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实用6篇】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篇一
标题: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
摘要:心理咨询师作为一种专业的职业,对于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自己的职业。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自我成长
1. 引言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种专业的职业,既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自我成长。本文将从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两个方面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进行探讨。
2.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首先,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和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其次,心理咨询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倾听技巧,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并有效地解决客户的心理问题。此外,心理咨询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辅导和治疗技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术。
3.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
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是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咨询经验,从中提取经验教训,不断改进自己的咨询方法和技术。其次,心理咨询师需要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了解自己的职业优势和不足,并积极寻求专业的反馈和指导。此外,心理咨询师还需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 结论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提升的过程。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心理咨询师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心理咨询师还应注重自己的自我成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参考文献:
- Lazarus, A. A. (1995). The practice of multimodal therapy: Systematic, comprehensive, and effective psychotherap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Skovholt, T. M., & R?nnestad, M. H. (2012). The evolving professional self of the therapist and counselor.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39(5), 397-415.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篇二
标题:心理咨询师的道德伦理和职业责任
摘要:作为专业的心理咨询师,道德伦理和职业责任是其职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本文将从道德伦理和职业责任两个方面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行为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和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道德伦理,职业责任
1. 引言
心理咨询师作为一种专业的职业,其职业行为需要遵循一定的道德伦理和职业责任。本文将从道德伦理和职业责任两个方面对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行为进行探讨。
2. 心理咨询师的道德伦理
心理咨询师的道德伦理是其职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首先,心理咨询师需要保护客户的隐私和机密,不得泄露客户的个人信息。其次,心理咨询师需要尊重客户的自主权和权力平衡,在咨询过程中不得滥用权力或对客户施加压力。此外,心理咨询师还需要遵循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如尊重多样性和文化差异,避免歧视和偏见等。
3.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责任
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责任是其职业行为的核心。首先,心理咨询师需要保持专业素养和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不得从事与职业不符的行为或违反职业伦理的行为。其次,心理咨询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保持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此外,心理咨询师还需要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咨询关系,与客户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关系,并为客户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4. 结论
心理咨询师的道德伦理和职业责任是其职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通过遵循道德伦理和履行职业责任,心理咨询师可以保证自己的职业行为符合职业要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同时,心理咨询师还应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和自我成长,以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
参考文献:
-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2014). ACA code of ethics. Alexandria, VA: Author.
- Corey, G., Corey, M. S., & Callanan, P. (2018). Issues and ethics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Cengage Learning.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篇三
一、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
这是一个老话题。每次我给那些即将成为心理咨询师的人上咨询心理学课,带领他们做心理咨询技能实操时都要涉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这个问题。在行业中,有这一句话:“不是谁都能做心理咨询师的。”对这句话我一直保持怀疑态度,在这个世界中,有些人确实是天生的咨询师,他们天生就会共情,他们天生就能理解与接纳他人,但这些人只是少数,绝大多数的心理咨询师都是资质平平的普通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学习才一步一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心理咨询师这个行业与别的行业相比,除了多了一些设置,和对心理咨询师个人的素质及职业道德比别的行业高些外,与别的行业也没什么区别,无论哪个行业,你要在这个行业混的不错,都离不开后天的努力与学习。在我看来,任何人只要经过后天的努力,加上系统的学习再加上自身不断的修行,都可以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只是每个从事和善长的方向不一样。
那么,一个已经迈入心理咨询行业的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呢?
自弗洛依德等人创立心理咨询以来,这个问题就一直是心理咨询理论、临床界想解决的问题, 弗洛依德、韦特默、霍妮、罗杰斯等前辈都很重视对进入这个行业个体思想品德、专业、技术等的遴选,但是,他们或强调品德、或看重专业、或注重人性观、或将临床经验作为重要的标准。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业界和临床心理学业内的许多人士对上述专家的意见进行了汇总,最后总结出三条标准。自此,心理咨询经过60年的发展证明,这三条标准是适合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和临床心理学家发展的。
1、“内省取向”的标准。审视内在生命,进行自我观察,并且勇于适当地自我暴露。生命的动力来自哪里?你作为一个人有哪些优势和局限性?你能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吗?你用什么保持自己内心的平衡?记住,在任何时候,你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心理咨询师。
2、相对性的视角——能够接受个体差异,并且欣赏与自己不同的情境和价值。请你记住,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你我也一样。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奇疗法”,想让所有人都适用同一种方法就好比让天下的人都穿同一个尺寸的衣服一样,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的家庭背景、性格、生活经历、价值观等都不一样,作为心理咨询师也是同样的道理,培训经验、职业原则、理论取向、操作模式也是不同的。
3、心理咨询师所看重的聪明才智——理性思考、冷静思考、保持客观等。作为一名帮助他人的助人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你都要保持思维与情绪的平衡状态,保持冷静面对实际情况的心态,不能过高相信那些“准则”,也不要太迷信你接受的所谓专业训练。请你记着,你面对的始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既有理性思维,又有情绪波动的个体。
以上三点,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心理咨询师在自我成长和临床实践中,要学会“|自我关怀”。经常性的问自己:我的个人价值,工作给我带来了什么回报,能够意识到这个工作“暗藏杀机”。
二、心理咨询师成长的几个阶段
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成长和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类似,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其应有的
第一阶段:外行帮助者状态
这是刚刚开始进入心理咨询的学习阶段,学员对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咨询理论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但这些新手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经验和比较强烈的助人热情。比如,他们曾经非常喜欢作为朋友,监护人或同事来为别人宽心和解答问题。处于外行帮助者状态的新手更多具备的是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心态。他们也经常很主动地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且乐此不彼。在这个阶段新手的助人状态往往被称为“外行帮助者的状态”。
“外行帮助者状态的典型特点就是在与被帮助的人展开谈话以后,要迅速地确定被帮助者所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给予被帮助者强烈的、过分的情感支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处于外行帮助者状态的新手一般倾向于快速界定具体问题,趋向于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地卷入和参与,他们一般总是在表达同情而不能共情。快速界定问题背后的动机是帮助者面对有问题的被帮助者时内心的焦虑和急躁;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卷入和参与凸显了帮助者在急躁焦虑的内心感受驱使下的无所不能的自恋体现和无能感;而共情是一种需要训练和体会的的情感卷入能力,只有帮助者能够真诚面对自己内心情感和冲动,而且羞耻感较低的时候才能与被帮助者的情感发生恰当的共鸣,而同情是不太需要训练的。
第二阶段:初级学生状态
当咨询师踏入做案例的阶段时,尽管这个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好奇和激动的阶段,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终于能够开始真正去体会和实践自己喜欢的助人工作了。但是他们在这个初级学生状态中通常会感到依赖、无助、敏感、担心和焦虑,并拥有脆弱的自信心。他们在案例工作中经常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技能不是那么有效,不能经受哪怕是很小的挫折,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伤害来访者,怀疑自己是不是做这一行的料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们尤其重视和需要督导师的鼓励与支持。咨
询师无论从督导师或是从来访者身上一旦察觉到哪怕是一点点批评的语言都会对他们自己的自信心和士气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主动地寻求“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技术”来完成自己的助人职责,寻找可以效仿的模型或专家级的从业人员以期得到真传。所以,你会看到在初级学生状态中的咨询师总是在向督导师提出:“对于这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您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什么样的技术对这个问题最有效?等”。很多时候他们忘记了他们向督导师提出的寻求“正确而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问题恰恰就是在自己工作中,来访者经常向咨询师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竭力追随和效仿可以模仿的模型,同时也在到处追随专家级的人物。
在目前中国缺乏督导机制和条件的情况下,处于这个阶段的咨询师不得不花费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到处去听一些专家的工作坊和培训讲课,但是这些短期的授课很难达到督导的作用。
第三阶段、高级学生状态
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通常处于高级见习或实习阶段,他们无论在在心理学理论,还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专业水平上已经具备和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和框架。在高级学生状态中,他们的中心任务是在一个基础专业水平上行使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这个阶段他们感觉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如何把心理咨询工作做的恰当、正确和有效。他们在所感到的这些压力促使自己“正确、有效地工作”,因此他们在工作中通常都表现出一种保守、谨慎和严格的风格(相对于放松、冒险或随意的风格),以此来追求“正确、结构和效率”。
这一状态上的咨询师能够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活动中获得收益、进步和成长,并同时感觉到了舒适。然而在这一阶段中,他们仍会产生不安全和脆弱的感觉。因此,督导对他们所提供的支持和肯定作用变得更为重要。同时,对初级学生提供督导的机会是使他们“能够成为高级学生的一个有力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的督导的机会使进入高级学生状态的咨询师能够看到自己已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自信心和继续成长的动力。除此之外,为咨询师提供督导的过程也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阶段:新任专业人员状态
在这一阶段,心理咨询师学员走出了学习的状态,开始了独立工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不用再受学习阶段的种种要求和督导的制约,刚刚独立工作之后的几年可能会是一个随心所欲、令人兴奋、富于创造、勇于探索、不知疲倦的时期。
新任咨询师对自己的人格不断理解和接纳,逐渐将自己的人格特点融合于咨询和治疗中。随着这一过程的进展,咨询师会变得更加有自信和应付自如。这一时期他们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角色和环境。然而,许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他们并非如他们自己想像的那样做好了准备、那样有能力。所以,他们还是需要阶段性的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或同辈之间的互相督导,以期不断加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格和局限性,不断提高咨询的能力。
第五阶段: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状态
这个阶段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已经具有一定的年资和某些类型经验,这个时期咨询师的核心发展任务是发现一种可以建立专业权威的方式,特别是要建立一种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兴趣和人格高度相一致的工作风格。
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已经比较深入的领悟了焦虑的本质、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自己人格特征和防御、应对方式、能够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因此,他们在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中表现出了平和的、安静的、等待的、有力量的、安全的、值得信任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这些咨询师都已经开始明白和深入理解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对于来访者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在技术应用层面也已经达到非常灵活并具有个性化的水平。同时,他们逐渐明白要想对所遇到的情形都找到明确的答案通常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平静、不焦虑、不紧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这种状态中心理咨询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有能力调整自己对来访者问题的参与和卷入水平,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在咨询和治疗中咨询师和治疗师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不参与、什么时候参与多少等。因此他们可以在与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和卷入,随后又能够从此情境中自由地脱离出
来。他们能够把来访者作为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同时许多咨询师感觉到他们所帮助的来访者是他们对初级专业人员进行教导和督导时的重要信息来源的途径。 另外,在此阶段的心理咨询师通常也将目光投向职业之外的领域,如宗教或诗歌,甚至是剧院或电影院,由此来扩大他们对人性和人生生死的理解。
第六阶段:高级专业人员状态
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通常已有20年以上的经验,其特征是已经建立了非常个性化和可靠的咨询和治疗方法。尽管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足够胜任工作,但是他们通常对于自己能够给予来访者的影响作用更为谦虚。同时,他们对于自己从事的领域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理论、新技术也常抱有怀疑态度。
丧失是本状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和问题。这种丧失包括预期性的,比如他们想像自己即将退休的日子;同时又是现实性的,因为“比他们年龄更大的专业人员都已逝去,并且同年龄的同事一般也不再是强势的影响源。所以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需要很好的处理丧失对自己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去总结自己的毕生生活和工作经验,带更多的学生,以期延伸自己生命的影响。
没有两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一样的,所以长大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就像个人健康成长过程的艰辛一样,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成长也是要经历风雨的。一个人期望自己长大,但是当真正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会面临更大的生命挑战,面对丧失也就成了必然,同时这个过程出处充满的惊奇感、兴奋感、成就感,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心理咨询师成长的过程也是这样,希望我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经历和感受来思考一下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情况,目的是更好的让自己健康地成长为一名能够自助、助人的真正的、有能力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篇四
近一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心理协会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的作用。心理协会作为院心理健康活动开展的主体,虽然经常开展团体活动,但多在群体成员内部,并没有将活动的影响力扩大到全体学生,校园的心理文化氛围还不够浓厚。
二是没有发挥兼职咨询师的作用。我院有近十名老师有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但并没有发挥其资格证的作用,极少部分老师能够积极参与心理咨询值班,即使参与了值班,也没有严格遵守约定如期值班签到。究其原因,一是缺乏严格的值班制度;二是对兼职咨询师的宣传力度不够;三是兼职咨询师的咨询技术有所欠缺。
三是没有发表心理学相关论文。本年度工作的重心主要放在实务性工作上,忽略了科研工作。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现象和问题缺乏深入分析和研究。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篇五
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成长和一个人的健康成长类似,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其应有的
第一阶段:外行帮助者状态
这是刚刚开始进入心理咨询的学习阶段,学员对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咨询理论囫囵吞枣,并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但这些新手已经具有了帮助他人的一些经验和比较强烈的助人热情。比如,他们曾经非常喜欢作为朋友,监护人或同事来为别人宽心和解答问题。处于外行帮助者状态的新手更多具备的是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心态。他们也经常很主动地为别人排忧解难、并且乐此不彼。在这个阶段新手的助人状态往往被称为“外行帮助者的状态”。
“外行帮助者状态的典型特点就是在与被帮助的人展开谈话以后,要迅速地确定被帮助者所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同时给予被帮助者强烈的、过分的情感支持,然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建议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处于外行帮助者状态的新手一般倾向于快速界定具体问题,趋向于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地卷入和参与,他们一般总是在表达同情而不能共情。快速界定问题背后的动机是帮助者面对有问题的被帮助者时内心的焦虑和急躁;情感和干预的过度卷入和参与凸显了帮助者在急躁焦虑的内心感受驱使下的无所不能的自恋体现和无能感;而共情是一种需要训练和体会的的情感卷入能力,只有帮助者能够真诚面对自己内心情感和冲动,而且羞耻感较低的时候才能与被帮助者的情感发生恰当的共鸣,而同情是不太需要训练的。
第二阶段:初级学生状态
当咨询师踏入做案例的阶段时,尽管这个状态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好奇和激动的阶段,因为他们感觉自己终于能够开始真正去体会和实践自己喜欢的助人工作了。但是他们在这个初级学生状态中通常会感到依赖、无助、敏感、担心和焦虑,并拥有脆弱的自信心。他们在案例工作中经常感觉到自己的知识不够,技能不是那么有效,不能经受哪怕是很小的挫折,从而怀疑自己的能力、担心自己的工作会伤害来访者,怀疑自己是不是做这一行的料等。
因此,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们尤其重视和需要督导师的鼓励与支持。咨
询师无论从督导师或是从来访者身上一旦察觉到哪怕是一点点批评的语言都会对他们自己的自信心和士气产生严重的影响。他们主动地寻求“正确的方式和有效的技术”来完成自己的助人职责,寻找可以效仿的模型或专家级的从业人员以期得到真传。所以,你会看到在初级学生状态中的咨询师总是在向督导师提出:“对于这个问题请您告诉我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您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什么样的技术对这个问题最有效?等”。很多时候他们忘记了他们向督导师提出的寻求“正确而有效解决问题方法”的问题恰恰就是在自己工作中,来访者经常向咨询师自己提出的问题。他们竭力追随和效仿可以模仿的模型,同时也在到处追随专家级的人物。
在目前中国缺乏督导机制和条件的情况下,处于这个阶段的咨询师不得不花费很多的财力和精力到处去听一些专家的工作坊和培训讲课,但是这些短期的授课很难达到督导的作用。
第三阶段、高级学生状态
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通常处于高级见习或实习阶段,他们无论在在心理学理论,还是心理咨询的基础专业水平上已经具备和建立了一定的基础和框架。在高级学生状态中,他们的中心任务是在一个基础专业水平上行使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这个阶段他们感觉到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如何把心理咨询工作做的恰当、正确和有效。他们在所感到的这些压力促使自己“正确、有效地工作”,因此他们在工作中通常都表现出一种保守、谨慎和严格的风格(相对于放松、冒险或随意的风格),以此来追求“正确、结构和效率”。
这一状态上的咨询师能够认识到他们已经从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和督导活动中获得收益、进步和成长,并同时感觉到了舒适。然而在这一阶段中,他们仍会产生不安全和脆弱的感觉。因此,督导对他们所提供的支持和肯定作用变得更为重要。同时,对初级学生提供督导的机会是使他们“能够成为高级学生的一个有力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的督导的机会使进入高级学生状态的咨询师能够看到自己已学会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取得了多大的进步,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自信心和继续成长的动力。除此之外,为咨询师提供督导的过程也能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第四阶段:新任专业人员状态
在这一阶段,心理咨询师学员走出了学习的状态,开始了独立工作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由于不用再受学习阶段的种种要求和督导的制约,刚刚独立工作之后的几年可能会是一个随心所欲、令人兴奋、富于创造、勇于探索、不知疲倦的时期。
新任咨询师对自己的人格不断理解和接纳,逐渐将自己的人格特点融合于咨询和治疗中。随着这一过程的进展,咨询师会变得更加有自信和应付自如。这一时期他们也在探索适合自己的工作角色和环境。然而,许多人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他们并非如他们自己想像的那样做好了准备、那样有能力。所以,他们还是需要阶段性的接受督导师的督导,或同辈之间的互相督导,以期不断加深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人格和局限性,不断提高咨询的能力。
第五阶段:有经验的专业人员状态
这个阶段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已经具有一定的年资和某些类型经验,这个时期咨询师的核心发展任务是发现一种可以建立专业权威的方式,特别是要建立一种与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兴趣和人格高度相一致的工作风格。
在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师已经比较深入的领悟了焦虑的本质、比较深入地理解了自己人格特征和防御、应对方式、能够接纳自己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自己无所不能的幻想。因此,他们在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中表现出了平和的、安静的、等待的、有力量的、安全的、值得信任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这些咨询师都已经开始明白和深入理解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治疗关系对于来访者的改变是至关重要的。他们在技术应用层面也已经达到非常灵活并具有个性化的水平。同时,他们逐渐明白要想对所遇到的情形都找到明确的答案通常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平静、不焦虑、不紧张、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不断进步。
这种状态中心理咨询师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有能力调整自己对来访者问题的参与和卷入水平,也就是说他们知道在咨询和治疗中咨询师和治疗师什么时候参与、什么时候不参与、什么时候参与多少等。因此他们可以在与来访者工作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和卷入,随后又能够从此情境中自由地脱离出
来。他们能够把来访者作为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同时许多咨询师感觉到他们所帮助的来访者是他们对初级专业人员进行教导和督导时的重要信息来源的途径。 另外,在此阶段的心理咨询师通常也将目光投向职业之外的领域,如宗教或诗歌,甚至是剧院或电影院,由此来扩大他们对人性和人生生死的理解。
第六阶段:高级专业人员状态
这个阶段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通常已有20年以上的经验,其特征是已经建立了非常个性化和可靠的咨询和治疗方法。尽管他们感到自己的能力足够胜任工作,但是他们通常对于自己能够给予来访者的影响作用更为谦虚。同时,他们对于自己从事的领域中出现的新事物、新理论、新技术也常抱有怀疑态度。
丧失是本状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和问题。这种丧失包括预期性的,比如他们想像自己即将退休的日子;同时又是现实性的,因为“比他们年龄更大的专业人员都已逝去,并且同年龄的同事一般也不再是强势的影响源。所以这个阶段的咨询师需要很好的处理丧失对自己的影响,他们可能会去总结自己的毕生生活和工作经验,带更多的学生,以期延伸自己生命的影响。
没有两个人的成长经历是一样的,所以长大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就像个人健康成长过程的艰辛一样,心理咨询师的健康成长也是要经历风雨的。一个人期望自己长大,但是当真正长大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会面临更大的生命挑战,面对丧失也就成了必然,同时这个过程出处充满的惊奇感、兴奋感、成就感,也许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心理咨询师成长的过程也是这样,希望我们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经历和感受来思考一下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情况,目的是更好的让自己健康地成长为一名能够自助、助人的真正的、有能力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论文范文 篇六
本文对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全面回顾及概括,阐述了个人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历程,深层次审阅并剖析了自我人格特征,揭示了内心对成为心理咨询师的热切追求和渴望。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的条件和不足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自我成长分析
在我的记忆中,幼儿园以前,我有大段大段的时间都是呆在外婆家或者奶奶家。父亲由于工作原因经常调动,母亲外出打工了几年。上幼儿园小班时是父亲独自带我,母亲在我五岁左右才回到家里。尽管那段时间没什么大事件,但回头看来,年幼时和父母相处时间相对偏少增加了我日后对家庭温暖的需要和渴望。
小学一二年级时随父亲工作变动从之前幼儿园所在乡镇转到了另一个乡镇。印象中那段时间家境很贫寒,但一家三口很齐心,有很多快乐的时光。只是,父母仍然经常晚归,这在锻炼我独立能力的同时也为我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埋下伏笔。
小学三年级再次随父亲的调动转到了县里的实验小学。那所学校以开展素质教育闻名,我在那里学到不少受用至今的东西。除了在文艺方面培养了一些爱好特长,如表演、舞蹈,我还在较广泛的学校活动开展中锻炼出了更加大方和活泼的交往能力。
升至初中,性格独立的我似乎比同龄人更早熟,俨然已经来到性格叛逆乖张的青春期。由于学习时间的加长,和父母就相处更少。初二至高一我都选择在校寄宿。也有学习压力增大的原因,这段时间和父母产生了隔阂甚至冲突。尤其是父亲,他对我学习的要求一直很严格,容易表现出失望甚至气愤。而我态度经常强硬,也有激怒他以至于他对我拳脚相加的时候。这种通过分数被判定个人价值的生活给我带来极大痛苦,社会和他人强加在我身上的意志也让我强烈感觉到生命的不自由。我至今对应试教育非常反感。但这种反感促使我寻找出路,这便成为我找到心理学的机缘。
记得我第一次在一本与教育相关的书籍上接触到“皮克马利翁效应”,那种感觉像是一种顿悟,我一下子理解了某些情况下我和父亲产生冲突时我自己的想法,确实如书上所说,因为父亲用消极言论评价我,比如“你就是脾气坏、不进油盐”,我便越发容易顺着他的这种期待去做,成为了他一直在说的那种特征的人,即我被贴上了标签。同时我又像是找到了一样武器,我可以去和父亲力争,向他证明,原来是他对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他不应让我感受到他那么多的消极期待,那样会让我更容易往消极方向发展,他应给我更多鼓励。从那一刻开始,我便真切地喜欢心理学,它让我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的真实魅力,我也开始利用它来进行自我理解以及武装。
可能是由于我一个人独处的时间比较多,形成了我相对独立的性格和对自我心理状况的关注。最难了解人的往往是自己,尤其在我接触弗洛伊德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之后,我发现了解自己的过程有很多的玄机和乐趣,经常进行自我观察与分析,也应该是健全人格的需要。于是关注自我的心理发展成为我常规的心理实践,这个把心理学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的过程是自发的,并没有什么其他的功利心或职业目的。但内心也隐隐的开始产生一个想法,并不具体,但很憧憬,像一个远远的大大的梦想,那就是我以后要从事真正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的职业,致力于解救人的精神痛苦。这个想法太大,所以我并不太当真,这更属于愿望而不是切实的目标。但它能反映出我对人的内在心理能量的重视。至少在高中,我的这种价值观就已经确立:幸福与人的身份地位财富等都没有直接的联系,关键在于人的心态,取决于他对自我及世界的认知结构。
也是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我对应试教育的不妥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恪守自己价值观的表现。我想证明的是,没有高分我同样可以活得有价值。这种想法在极端的时候曾经让我做出逃学、考试交白卷、顶撞老师等较为激进的行为。可能很多人会认为这并没有让我得到什么好的结果,我自己看来它却是非常可贵的体验。至少我曾经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去抗争、去努力,哪怕那种方式不成熟,它本身却也是成熟起来的一种途径。
来到大学,我就明显感觉到自己比周围的同龄人要成熟很多。有一些同学在遇到挫折时和我聊天,她们认为我在情绪的处理与掌控方面都很有方法,我给她们的建议和策略也让她们觉得很受用。比如曾经帮助同学克服自卑感,提醒她们改变自我否定的思维和避免消极暗示,注意累积成功的经验等。还有同学遇到感情困扰,我建议她们适当发泄情绪并适时转移注意力等。这些都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我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大学学习环境的自由让我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阅读,本科期间我把心理学作为自己的爱好,从没有放弃对它的学习。当然那种阅读比较随性,并不系统,也没有考试作为硬性目标,所以这种学习并不全面,直到我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
所有学科里,我最喜欢的一直是心理学专业。高考后出于家人的建议,本科学习了新闻学。读研时家人愿意尊重我的兴趣和选择,我也逐渐明朗了自己对心理学的职业追求,这一次我终于义无反顾、如愿以偿地来到了心理学专业。尽管和科班出身的同学相比,我的理论知识基础有所欠缺,但我相信低一点的起点加多一点的努力也能力争上游也能换取成功。也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我报考了心理咨询师,我要把心理学作为我的职业理想来付出行动。
二、职业行为分析
高中时期那个模模糊糊的想要从事真正能给人类带来幸福的职业,致力于解救人精神痛苦的愿望,一直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我前进,直到来到这里。我相信心理学就是致力解救人精神痛苦的科学,让人明白痛苦来源的机制,从而明白如何更好地去追求幸福。尽管追求幸福并不是心理学能完全解答的问题,但它确实是现在我能找到的最有用的武器。我明白了一个健康的人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协调适应能力的综合,而心理学正是提高这种综合协调能力的必备工具。通过心理学的学习,不但可以使我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还让我有能力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为提高社会整体素质做贡献,为此我感到自豪和欢快。当然,通过学习,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任重道远,应保持清醒的自我觉知,不断清理自身成长过程中一些未完成的事项,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更加地开放、客观,更加肯定自己、悦纳自己,保持自信自尊。
在我读研期间,我不仅系统地学习了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有幸接触到一些职业心理咨询师,并得到了机会向他们学习和请教。每次见到他们,他们都给我一种热情洋溢、精力充沛的感觉,直到他们能给那么多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这使我越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咨询师是一个助人也是自助的职业,我对它不仅仅是感兴趣,而且产生了由衷的热爱。
我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咨询师除了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之外,还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第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兴趣任何事情都能做好,也只有真正的兴趣才能带领人穿越职业征途中的种种困难坎坷,不会轻易放弃,也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如果没有兴趣,就算天资聪颖能力超群,也不可能让人为以一个行业里长久甘愿地奉献精力;
第二、想成为一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必须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心理咨询师是复合型的职业,它要求综合掌握心理学、医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人文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及专业技能和技巧,并能深刻领会心理咨询的内涵,从而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第三、心理咨询师要思维敏捷,反应快速,要有良好流畅的表达能力。面对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各种心理紊乱的来访者,要能分别采取不同的咨询对策和技巧,通过言语沟通来解决问题,同时咨询师还要有良好的记忆能力才能有助于良好的表达;
第四、心理咨询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咨询师本人应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较好的自控能力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样能更好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来访者,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心理咨询技能,从而提供帮助,更好地服务于他人。
对比以上要求,我认为我有从事心理咨询的浓厚兴趣及强烈愿望,同时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达能力,而我的专业素质正在逐步提升。在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我已经学会在面对自己的人生挫折时,利用所学的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不良认知,使自己正视现实,修正自我,不断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我也尝试了利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周围的朋友和同学。现在,我更希望能把所学所想运用到更广泛的实践中去,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并不是一种超然的客观存在,他与来访者的互动行为是一种主观判断和选择的结果。这说明咨询师要做的并非仅仅单向对人提供帮助,却更是咨询师自我成长以及与来访者共同发展的过程。再这些过程中都还会有各种无法预计的问题和困难不断冒出来等着我去解决,但我已经充分做好了准备。有挑战才会更有期待还激情。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会不骄不躁,取得成绩会继续努力,遇到困难更勇往直前。学习和成长的脚步,用不止息。
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培训以来,我的心情是愉快、乐观的。偶尔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我马上就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来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让它泛化,随时注意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做自己的主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最高层次需要的追求,通过不断地提高自己从而更好地帮助他人,这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我会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懈努力!
我期待着自己能早日成为一名出色的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