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赏析(优秀3篇)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赏析 篇一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是他在活水亭观书时的感悟和体会。这首诗以咏史之笔,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展现了他对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关注。

诗的开头就是对历史的思考:“十代国朝百废兴,千年帝业一朝荡。”这两句以“十代”和“千年”作为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更迭的悲喜之情。朱熹在这里用“百废兴”和“一朝荡”来形容不同朝代的命运,既表达了他对历史的关注,也抒发了他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接下来,诗人直接点出了自己的观点:“夫道自然而不可奈何,任之而不可胜也。”朱熹认为,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无法被人为干预和改变。他主张顺应自然,让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自然生发,而不是人为去强求。这一观点体现了朱熹对道德伦理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认知。

接着,诗人通过历史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燕雀安知鸿鹄志,蛟龙未识江海名。”这两句借用了燕雀和蛟龙这两个形象,来说明小人之见和大人之志的差异。他认为小人只能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名利,而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高的目标。只有大人才能胸怀天下、志存高远。通过这个比喻,朱熹表达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

最后,朱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结尾:“江湖万里愁如海,山河一片恨无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痛和无奈的感受。他深知人生的痛苦和无边的恨意,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追求,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信念。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这首诗,通过咏史之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他关注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道德的自然生发。通过历史的例子和自身的经历,他表达了对小人之见和大人之志的认识,以及对人生苦痛和无奈的感受。这首诗深刻而感人,展现了朱熹对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思考。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赏析 篇二

朱熹是宋代理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他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是他在活水亭观书时的感悟和体会。这首诗以史诗之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表达了他对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关注。

首先,诗的开头就是对历史的思考:“十代国朝百废兴,千年帝业一朝荡。”这两句以“十代”和“千年”作为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王朝更迭的悲喜之情。朱熹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关注和对社会变革的期望。

接着,诗人点出了自己的观点:“夫道自然而不可奈何,任之而不可胜也。”朱熹认为,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无法被人为干预和改变。他主张顺应自然,让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自然生发,而不是人为去强求。这一观点体现了朱熹对道德伦理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认知。

然后,诗人通过历史的例子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燕雀安知鸿鹄志,蛟龙未识江海名。”这两句借用了燕雀和蛟龙这两个形象,来说明小人之见和大人之志的差异。他认为小人只能关注眼前的利益和名利,而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高的目标。只有大人才能胸怀天下、志存高远。通过这个比喻,朱熹表达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对道德伦理的追求。

最后,朱熹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作为结尾:“江湖万里愁如海,山河一片恨无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痛和无奈的感受。他深知人生的痛苦和无边的恨意,但他并没有放弃对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追求,仍然坚持自己的理念和信念。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这首诗,通过史诗之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他关注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主张顺应自然,追求道德的自然生发。通过历史的例子和自身的经历,他表达了对小人之见和大人之志的认识,以及对人生苦痛和无奈的感受。这首诗深刻而感人,展现了朱熹对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和思考。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赏析 篇三

  【#诗词鉴赏# 导语】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

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宋代:朱熹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译文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注释


  渠:它,第三人称代词,这里指方塘之水。


  那得:怎么会。


  那:通“哪”,怎么的意思。


  清如许:这样清澈。


  如:如此,这样。


  清:清澈。


  为:因为。


  源头活水: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只有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艨艟”:古代攻击性很强的战舰名,这里指大船。一毛轻:像一片羽毛一般轻盈。


  向来:原先,指春水上涨之前。推移力:指浅水时行船困难,需人推挽而行。


  中流:河流的中心。


  赏析


  本诗借助形象喻理。它以泛舟为例,让读者去体会与学习有关的道理。“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其中的“蒙冲”也写作“艨艟”。因为“昨夜”下了大雨,“江边春水”,万溪千流,滚滚滔滔,汇入大江,所以本来搁浅的“蒙冲巨舰”,就如羽毛般那浮了起来。“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说往日舟大水浅,众人使劲推船,也是白费力气,而此时春水猛涨,巨舰却自由自在地飘行在水流中。诗中突出春水的重要,所蕴含的客观意义是强调艺术灵感的勃发,足以使得艺术创作流畅自如;也可以理解为创作艺术要基本功夫到家,则熟能生巧,驾驭自如。这首诗很可能是作者苦思某个问题,经过学习忽然有了心得后写下来的。


相关文章

红楼梦读后感之黛玉(优秀3篇)

金陵十二钗之黛玉篇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她的母亲贾敏是贾赦和贾政的亲妹妹,黛玉和宝玉是姑表亲。宝钗和宝玉是姨表亲,宝玉的母亲王夫人是宝钗的母亲的姐姐,都姓王是王大家族的。由其父林如海一手养大,后又送...
读后感2019-09-04
红楼梦读后感之黛玉(优秀3篇)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6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与人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哲学与人生读后...
读后感2012-06-08
哲学与人生读后感(精选6篇)

《点亮生命》读后感(优秀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点亮生命》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开学了,新的学期,新的开始,...
读后感2014-03-07
《点亮生命》读后感(优秀3篇)

荆轲刺秦读后感【通用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荆轲刺秦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荆轲刺秦读后感1从古至今有多少...
读后感2014-08-09
荆轲刺秦读后感【通用5篇】

筑梦路上读后感300字【精彩6篇】

筑梦路上读后感300字1读了《筑梦路上》后,我深深地被书中一个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感动了。他们身上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品质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五章与共享同行中的三个故事。这三个故事之所以感人...
读后感2017-05-03
筑梦路上读后感300字【精彩6篇】

读《为自己挖一口井》有感(经典3篇)

故事主要情节是这样的:居住在左右两座山庙里的两个小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挑水。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去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山上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第二天,第三天,还是不见那个和尚的踪影。于是,右...
读后感2012-03-04
读《为自己挖一口井》有感(经典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