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的研究分析论文【精选3篇】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的研究分析论文 篇一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程序,它直接影响着案件的结果。当事人的陈述是指当事人在庭审阶段通过口头陈述、书面陈述或证人证言等方式向法庭陈述自己的主张、事实和证据。本文将对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在案件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首先,当事人陈述在民事诉讼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当事人表达自己主张和意愿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法庭了解案件的事实和争议焦点。当事人的陈述可以提供案件的基本事实,帮助法庭正确判断和裁决。同时,当事人陈述也是民事诉讼中争议解决的重要环节,通过当事人的陈述,法庭可以听取各方当事人的意见和主张,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合理。

然而,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由于当事人对法律程序不够了解或缺乏法律素养,陈述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全面或不合法的情况。其次,当事人的陈述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人感情色彩或偏见,导致陈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此外,由于当事人的陈述方式较为自由,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对方当事人可能无法充分了解和回应对方的陈述。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加强法律教育,提高当事人的法律意识和素养,使其能够准确、全面地陈述案件事实和主张。其次,引入专业人士的辅助,例如律师或法官,对当事人的陈述进行指导和审查,确保其合法、准确和完整。再次,加强对当事人陈述的证据调查和审查,通过证人证言、物证等方式验证和确认当事人的陈述,提高其真实性和可信度。最后,鼓励当事人在陈述中充分交流和沟通,加强信息的对称性,确保双方都能充分了解和回应对方的陈述。

综上所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在案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引入专业人士的辅助、加强证据调查和审查以及鼓励当事人交流和沟通,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当事人陈述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民事诉讼的公正和合理。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的研究分析论文 篇二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是一项关键的程序,它对案件的进展和结果产生着重要影响。本文将对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的作用和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当事人陈述的重要性。

首先,当事人陈述在民事诉讼中起着直接影响案件进程和结果的作用。当事人通过陈述自己的主张、事实和证据,向法庭表达自己的意愿和主张,帮助法庭了解案件的争议焦点和事实真相。当事人陈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接关系到法庭的判断和裁决,合理的陈述可以为案件提供有力的证据和支持,有助于案件得到公正和合理的处理。

其次,当事人陈述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由于当事人对法律程序和法律要求的不了解,陈述可能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或不合法的情况。当事人缺乏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容易在陈述中出现错误或遗漏,影响案件的审理和判决。其次,当事人的陈述可能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存在个人感情色彩或偏见,导致陈述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受到质疑。此外,当事人的陈述方式较为自由,可能存在言辞不当、情绪激动或过分争辩的情况,影响案件的审理和解决。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首先,加强对当事人的法律教育和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素养,使其能够准确、全面地陈述案件事实和主张。其次,引入专业人士的辅助,例如律师或法官,对当事人的陈述进行指导和审查,确保其合法、准确和完整。再次,加强对当事人陈述的证据调查和审查,通过证人证言、物证等方式验证和确认当事人的陈述,提高其真实性和可信度。最后,法庭应加强对当事人陈述过程的管理,通过规范和引导,避免当事人的言辞不当和情绪激动,确保案件的公正和合理。

综上所述,当事人陈述在民事诉讼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强法律教育、引入专业人士的辅助、加强证据调查和审查以及法庭管理,我们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当事人陈述的质量和效果,确保民事诉讼的公正和合理。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的研究分析论文 篇三

浅析民事诉讼中当事人陈述的研究分析论文

  一、“当事人陈述”位列变化的理论基础

  我国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将当事人陈述作为证据序列第一位次,主要基于以下三方面:

  (一)诉讼观的转变

  洛克曾说过,没有义务的地方,就没有权利。德国哲学家马克思说道:“既然掠夺给少数人造成了天然的权利,那么多数人就只得积聚足够的力量,来取得夺回他们被夺去的一切的天然权利。”这种为权利而斗争的自由主义思想滥觞于人文主义思潮, 这种观念不仅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重要改变, 也对诉讼制度的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是诉讼的提起者、支配着,而法官作为中立一方,只能通过旁观方式了解案情及双方陈述。此时,当事人的陈述不能作为证据, 只能被认为是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自卫手段, 亦或是成为对方当事人及法官寻找案情突破口的牵引线。“自由主义”诉讼观虽然重视私权,维护了平等原则,但这种“自由主义”思想已经与当今社会的发展错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事人自由主义逐步开始受到限制, 民事诉讼的目的也开始转向社会层面。在纳税人的强烈呼声下,司法系统的运作必须有利于全社会,有利于群众,即使是个人的起诉,也使得司法裁判的本身被赋予“社会性”。此时,当事人的陈述作为庭审中重要的一环对查明事实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这项证据,能够缩短诉讼周期,提升诉讼效率,为全社会节约重要的司法资源。“随着程序理念的变化,追求‘实质性公平正义’逐渐取代了‘司法竞技理论’而成为司法裁判之基本理念。诉讼主体在程序中不得无限制运用程序权利和诉讼技巧,而要考虑他人和社会公益。”这种理念的更新不仅影响到民事诉讼的目的, 也影响到了当事人陈述能否作为证据使用这一证据制度的变化。

  (二)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工具理性在经济发展中产生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其精于算计,过于追求工具价值,从而忽略了实质价值。民事诉讼程序作为规制双方当事人并为其提供平等参与、便利诉讼、自由辩论等形式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制度价值。但是整个诉讼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查清事实真相,此时,需要当事人双方的言语作为媒介,这个过程就应该符合“理想言语环境”(die ideal sprechsituation)。哈马贝斯认为,交往理性是一种对话性的理性, 其以主体间平等对话为基础,并于韦伯式工具理性相对应。而当事人的陈述, 正是在法庭庭审过程中进行的互相交流、互相理解,彼此信任、达成共识。虽然不同于调解或和解,但是通过交往互动,能够产生实质性的了解, 对于案情和真相也能起到引出作用。因此, 将提升当事人陈述所在证据之位次具有重要意义。

  二、比较法视野下的当事人陈述

  (一)英美法系

  在英美法系中, 当事人的陈述并不能作为一类证据,但其陈述仍然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当事人可以被传唤作为证人, 当其为证人时所做出的陈述才为当事人的陈述。英国1851 年《证据法》和1869 年《证据再修正法》中明确规定:如若当事人自愿,他可以要求自己作为证人; 同时也可以要求对方作为证人对此案件提供真相。在当事人作为证人作证之前,都需要对宪法或者对圣经进行宣誓, 如其所作陈述为虚假陈述,法院有权处罚当事人。

  (二)大陆法系

  在大陆法系的国家中, 当事人的陈述具备着两种不同的功能。其一,为事实主张。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 作为诉讼的主体其有义务向法院阐明事实依据。这项功能能够充分表达当事人的诉讼主张,为法院查明案情提供了帮助。在德日民法中,也称为“当事人听取”制度。《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9条规定:“审判长应当使当事人就一切重要的事情作充分的说明。并且提出有利申请,特别是在所提事实不够时要加以补充,还要表明证据方法。”这种制度能让法院与当事人本人和诉讼代理人有直接接触,充分进行有效的沟通。其二,因为当事人历经案件经过,其陈述能够作为证据供法院参考。作为证明手段,此功能有利于证据链条的完整和待证事实的清晰。因为当事人本人和律师或了解案情的法官之间不仅是量的差别,而且是质的不同。在大陆法系中, 这项功能被概括为“当事人询问制度”。此次制度起源于英国衡平法,后来由奥地利最先引用。1933 年的《德国民事诉讼法》吸收了奥地利的做法, 用了十一个条文对该项制度进行了详细规定。日本新《民事诉讼法》第207 条也规定,“法院依申请或者依职权可以询问当事人本人,此情况下,当事人应进行宣誓”。

  三、当事人陈述的功能

  当事人的陈述一直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的法定证据种类中,其作为证据具有以下功能:

  (一)当事人的陈述能够弥补案情的缺失

  在德日的民事诉讼法中, 当事人陈述被称为为“当事人听取”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当事人陈述而明确当事人的主张。如德国民事诉讼法第139 条规定道:“审判长应该使当事人就一切重要的事实问题作出充分说明, 在必要时候审判长应该与当事人共同从事实和法律两个方面对事实关系、法律关系进行阐明, 并且提出发问”。在当事人陈述的.过程中,法官、诉讼代理人、对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其陈述了解基本案情,也能够从其言语中掌握重点。双方当事人对案件的看法和分析, 以及对该诉求分析的角度都能够使得法院进一步介入案件,有利于还原真实案情。同时, 在法庭上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交流和沟通过程中,法官可以通过与各方讲明法律问题和法律规定,使当事人双方能够明晰法律, 从而选择对维护自身利益最大程度的保护; 这种双向交流也进一步保障了民事诉讼法的平等原则, 为当事人提供了开口说话的平台,提高法院结案率、和解率,间接防止缠访闹访等事件发生。

  (二)当事人陈述能激发经验法则的检验功能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证据需要看得见摸得着” 这种传统的诉讼观念中将外在证据作为判断当事人主张真伪的唯一途径,但笔者认为,当事人陈述这类证据能够自证其主张事实的真伪。因为一个人从其语言表达出的信息越是概括、越是模糊,供经验法则辨别其真伪的信息就越少;反之,若其能够完整叙述细节、环节及其衔接,其言语中表达的内容就更为丰富,判断者能利用的信息就越多,作出正确性结论的可能性也更大。因此,当法官在法庭上对于当事人主张的事实和陈述内容进行询问时, 可以在正常询问过程中进行“问题突袭”,当事人反应越快,其信息准确度就越高,反之则虚假程度越高。尤其是在询问中出现自相矛盾时,法官可以运用“经验法则”初步判断。此时,法官可以行使自由裁量权,根据当事人陈述的真假直接或结合相应证据间接的认定当事人主张事实为虚假事实。

  四、当事人陈述的再定位

  根据不同国家的立法经验和我国民事诉讼的立法传统,对当事人的陈述进行再定位:第一,完善当事人陈述的程序规制。当下,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对此项证据运作的过程都不够关注。所以必须通过立法解释或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当事人陈述程序, 使得其具备一项民事制度所应有的基本程序, 这样才能发挥其制度刚性价值。第二,对当事人陈述进行类别区分。区分一般意义上的陈述和作为证据使用的陈述。对于将其作为证据使用的陈述,应该将当事人置于证人的角度,在询问时应采取和询问证人一样的程序, 允许双方相互对质。同时,根据当事人陈述的两种不同功能,分别建立当事人本人意见制度和当事人本人证言制度。结语通过对“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种类分析,可以得出立法者在民事诉讼修改时对于证据种类位置的排列绝非无疑调整,而是“有意为之”。虽然立法者未对修正原因进行阐释, 但也一定是出于某种考量。这一调整,正是为了改变我国当下对证据认定存在的问题,也是为了追求实质正义之所在。待证事实若确实难以查明, 必须通过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进行,不仅能够减少法院劳力和时间成本,也能大大提升诉讼效率, 减少当事人对案件的资金投入,增强司法公正,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有序解决争议的司法环境。将“当事人陈述”作为一项证据制度,正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这一现代民事诉讼法理念,切实挖掘案件真相,贯彻诉权之保障。

相关文章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题目【精彩3篇】

从公共事业管理本身的性质上分析,公共事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那么要是写公共事业管理论文该怎么选题呢?下面小编带来一些参考题目,欢迎公共事业管理学的同学们前来阅读...
论文2014-02-03
公共事业管理论文题目【精彩3篇】

投资者情绪研究论文(精选3篇)

投资者情绪研究 1 引言 2016 年中国A股市场两次熔断应该让很多股民刻骨铭心。 11月29日,上证指数盘中冲击3300点,最高达到3301点,较今年低点涨幅已高达25%。 1月份开始,A股又走了一...
论文2016-09-07
投资者情绪研究论文(精选3篇)

实验论文范文【经典6篇】

实验论文范文(篇一)毕业论文的标题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几种。 (二)副标题和分标题 为了点明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目的,对总标题加以补充、解说,有的论文还可以加副标题。特别是一些商榷...
论文2015-04-04
实验论文范文【经典6篇】

论文征文启事【优选3篇】

优秀教学论文征文启事【1】 一、征文时间 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二、论文主题、内容与评选要求论文主题 新技术背景下的课堂教学 论文内容与范围 新技术包括通讯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
论文2014-06-01
论文征文启事【优选3篇】

毕业论文(精彩6篇)

现代化城市的建设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经济学论文毕业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毕业论文成本管理在建筑经济中的重要性探索【1】 摘要: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
论文2012-07-01
毕业论文(精彩6篇)

并列式议论文范文800字(最新6篇)

并列式议论文范文800字(篇一)小鸟因为选择了蓝天,才能尽情飞翔,小溪因为选择了大海,才能尽情流淌。小草因为选择了燃烧才获得重生,青松因为选择了危峻才显示了生命的顽强,花朵因为选择了开放才美丽了生活,...
论文2016-03-09
并列式议论文范文800字(最新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