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最新6篇】
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 篇一
数字媒体作为一种创作和传播工具,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它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还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表现手段和创作自由。本文将探讨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并分析其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首先,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之一是互动性。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可以与观众进行互动,让观众成为创作的一部分。通过触摸屏、鼠标、键盘等交互设备,观众可以改变作品的形态、内容和结构,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这种互动性使得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创作,与艺术家进行对话和互动,从而打破了传统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隔阂。
其次,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还包括多媒体性。数字媒体可以将不同的媒体元素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将不同的艺术语言相互融合,创造出更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作品。例如,数字艺术家可以将音乐与视觉元素相结合,通过声音的变化来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创造出独特的艺术体验。
此外,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还表现在可编程性上。数字媒体具有可编程的特点,艺术家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来控制作品的运行和表现形式。通过编程,艺术家可以精确地控制作品中的各个元素,创造出精巧细致的艺术效果。同时,数字媒体的可编程性也给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可以实现一些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最后,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还体现在可复制性上。与传统媒体不同,数字媒体可以轻松地进行复制和传播,使得艺术作品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媒介上展示和传播。这种可复制性使得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更广泛地被观众所接触和欣赏,同时也使得艺术作品的传播更加方便快捷。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具有互动性、多媒体性、可编程性和可复制性等艺术特性。这些特性不仅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方式,还丰富了艺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体验。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将继续推动艺术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 篇二
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本文将围绕数字媒体的虚拟性和实时性展开讨论,探究这两个特性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数字媒体的虚拟性是其独特的艺术特性之一。通过数字技术,艺术家可以创造出虚拟的艺术空间和场景,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作品。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更加强调了数字媒体的虚拟性,艺术家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逼真的虚拟世界,让观众在其中与作品互动。这种虚拟性使得观众可以超越现实的限制,体验到一种全新的视觉和感官体验,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其次,数字媒体的实时性也是其重要的艺术特性之一。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具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和实时互动的能力。通过即时通讯、实时数据处理等技术,艺术家可以与观众进行实时的互动和创作。观众可以通过互动设备实时改变作品的展示形式和内容,与艺术家进行即时的对话和创作。这种实时性使得数字媒体的艺术作品更具有生命力和活力,能够与观众进行更加直接和实时的互动。
虚拟性和实时性这两个艺术特性的结合,为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和挑战。艺术家可以利用虚拟性创造出超越现实的艺术空间,通过实时互动与观众进行对话和创作。数字媒体的虚拟性和实时性让艺术创作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观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艺术作品进行互动和体验。
总结而言,数字媒体的虚拟性和实时性是其独特的艺术特性。这两个特性使得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具有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方式。数字媒体的虚拟性创造了超越现实的艺术体验,而实时性则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观众可以与艺术作品进行实时的互动和创作。数字媒体的虚拟性和实时性将继续引领艺术创作的发展,并为观众带来更加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
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 篇三
一、数字媒体艺术是创作工具标准化的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平台和软件工具是标准化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它是工具标准化的艺术。但由于标准化的技术工具具有机械性,如果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因素,就会导致艺术作品缺乏独特性及其表现形式的丰富性。数字媒体艺术虽然是依赖于数字技术,但它毕竟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作为艺术,在创作中就应该是利用技术工具而不是被工具利用,艺术创作要发挥的是人而不是工具的主体作用。作为使用标准化技术工具的艺术,数字媒体艺术需要处理好的艺术与技术的关系。首先是工具标准化和艺术独特性的关系。技术平台的一致性、技术工具的相同性容易使数字媒体艺术作品趋向同质性和标准化,而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个性化和独创性。在技术工具标准化的条件下展现自身的独特性是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需要把握的重点。其次是技术手段的依赖性和艺术创造性的关系。传统艺术创造过程具有不可逆性,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时首先要对艺术作品的整体性和每一个细节进行思考,具体创作过程往往是整个艺术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过程的可逆性、作品的可修改性,往往使艺术创作者创作之前对艺术作品整体性和细节性思考显得不那么重要,从而创造意识减低,并且工具功能越强大,越削弱艺术的创造性。如何避免依赖于数字的艺术创作演变为机械化的生产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二、数字媒体艺术是融合度比较高的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融合度比较高的艺术,是多种艺术元素和艺术形式的融合。它包括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具体来说,它包括电脑绘画艺术、电脑图像处理艺术、二维和三维电脑动画艺术、音频视频艺术和后期特技艺术等等。它既可以表现为单一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综合;既可以是实景的,也可以是虚拟的;既可以表现为静态艺术,也可以表现为动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由于有强大的数字技术支撑,可以实现多种艺术手段的高度融合。数字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还有很高的融合度,一方面它可使传统艺术表现为数字艺术。比如通过数字技术手段艺术化传统艺术,像数字化博物馆、数字化艺术馆、数字化美术作品展等等,传统艺术的数字化不仅仅是运用数字技术,是通过数字技术“艺术”地再现艺术。另一方面是数字媒体艺术最终以传统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可以说是数字艺术在传统艺术领域的延伸。比如把数字技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在传统艺术中运用数字媒体艺术,像舞台艺术中的虚拟场景、特效设计等等。
三、数字媒体艺术是大众化的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是依赖于数字技术的艺术,门类、形式和层次很多。它既包括纯粹的数字媒体艺术品,也包括数字媒体艺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应用。就其应用来说可分成几个方面:一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比如数字摄影、DV摄像、数字视频、网页设计、文本编排和数字图像设计、电子书刊设计等;二是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应用,比如出版物设计、工业产品设计、企业网站设计、广告设计、包装装演设计等;三是在创意产业中的应用,比如智能和高级数字娱乐产品设计和开发,像数字电影、网络游戏等。由于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广泛性,使得其具有了大众化艺术的特性。数字媒体艺术的大众化不仅仅体现在应用的广泛性,由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其大众化也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艺术欣赏的大众化。与传统艺术品的欣赏、传播方式不同,数字媒体艺术品的传播和欣赏借助于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网民都可以借助于互联网欣赏公开传播的数字媒体艺术产品。二是艺术实现的交互性。由于计算机作为媒介,受众不单单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可以参与、体验、再创作等等。三是艺术创作的大众化。由于技术的标准化,一些艺术爱好者可以通过技术软件进行艺术创作或运用数字媒体艺术满足自身需要,比如数字摄影以及用Photoshop软件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数字媒体艺术作为依托于数字技术和现代信息传播方式的艺术,其本身处于不断创新和发展之中,还会呈现出新的特征。
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 篇四
1、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认识
1.1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中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不断重视,中职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技能型、应用型中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及数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行业的发展需求。中职学生的就业率虽然超过90%,但是就业对口率却比较低。这主要是学生的专业素养不够高,专业的操作应用技能不高等因素造成的。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努力为社会生产、社会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的第一线积极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及行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而在技能型与应用型的人才培养上,更要加强实践教学。因此,应该高度重视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只有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才可以让学生跟企业顺利实现“无缝对接”。
1.2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供需无缝对接
生产性实训基地属于教学、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服务等一体化的实训教学基地。中职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大力承接企业生产性的业务、积极参与企业生产与企业产品的研发,将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实训有机地融入到企业的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研究刘崇健湖南省怀化工业中等专业学校418000产业链中,让学校和企业、理论(实践)教学与生产、学生与职业岗位等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加强校企合作,才可以达到“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主要目标,才可以促进中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
2、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生产性实训基地属于教学实训与产品生产进行同步对接的平台,着重强调的是实训生产性、与行业岗位的真实性。我们认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一般可以划分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与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
2.1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分为学校主导模式、企业主导模式、校企共建模式等。第一,学校主导模式。此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学校在校内来组织生产与实训,此种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投资主体属于学校。中职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好自己的各种办学资源,并且依托自己的专业优势、师资队伍,结合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教学实际积极建设享有独立所有权之生产性实训基地。比如我校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工作室对接广告公司对外承接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业务、多媒体设计制作工作室对接电视台(婚庆公司)承接影视动漫类业务、室内装潢设计工作室对接装饰装修公司承接室内外效果图设计业务,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学生具体的实训过程中学会“做中学、学中做”,进而提升自己的专业实践技能。第二,企业主导模式。此种模式属于人才订单培养之主要组成部分。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入校以后,学校可与企业进行研究,共同签署人才订单的培养协议,科学制订出符合社会行业需要的培养方案,共同制订出教学和实训实习的培养计划。比如,可结合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际特征,跟当地的动漫产业基地、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等共同签订战略合作的培养协议,一起实施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活动。可采用小班式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校内师徒的教学模式,以强化学生之技能训练。第三,校企共建模式。此种模式共建的内容主要为:教学设备的购入、行业技术的支持、教材课标的开发、实训教学的指导人员等。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进一步减少实训教学的成本,为企业选拔出一批批的优秀人才。
2.2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笔者认为,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可以分成:仅企业一方投资基地建设,大部分依托企业进行投资、小部分是由中职学校投入。无论是谁投资,一般是由企业对实训和生产进行负责,而学校则对招生、教学与学生管理进行负责。此种模式具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那就是“校在厂中、厂中有校”,让学生的实训环境成为今后毕业之实际工作岗位,进而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
2.3区域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探索
通过区域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可以让中职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训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能够实现中职人才培养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进行无缝对接。为此,中职学校可以基于当地的区域对数字媒体专业人才之需求,积极建立起区域内数字媒体专业进行共享的专业实训基地,进而达实训基地的各种资源可以共享的目的。一般来说,这种基地的建设投资资金主要是依靠当地政府给予投入,并在政府的指导下,进行高标准与高起点的建设,校企双方则共同按照有关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此种模式的最大亮点是防止数字媒体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出现重复,可以节约大部分投资资金,可以促进师资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可以提升专业实训质量。
3、结语
总之,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属于一个复杂的课题。中职学校应该立足实际,顺应时代形势,努力开辟各种渠道,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只有高度重视并积极落实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才可以有效提升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才可以促进此专业科学发展。
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 篇五
一、数字媒体的发展、应用发展方向和影响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
随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和电子信息化成为了当前艺术时代发展的标志。自此引领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艺术发展阶段。数字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从传播途径上对艺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得人们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角度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艺术创作自此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字媒体也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信息载体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数字媒体艺术和以往的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大的差别,首先从载体上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品创造者不再通过简单的手绘和其他实际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而是通过以电脑为工具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的艺术创作,整个传播过程也由原来的口耳相传转变成为具有时效性的网络传播,以一种更加开放的方式进行艺术品的宣传。数字媒体不但成为了新时代艺术发展的宠儿,同样成为了未来艺术发展的重要载体。按照数字媒体的性质来区分,新型的数字媒体艺术主要分为四大类:传统的数字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品是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早起产物;借助数字化技术进行的艺术创作,这种创作是一般的文字图像,只是作为一般的信息载体出现的,并不具有美学角度来讲的美感;网络媒体艺术作品就具有了一定的可观赏性,比如类型动画产品就是比较简单的网络媒体艺术作品;目前的主流也就是宽带交换式多媒体艺术作品是当今艺术品,这也是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如可以进行全方位互动的网络视频游戏等。这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都是人类通过结合科学技术和艺术创作灵感的产物,已经成为了当前我国文化输出的核心发展方向。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发展方向
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需要依靠新媒体的发展技术,需要将艺术本身的内容和技术水平进行有力的整合,以新型的数字化形式吸引受众,将人们从单一的被动接受到艺术品鉴赏的双向互动。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在文化产品输出上,艺术品将和数字化技术进行更加良好的融合,从数字图书到多媒体互动性报纸再到可以进行双向交流的网络视频游戏等等;在传播渠道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产业将借助新的媒体技术进行再传播,同时在文化企业管理层面上也将出现更加深层次的改变,创新性技术将和媒体和艺术进行进一步融合以实现数字媒体的多元化经营。
(三)数字媒体的影响
新媒体对于艺术创作的影响表现在:丰富了创作形态,扩展了内容表现空间,提高了创作效率
二、数字媒体的发展性
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数字媒体发展将会具有更多的层面,同时更加国际化。在充分结合本土化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求的发展,同时结合各种新型的数字媒体技术和各种新型的载体,从而设计出更加有吸引力的艺术创意产品。专业方向主要面向CG行业。大家通常能够联想到的是类型动画、影视、视频类游戏创作和广告设计这几个主要方向。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成熟数字化媒体市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数字化媒体只是出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但是同时也要清晰地认识到我国广大的消费市场,以此推出具有本土化和雄厚文化底蕴的新型数字化媒体艺术品。
三、结束语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艺术作品的商品化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艺术品本身还是具有非常强的主导地位的,艺术品的艺术性始终无法被市场上的商业性所代替,每个艺术品属性都是艺术品本身的固有属性。对于数字信息化媒体这种新型的载体来讲,媒体艺术的创造工作不仅是一种收获更是一种挑战,新型的媒体艺术创作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参与平台,艺术自此不再是被束之高阁的杨白春学,而是跟日常使用的语言和其他载体一样成为了一种可以进行交流的新型文化传播方式。使用新型的数字化设备可以拍摄一张照片、录制一首歌曲或者转换一段视频,通过不断更新换代的新型技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这就使得艺术创作更加贴近群众,极大地增强了艺术品创作的社会性。与其说新型的媒体技术为未来的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不如说它为大众打开了一个可以参与艺术创作的窗口,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窗口进行对历史的探寻和对未来的畅想,这将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助力。只有当艺术产品真正来源于生活和人民群众,才能使得艺术产品获得更多的受众,促进我国的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数字媒体的艺术特性论文 篇六
关键字:数字媒体,教育技术,电化教育,数字电视
媒体:英文media的译名, 从传播学的观点,媒体是传播信息的物质基础。
教育媒体是指在教育过程中传递和存储教育信息的载体(介物),它是教育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之一,在教育过程中使用不同的教育媒体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于学生也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若能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选择适合教育内容的媒体或进行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定能优化教学。这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重要的课题。
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口头语言、文字语言、数字语言为特征的媒体形态变化的三次突变中,新媒体产生,比较旧的媒体不是死亡了--它们继续演进和适应,形成汇聚、复杂的传媒家族, 坚持以教育主体为本,以系统观为基点,坚持远程教育过程研究;坚持媒体发展的互补观,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是远程教育研究永恒的主题,数字媒体技术将和媒体技术一起作用推动着教育的发展。
谈到数字媒体对教育影响如何,我们不得不引进一个名词--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究竟是什么,其作用如何?有人认为,教育技术的本质就是应用教学媒体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有人把教育技术的本质归结为一种能力,认为 理论知识+技术 就是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绝大多数的学者持第一种观点,这一表述虽有 技术决定论 之嫌,但是切中要害,因为教育技术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无论研究的范畴多么广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最优化这一目标。AECT的94定义也佐证了这一论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教育媒体的分类:教育媒体分为传统教育媒体、现代教育媒体。
传统教育媒体有教课书、黑板、实物 标本 模型、报刊 图书 资料、图表 照片 挂图等。
现代教育媒体又分为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视听媒体有幻灯、投影、录音 录像、电视电影、CD VCD、摄像系统等。
综合媒体有CAI制作系统、多 媒 体 教 室、多媒体网络教室、综合远程教育平台等。
而现代媒体都可以称为数字媒体。
现代教育媒体的特点:
1、形声性 用图象和声音传递信息形、声、色,具体、生动、形象
2、再现性 反复播放。源于事物,高于事物。对象在虚、实、快、慢、大、小、远、近、零、整间转换
3、先进性 多媒体性、交互性、进程可控制性。网络、远程传播、智能
4、高效性 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关键:
1、提高信息的输出效率
2、提高终端对信息的接受效率
3、提高信息接受者对所接受知识的记忆保持比率
4、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教育技术与视听教育、电化教育的关系和区别:
教育技术的内涵:
1、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对学习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2、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的核心
利用系统理论的概念和方法,可以把复杂的教育、教学问题划分为几个相关的、能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的局部问题。
3、教学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教学资源是指提供给学习者使用,并能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的信息、人员、教材、设备、技术和环境。媒体和手段只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1、研究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手段,即各种教学媒体和它的理论、设计、制作技术及开发应用。
2、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优化的系统方法,其核心内容是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技术。教育技术是对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
其研究的方法是系统设计的方法。
其最终目的是优化学习过程。
视听教育研究如何提高教育信息传递效果,是充分利用视觉、听觉感官的功能进行学习的教育活动,是借助于教育媒体的视听形象的作用,帮助学习者加深认识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发展智能。 它是以注重非言语方式的学习途径以及由 具体形象提供的学习信息为特点的教育活 动。
电化教育是 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 它的核心是现代教育媒体,目的是实现教育最优化。侧重媒体技术。
可见数字媒体对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各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开展教育媒体应用的研究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研究媒体教育运用的应属于印刷媒体。直观教育思想直接地反映到教材编制中的可追溯到夸美纽斯的《世界图画》,后来是投影媒体,包括幻灯、投影、电影在教育中的应用,它们成为声像并茂的视听学习材料。在美国,于1910年出版了第一本教学电影目录,1913年,托马斯·爱迪生宣布: 不久将在学校中废弃书本……有可能利用电影来教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10年里,我们的学校机构将会得到彻底的改造。 很明显爱迪生预言后的10年直至今天,他的预言不仅没有出现,相反电影在教育中的影响却越来越微弱。加涅主编的《教育技术学基础》一书指出:在胶片和幻灯片质量、无线广播、录音和有声电影的技术进步后加快了视觉教学运动的发展,并且由视觉教学发展为视听教学,但整个教育界并没有因此而受到极大的影响。相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视听教学活动在学校里的增长放慢了。而在军事培训中,政府为军队购置了5万5千部电影放映机,并在培训胶片费方面花了10亿美元,提高了培训的速度。书中还指出,除此以外,培训中还使用了投影、幻灯、听力设备和飞行模拟器等。这些都明显强调了即使在培训中,媒体的应用也是多元化的。
同样,教学电视在美国也只曾兴旺一时。1952年联邦传播委员会决定为教育目的拨出242个电视频道,到了1955年美国已有17个教育电视台,1960年增加到50多个。由此,人们已把教育的角色归于公共广播。而对于电视的教育应用,1967年卡内基教育电视委员会总结道:教育电视在正规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基本上是微不足道的……
我们希望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将真实的场景得以重现,利用电视达到这一期望是最直接的手段。无论在远程教育还是在课堂教学中,电视教学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教学手段。这与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人类从外界获得信息时,最重要的感官是视觉和听觉,两者所接受信息占总信息量的80%;[4]利用电视,图像语言成为认知结构中的主导,交流突破了时空定位和视听分离,人类可以方便地将信息再现。目前,我国开放式教育网络主要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广播系统,要实现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利用广播电视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是必不可少的。我国现阶段远程教育利用模拟广播技术传输教育信息,已经形成了依靠模拟广播技术、具备一定规模的单向实时教学系统,使得远程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依靠模拟技术的单向实时教学系统,综合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作为传播教学信息渠道:首先教师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进行授课;学生在接受到教育信息后,将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信件方式与教师交流;教师再以信函或广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这样的教育系统运行成本较低,教育教学系统化,几乎覆盖所有学科,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数字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和活动影象的特点,所以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他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林刚 姜春霄
[2][3] 罗伯特·M·加涅,张杰夫主译. 教育技术学基础[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4] 浅谈制定和推广中国数字电视开发性平台标准廖洪涛有线电视技术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