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通用4篇】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 篇一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表达方式而闻名于世。他的田园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本文将从陶渊明的田园诗的主题、形式和意义三个方面来探讨他的田园诗的独特之处。
首先,陶渊明的田园诗主题丰富多样,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的田园诗中常常描绘了田园间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生活的向往。例如《归园田居》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景物,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如《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彼童子之我者,言师与余适也。余以躬行待其躬,求其友声与其声。”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思,陶渊明呼吁人们关注道德和人性的重要性。
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形式上也具有独特之处。他的田园诗多采用四言、五言古诗的形式,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例如《归去来兮辞》就是以五言古诗的形式写成的。此外,他的田园诗还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例如《饮酒》中写道:“结交在皆是,不知我者谁?”通过用“结交”比喻友谊,陶渊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最后,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深刻的意义。他的田园诗在表达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余,也反映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陶渊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他通过田园诗展示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人类幸福的向往,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丰富多样的主题、独特的形式和深刻的意义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思考。陶渊明通过田园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人类幸福的向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 篇二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作品以其深情款款的表达方式和对自然的热爱而闻名。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本文将从陶渊明的田园诗的情感表达、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三个方面来探讨他的田园诗的独特之处。
首先,陶渊明的田园诗情感表达十分丰富。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例如《桃花源记》中写道:“茂林修竹自可畏,竟日春游不绝死。”这首诗通过描绘桃花园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常常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性的思考。他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呼吁人们关注道德和人性的重要性。例如《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彼童子之我者,言师与余适也。余以躬行待其躬,求其友声与其声。”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友谊和人性的珍视之情。
其次,陶渊明的田园诗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他通过田园诗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类幸福的追求。陶渊明的田园诗中常常揭示了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弱点,呼吁人们关注道德和人性的重要性。他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人类幸福的向往。
最后,陶渊明的田园诗在艺术风格上也具有独特之处。他的田园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常常采用四言、五言古诗的形式。此外,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性。例如《饮酒》中写道:“结交在皆是,不知我者谁?”通过用“结交”比喻友谊,陶渊明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之情。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以其丰富的情感表达、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田园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是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思考。陶渊明通过田园诗展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类幸福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 篇三
内容提要:
中国诗坛,人才辈出,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
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
他的田园诗风格自然质朴,体现了自然质朴的创新美、自然淡永的抒情美、意境盎然的形象美、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自然”的风格至今都可称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乎无人能超越其艺术的高峰。
关键词:创新、抒情、形象、语言
学校(院系):*****
班级:*****
学号:*****
中国诗正文:坛,人才辈出。
其中“五柳先生”就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出身在东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他就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田园诗派的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年著名诗人,田园诗派的开创者,别号“五柳先生”。
这是作者晚年,时适战乱频繁,社会*暗,作者为了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于是托名“五托先生”,写《五柳先生传》来表现他的志趣。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多,却在中国诗歌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厌恶污浊的官场,绝然躬耕田园,矢志不改。
在田园生活中,他领略了田园的美好,民风的淳朴,也尝尽了生活的艰辛。
虽他饱受困顿之苦,却不返官场半步。
这种高洁的德操常人难以企及,也震撼着人心。
他还将当时士大夫所不耻的田园风光、劳动生活带入到诗歌领域,开创了中国诗歌史上田园诗创作的先河。
提起陶渊明,人们便会谈起他的隐逸和他的田园诗。
他的归隐,绝不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仙踪难寻,而是真真切切的不愿做官,实实在在的躬耕田园。
他不仅真正参加了劳动,而且讴歌着田园风光、劳动生活,为诗歌题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而其自然质朴的风格更为他获得了“田园诗人”的桂冠,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钟嵘语)。
我认为,陶渊明的田园诗之所以受到历代特别是唐宋以来诸多名家的推崇,原因就在于其自然质朴的风格。
一、自然质朴的创新美
陶渊明的诗在生活题材上,在语言锤炼上,在表现手法上,都具有鲜明的创新性。
其田园诗作,继“风骚”,承“三曹”,开诗坛田园之先河。
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苏轼与友人读完此诗,在《书渊明诗》中无限深情的写道:“览渊明此诗,相与太息。
噫嘻,以夕露沾衣之故,而犯所愧者矣!”劳作的甘苦,通过陶渊明的田园诗,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歌颂。
四十四岁以后,陶渊明连遭不幸,阅历日深,对衣食和劳动有了更加现实深刻的理解。
在《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劈面则提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可以看出陶渊明高于晋人和文学史上很多优秀作家之处,就在于他以躬耕不懈寻求到了人生的新意境。
他的“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在语言上的通俗、朴素、精练、深情而近似“田家语”的白描手法,都达到了“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艺术效果。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的信笔拈来,“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等用质朴
语言形象创新性的反映了诗人对劳作的新认识、新感情,苏轼称“非古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别此语之妙也。
题渊明》)陶渊明的田园诗不烦绳削的佳作,较之晋宋那些穷力追新,极貌写物,因辞累句叠而损伤了真正自然美的山水诗,给人以清新自然的享受。
二、自然淡永的抒情美
诗的生命是情感,陶渊明的田园诗有对田园宁静恬淡乡间生活的写照:“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对他亲躬陇亩则更是自然朴实的抒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农村生活环境较之官场的“雷同毁异,物恶其上”的喧嚣倾轧,更使诗人深感田园生活的清净闲适。
在田园劳作中,他也切实找到了和劳动人民“话桑麻”的共同语言:“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仕途痛苦反复使他清醒看到官场生涯与他“性本爱山丘”的心性是不相容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清人温汝能说:“陶诗多真趣。
(《陶诗汇评》)这里点出陶渊明田园诗中那种舒适淡永的一往深情,确实是发自内心的,他对田园之爱于字里行间真切流出,给人以丰富有韵、回味无穷的美的感染。
陶渊明的田园诗论文 篇四
元代陈绎真评论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时说:“陶渊明心存忠义,心处闲逸,情真景真,几于《十九首》矣。
《诗谱》这段话点明了陶渊明田园诗所写的事均出自他的真情实感,自然美妙。
在表达感情的方式上,陶渊明的田园诗善于把自我抒情自然融合于客观事物中,如《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于自然摹写典型景物中,物我合一,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淡泊的自我心境。
陶渊明田园诗的质朴自然抒情,是和诗的内容相关联的,质朴来自贫困寒微的生活境遇,清净自然淡永是傲视腐bai罪恶社会和崇尚自由人生品格的体现。
三、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创作过程中所塑造的形象是用点染白描手法,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并不着意刻画,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之有奇趣。
《冷斋夜话》)所谓“奇趣”,包括诗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意,也包含诗人艺术上的独特创造所给人的审美意境,古人曾指出陶渊明的田园诗“遇境成趣,趣境两忘”的特点。
(许学夷《诗源辩体》)
陶渊明田园诗塑造的形象还富有理想的色彩。
诗人在《桃花源记》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劳动成果归自己,没有封建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陶渊明的'田园诗在塑造形象时,能够使景,“依依远人村”;事,“种豆南山下”;理,“欲辩已忘言”,巧妙融合,创造出景、情、理浑融深厚的艺术境界。
诗人把对自然景色的观赏体会与领悟到的人生真意联系到一起,使诗歌的景、情、理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正如苏轼所言“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这种独特塑造形象的风格构成了陶渊明田园诗意境盎然的形象美。
四、质朴无华的语言美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虽然极近普通的“田家语”,却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而在这精粹传神的语言中又都含有丰富的情感、典型的形象。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一个“贮”字,用在这里,形象生动新鲜传神,中夏清幽林阴好像是可贮存、可掬取的一泓清泉。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一个普通的“翼”字,同样使我们清晰动感地看到那和煦南风温存抚爱着欣欣向荣的禾苗的景象,生意盎然。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平淡无奇的四句诗却写出了一片生动田园生活和谐欢快的声音和气氛。
北宋诗人梅尧臣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陶渊明的田园诗语言能够做到如此平淡朴素而又寓意深远,的确难能可贵。
他的一些诗句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看似淡然没有精雕细琢,细细品味,其实都是颇具匠心的“奇句”。
总之,陶渊明的诗歌语言就是经过提炼的“田家语”,是自然的再现,简净、含蓄却又至为丰美,是蕴寓于通俗中的神奇。
正如苏轼在《与苏辙书》中云;“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著名诗词评论家叶嘉莹教授也评道:“陶渊明的殆无长语的省净的诗篇,与他躬耕归隐的质朴生活,在其省净的简单之外,原都蕴蓄着一种极为繁复丰美的大可研求的深意。
元好问评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虽然陶渊明的田园诗在绮靡文风盛行的东晋并未受到多大的关注,但是到了唐宋以后,却得到了诸多诗人的企慕与推崇。
其以无穷的魅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很轻易的在东晋以后的诗人诗作中找到这种影响的痕迹。
如谢灵运的山水诗,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还有诸多的学陶渊明田园诗等。
也正如清代文人沈德潜说:“陶诗胸次浩然,其中一段渊深朴茂不可到处。
唐人祖述者,王右承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峻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
可见在中国诗史上,陶渊明的诗歌创作熏陶和影响一大批诗人。
陶渊明也不愧为我国文学史上把五言诗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一位大诗人。
学校(院系):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
班级:06语文教育(2)班
学号:0631240
[参考文献]:
1、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2、郭兴良、周建忠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北京
3、袁行霈著《.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北京
4、程郁缀著《唐诗宋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李华主编《陶渊明诗文常析集》巴蜀书社出版,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