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改变世界读后感(精简5篇)
集装箱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一
《集装箱改变世界》这本书让我对集装箱这个看似普通的物品有了全新的认识。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体会到集装箱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首先,集装箱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海运业务。在过去,船舶装卸货物时需要将货物一个个地搬运到船上,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损坏货物。而有了集装箱,货物可以直接装入集装箱中,然后通过吊车等设备装上船。这不仅提高了装卸效率,还保护了货物的完整性。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也使得货物的装载更加方便和高效。
其次,集装箱的出现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由于集装箱的使用,货物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国运输,大大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这使得国际贸易更加便利化和全球化。集装箱的使用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此外,集装箱的使用还对全球物流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和大规模使用,使得物流运输过程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集装箱运输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还降低了物流成本。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将货物快速、准确地送达目的地,从而满足消费者对快速和高品质物流服务的需求。
总的来说,集装箱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和高效运输方式使得货物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国运输,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集装箱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之一。
集装箱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二
《集装箱改变世界》这本书带给我了深刻的思考。在这本书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集装箱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让我对集装箱这个物品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首先,我被集装箱的创新和革命性所震撼。在过去,货物运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有了集装箱,货物可以通过标准化的集装箱直接运输,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集装箱的发明不仅改变了货物运输的方式,也改变了整个物流行业的运作方式。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使得物流过程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集装箱的使用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发展。集装箱的出现使得货物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国运输,缩短了货物运输的时间和成本。这使得国际贸易更加方便和全球化。集装箱的运输方式也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集装箱的使用也为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此外,集装箱的出现也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和大规模使用,使得物流运输过程更加规范化和高效化。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将货物快速、准确地送达目的地,满足消费者对快速和高品质物流服务的需求。集装箱的使用也促进了物流行业的专业化和技术进步,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综上所述,集装箱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和物流产业的发展。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还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全球经济的繁荣。集装箱的标准化设计和高效运输方式使得货物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跨国运输,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和交流。集装箱的影响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之一。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集装箱的重要性和影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和关注这个看似普通却又十分重要的物品。
集装箱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三
《集装箱改变世界》,这本书从一个小小的集装箱出发,完整的描述了由它而引起的一场变革。一个箱子,一个钢铁做成的箱子,有挂钩、承重、卡槽设计,颜色不一,大小有几种型号,这么简单的一个事物,可以说从人类开始工业化就可以制造的东西,从发明、实验、应用、推广乃至全世界都在普及运用,经历了一个不短的过程。原有的利益集团的阻止、新的利益集团的产生,这个永恒不变的矛盾在这里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麦克莱恩,书中的主角,一位贫穷的卡车司机,凭借自身的远见、决断和敏锐的商业思维改造了航运业。为了削减成本,他做了如下创新:1、第一个尝试将牵引车的汽油发动机更换成柴油发动机;2、为降低运输事故,控制成本,采取了员工激励政策;3、收购沃特曼轮船公司,尝试用轮船运载拖车;4、拖车改造计划失败后,尝试设计集装箱和改造轮船甲板,最终将运输成本缩减了94%。
麦克莱恩成功在于,他意识到降低货运成本不仅仅是一只金属箱子,而是一整套货物处理的新方法新思路,从港口—轮船—起重机—储存设施—卡车—火车—发货人自身操作的各个系统,提出了创造性的改变,从而初步推动了集装箱在美国航运史上的发展。要知道,在集装箱普及运用之前,货物航运成本的60%—75%是发生在轮船停泊于码头上的时候,而不是发生在轮船航行的时候。
其实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体会是,遇到复杂问题,如何解剖问题,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乃至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断尝试和革新,最终找到优化方案。经济效益并非产生自创新本身,而是产生自最终设法把创新推向实用的企业家。或者说是产生自企业为了利用新技术而对自身实施的组织变革。
集装箱的'历史,就像工业化取代人工,而人工会阻挠,自我保护,但这些都是没用的。资本永远都是追求利益,技术永远在前进谁也拦不住。时代抛弃你,连招呼都不会打一声。过去的努力,大多是妄想阻挡工业机械化进程的螳臂当车。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努力非但没有帮助他们抵挡住新方法,反而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工作的控制权。
眼下最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已不再是一个经济体,能够积聚多少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加高效的利用有限资源,以创造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总结起来就是集装箱得价值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被怎样使用。集装箱其本身只不过是“对一种诞生于20世纪早期并被长期使用的运输方案的改造”。
另外就是需要注意的,集装箱其本身是西方的东西,但是如今我国已发展成全世界的集装箱制造中心和航运中心。先进的技术需要引进,但是对标准化先进理念的学习更为重要。为了助力中国的出口贸易,逐步实现一个影响全球贸易范围的的配套标准物流系统,功不可没。
集装箱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四
来,回答我一个问题,商业银行业务的前提是什么?是存款?贷款?
是贸易。围绕着贸易,才会有支付结算,继而有信贷业务,以及如果是国际贸易,就会有自然而然的本外币价格风险对冲。聊这个是因为我终于有空翻完了之前买的《集装箱改变世界》这本书。
有阵子,我每天活在被提单、信用证等支配的恐惧里。简要叙述的话,就是银行放款给某个客户去买货,比如一船大豆,而为了控制银行的风险,是有很多后续跟进条件的。比如,装船后四十天需要还款。但一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四十天是不够的。而我呢,就是负责去解释为什么四十天货到不了港、出不了关、买家不能支付的。——为什么这一船大豆在海上漂了四十天都不能从美国运到中国?(不发芽吗?!)为什么到了中国要做预报关?(这是什么鬼?!)为什么提单货值和报关单货值不符?(飘在海上的时候被吃掉了还是被风吹走了?!)
还好我是看《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想象力,以及到处东问西问、东拼西凑瞎编一个完整的故事去唬人的能力。
豆瓣这本书的评价是7.8分,但很多人表示纯历史,看得很煎熬。因为我有以上被惨虐的经历,书里过于翔实的细节,我反而看得津津有味,大概全程内心活动是:原来如此!φ(* ̄0 ̄)。我自己觉得哦,现代商业啊,除去简明易懂的常识,剩下细枝末节无法用逻辑解释的东西,通通都是历史。
比如,我以前一直吐槽的LBD,太不阅读者友善了。结果在长崎的原汇丰银行馆看资料,一百多年前就是这样的格式。提单的各种术语和规矩,也是当时的实际业务操作而遗留下来的。两者画风蜜汁相似。
而如果真的想要做好商业银行业务对公业务,除了最基本的金融知识,各行各业
的知识最好都懂一点。
为什么呢?因为刨开外汇衍生品,最赚钱的还是信贷业务啊,你要防范坏账风险啊。那如何鉴别客户所说的是事实还是唬人的,就统统要靠积累的知识去做判断了么。
注:真心觉得海外这种描写小物的历史书写得太有趣。《盐》、《鳕鱼》也都是我心目中的佳作。
集装箱改变世界读后感 篇五
《集装箱改变世界》是常亮老师荐读,此书从集装箱的发明史开始,讲述了集装箱运输这项不太起眼的技术进步是如何改变世界经济形态的。集装箱运输极大地降低了物流成本的同时,显著提升了运输效率,推动了全球性的专业化分工,中国也借此成为世界工厂。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装箱运输作为新事物出现,此书提到的很多内容,是新事物与投资认知的具体化。
1、新事物如同新的观念一般,打破旧的观念远比建立新的观念难。
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集装箱运输方式有着极高的效率与极大的成本节约,但在美国发展初期步履维艰,因为它需要打破旧有的利益格局与观念,包括:1)受自动化威胁的码头工人,2)高得多的码头投资与设备投资,3)已有的航运公会等等。
2、对于新事物的出现,我们总是高估短期,低估长期。
被誉为为“集装箱之父”的麦克莱恩,非常看好集装箱运输的未来,投入了数以亿美元计的资本开支,也曾辉煌,但终局是公司破产出售。但行业的发展却恰恰相反,发展初期即使在集箱装运输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以后,依然步履维艰,多数人仍然认为这只会是一种补充而非趋势,最终占比不会超过10%,但目前集装箱占比高达90%。
3、润物无声,不经意间重塑世界格局的事物可能很普通。
低成本、高效率的集装箱运输,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性的专业化分工,一个产业链上的各个国家分工协作,中国也借此成为世界工厂,改变了无数行业内外人士、甚至国家的命运。集装箱这个产品貌似简单,而且看上去没啥技术含量,但是它带来的变革却是巨大的。
4、资本密集型但差异化的生产者将注定赚取微薄的报酬。
巴菲特通过纺织业的例子充分地说明了,资本密集但产品无重大差异化的生产者注定将赚取微薄的报酬,集装箱运输同样如此。集装箱运输行业提供标准化基本无差异的运输服务,包括折旧、码头租金等固定成本占3/4,而人员、能源等运营成本只占1/4,这导致运力过剩时运价随直接营运成本作变动,巨大的资本开支并未带来合理的回报。改变世界的行业,未必是好的投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