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中企业信息建设应用论文(经典3篇)
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中企业信息建设应用论文 篇一
企业信息建设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企业的信息资产得到了更大的重视,因此,建立一个安全可靠的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对于保护企业信息资产的安全至关重要。本篇论文将就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中企业信息建设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可靠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对企业内部的桌面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企业的敏感信息。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安全事件监测和报警功能,一旦发现异常活动,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以便企业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起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信息资产安全水平。
其次,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远程管理功能。传统的企业信息建设往往需要在本地进行,而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则可以将这些工作迁移到云端,使得企业可以远程管理和监控桌面设备。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可以降低信息建设的成本,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的远程协助功能,使得企业可以及时解决桌面设备的故障和问题,提高维护效率。
最后,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在企业信息建设中,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往往需要手动进行,而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自动进行数据备份,并提供灵活的数据恢复功能。这样一来,即使在出现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企业也可以迅速恢复数据,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全面的远程管理功能和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信息资产的安全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建设时,应该充分利用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优势,并加强对其应用的研究和实践。
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中企业信息建设应用论文 篇二
企业信息建设在当前的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需要建立起一个安全可靠的桌面安全管理系统来保护其信息资产的安全。本篇论文将围绕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中企业信息建设的应用进行探讨。
首先,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在企业信息建设中,保护敏感信息的机密性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对员工的桌面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企业的敏感信息。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提供加密和解密的功能,确保信息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有效地保护其敏感信息的机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其次,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能够提供全面的安全审计功能。在企业信息建设中,安全审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对员工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下来。这样一来,企业可以随时查看员工的操作记录,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和行为规范。此外,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还可以生成详细的审计报告,帮助企业进行安全漏洞的分析和修复,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最后,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灵活的访问控制功能。在企业信息建设中,合理的访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企业可以为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和访问规则,确保每个用户只能访问其所需的信息和资源。这样一来,企业可以有效地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企业的信息,提高信息资产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保证信息的机密性、提供全面的安全审计功能和灵活的访问控制功能,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提高信息资产的安全水平,保护敏感信息的机密性,提高信息安全管理水平。因此,在进行信息建设时,企业应充分认识到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并加强对其应用的研究和实践。
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中企业信息建设应用论文 篇三
桌面安全管理系统中企业信息建设应用论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桌面终端的增多也带来了网络安全隐患,对企业信息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如何保证企业信息安全成为一大难题,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出现为企业提供了解决办法。本文简要概述了企业桌面计算机系统的现状,主要探究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桌面安全管理;信息建设;桌面终端;应用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桌面终端已经成为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之中。但是受到种种原因的影响,桌面终端增多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威胁着企业的信息安全。基于此,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简称BES,是一种基于企业桌面客户端内网安全管理系统,对客户端系统安全漏洞和安全隐患进行评估的管理控制平台。本文简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企业桌面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现状,主要研究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这对于企业的信息建设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目前企业桌面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状况
桌面终端系统因为操作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计算机数目过多过杂、内部员工的不当操作等因素导致目前企业桌面计算机系统存在着许多问题:(1)没有严格对待外网接入工作,容易让外网接入盗取企业信息。很多企业为了更好地管理,便将许多电脑连成一个整体来进行高效运营。但是这么做也存在一个弊端:给外网入侵带来可乘之机,由于计算机管理人员不能使每台计算机都能得到合理配置,因此容易让外网接入,造成企业信息泄露等损失。(2)缺乏有序规划,设备配置良莠不齐。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计算机系统设备配置混乱且质量参差不齐,给维修以及耗材的配备增加了成本。(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涌现出来的许多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给企业系统安全管理带来巨大的压力。(4)缺乏统一的手段统计分析桌面运行状况,缺乏跟踪监督桌面设备受到侵害的状况,缺乏跟踪监测安全漏洞的修复状况。(5)一些企业的网络结构复杂,十分难管理。加上一些内部员工的不良操作以及对移动存储介质使用的随意性容易导致企业信息泄露。基于目前企业桌面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现状,企业需要实施桌面安全管理系统来解决桌面终端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保护企业的信息安全。
2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系统补丁管理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操作人员在应用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过程中会出现安装完系统后就没有再打过补丁的现象,很多用户也缺乏系统升级的意识,对数据库系统以及应用程序不打补丁升级。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补丁管理是及时地更新系统漏洞的特征以及系统补丁源,保证补丁服务器能够及时获取新的系统漏洞特征和补丁源。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自动地收集、统计以及检测所管理桌面终端系统的漏洞信息和补丁安装进度,随后根据每一台桌面终端操作系统以及已经安装的补丁情况,打包、分配、安装所需要的补丁。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自动对漏洞进行及时检测修复,保障系统的安全。
2。2IT资产管理
桌面安全管理系统根据所管理范围的桌面终端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资产变更进行管理,以小时、天、周为周期通过软件或者人工只能收集资产信息,然后再将所收集的信息纳入资产信息库。桌面安全管理人员根据资产编号、资产所归属部门、资产使用人等信息进行查询和管理,最后定时生成资产信息报表。在桌面安全管理系统控制台管理中,管理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有多少计算机没有安装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利于管理人员掌握网络资产数据。
2。3软件分发
在安装软件时,很多企业用户因为计算机水平良莠不齐等原因无法自行完成。一些通用软件或者专业软件覆盖范围广,因此利用软件分发功能便可以自动化部署网络客户机的各个软件,确保版本软件以及配置保持同一性。桌面安全系统维护人员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研究分析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软件开发功能,编写包含工具软件、系统软件、补丁等常用软件的自动安装包以及自动卸载包,最后根据客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软件分发,这极大地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2。4外接设备的管理
统一管理所有安装了客户端主机的外接设备,管理人员只要在控制中心进行相应配置后便可以控制是否允许USB接口、光驱、串口等外接设备的接入。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管理人员对USB接口进行管理时,用户使用USB键盘、鼠标不会受到限制,只有当使用USB硬盘等存储设备时才会受到限制。
2。5病毒防护管理
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对客户机的病毒防护情况进行监控,包括是否安装了病毒防护软件、是否将病毒代码库升级为最新等。在系统控制台上,所有客户机的信息都集合在一起,管理人员可以更好地管理。一些客户机违规安装了某些病毒防护软件,或者是同时安装了两种病毒防护软件,可能会导致系统运行速度缓慢,增加了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可以识别计算机属性,统计违规客户机信息,并采取限制使用网络资源等方法来使用户卸载违规安装的病毒防护软件,促进病毒防护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
2。6远程维护
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的远程维护有两种方式,分别是远程桌面查看以及远程桌面控制,通过远程维护方式,管理维护人员可以进行远程诊断以及修复,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远程维护还支持客户端确认的过程,如遇客户没有确认就不能接管客户终端。终端远程维护服务只在需要时开启,此外使用动态密码可以确保远程维护服务的安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充分运用了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来提高企业信息建设水平和安全管理效率,加强对网络客户端的控制并进行实时监控,集成其他网络安全设备为可靠的、安全的局域网络,极大地巩固加强了对企业信息安全的保障。此外,桌面安全管理系统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在应用领域仍处于比较不成熟状态,需要企业进行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卢绪平。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信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5(11)。
[2]司豫萍。桌面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
的应用与创新[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