刊名称应该以斜体字体书写。
5. 对于书籍,书名应该以斜体字体书写。
总之,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对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信度至关重要。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并遵循规定的格式,以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篇二
在学术研究中,参考文献的格式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准确地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还能够为读者提供查阅的便利。本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现代语言协会(MLA)格式。
在现代语言协会(MLA)格式中,参考文献的格式包括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发表年份和页码等内容。具体的格式如下:
1. 期刊文章:
作者姓名。文章题目。期刊名称,卷号.期号(发表年份):页码。
例如:
Smith, John.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Biodiversity." Environmental Science Journal, vol. 25, no. 3, 2020, pp. 123-135.
2. 书籍: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
例如:
Johnson, Robert.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 2018.
3. 网络资源:
作者姓名(如果适用)。文章题目。网站名称,发布或更新日期。来源URL。访问日期。
例如:
Brown, Amy. "The Impact of Social Media on Teenagers." The Guardian, 5 May 2019, https://www.example.com/article. Accessed 1 January 2022.
在使用现代语言协会(MLA)格式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在参考文献列表中,按照作者的姓氏的字母顺序排列文献。
2. 对于同一作者的多篇文章,按照发表年份的顺序排列。
3. 对于同一作者同一年份的多篇文章,用字母a、b、c等来区分。
4. 对于期刊文章,期刊名称应该以斜体字体书写。
5. 对于书籍,书名应该以斜体字体书写。
总之,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对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信度非常重要。我们应该仔细研究并遵循规定的格式,以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参考文献的完整性,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查阅和参考资源。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篇三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众所周知,在此不再缀述,下面就来看看学术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怎么写吧!
1 建议使用著者-年制
GB/T 7714—2005给出了两种参考文献著录格式,一是顺序编码制,二是著者-年制,未强制执行某一种,这也是各期刊最大的分歧。
笔者以为,著者-年制明显优于顺序编码制。
顺序编码制的优点是节省空间,但在现在主要是电子文件的条件下,空间的价值已经很低。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一是在正文中读到某文献时,并不清楚该文献是何人所作,必须翻页到后面的文献表才能找到,这在印刷的纸质本上尚不太费力,在电子文件上,阅读时经常地跳转页码,是很令人烦恼的。
顺序编码制的缺点之二是在写作和编辑过程中容易出错,要将文中出现的文献与参考文献表上的文献一一对应,非小心不可,而当文章修改时,在前面增加(或删去)一篇或数篇文献时,更是要对后续文献的序号一一修改,相当麻烦。
比如,投稿时某文献尚未正式发表,而到文章经审稿、退修、录用后,发现又有与本文有关的一篇或多篇文献见刊,这时作者不得不在前言节中加上这些文献,这样,后续文献的编号均需一一调整。这样就很有可能出现文中编号与文献表中的编号并不对应,甚至出现系统位移。
而著者-年制在正文中即写明了文献的作者和出版年代,熟悉的读者不用翻阅文献表,就可以知道是哪篇文献,甚至知晓该文献的核心内容,大大地方便了读者。
著者-年制文献的对应关系简单,不易出错,这是著者-年制的优点之二。特别是当增加文献时,对正文和文献表中其他部分的文献几乎不产生影响,作者修改文稿和编辑编辑文稿均只需很少的工作量,且不易出错。
使用著者-年制还使作者和编者不得不淘汰一种不良的引文方式, 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的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在顺序编码制中也许不很难看,但在著者-年制中是很不雅观的。
事实上,在现今网上查找文献十分方便的今天,形如“对白云鄂博矿床成因有大量学者进行了研究[1-50]”的引文方式已经毫无意义。
而在著者-年制中,我的编辑实践中是要求作者将各具体文献的关键证据或/和创性性论点一一列出,而对于那些既无创新性论据也无创新性论点的文献,则不要列出。这也使文献统计学中按被引用次数评价论文价值的思想更为合理。
著者-年制的唯一缺点是占用较多的篇幅,但这在今天以电子文件为主的情况下,已不重要。
2 应当列出全部作者
在GB/T 7714—2005中,对文献表中文献作者的列出要求是多于3人是仅列出前三位,后加“等”、或“et al.”等。
但首先,从法律角度,这是违反著作权法的,故应当是无效的。文献的'合作作者,无论是第几作者,均是文献的著作权人之一,要引用他们的作品,而只列其中部分著作权人,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次,有许多文献中,位于后边的作者并不是不重要,如笔者发现,许多通讯作者将自己的姓名列在作者的最后一位。
3 西文文献的华人作者姓和名均应当全拼
GB/T 7714—2005要求华人的西文姓名用汉语拼音,不得用缩写,且除了第一音节以辅音字母结尾而第二音节以元音字母开头时需加分音符外,不要在双音节人名间加上任何字符。
但是,笔者发现,现在许多期刊在引用华人的西文文献时,往往是将华人的名也缩写了,对双音节人名多数是缩写成了第一、二音节的两个首字母。这是既不符合国标,也是很不合适的。因为华人的同姓人很多,仅靠名的缩写,很难分清究竟是哪位作者。
比如中国的“Kong X”可能有数万人(宪字辈和祥字辈的孔家人)、姓“Zhang”的有张、章、仉,总人口有几千万,仅加上一个或两个字母,远远区分不了。同样Li (李、厉、黎)、Wang (王、汪)、Wu(吴、乌、伍、武、毋、巫、邬、舞)、Yan (严、言、燕、颜、阎、晏、闫、鄢)等同“姓”者也太多。
笔者建议,在正文引用处应当将第一作者的姓、名均写全(全拼),在文献表中,应将所有作者的姓和名均写全拼。
至于港台及海外的华人作者,可以依照名从主人原则,继续按威氏拼法拼写他们的姓名,名中也可加短横。
还有少数民族作者,应当注意区分作者的姓和名,有些民族的习惯是名前姓后,如维吾尔族,在文章发表时,可能是按这一方式,而在参考文献表中应当一律姓前名后。
4 析出文献中,文集等的前面仍用“见”、“In”,不用“∥”
GB/T 7714—2005要求,专著(含论文集)中析出文献的出处项前用“//”代替“.见:”或“.In:”。
但笔者以为,这一相较于以前标准的修改并无明显优点,且“//”很难想象其有“见:”或“In:的含义。
5 起止页码、连续序号和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仍用 “~”
GB/T 7714—2005要求起止页码和连续序号间用“-”代替“~”;合期期刊的合期号间采用“/”,不用“-”“—”“~”或“,”。
这显然并不合理。笔者认为,当阿拉伯数字为基数词或序数词时,表示两基数或序数的范围用波浪线更为合适(章雨旭等,2010)。页码和期号均可以看作是序数词,其间用波浪线显然很合适。另外,斜杠除了常用作除号外,常被用以代替“或”,而合刊的期号间显然既非相除关系,也非或者关系。若多期合刊,如《地质论评》在抗日战争中的1943年第8卷,因为特别困难,曾出版了一个全年的六期合刊,按GB/T7714—2005要求,将会被写为“8(1/2/3/4/5/6)”,显然不美。
6 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的主要责任者后应当加上责任
GB/T 7714—2005对析出文献的来源文献,如论文集,只要求写主编名,不要求加“主编”二字。
如:白书农. 1998. 植物开花研究[M]//李承森. 植物科学进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46-163.
笔者以为这并不合适,上条文献中明确“李承森”的责任显然更好。
7. 起止页码前一律用冒号
GB/T 7714—2005 要求“:”用于其他题名信息、出版者、引文页码、析出文献的页码、专利国别前。 即无论是专著的引文页码还是期刊的引文页码前均应当用冒号。在此之前,我刊在专著的引用页码前是用逗号。
8 引用专著中的内容应当标明引用页码
引用专著时我们一般是写出专著的全部页码,这对于读者查阅相关内容可能并不方便。建议写出引用内容的所在页码或页码范围。
GB/T 7714—2005要求是在正文中引用处将页码或页码范围作为上角标列出。在后面的文献表中,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我们可以列出总页码。
9 非正式出版物的引用格式
按GB/T 7714—2005,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出版物一样列出。
但学术论文不同于一般文献,学术论文本身必须是经过同行专家审查过的,有一定的可信度。
而非正式出版物的可信度不一定,最好与正式出版物区别开来。我刊多年的实践是将非正式出版物与正式参考文献分开,放在注释项下。
关于学位论文,笔者以为,博士论文有较多的专家评审,而学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恐怕多是习作而已,故我刊暂时的处理是将博士学位论文当作正式参考文献,而将学士学位论文和硕士学位论文当作注释列出。
非正式出版物的列法是,在正文中用上角标阴圈码,或者写为第一作者加上上角标阴圈码,例: “(张三等,1998;李四❶;王五等,2007;赵六等❻)”。而在注释项下的列法格式与正式文献尽量一致。
10 常见文献的格式
依据GB/T 7714—2005及以上讨论,建议文献采用著者-年制,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如下:
(1)刊物上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刊物名称,卷号(期号):起始页~终止页.
(2)专著: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3)论文集中的文章: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N作者.年份.文章名称. 见:XXX, XXX,...,(等). 主编.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起始页~终止页.
(4)学位论文:
研究生姓名. 论文完成年份. 论文题目[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论文]. 导师:导师姓名. 城市:学校或研究单位.
(5)报纸上的文章:
作者.出版年.题目[N].报纸名,年-月-日(第?版).
报纸的文件类型[N]建议写明。
(6)网上文献:
作者.出版年.题目[OL].(更新日期)[引用日期]http://网址.
按GB/T 7714—2005,更新日期可省,引用日期不可省!日期的格式必须是类似于:“2011-06-21”的形式。且文献类型[OL]不可省略。
同时是其他文献又是网络文献时可联合起来,例: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OL]. 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 [2011-03-06]http://news.sohu.com/20100817/n274271335.shtml.
单独列一种形式亦可,但应当注意尽量列原创,而不列转载;而由于网上文献查找方便,列网上文献还是有必要的。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N]. 工人日报,2010-08-17(第6版).
董沛.2010. 国土资源部官员:1/3地质灾害发生在监控点以外[OL]. [2011-06-14]http://news.sohu.com/20100817/n274271335.shtml.
其中[2011-06-14]是引用的日期,这一项不可省,因为网上文章变化较大,很有可能被删除或更新,作者仅表明对引用日期网上确有该文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