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书读后感【精彩6篇】
地理书读后感 篇一
《地理书》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读物。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对于地球这个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地理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从地球的构造、地球的气候、地球的生态系统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地球的各个方面。例如,在阅读关于地球构造的部分时,我了解到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地球的地壳分为板块,这些板块不断在地球表面移动,导致了地震和火山的发生。这让我对于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明白了地球的表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地理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地球的气候。通过阅读这部分,我了解到地球的气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倾斜度、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地球的气候带。我还了解到,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的气候正在发生变化,这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更加意识到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除了地球的构造和气候,地理书还介绍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我了解到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非生物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通过阅读这部分,我对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地理书》,我对地球的认识更加全面了。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让我明白了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美丽的生态系统。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学习地理知识,保护地球,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地理书读后感 篇二
《地理书》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了地球。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地球的各个方面,从而对我们居住的星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本地理书首先引导我了解了地球的构造和形成。我了解到地球是由多个地壳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不断运动,造成了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我还了解到地球的内部是非常热的,地核的温度甚至可以达到几千度。通过了解地球的构造,我对于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地理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地球的气候。通过阅读这部分,我了解到地球的气候是由多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如太阳辐射、地球自转和倾斜度、海洋和陆地分布等。我还了解到地球的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等严峻的挑战。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更加重视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除了地球的构造和气候,地理书还介绍了地球的生态系统。我了解到地球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通过阅读这部分,我对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每个物种都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维持着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阅读《地理书》,我对地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让我明白了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美丽的生态系统。我相信,只有我们认识到地球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书读后感 篇三
在这个寒假里面,我阅读了了一本叫《中国地理百科》中国的地理课外书。里面着重介绍了我国的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我国的气候类型和我国的地形、地势。看了这本书后,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看到了一张张笑呵呵、红扑扑的脸庞,翻开第二页介绍了我我56个民族的特色、风俗习惯,也讲述了56个民族在我国人口中占的比例,其中以汉族92%的比例占第1,其次就是壮族和满族。然后讲述了各个民族的风俗、语言,这让我感到了我国民族的特色多姿多彩。
然后又讲述了我国的地形和地势特征,文章中讲述了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四川、贵州以东的地区。这一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第二阶梯,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新疆。这一地区以山地为主。第三阶梯,青藏高原。这一地区海拔很高,平均海拔4000多米。中国的地形分布特点和人口、经济的分布特点很相似,第一阶梯是人口聚集区,人口密度大,经济相对发达。
然后有介绍了我国五种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全年降水较少。高山气候:全年低温。
看了这本书后,大大增加了我的地理知识。
地理书读后感 篇四
在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世界上最神奇的地理书》。它的作者名叫青青姐姐,原名管青,是中央电视台知名少儿节目主持人,深受小朋友的喜爱。
这本书属于《七彩星球科普馆》系列丛书,青青姐姐在这个系列中一共写了8本书。这本书的特点是:用儿童的语言为儿童讲科学,简单明白、通俗易懂;插图生动有趣、精细可爱。图文并茂的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是一本很适合小学三、四年级学生阅读的书。这本书是围绕着有强烈好奇心、爱问问题的小主人公—皮皮,总在问父母问题,父母应用科学知识、生活常识解答来写的。父母在解答的过程中不仅会打了小主人公的问题,也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我最感兴趣的是湖中湖。我以前只听说过国中国(梵蒂冈)、塔中塔(飞英塔),还没听说过湖中湖呢,大家一定很吃惊吧!千真万确,还不止一个呢!其中最大的湖中湖是马尼图林湖,它是美国和加拿大共有的湖,叫做休伦湖,在全世界是很有名的。长330千米,面积有近6平方千米。他的湖岸线很长,有27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但在最深的地方有229米呢!而存水量有3500立方米,这里水质不错。但最重要的是马尼图林岛,马尼图林岛上有很多小泥沼,最大的湖有100多平方米。湖岸边有沙滩,还有峭壁,山上绿树成荫,风景十分优美。
书上还有:听说脚底下住着人、不分白天黑夜的巴罗镇……更多精彩等你发现!
地理书读后感 篇五
数字赣州地理空间框架设计书学习心得初次阅读这份设计书,误把重点放在数字城市这个概念上了,跟随导师的指导后我进一步的对这篇设计书再学习了一遍,我认识到了,我当初写的那篇心得确实太浅显,眼光只停留在关于数字城市这一方面的一些概念性的知识。而没有从一种专业的角度来学习这篇项目设计书。这也体现出当时我们的专业水平相当低,并且相关的理论知识太缺乏,以致于不能找在一定的高度去理解和学习这篇设计书。
当然,学习这篇设计书需要从数字城市这个概念入手,但是核心问题还是在地理空间框架这个方面,我们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概念和表面上的学习,更要深入到专业领域,熟悉相关理论,了解操作流程。再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读这篇设计书后我发现我学到的比初次读的时候更多,仿佛登上几个台阶之后向下俯揽,收于眼底的风景更加广阔,更加系统,更有组织地理解设计书的思路和要求。
下面我将我对这份设计书的理解,和有关于地理空间框架以及数字城市方面的拓展学习做一个简短的总结,我明白这当中也许存在某些误解和偏差,望栗老师阅读完之后给与批评指正。
首先从概念入手,说实话对于我跨专业的我,开始对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这个概念确实不太明白,那就用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百度一下。这个概念必须先理解,这是深入学习的前提。
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是按一定规则采集和组织的一组描述城市地理框架要素的空间特征、属性特征和时态特征的地理空间数据。城市空间框架数据的外延十分广泛,既包含城市基础地形信息,又包含反映城市的自然、人文、经济等具有基础性、普遍适用性强和使用频率高的一些其他基本信息。
明白它是什么之后,下面就要学习它的内容组成:城市空间框架数据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表达城市基础地形要素最主要的数字线划图(dlg)、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和数字栅格图(drg),即所谓的“4d产品”外,还有表达各类城市专题空间数据的矢量和属性的存在形式;表达相同内容信息的城市空间框架数据也可拥有不同的比例尺和分辨率。因此,对于城市空间数据框架中空间数据内容、形式和尺度的确定,应当从数据生产周期、成本和质量的特点以及城市实际应用的需求上着手,根据其特点和需求的不同,选用不同的数据内容、形式和不同的比例尺、分辨率,只有这样才能使城市空间数据框架建设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另外,框架数据的建设应遵循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
一般而言,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由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和专题地理空间数据组成。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提供了有关自然、人文、经济、环境等要素的几何位置、形态特征和相关关系,使用户能够按照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集成、检索、展示他们所关心的各种城市信息,进行空间分布特征、运行状态、变化态势等的分析模拟。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全面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是专题地理空间数据和gis应用服务系统的空间定位基础。根据“数字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主要包括综合管线数据、行政区划数据、道路数据、水体数据、地名数据、建筑物数据、地下空间设施数据、地址数据、地籍数据、测量控制点数据等。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质量应通过数据志和质量元素来描述,数据志将完整、准确地描述数据源、数据获取与加工过程、数据内容取舍以及数据更新维护等情况;质量元素将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位置精度、时态精度、逻辑一致性和属性精度。
专题地理空间数据是指与空间相关的其他城市专题信息,这些数据包括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规划用地数据、园林绿地数据、公共服务设施数据以及特殊管理区域数据等城市专题信息,并且可以根据各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和需要进行扩展。与基础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类似,专题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的质量也需要通过数据志和质量元素来描述。
这当中涉及两个从未接触到的概念:“数据志”,“数据质量”。
数据志是指在数据仓库系统中,一个仓库数据项的精确的历史沿革即该数据从获取、转换、集成到现状的这个完整过程的相关描述和信息。数据志包含两个部分:起始数据集和作用在该数据集上的数据处理过程。获取数据志的过程称为数据跟踪。数据志跟踪技术是数据仓库研究中一个最新的前沿性课题,不仅可以支持更全面,更深入的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技术人员验证源数据、清洗规则和转换处理的正确性,从而提高数据仓库的质量。
数据质量元素是描述数据质量的信息项,包括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现势性和数据说明。在数据分析和数据仓库领域,数据质量由数据质量元素来描述。数据质量元素分为两类:数据质量的定量元素和数据质量的非定量元素。数据质量定量元素,用于描述数据集满足预先设定的质量标准及指标的程度,并提供定量的质量信息。数据质量非定量元素提供综述性的、非定量的质量信息。
上面概念既然说到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一组地理空间数据,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是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参考框架,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统一的空间定位与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对于信息资源按照地理空间进行整合和实现信息共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建设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首要任务是建设城市空间数据基准,重点在于建设数据基准之上的城市空间数据库。
那么现在与地理空间框架的一些相关概念就清楚了,从概念上理解并且在相关领域拓展开来学习之后就觉得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其相关内容。然而在学习中我对有关于数字城市的一些内容和理论理解地更加深入。
所谓“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gis、rs、gps、宽带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信息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技术系统,它具有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复杂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虚拟仿真、优化决策支持和可视化表现等强大功能。而“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或发展战略,但不能看作是一个项目或一个系统。“数字城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会对城市建设、市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数字城市”是城市规模、建设、管理、服务及数字化工程的最终目标。说到这里顺便学习了一下数字地球的概念:数字地球是指一个以地理坐标(经纬网)为依据,具有多分辨率及海量数据的多维显示虚拟系统。它要求地球上的信息全部实现数字化,同样的了解了概念之后是学习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数字城市”框架体系大体由3部分组成:
①基本平台部分,主要为城市综合信息平台、城市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城市电信基础设施平台;
②数字城市服务对象(用户),该部分主要为政府、企业、社区、公众构成的各类应用系统,作为核心应用系统是数字城市发挥作用的根本;
③关键技术,它是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主要为计算机技术、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宽带网络技术、3s技术、对地观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互操作技术等。
并且我也思考过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在数字城市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经过查询和学习,我了解到: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构筑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及支撑软件环境之上,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建设完善的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数据框架,显得至关重要。
地理书读后感 篇六
《地理学思想史》这本书在全息地展示地理学思想史的这样一个辩证的过程,十九世纪以前,地理学的发展无疑是十分缓慢的,地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建立标志出现在1874年的德国——地理学作为一门由专业教师们讲授的高级课在大学设置,自此也开启了地理思想史的近代时期。在这以前人们对问题的讨论,或者说是这种“辩证”式的发展,表现得还不明显,由于地理学在此前处于萌芽阶段,已取得的成果还无法形成较为深入的对立,加之大学还没有出现,使得这些学者在空间上还无法集聚,讨论还无法经常进行。但通过洪堡和李特尔的努力,地理学已经为走进大学课堂奠定了知识基础并初步获得成功,特别是为地理学的专门化做好了开启的准备。他们同在柏林1859年去世后,没有人能够接替他们,再也没有一个学者能够掌握关于地球的全部知识了,古典地理学就此终结。
十九世纪,随着德国学术界的革新,大学作为一个学术机构,在中世纪的欧洲首先创办,大学的创立意义十分深远,不仅通过教育的方式为普及专门知识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使得关于学科知识的讨论经常发生,而且还通过他自己的独特方式把学术成果保存并传承下来。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在这个时候,真正意义的地理学的“辩证”的发展阶段才正式开始。直到二战以前,是地理学发展的近代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地理学的发展更多地归功于个人的才能,地理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应用,基于如下五个问题:(弗雷德·勒克曼)①人类应该选择宇宙间的什么事物来观察并记载?②观察它们的最好办法是什么?③对观察到的事物如何进行概括来解释他们在地球上的某种重要几何布局?④如何来解释这些布局模式或言之成理?⑤怎样来交流这些成就?近代地理学丛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开始发轫。这期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很频繁,所以形成了一国别为基础的各种流派:德国的新地理学,法国和英国的新地理学,苏联的新地理学,美国的新地理学。
在这一近代时期最富于“辩证”意味的地理学内部的辩论,当属苏联地理学中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方面的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分合问题,主张二者结合的一方以巴朗斯基和萨乌什金为代表,他们坚持人地关系在地区上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则以康斯坦丁诺夫为代表,认为“统治物质世界的规律和统治人类经济活动的规律是完全不相同的”,“这两门学科无论在逻辑上甚至在实用上都不能合成一门学科”;并且认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纯粹的经济学科,应当和地理学决裂,彻底抛弃地理观点”。全国人民委员会和联共(布)小央于1934年5月16发布的法令中,肯定了巴朗斯基的观点,规定经济地理助教学应以自然地理为基矗但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各自独立发展一直是苏联地理学的特点。到了六十年代V.A.阿努钦又掀起了一场新的论战。阿努钦既抨击了“非人文”的自然地理学,也抨击了的“非自然”
的经济地理学。他认为地理方法在地区综合体的研究上表现得最完美,只有在区域研究中,自然特征、居民、历史和人口、经济才是平衡的。
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如果从上述的“辩证”的角度来看,可以称其为一个非常好的例证。阿努钦选择了一条理论上的中庸之道,他的著作对这个问题的论述无疑是翔实而又扎实的。但就我国目前的地理学及“大人文地理学”的分科现实来看,在实践过程中,他们谁也没有错。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日益分离。我们把“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从大的“人文地理学”中分离出来,一方面是因为这两门学科是同级别学科中发展势头最强势的,另一方面,他们在研究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也不存在必然的共同理论基础,或者是直到目前人文地理学也还没有找到本学科独特的理论基矗人地关系学说也不够强势。这也在表明人文地理学在基础理论方面发展偏于薄弱的现实。现在也没有谁一定要去争辩,到底地理学是应该怎样分科,为什么?我认为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实践,学者们
纠缠于理论,苦于抽象论辩,可能是当时地理学实践所引发的,可能又是当时的实践无法清晰解释的。由上述辩证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不简单是理论上的所谓“正、反、合”的问题,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评判作用。如果当时的实践无法解决争端,就交给未来的实践,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或许实践不仅能告诉你谁是正确的,还能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你们都没错或你们的讨论已然失去意义了。所以我建议,在运用辩证法解释学科发展过程中,不要忽略实践的重要作用,不然很可能陷入形而上学的境地。交由实践,不是不负责任的推卸,有时是不得不的选择。
二战是使人们的思想意识发生剧烈转变的重要触动剂,同时也成为现代地理学与近代地理学分野的标志。二战后,人类社会迎来了少有的黄金发展时期,技术革新的浪潮席卷全世界,学术界,包括地理学界也被席卷其中。二战后至现在,世界地理学的发展开始进入了全面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大洲之间的频繁对话阶段,詹姆斯的这本著作对此论述很少,对这段时期的学科发展史的辩证审视,将留待阅读《地理学和地理学家——1945年以来的英美人文地理学》时在下一份读书笔记中详述。
我对辩证法的认识
其实从辩证法的原初论述中可以看出,它只是用于解释社会、经济、历史的发展过程。不用太费心思,你便可以发现,辩证法在解释事物发展过程中是无往而不胜的,这里有陷于“诡辩”的嫌疑。在预测方面,我觉得它是基本上没有什么功用的。爱因斯坦当年看过辩证法后就说,这玩意对科学研究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说法,是否属实,有待考证,但很少发现辩证法在预测科学发展时的有用成果却是一个现实。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一个命题的否命题特别是否定之否定的命题是什么。在学科辩证发展过程中,辩证法也无法告诉我们这些。相反我们却常能见到辩证法的滥用和误用。这可能是很残酷的现实。或者我说,辩证法是一只不会生蛋的鸡。比如举一个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在临考前一个月要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设定考试只考语文和数学两科,那么第一种说法是,只学语文,第二种说法是只学数学,这可以看成是“正”和“反”,那么“合”呢?是既学语文又学数学么,这有什么意义。事实上不太会有人愚蠢到在分析这样的问题时,搬出辩证法如此思考。在网络上的bbs论坛上我们可以看到问题讨论的这种辩证的进步方式,大家以某一问题为中心陆续发言,发言给我们以不同程度的启发,如果非得要用辩证法的路子去归纳,你会发现其中的复杂性会大打折扣。一个见解的精彩,往往不一定产生于所谓的表面上的“否定之否定”或“合题”,有时还会出现更为复杂的情况,在不同的人眼中,同一论述的精彩程度会大相径庭,甚至会恰恰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洞察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就是彻底弄清了人之为人的本质。人类认识自身,最终能否彻查之,还是交给未来的实践吧!
自此基于我上述对辩证法的认识,便水到渠成地产生了这样一种读学科史的方法,那就是特别关注学科发展到危机重重,争论到白热化时的后续发展,看广大学者如何解决危机的,争论是如何产生的,分歧在那里,又是怎样化解的,还要特别观察实践在这其中的作用。观史鉴今,弄清我们的学科从哪里来,思考我们学科的本质,虽然无法完全解决现在的问题,但至少会坚定我们走向未来的信念。
后续的思考
如下想法将在另一本书《地理学和地理学家》的读书笔记中展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和“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从历史学理论角度审视学科的发展、延续;个体的主观与客观:从主观与客观的角度看地理学史;关于因果律:从康德的哲学看地理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