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煤生产综合成本控制分析论文【优质3篇】
毛煤生产综合成本控制分析论文 篇一
在当前社会的能源发展中,毛煤被广泛应用于发电、化工等行业。然而,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毛煤生产的综合成本控制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毛煤生产的综合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
首先,原材料成本是制约毛煤生产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毛煤的主要原料是煤炭,而煤炭价格的波动对毛煤生产的成本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密切关注煤炭市场的变化,合理采购原材料,以降低成本。
其次,生产设备的效率和维护成本也是影响毛煤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和故障率,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和生产线的闲置成本。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劳动力成本是毛煤生产成本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现代化的生产线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来操作和维护,而高薪水的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效率,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此外,能源消耗和环保要求也是毛煤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毛煤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燃料,而能源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备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加了环保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加强节能减排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保成本。
综上所述,毛煤生产的综合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企业应该从原材料成本、生产设备效率、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消耗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和控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毛煤生产综合成本控制分析论文 篇二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毛煤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生产成本控制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毛煤生产的综合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
首先,原材料采购是影响毛煤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煤炭作为毛煤的主要原料,其价格波动对毛煤生产成本有直接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密切关注煤炭市场的变化,合理采购原材料,以降低成本。
其次,生产设备的效率和维护成本也是影响毛煤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减少停机时间和故障率,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和生产线的闲置成本。因此,企业需要加强设备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另外,劳动力成本也是毛煤生产成本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现代化的生产线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来操作和维护,而高薪水的要求也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效率,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此外,能源消耗和环保要求也是毛煤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毛煤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燃料,而能源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增加生产成本。同时,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设备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增加了环保成本。因此,企业应该加强节能减排的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保成本。
综上所述,毛煤生产的综合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企业应该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效率、劳动力成本和能源消耗等多个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和控制,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毛煤生产综合成本控制分析论文 篇三
毛煤生产综合成本控制分析论文
摘要:毛煤生产成本对公司商品煤成本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只有在综合成本管理上从设计、掘进、回采、运输等方方面面下功夫做好毛煤成本控制,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关键词:毛煤;综合成本;控制;探索
引言
毛煤生产环节是煤矿生产中最初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毛煤质量的好坏,对于后续的洗选加工形成商品煤的质量及生产成本有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加强毛煤生产综合成本控制是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今年以来,神华集团、中煤能源等大型煤炭央企,在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率先实
行了煤炭产品降价,提高其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这些企业敢于率先降价,与其商品煤综合成本较低是密不可分的。而毛煤生产成本正是构成商品煤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集团公司实行两化融合、提质降本增效等多项工作的展开,我公司的生产装备水平也日益提高,自动化、集控化应用越来越广泛。井下中央泵房、水源热泵、污水处理等实现了无人值守;井下各主运皮带实现了集中控制;综采工作面端头自移式支架的应用等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毛煤生产的综合成本。可是,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毛煤生产综合成本的控制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1工作面的优化设计方面
每年度我公司都要安排8、9甚至10多个回采工作面投入生产,这些工作面从设计、掘进到安装、回采需要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工作面设计,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其设计受区域煤层厚度、顶底板情况、地质构造等方方面面因素的限制。设计工作面走向长度、倾向长度、掘进支护方式以及回采设备(支架)等,都需要细致考虑、充分论证、优化设计、科学安排。一个经过优化设计的工作面会在多方面降低、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例如因对地质条件判断失误,掘进进尺后放弃,形成废巷。(如3XXXS运道,掘进200多米后,因顶板难于控制,废弃;3XXXS工作面掘进至切眼位置后因断层超预期,退回50米后开切眼;2XXXN运道掘进600多米后,因风道450米位置遇大断层,退回至430米位置开切眼。)当对所设计区域煤层地质条件有疑问时,应及时安排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实地探测,得到现实资料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从而降低毛煤生产成本。
2工作面掘进方面
(1)从工作传统来看,掘进区队进行掘进作业时,需要安装铺设大量的刮板输送机、皮带运输机,随着掘进工作面的延长,铺设设备越来越多,一个掘进工作面最多需要各种看守工人达10多个人,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此外,由于运输线路长,环节多,故障点也多,发生问题时处理效率也低。如果减少刮板输送机的使用用皮带代替从而实现集中控制,不仅能减少了人力的使用,同时也可以较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
(2)掘进机后部转载机位置,与皮带搭接没有规范的承载装置,煤与矸石通过掘进机转载机直接落到皮带上,容易造成因煤及矸石大量掉落到皮带上,引起皮带发生跑偏。导致大量的煤及矸石沿皮带运输线洒落,不仅造成整个运输线作业环境差,而且要不时抽出专人进行清理。如果对掘进机装载装置皮带承载部分进行革新,控制落到皮带上的煤及矸石量,避免皮带跑偏,可以减少部分的`人力及物力成本。
(3)在掘进巷道铺设皮带期间,所用皮带支架及皮带与回采均不相同,往往是掘进工作结束后,就立即拆除掘进皮带,再安装回采所用皮带及支架,一拆、一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在掘进铺设皮带的时候,采用回采所需的皮带及支架,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可降低人力成本。
3工作面回采部分
工作面掘进后,要进行相应回采设备的安装、调试。所选回采设备(支架)与工作面地质、煤层厚度相适应情况是影响回采效率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1)煤层厚度与所选用回采设备不适应,造成煤炭资源浪费或者增大毛煤灰分,降低煤炭采出率,增加毛煤生产成本。例如煤层较厚,选用小支架(设备)。造成因设备选用问题丢煤回采,降低煤炭采出率,降低生产效率,浪费煤炭资源。(31XXS工作面由于煤层较厚,工作面支架支护高度不够,造成全面丢煤回采,浪费了煤炭资源,降低了回收效率)。再如煤层薄,选用设备(支架)较大,造成大量矸石被采入毛煤中,不仅增加了毛煤灰分,同时也增加了毛煤生产成本,降低了精煤回收效率,加剧了回采设备的磨损,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2)当工作面因地质因素造成顶板破碎时,是否采用联网措施减少矸石混入。由于各回采单位成本控制较严格,一般在出现顶板破碎情况下,各单位很少采用联网方式控制矸石,联网从回采单位来看,生产成本增加了,可是站在公司的角度看,矸石混入毛煤,最终要通过后续洗选加工后才能排出,中间要经过运输、提升、选矸、洗选等环节,这无形中又会增加生产成本。例如4XXXS工作面伪板厚,工作面平均伪板厚度达到0.6-0.9米,采用联网等手段后,伪板影响降低到0.2-0.6米。工作面倾向长169米,月回采84-126米,按全面平均降低0.2米伪板,月回采100米计算,月少出矸石=0.2*100*169*2.0=6760吨(比重按2.0t/m3),毛煤生产成本按200元/吨计算,可降低毛煤生产成本135.2万元,当采用联网方式增加成本不超过此数值时,可考虑联网减少矸石混入,降低成本。其余情况可根据现实情况区别对待。
(3)工作面采高控制问题,由于煤层赋存原因,我公司回采工作面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局部薄煤带或薄煤层工作面。一般在通过薄煤带或薄煤层回采时,需要对回采高度进行相应的控制,减少矸石的采入。各工作面支架采高可调节的范围较大,不成问题,制约各工作面回采高度的主要因素就是采煤机本身高度及采煤机滚筒直径。如果在通过薄煤带或薄煤层时更换采煤机滚筒,将其换为配套小直径滚筒,不仅可以降低矸石采入量,降低毛煤灰分,从而降低毛煤成本,而且可以提高采煤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故障率。
4毛煤运输部分
我公司现在毛煤运输主要是通过电机车拖动矿车进行,随着井巷延伸、工作水平的深入,运输线越来越长,运输环节成为了制约公司生产的瓶颈。井下各生产单位经常会出现因运煤车不到位造成不能正常生产的现象,制约着矿井的正常生产。而且电机车每年的电费消耗,以及机车、矿车更新、修理等费用也是一大笔开支。如果开拓皮带运输巷道,将主要运煤系统改为皮带运输,可以解放工作面生产能力,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上几个方面,是关于我公司毛煤生产环节成本控制的几点探讨,具体实施还需各部门共同努力,打造毛煤生产成本控制的良好环境,切实在成本管理上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高建川.屯兰矿选煤厂毛煤中除大矸工艺系统的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08(7):1-3.
[2]王梅保.浅谈煤炭中低质煤、毛煤的采样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