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乱了受活庄——阎连科《受活》读后感(优质3篇)
是谁乱了受活庄——阎连科《受活》读后感 篇一
《受活》是阎连科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讲述受活庄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利益的腐败和虚伪。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小说以一个小村庄受活庄为背景,受活庄是一个封建社会中的微小组织,但却体现了封建制度下普遍存在的权力观念和道德规范。故事的主人公受活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努力为村庄做好事。然而,受活的正直却引起了庄主和一些权贵的不满,他们觉得受活的行为是对他们权威的挑战。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对受活进行了打压和排挤。
小说中的庄主和权贵们是封建社会的代表,他们以自己的利益为首要目标,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不惜用尽手段压制那些与他们意见不合的人。他们将受活打成了叛逆者,对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镇压。而受活则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贵们的诱惑所动摇。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正义和良知的重要性,成为了受活庄的良心。
通过受活庄的故事,阎连科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和利益的腐败和虚伪。小说中的庄主和权贵们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顾他人的生死,不断追求更多的权力和财富。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不惜对人民进行压迫和剥削。而受活则代表了普通人的利益和权益,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贵们的威胁和利诱所动摇。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正义和良知的重要性。
阎连科在《受活》中通过描绘受活庄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面。小说中的庄主和权贵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生死,他们以权力和利益为中心,不断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受活则代表了普通人的利益和权益,他坚守自己的原则,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直。通过受活庄的故事,阎连科向读者传递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总的来说,阎连科的《受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通过讲述受活庄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利益的腐败和虚伪。它通过受活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正义和良知的重要性。阎连科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使《受活》成为了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是谁乱了受活庄——阎连科《受活》读后感 篇二
《受活》是一部由阎连科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一个小村庄受活庄为背景,揭示了封建社会中的腐败与虚伪。这部小说通过对受活庄的描写,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与无奈。
小说中的受活庄是一个封建社会中微小的组织,但是它所体现的权力观念和道德规范却是封建制度的缩影。在受活庄中,庄主和一些权贵们占据着绝对的权力,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不惜用尽手段打压那些与他们意见不合的人。而受活则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他秉持着自己的原则,努力为村庄做好事。然而,受活的正直却引起了庄主和权贵们的不满,他们觉得受活的行为是对他们权威的挑战。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对受活进行了打压和排挤。
通过受活庄的故事,阎连科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利益的腐败和虚伪。小说中的庄主和权贵们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顾他人的生死,追求更多的权力和财富。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不惜对人民进行压迫和剥削。而受活则代表了普通人的利益和权益,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不为权贵们的威胁和利诱所动摇。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正义和良知的重要性。
阎连科在《受活》中通过描绘受活庄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社会的黑暗面。小说中的庄主和权贵们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的生死,他们以权力和利益为中心,不断追求更多的财富和权力。而受活则代表了普通人的利益和权益,他坚守自己的原则,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直。通过受活庄的故事,阎连科向读者传递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
通过阅读《受活》,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封建社会中的黑暗与无奈。小说中的庄主和权贵们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不顾他人的生死,不断追求更多的权力和财富。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地位,不惜对人民进行压迫和剥削。而受活则代表了普通人的利益和权益,他坚守自己的原则,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正直。通过这部小说,我深刻认识到了封建社会中的权力和利益对人性的扭曲和侵蚀。
总的来说,阎连科的《受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小说通过讲述受活庄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与利益的腐败和虚伪。它通过受活的形象,向读者展示了正义和良知的重要性。阎连科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使《受活》成为了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作品。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封建社会的黑暗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是谁乱了受活庄——阎连科《受活》读后感 篇三
【#读后感# 导语】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这个世界上,不会被社会淘汰的,便是书中的“营养”。还在等什么?让我们一起畅游书海吧!®为您提供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关注与阅读!
《受活》读后感篇一
利用上下班的时间,通过kindle读完了阎连科的成名作《受活》。
阎连科被很多媒体称之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而阎连科本人则更愿意用“神实主义”作为自己的代名词,显然,对于我这种文学小白来说,无论是“荒诞现实主义”还是“神实主义”都是不容易理解的,所以,如果想从我这篇读后感中了解到一些关于这部作品的专业文学知识是不太可能的了。
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和一些后天成长环境的影响,使我成为了性格内向而且感性的男生,也让我养成了爱幻想,爱想象的习惯,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讲就是总爱逃避现实,于是那些荒诞不经的故事情节和画面场景就总能让我感觉到思想上的享受和满足。《受活》就带给了我这样的思想上的享受和满足。
整本作品中,有两个场景描述让我确乎是有了眩晕的感觉,这种“眩晕”也就是我说的“思想上的享受和满足”。第一是“大热雪”的描述,第二是柳鹰雀对日头“开枪”的描述。阎连科笔下的“大热雪”为故事的后续发展奠定了一个诡异的氛围,夏天里下雪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算稀奇,要知道流传广泛的民间故事《窦娥冤》也曾展现了一个六月飘雪的奇景,但是相比之下阎连科笔下的这场“大热雪”借助于他特有的写作手法而显得更加有冲击力。在“炎炎热热的酷夏里”没有任何征兆下下的这场“大热雪”覆盖了整个世界,“时光有病啦,神经错乱啦”,荒诞不经的故事就这样开始啦。柳鹰雀柳县长朝着日头“开枪”的画面就更加的恢诡谲怪了,“东山外的天边上,云后边有汤汤水水的白,似要流出来,却又被云彩掩住了,只有在云缝的稀处才流出银白白的几丝汁水来。”于是柳鹰雀用铁锹朝着那浓云瞄着,扣着,“蹦!、蹦!、蹦!”地射着,于是哦,日头竟就出来了,潮气雾雾在日头下就不再潮湿了呢。
在没有看这本书之前,我对于“荒诞现实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很狭隘,全部的认知都来自于小时候看的一部动画片,这部动画片我相信绝大多数80、90后都看过,就是*的《魔方大厦》,这部动画作品使我形成了对“荒诞现实主义”的初步理解,就是通过纯虚构的背景,纯虚构的人物和纯虚构的故事来讲述作者对于现实的观点。但是读过《受活》后我对于“荒诞现实主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想“荒诞现实主义”应该是根据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为背景,以虚构的人物和环境来表现或讽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就像《受活》中通过虚构的受活村和生活在受活村的残人们,以及包括柳鹰雀等人,从而展现的一系列荒诞的故事情节,批判五六十年代的一些错误,这些错误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应该都清楚。当然,还有更深层次意义上的对于人性的丑恶一面的揭露和批判,我想这也是这部作品的主要意图。
阎连科在《受活》中运用了大量的方言,这让这部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同时也使很多人表示不易理解,可能是我也是北方人的缘故,对于这种北方方言的表达方式还是能够大致理解的。
最后想分享一下我读到书中”一天一天地隔着,一个月一个月地隔着,春夏秋冬地隔着”这段文字时有感而写成的一首诗,同时也借鉴了《受活》的语言风格。我将这首诗命名为《愿景》。
在追求愿景方面
我是一刻也不敢松懈哩
可为什么总是隔着一个十万八千里呢
从确立的那天起
就这么隔着
一天一天地隔着
一个月一个月地隔着
春夏秋冬地隔着
《受活》读后感篇二
受活庄——一个与世隔绝的由残缺人组成的村庄,在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各个时期,都生活得很好,当然这个好是相对于这一庄以外的人来说的。茅枝婆带着全庄人入了社,庄子像遭劫一样,大炼钢铁大饥荒*,他们都或多或少受了影响,倘若不是入社,他们与世隔绝没人管,他们绝不会收到外界的冲击,但入了社,他们遭受外庄人的各种“洗劫”。于是,茅枝婆便把退社看成了她一生最后的使命。为了退社,她拉扯了绝术团第二团,以图完成柳鹰雀的条件得以退社。
柳鹰雀,无疑是个政治狂人,在敬仰堂他的一举一动无不浸透着他的野心,把元彪的相取下把自己的相摆上去。妻子和石秘书出轨,石秘书答应让所有人见着他就下跪,他马上就改了口气,让他们离开。在绝术团表演之前,他上台讲话,没有掌声,他憋得满脸通红却一言不发,等着受活庄村民鼓掌。还是秘书机灵,头鼓掌提醒他们,
掌声持久不下。不得不说,阎连科观察细致入微,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恍惚觉得,这里不是受活庄,这是就是我们的现实!中途休息时,他去吃饭奇怪为什么全庄人对他不是感恩戴德下跪磕头,他堂堂县长给他们赈灾却被一个戏子抢了风头,于是饭也吃不下了,石秘书懂得,跑出去领着一群人来给他跪下,于是他马上喜笑颜开了匆忙吃了好几碗饭。列宁纪念馆快要建好的时候,柳鹰雀召开会议,总是让所有人等着他喝茶抠脚,摆足了架子之后会才开始。柳鹰雀身上体现无一不是一个政治狂人的特点,敬仰堂上摆着他的相是这种特点登峰造极的表现。不管是柳鹰雀的一举一动还是到了小说末尾,受活庄的人被关在列宁博物馆里司机以此敛财,受活庄的人无一不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阎连科在描写人物心理的时候,手法娴熟,不会固执于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等,他以全知视角,在各个主要人物之间转换,有时候是茅枝婆的心理描写,有时候是瘸腿猴儿的,有时候又是随随便便一个村人的,每个人都在想着使自己利益化,即使是在所有人都面临着同一个敌人的情况下,每个人之间又都是孤立的,都不想自己被别人占了便宜。读着读着就发现,其实这些不都是常见的么,只是当阎连科以这样夸张变形的手法写出来的时候,你难免觉得惊异。当我绝不会否认这些事情会发生,情境变了到了一个极端,人性终究是经不住考验的。
《受活》还是阎连科一贯的风格,历史大事件化为背景穿梭其间,故事总是似乎发生在一个偏僻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事件离奇令人惊叹人性中某一*无限扩大,发出无限的黑暗能量。乱了受活庄的,是柳鹰雀么,还是就是一个人而已?
《受活》读后感篇三
受活,原是河南方言,方言的指向不是很明?在中文中“爽”字可能最接近它的意思,另外,也有自由、忍耐、苦中作乐的意思。
《受活》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作者运用超现实主义的写法描述了一个关于政治梦魇的故事。县长柳鹰雀为全县人民设立了一个伟大的计划:筹集资金到俄罗斯把列宁的遗体买回来安放在魂魄山上,成立一个“列宁纪念堂”。其目的据说是为了让全县人民过上好日子。而受活庄位于三县交界的深山里,它是特殊的,因为它的村民几乎都是身体上有缺陷的。茅枝婆是受活庄村民的天然领导,她的曾为了受活能够入社即加入合作社而奔波,后半生她为了受活能够退社而奔波。柳县长组织受活庄的残缺人成立了绝术表演团,到处出演,以筹集购买列宁遗体的资金,而他这样作给于茅枝婆的是过后让受活庄退社。整个故事就是围绕着购买列宁遗体这条线索而展开的。
中国自古就有“天高皇帝远”的说法,这充分说明了政治现象的复杂性和广泛性,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基层政治权力运行逻辑的变异以及其与高层政治理念的断裂。事实上,阎连科正是给我们刻画了底层的政权运行逻辑。柳鹰雀是个虚假的政治人物,说虚假是因为他虽身处政权编制内部却缺乏政治理念和政治眼光。他的养父为他指引了一条步步高升的道路,于是他每一次得到升迁都会在更高一级的职位的下面划上红线以激励自己向更高的职位看齐。柳鹰雀步步升迁的过程很荒诞可也是很真实的。他有着独特的思维,购买列宁遗体是这种思维最为典型的体现,这种思维总能得到上级的关注,于是他步步升迁。这是一种为当官而政治的思维,其实也就是当官的逻辑之一。
另外,柳县长为政的手法也影射了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政治现象??群众动员运动。柳县长的伟大计划激发了全县人民的热情,人民视这个计划为的神圣事件,在这个计划败破之前几乎没有任何人对它有一丝的怀疑。可在事情败破之后,人们发现它原本便是这么荒诞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没有仔细研讨过,只是人民群众在这场政治事件中的表现实在让我有疑问。群众是盲目的吗?群众被什么遮蔽了双眼?群众又为什么丧失了思考的能力?群众到底有多少参与和影响政治的能力和必要呢?所以这是为官的第二个逻辑??群众动员。(谈到此,我想起了波特兰罗素在《社会改造原理》中表达的观点,罗素是个唯心主义者,他认为冲动比有意识的目标在形成人的生活方面有更大的影响。虽然这些体验和理由还没有*唯物史观在我脑中的位置,可是我的确开始象吴毅老师那样思考了,是人民群众还是社会精英创造了历史?他们是如何创造的?)对于柳鹰雀这个体制精英来说,茅枝婆是非体制精英,她是受活庄的天然领导,村民都愿意听她的调遣。因为感受到了加入合作社的好,她为处于三县交界无人管理的受活庄奔波入社,好不容易入社了,可是大饥荒马上来了。受活庄的残缺人勤奋劳作,平静而有序,互助而团结,所以他们依旧粮棉满仓。只是他们的粮食也绝对满足不了外界整个的饥荒,人的肚子饿了,人性也就丧失了,受活庄几乎是被洗劫一空的。为此,受活饿死了好多人,于是人们又开始怀念起以前没有入社的日子来了,他们抱怨茅枝婆,茅枝婆的下半生就为受活人寻求退社。
茅枝婆在本书中是个有着理想却悲剧的人物,作者在描写她时有一种关于怜悯和希望的温情,只是就连这种温情也无法影响茅枝婆政治上的无为和生活上的悲苦,作者为茅枝婆安排了一个在我看来是的结局:茅枝婆穿着自己缝制的十几套寿衣死去了,在临死前她看到了自己一生为之奔波的关于退社的政府文件。读茅枝婆的故事我深深的被触动了。她是受活的天然领导,她领着一群残缺人好好的劳作和生活,她为村民谋福利,她为了村民的事而殚精竭虑。可就是她无法影响柳县长组织成立绝术表演团,她甚至用生命的代价也无法阻止受活人的离开。茅枝婆这个民间精英被体制精英柳县长处处排挤,即使如此,茅枝婆也永远是和受活人连在一起的,她在每一次与外界的争执中都尽可能来保护受活人的利益。可似乎一切的努力都是无力的,甚至她的努力在外界看来又几分可笑。
茅枝婆是个政治上的悲观角色。通过茅枝婆来看人民群众,我又在想,人民容易被什么样的政治说教激发,人们会为什么政治目标鼓舞,人们相信怎样的政治逻辑,人们对什么又政治体验,而人们的政治到底该如何来作?在政治事件中人民群众处于怎样的方位?人民群众内部有多少关于政治的张力?茅枝婆似乎是传统社区中“家长式”的人物,她似乎有着传统的思想与行动,可是我却不愿这样来理解她。我更多的把她当成理想式的人物,她有着对于受活人纯粹的关爱之心,她没有进入政治(当然是指柳县长之流视野内的政治),但她却是个真正的政治人。她政治上的才能与号召力建立在自己原始而纯粹的政治理念上,可是在遭遇到任何外界的政治压力时这种理念是那样的无力。什么样的政治才是适合这世界的运转的?我们所遭遇到的政治难道只会是政治权术的堆砌吗?以文学眼光来说政治问题似乎有些不合适宜,可我还要提出一个纯文学的问题。
阎连科无疑是用颇为荒诞的想象力来构建《受活》的,可以我之见,作者的荒诞手法并不纯熟。这点可以从购买列宁遗体这个事件的结局看出。作者为此事件安排的结局是柳县长派去购买列宁遗体的团队被止于京城,省长斥责柳县长这帮人是政治疯。超现实的荒诞事件却止于这个现实主义的理由,看来不合时宜。也许是因为除此之外无法止笔,所以作者选择了这个现实主义的理由,而后作者又描述了一个同样荒诞的发展:柳县长身残后入住受活庄了。至此故事结束了,柳县长的归宿是受活庄,而茅枝婆的归宿却是由自己的精神建构起来的天堂。不知道作者安排这样的结局是想给谁以讽刺?希望?而我看到茅枝婆的死却是异常的平静。她穿着寿衣生活,她是个时刻准备受死的人,所以她死的干净,死得其所。不过我依然惊诧于柳鹰雀最后入住受活。止是对柳鹰雀的希望还是对于受活的希望?这是对柳县长本身的讽刺还是对政治制度的讽刺?或者根本就是对人民大众的讽刺?作者没有答案,我也没有答案,可但愿将来能有答案。
阎连科,作家,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1978年应征入伍,1985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政教系,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1979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情感狱》、《日光流年》、《坚硬如水》、《受活》、《为人民服务》、《丁庄梦》、《风雅颂》等8部,中、短篇小说集《年月日》、《黄金洞》、《耙耧天歌》、《朝着东南走》等10余部,散文、言论集5部。另有《阎连科文集》12卷。曾先后获第一、第xx届鲁迅文学奖,第xx届老舍文学奖和其他国内外文学奖项20余次。其作品被译为日、韩、越、法、英、德、意等10余种语言,在20多个国家出版。现供职于北京作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