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推荐6篇】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案名称:《呼风唤雨的世纪》读书笔记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思考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教学步骤:
引入:让学生了解小说《呼风唤雨的世纪》的背景和作者简介。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播放视频或简要介绍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阅读活动:
1. 学生自主阅读小说《呼风唤雨的世纪》。
2. 学生可以将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感受和思考写在读书笔记中。
3.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重要或有意思的片段进行摘抄,并写下自己的感想和评论。
讨论与分享:
1.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或整个班级范围内分享自己的读书笔记和摘抄。
2.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小说中的主题、人物性格以及作者传达的思想。
3.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小说中的主人公是否成功呼风唤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认为小说中的哪个场景最有趣或最感人?
写作活动:
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读书笔记和讨论,写下一篇读后感或评论。
2.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展示和评价:
1. 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2.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在阅读和写作方面的进步。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与小说主题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例如其他同类型的小说或相关的历史故事。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创作或演绎。
3. 学生可以根据小说中的情节和场景进行绘画或设计相关的手工制作作品。
教学评价: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在写作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展示了阅读理解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活动,提高了合作与沟通能力。拓展活动的设计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案名称:《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题探究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题和思想。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使其能够从多个角度理解文本。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他们通过写作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或提出问题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可以询问学生他们对“呼风唤雨”的理解,以及这个主题在他们生活中是否存在。
阅读活动:
1. 学生阅读小说《呼风唤雨的世纪》。
2. 学生可以将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与“呼风唤雨”主题相关的片段、对话或事件摘抄下来。
主题探究:
1. 学生在小组内或整个班级范围内分享自己找到的相关片段。
2. 引导学生对这些片段进行分析,探讨“呼风唤雨”主题在小说中的体现形式和意义。
3.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为什么作者选择了“呼风唤雨”作为主题?这个主题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有什么关系?作者想要通过这个主题传达给读者什么样的思想和价值观?
写作活动:
1.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下一篇关于“呼风唤雨”主题的短文或读后感。
2.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展示和评价:
1. 学生可以在班级内展示自己的短文或读后感。
2.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评价,鼓励他们在分析思考和写作方面的进步。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与“呼风唤雨”主题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例如其他同类型的小说、历史故事或科幻小说。
2. 学生可以进行辩论活动,讨论“呼风唤雨”这个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与影响。
3.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研究,探究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呼风唤雨”主题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教学评价:
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多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说《呼风唤雨的世纪》的主题和思想。学生在分析思考和写作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展示了阅读理解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讨论和分享活动,提高了合作与沟通能力。拓展活动的设计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 篇三
一、解题释题导入新课
1、说说生活中有哪些高科技?
2、引入课题;正如大家所找的这些资料所说明的,我们已经到了一个能运用高科技来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3、解题释题:
什么叫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20xx年属于2l世纪)
什么叫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土运用法力唤来风雨,这里是比喻人们能够比较自由地控制自然、支配自然)
4、过渡引入:让我们一起学习看看人们怎么利用科学来控制、支配自然吧、
二、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找出含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轮读生字、
(1)纠正不良读音
(2)强调读音;后鼻韵——“程”“耕”“幻”“控”;翘舌音——“程”·哲”:第二声“潜”、
①汇报预习:哪些字容易写错?“鞍”右边不是反文、“幻”不能多一擞、
②字词意思质疑——通过预习,哪些宇词你不理解?
3、引导解疑—全班讨论解答,教师相机点拨。
A、难点词释义:奇迹、出乎意料、依赖、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寄托、洞察,归根到底,回顾,改善、
B、易混词区别:发明——发现、(“发现”是本来存在的但我们不了解的事物或规律,“发明”是指本来不存在的,是新创造、如电脑电视是人类的发明,而恐龙曾生活在地球上是后人的发现、)
三、初读课文感悟大意
1、指名分节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说说读后给你留下的印象、
生A:科技发展太迅猛,
生B;人类原先生活的环境太差,没有电灯没有电视……
生C,人类能登上月球、能潜入探海、能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等是科学创造的奇迹。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难解字词,知道了20世纪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
五、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篇课文学生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我在这一课时主要是通过读课文来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为第二课时的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在这里我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好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并在读课文时对自己有感受的部分进行交流。从这节课来看,学生对工具书用的并不太好,有很多同学手里没有字、词典,而有的同学却很会利用字、词典,对词语的意思理解的也很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得进一步指导学生用好工具书,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
通过读课文同学们都对课文感受很深的段落进行了标记,有的同学画的很好,感受也很深,谈的也不错,这说明通过读课文有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了。但还有部分同学理解的不是很好,在下节课当中应带领学生再进一步的理解课文内容。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4、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呼风唤雨,问:由这个成语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想到的真多,是呀,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原意是指神仙利用法力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巨大的能改变自然的力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板书)
3、由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
二、 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1、 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读课文。
2、 检查自读情况,学生反馈。
师:好了,课文读完了,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到底读得怎么样?
(1) 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齐读。
(2) 出示填空,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学生反馈后,齐读。
三、 品读课文,感悟20世纪科技的神奇魅力。
过渡:看来,20世纪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世纪,人类在这100年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那么,人类真的像神仙一样呼风唤雨,腾云驾雾吗?现在就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20世纪科技的神奇魅力吧。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学生回答后,指出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出示后,全班齐读。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设问句。
问:靠什么来呼风唤雨呢?从课文中找一找。老师问,你们来回答好不好?
出示设问句,问:这个疑问句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疑问句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讲述什么是设问句。
谁能仿照书上说一个设问句?
(2)“发明”和“发现”的区别
师:为什么说人类靠科学技术呼风唤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样一段话(出示:“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其改变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齐读。用“因为……,所以……。”来回答。比较:一百年和百万年
问:“发明”和“发现”有什么区别呢?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正是由于人们的不断发明和发现,才使神话中的呼风唤雨变为现实。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力量真大。那么,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农耕社会人类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默读第三自然段。
(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
出示问题:
1、“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原来指什么?说明了什么?
2、今天指什么?又说明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3)理解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
问:是什么让人类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现代科学技术)这说明人类科学技术变化的怎么样?(速度之快,范围之广)书上有一句诗能说明科技的变化,你们能找出来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问:你是怎么理解这首诗的意思的?教师引导学生回答。指名学生读后,全班齐读。
(3) 欣赏20世纪科技成就图片。
文中用这句诗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变化速度快,范围广。同学们现在想不想知道20世纪到底有哪些现代科学技术?出示图片,教师结合讲解。
同学们,看了20世纪的现代科学技术,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都可以说明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5、 学习第四自然段。
过渡:接下来我们看看课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提示,学生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交流。顺便讲解说明方法:举例子。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3)感悟科技改变生活。
师:看来大家知道的可真多,这么多的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怎么样呢?出示:“人类生活的舒适与方便,……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指名读,齐读。
(4)联系实际,畅所欲言
同学们,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交流,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哪些舒适和方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现代科技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20世纪的科技成就简直是太大了。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 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对此,人类深信不疑,同学们,请看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早在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波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科学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还使人类社会的一个个梦想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个奇迹。(板书:创造奇迹)
四、 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享受一个个20世纪科技成果的同时,更应该想到用新的科学技术去创造新的生活。老师相信就在你们中间一定会出现徐许许多多的科学家,用你们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改变人们生活的21世纪,有信心吗?最后老师将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最主要的是:对科学的爱好;思考问题的无限耐心;观察和搜集事实的勤勉;一种创造力和丰富的常识。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2.你还知道哪些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方便?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示课题。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
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3.自主学习生字:
你用什么方法读准“赖、耕、潜、舶、哲”。
写字的时候,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4.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5.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文围绕哪一段来写的,勾出中心段(第一段)齐读。
2.抽生读第2自然段,找出关健词,师板书:
人类靠现代科学技术呼风唤雨
3.自读第3段,回忆历史,“千里眼”“顺风耳”指什么?说明什么?师板书:
过去用千里眼顺风耳寄托愿望
4.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之迅速、之神奇、之美好)。
5.默读第4段,勾画出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生归纳、师板书:
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
电视电话因特网飞机火车远洋船
6.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回顾历程科学创造神话美化生活
展望未来科技创造奇迹改善生活
二、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设问:
1.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
2.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
3.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哪些改善?
三、畅谈收获总结提高
总结: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20世纪已经过去,二十一世纪属于我们,同学们,你们将怎样畅想未来?
四、布置作业:(选做)
1.练笔:未来的
2.绘画:科幻画
3.办小报:科技之光
《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案 篇六
主旨:作者仅用5、6百字围绕着“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生动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一)教学目标:
1.会读文中的五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够准确、通顺地朗读课文。
2.通过“联系上下文”“补充资料”“合理想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知道是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了人类生活,并感受到百年之间变化之快、变化之大,唤起学生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并有感情读文。
(二)教学流程:
一、揭题,质疑
1.揭题,齐读课题。
2.说到“呼风唤雨”让你想起了谁?
3.我神奇呀,就让我们带着这股神奇劲儿读读课题。
4.读过课题后,你有什么疑问吗?
预设:(1)释疑:哪个世纪?谁?靠什么?
(2)留下疑问: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
5.你瞧,你们提出了一个多么有价值的问题呀,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1.在读课文之前,我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词:
(提示:潜入深海、远洋船舶)
(1)指名读准字音。
(2)用“潜”组词。
(3)再读读带有“潜”的易错词语。
(4)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的第二和第四自然段不好读,同桌之间互相读读,如果他读得不够好,就请你帮帮他。
3.指名读课文,其它同学听一听他能否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师随机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让孩子把课文读得准确而流利,对于这篇课文来说,难点不是词语,而是句子。所以,在具体的设计中重视了难读句子的训练。)
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听得可真认真?读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学生自由交流,变化之大,变化之快。(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多留心倾听学生的发言,适时梳理出变化巨大、变化迅速。)
(设计意图:由于本文是一篇议论性质的科学小品文,所以,一般课型的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用在本课已经不太合适。所以,从整体谈谈读完后的感受,也就是孩子对于的整体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