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论文【通用3篇】
略谈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论文 篇一
在土木工程领域中,断面支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是指在建筑物或地下工程中,为了保护土体不受外界力的破坏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断面支护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因此,对断面支护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对于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包括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两个方面。整体稳定是指支护结构在整体作用下的稳定性,而局部稳定是指支护结构在局部受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在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不同类型的支护结构的特点和使用条件,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评估。
其次,对于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是指在外界力作用下,支护结构的形状和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在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材料特性和结构形式,并结合外界力的大小和方向进行评估。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最后,对于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我们还需要考虑的是支护结构的经济性。支护结构的经济性是指在满足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工程成本的能力。在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材料和施工成本,并结合工程的投资回报和使用寿命进行评估。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维护和维修成本,以及对工程运行的影响。
综上所述,对于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我们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变形和位移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可以有效地评判断面支护的效果,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略谈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论文 篇二
断面支护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能够保护土体不受外界力的破坏,从而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为了评估断面支护的效果,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是指在外界作用下,支护结构能够保持原有的形状和位置,不发生倾覆或崩塌的情况。稳定性分析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材料特性、结构形式以及周围土体的力学特性等因素。通过计算和模拟,我们可以评估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从而判断其支护效果的好坏。
其次,我们需要对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分析。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是指在外界力的作用下,支护结构发生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变形和位移分析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材料特性、结构形式以及外界力的大小和方向等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测试,我们可以获得支护结构的变形和位移数据,进而评估其支护效果的优劣。
最后,我们还需要考虑支护结构的经济性。支护结构的经济性是指在满足工程安全和稳定性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支护目标的能力。经济性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支护结构的材料和施工成本,以及工程的投资回报和使用寿命等因素。通过经济性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支护结构的成本效益,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综上所述,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涉及到稳定性、变形和位移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全面地评判断面支护的效果,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略谈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论文 篇三
略谈断面支护效果的分析论文
1无支护及单一支护
在上台阶开挖过程中(开挖步0~60),拱顶变形略大于边墙,其中工况Ⅱ和工况Ⅲ-1时的主要变形发生在测点离掌子面-10~10m(开挖步20~40)的开挖过程中,而工况Ⅰ和工况Ⅳ-1发生在开挖步20~60,即整个上台阶的开挖过程中变形未出现收敛迹象;下
台阶开挖时(开挖步60~120),测点变形相对平缓,仅边墙变形有所增加,且最终累计变形与拱顶相当。从图中可看出,无支护和仅采用锚杆支护时(工况Ⅰ和工况Ⅳ-1),测点变形较大(20~22cm),且在上下台阶的开挖过程中变形均未出现收敛的迹象,说明仅采用系统锚杆支护对抑制变形的作用并不明显。采用单一的型钢拱架或者喷砼支护时,测点最大变形收敛于10~12cm,且喷砼(采用CF30并按28d强度计算)支护效果最好,这两种支护方式抑制变形的效果明显强于系统锚杆。2不同喷砼强度
为了解不同强度喷砼对抑制变形的影响,在工况Ⅲ-1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喷砼参数分别计算了工况Ⅲ-2(采用CF30喷砼3d强度)和工况Ⅲ-3(采用C30喷砼3d强度)。从计算结果可看出这三种工况下测点变形的趋势基本一致,测点主要变形发生在开挖步20~40。工况Ⅲ-3效果相对较差,但最大变形仍较采用H20型钢拱架要小(工况Ⅳ-1),与工况Ⅲ-1比较,测点最大变形也仅增大了不到2cm,说明即便采用普通C30喷砼支护,对控制围岩变形也是比较有效的。不同锚杆长度中工况Ⅳ-1显示了采用6/9m长短结合系统锚杆时对抑制变形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为保证锚杆深入围岩以发挥较好的锚固的作用,在工况Ⅳ-1的基础上改变锚杆长度为9/18m长短结合。可以看出,即使增加的锚杆的长度,测点的变形趋势基本未发生变化,在上下台阶开挖过程中均反映出变形不收敛的特征,且最大变形值接近20cm,因此,一方面说明系统锚杆对控制超深埋软弱围岩变形的作用有限,同时也说明了系统锚杆超过一定长度后,其作用并不增强。可看出测点变形规律与工况Ⅲ-1十分接近,即联合支护对抑制围岩变形的作用并未叠加。说明在超深埋条件下,支护对抑制软岩变形的作用有限,高地应力环境导致软岩在形成稳定的拱部效应前不可避免发生较大的变形,支护对围岩拱部效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围岩变形侵限前充分发挥自承能力的保证。尽管联合支护与单一喷砼支护在抑制变形效果上相差不明显,但并不能否认拱架和系统锚杆的作用。实际开挖过程中,尤其是围岩破碎洞段,拱架和喷砼对抑制松动圈的'扩大发展,防止因围岩变形脱落而引发的安全隐患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3结论
喷砼对控制超深埋软岩变形的作用最强,采用20cm厚普通C30喷砼的效果仍好于H20型钢拱架。系统锚杆的作用最弱,无法保证围岩变形收敛;联合支护对抑制围岩变形的作用并不叠加,其支护意义在于采用合理的支护结合形式,控制围岩在一定范围内变形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和避免侵限的发生。锦屏引水隧洞软岩段掌子面拱顶及边墙变形主要发生在距掌子面前后10m的开挖过程中,喷砼和拱架应尽早施作,系统锚杆不宜落后掌子面10m施工;无支护或仅采用系统锚杆支护时,隧洞将出现较大变形且不收敛,而喷砼或者拱架支护对抑制软岩变形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