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本大学排名
1.2022河南一本大学排名理科
2.2022河南一本大学排名文科
3.综合性备考建议
(一)保持常态学习
我们不要主观赋予高考前最后一个月太多多余的意义,你之前是如何备考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同样。
在最后的一个月里,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常态化学习,你需要继续坚持适合你的学习方法,继续保持适合你的学习节奏。保持之前的学习状态,制定每日计划并且保证高效完成,按照自己的计划一点点推进,切记不可自乱阵脚。
总之,你之前怎么做的,最后一个月也是同样。
(二)心态的重要性
不论处在任何阶段,心态都是十分重要的,最后一个月当然也不例外。
不要因为最后的时间而时刻焦虑,也不要因为马上的结束而浮躁不已,保持心态的稳定十分重要。没有人能在高考取得750的成绩,所以,不必因为最后一个月内发现的各种漏洞而更为焦虑,发现不足与漏洞都是十分正常的。一个月真的能做很多事情,也能让你弥足许多漏洞,所以真的不要在最后一个月内因为自己的各种不足而过度的焦虑和害怕。
另外,因高考逼近而产生的压力和紧张也是正常的,但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对抗这种情绪的能力,所以也不必因为紧张的产生而过度焦虑,没有一点儿紧张反而是不太正常的。
(三)关于做题
在最后一个月内,可以对自己的做题方式进行相应调整。据个人经验而言,最后一个月里可以不用再大量地刷题,做各种模拟卷了,更重要地是去回顾、浏览、总结你曾做过的题目。
题目很多,在最后一个月更为重要的是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去做,进行真正的查漏补缺。适当刷题,保持题感。
愿大家都能够珍惜最后的高中时光,踏实努力、保持专注、有条不紊,不辜负最后一个月的时间,也不辜负辛苦努力的自己。十年一度,今朝弄潮,我相信,今年夏天必将是你们收获的季节。
4.高考考场上答题10大禁忌
禁忌一:错字层出
后果:知识学了也白学
在高考试卷中,令改卷老师最感手软的就是因错别字被打0分的情况。比如,今年语文卷的那道6分默写题,不少同学其实是把文字全部默写出来了,但却被打0分。为什么?因为六个句子中,每一个句子都出现至少一个错别字,而按规定,错一个字,整个句子的分数就全没了。
其实不止是语文,其他科目也是对一样错别字决不留情的。比如地理科,一旦采分点出现错别字,也是一律不给分的。如,准噶尔的“噶”写成“葛”;地表疏松的“疏”写成“蔬”等都得不了分。
而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是很丢分的,规定两个字扣一分,最多可扣3分。不过,据改卷老师说,错字特别多的卷子会影响老师的心理分,可能本来该得50多分的作文,因为老师印象不好,最后只打40多分,一丢可能就是5分甚至更多,那才是最令人遗憾的。
禁忌二:答卷马虎
后果:答案再好都枉然
高考答卷马虎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字迹潦草,让改卷老师如看天书。这种卷子,改卷老师因为看不懂,常常就不给分,或者给很少的分数。
二是卷面脏乱、改动不统一。有的地方画横线,有的地方画个圈,有的地方又涂成黑块,让老师视觉无比疲劳。还有的考生是写一段画一段,改卷老师得到处找答案。这种卷子,得不了高分是肯定的,万一老师找不到关键点,没给分也是常有的事。
三是一些理科运算题,只写答案,没有写步骤,这种情况一般只能得答案分。有的考生虽有写步骤,但步骤不明确,也会被扣分。
禁忌三:心理不稳
后果:难也丢分易也丢分
理综卷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特别是物理的最后一道题通常较难,不少考生心情大受影响,变得手忙脚乱,连其他平常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题目此时也没了思路,做不出来了。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考生更是被困在这道物理题中出不来,结果后面的题目都没有时间做。有时候,放下难题,把简单的题目先完成,再回头来做难题,难题也就不再难了,两头都兼顾。但如果一味困在难题中,就可能难题没做出来,连简单题也没了思路,那才是难也丢分易也丢分,太不划算了。
禁忌四:问牛答马
后果:哑巴吃黄连
据改卷老师透露,高考普遍存在几种审题不清造成丢分的失误。
一是审题马虎。不是不会做,是审题不认真,问牛答马,或上面都做对了,搬到下面却错了。这种情况在高考中是非常忌讳的,得分非常低。还有很多考生审题非常不认真,没有据题目给的方向答题。如语文名著中有个题:“流浪汉为什么攻打圣母院?结局如何?”问了两个大点,但很多考生要么只答为什么,要么只回答结局如何。
二是基础知识不扎实、训练不够造成的审题不清。比如同一个内容的题目,问法不同,结果许多考生一看到相同的内容,就急急忙忙下笔,把平常做的原文抄下,却没看到,人家问的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
改卷老师认为,其实,粗心大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是能力不够,训练不够,如果平常训练时多出一些类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多角度训练,就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禁忌五:投机取巧
后果:反蚀一把米
语文试卷中常出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不少考生写作文时,将试卷中一道阅读题全文照抄下来,结果被打成零分卷。据分析主要还是考生存在投机取巧心理。虽然,由于改卷时是一人一题,改作文的老师不见得看过试卷的其他内容,有可能一时被蒙混过关,但一旦被发现,代价是非常惨重的。因此,改卷老师提醒,高考时千万不要投机取巧,就算水平再差,随便写一点也可以拿点分,作文只要不离题,拿个40多分是很容易的事,与0分差距还是相当大的。
禁忌六:乱做记号
后果:惩罚可大可小
有些考生,平时做试卷时没有养成规范,喜欢乱涂乱画,乱做记号,这种习惯也被带到了高考答题中。据反映,每次高考都会发现不少同学在试卷中做记号的现象。比如,有的考生在一些小标题前画上星号或圈圈等,也许只是想让改卷老师看得更清楚一些,也许只是想弄得漂亮一点。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出现这种情况,轻则被扣分重则被打0分,甚至被取消成绩。
禁忌七:实话实说
后果:吃亏在所难免
虽然诚实是一种美德,但是,在高考中,“实话实说”有时是会吃亏的。在往年高考试卷中,改卷老师们发现不少考生的试卷不经意间透露出了一些真实姓名或信息。如:我的同桌叫×××;我家住在……学校高考前组织我们……等等。
据说,高考试卷中出现这类文字,一不小心就会被当成无效卷的。而就算没有被打0分,也还是会吃亏的。
禁忌八:运算太差
后果:思路再妙也没用
明明 思路步骤都对,偏偏答案第一步就错了,结果整道题一分也没得到。在往年高考试卷中,这样的情况还不少,特别是数学卷,情况比较突出。往年高考阅卷,只要步骤、思路正确,就算是运算错误,一般也能得一半分。不过,如今的高考阅卷已经不允许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了。也就是说,在运算题中,如果一步的答案算错了,下面就算步骤、思路完全正确也不能得分。比如一道数学题,如果你第一步的运算出了错,那么,就算思路完全正确,甚至很有创意,这道题也照样被打零分。除非下面的问题与这个结论无关。
禁忌九:时间失控
后果:会做的题放空卷
往年高考,有不少的考生,作文的前面部分写得十分出彩,给老师印象极佳,但卷面一往下拉,却发现只写了两三百字,就没有了。还有一些其他科的卷子,前面部分都做得相当好,但最后一两题却连动都没有动到,据分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时间不够。平常都会做的题,到了考试,总是没做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常做事没效率,没有强化做题的训练。比如有的考生,平常做题时就磨磨蹭蹭,但因平常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也没发现隐藏的问题。但一旦到了考试,问题就出来了———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来不及做完,最可惜的是,明明是些懂得做能拿分的题,却因没时间做了失了分,等于平常读的都白读了。
禁忌十:主题不明
后果:凶多吉少
不少考生答题思路不明确,结构混乱,罗罗嗦嗦写了一大堆,结果把主题都掩埋掉了。要知道,评卷是一项任务重又辛苦的工作,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还要保证评卷速度。评卷老师往往只能抓关键词,有则得分,无则失分。所以不要下笔千言,不切主题,更不要口罗里口罗嗦,把主题掩埋了。否则,改卷老师一旦找不到关键词,这一题的分数可能就无端丢了。
当然,在主题先明确的情况下,考生倒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答,尽可能地全面,因为若只从一个角度或只回答一个方面,再完整也只有一个得分点。
结语
据了解,高考的卷子是电脑随机分派到各评卷教师的计算机上的,每个教师只能看到一道题,学生的姓名及考号等完全屏蔽。为了保证高考评卷工作有序正常地进行,每份卷子都由两个以上的老师来评阅。同时,每个题目都规定了一定的误差,如果两位老师评出来分数超过规定的误差,卷子最后将自动分派给组长进行仲裁。因此,相比之下,如今的网上阅卷要公平得多。不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不少题目平均改卷时间只有数秒或数十秒。由此,迫使评卷人员不得不去寻找一种标准简易、阅题速度较快、评卷相对公平的方式进行评阅。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这是评卷工作的根本原则。而评分的原则是按点给分,并非言之有理就给分。
5.疫情之下高考备考
真相一,上半场的学习方法未必适用于下半场
在由一轮复习进入二轮复习后,发生如下转变:
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
二是将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二轮复习要注意三个原则:选题要“精”、做题要“准”、纠错要“实”。
精指的是做题要有针对性,稳固自己的长处,弥补短处,长期难以掌握、无法理解和得分的知识点,可以适当放一放。
准指的是做题过程要确保会的题准确无误,不要因为表述、粗心而丢分。
实指的是真正找出问题所在,真正能提高自己。
真相二,没有一劳永逸,奋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奋斗永远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没有一劳永逸。没有包括高考在内的任何一场考试可以作为学业的一个节点,如果你觉得过完了高考我就轻松了,那你真的需要再去成熟一下。
路遥《平凡的世界》一句话很励志:把辛勤的耕作当作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依然心平气和的继续耕种。但考场上每一寸得失,交换的却是不同的人生。
真相三: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和效率
1。学会舍弃
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时间的高手,一定是懂得如何舍弃的人。
确保自己一直都在做最重要的事情,实际上也就是确保了自己的时间一直都在被高效的利用。
2。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适应的题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太简单的题目不要去做,太难的题目也不要去做。
所以,对于那些刚开始制定计划的人来讲,计划应该定得适度的低于自己所能完成的水平。比如你预计自己复习某一部分的内容需要一个小时,那么你可以计划用80分钟。
让时间宽裕一些,但尽量保证每天给自己规定的任务都能完成。在一天结束的时候,前一天所计划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大的,可以给你继续制定和执行计划的信心和动力。
这样循序渐进,再慢慢地提高标准,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时间。
3。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面对那些需要大量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你要安排时间比较长、精力比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扰的时间段来做。为什么呢,因为看书和背书的时候很容易走神。
4。注意适当休息
有很多同学喜欢熬夜,因为夜里安静,有利于学习。但这样就会影响白天的精神,上课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师发现,睡得很不安稳,于是课没有听好,觉也没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瞪瞪的。
5。学会执行
就跟我们学习需要预习和复习一样,计划既需要每天执行之前牢记在心,也应该在每天执行之后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不停地督促自己,持之以恒。
同样是一张写满了字的密密麻麻的试卷,有的能得到150分,有的只能得零分。所以,把试卷写满不是本事,知道该写上什么正确的内容才是本事。
时间管理也是一样,列出表格把时间填满不是本事,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填入正确的内容,然后认真执行,这才是真正的本事。
真相四:你常嗟叹的天赋不如人,可能是你努力不如人、习惯不如人
真相也许是,同样是上课,习惯差的同学,平时适应于高刺激阈值的事物,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随时“滑落”,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游戏;而习惯好更容易适应低刺激,从而进入状态。
结果前者上课的时间完全浪费,课后以加倍的时间、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亏损。
同样,学习中遇到难题,习惯差的前者轻易畏难而放弃,而后者就是要杠上,去干掉大BOSS,暴涨一波经验值,在滚雪球的挑战中达到越来越高的等级并且收获成功的愉悦。
还有些孩子在学习时显得一点就通,你也说人家是天生聪明。
但其实他可能只是比你更早与更多地拥有了经验积累,并且从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比如说,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的章节,一个听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些;学习地理水文,听说过“静水流深still water runs deep”这句西方谚语的人,可能更容易记住河流靠近水面以下的水流速最快。
这个过程好比核裂变里中子的释放一样——物质体积越大,发生中子撞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而我们也常常把这种隐性的积累导致的高概率事件也错误的当作了天赋偶然。
其实,学习不只积累学习的路程,更重要的是它还积累学习的速度,即学习是自带微小的加速度。越学习,越适应学习;越学习,越善于学习。而你常嗟叹的天赋不如人之中,还有一半可能是你努力不如人、习惯不如人。
真相五:考试是晴雨表,不是定向器
考试只是为了检验你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确你的长短板优劣势,让你知道该把重点放在哪个地方。这就是考试的目的,再无其他!
所以请考试没考好的同学,不要再恐慌和沮丧,不要觉得对不起父母了。反而应该庆幸,你不会的知识点都被考出来了,只要调整好心态,静下心来把这些知识点搞清楚,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题不再出错,你就是赢家啊!
如果你考的很好,也并不代表你的未来可以高枕无忧,反而说明这次考试对你的意义不大,并没有测试出你的弱项,你的知识盲点还在盲区,需要花费一些时间,通过刷题去寻找自已的短板,然后再去战胜它!
学校按照分数排名次,或者班级里排名,都只是为了激励你努力学习的一个手段而已。你要清楚,分数不是父母的面子、不是你的尊严、更不能决定你的未来。考试分数只是为了帮助你更清楚的了解,自已哪些知识还没有学透,让你更清晰的看到自已的知识储备,面对高考还有哪些隐患。
而高考无非就是从你所学过的知识点当中,选择一部分进行校验而已。
愿高三党们在备考复习中,都能一份付出,一份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