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优秀3篇】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篇一

标题:《金黄的稻束》:激发学生的农耕情怀

导语:《金黄的稻束》是一本以农耕生活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小磊和他的家人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故事,展现了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为了激发学生的农耕情怀,本教案将围绕着这本书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农耕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农耕情怀和爱农意识。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金黄的稻束》原书及相关教辅材料。

2.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3.制作农耕工具模型或实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农耕文化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了解农耕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2.阅读理解(20分钟)

让学生阅读《金黄的稻束》的部分章节,并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主人公小磊和他的家人是如何进行农耕劳作的?

b.农耕文化对于小磊和他的家人有什么意义?

c.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3.探究农耕文化(30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模型,让学生了解农耕工具的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农耕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关于农耕文化的知识和经验。

4.情景表演(30分钟)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根据《金黄的稻束》中的故事情节,扮演主人公小磊和他的家人,展示农耕劳作的场景和过程。通过表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

5.合作游戏(20分钟)

设计合作游戏,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每个小组代表一个农民家庭,通过模拟农耕劳作的过程,比赛谁能最快完成农田的耕种。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6.总结反思(10分钟)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农耕文化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培养爱农意识。

四、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田,亲身体验农耕劳作的过程。

2.开展农耕文化知识竞赛或农耕技能比赛,激发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设计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农耕工具,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培养爱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通过情景表演和合作游戏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农耕文化的魅力,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人生体验。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篇二

标题:《金黄的稻束》:培养学生的农耕技能和创新意识

导语:《金黄的稻束》是一本以农耕生活为背景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描述主人公小磊和他的家人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故事,展现了农耕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培养学生的农耕技能和创新意识,本教案将围绕着这本书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农耕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

1.《金黄的稻束》原书及相关教辅材料。

2.制作农耕工具模型或实物。

3.提供相关的种植土壤和种子材料。

三、教学过程

1.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农耕技能和创新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农耕效率。

2.理论学习(20分钟)

让学生阅读《金黄的稻束》的相关章节,并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a.农耕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哪些?

b.农耕文化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

c.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农耕效率?

3.实践操作(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农耕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农耕的过程。通过模拟农耕场景,学生可以学会使用农耕工具进行耕种、浇水、除草等操作。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提高农耕效率。

4.创意设计(3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农耕工具的模型或原型,并进行展示和讨论。通过设计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展示交流(20分钟)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创意设计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互相学习和借鉴,学生能够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6.总结反思(10分钟)

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农耕技能和创新意识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延伸

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田,亲身体验农耕劳作的过程。

2.开展农耕技能比赛或创意设计竞赛,激发学生对农耕技能和创新的兴趣和热爱。

3.组织学生参加农耕实践营地,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实际操作和技能要求。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学生将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农耕文化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通过创意设计和展示交流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观察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这将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篇三

《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金黄的稻束》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标

  从形象入手,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形象的意象。

  教学方法

  自读品味法、讨论交流法

  学法设计

  研究讨论——分析归纳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金黄的稻束》的出现带来了一种语言的突破,一种雕塑的质感,一种将“思”与“诗”融为一体的可喜的努力,今天我们学习《金黄的稻束》了解诗人郑敏是怎样将“诗”(诗的意向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完美的融为一体的。

  二、简介诗人

  郑敏是抗战后期崛起的大后方学院派青年诗人中的一位。她与杜云燮、穆旦等属于昆明湖畔的一组,被称为和谐的“三重奏”,“杜云燮比较清俊”,“穆旦比较雄健”,“

而郑敏最浑厚、丰富”。

  三、朗诵课文

  标记节奏和重音,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节奏、重音。

  多种方法练习朗读。

  四、初步理解内容

  诗人笔下的金黄的稻束是怎样的形象?从哪些关键性的诗句中看出?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金黄的稻束是母亲的形象,可从“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些诗句中看出。

  诗人用金黄的稻束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劳动的母亲的赞美。

  五、研读诗歌

  1.解读意象:

  主意象:金黄的稻束。象征:母亲;历史;思想。

  配合意象:疲倦的母亲;皱了的美丽的脸;满月、树巅、远山、暮色;小河。突出的意味:静穆;坚忍;深刻的美丽。

  2.意象特点:

  跳跃:稻束——母亲——历史——思想(自然的联想与想象)

  叠加:金黄的稻束——母亲的疲劳——静穆的雕像(刻意的对比冲击)

  3.语言力度:

  “皱了的美丽的脸”——奇特而真挚的感受,异常的组合异常的效果

  “伟大的疲倦”——苦难、磨砺、忍受,而且挺住了,熬过了。不是体力不支,而是充分释放后的深沉和宁静。疲倦是必然的,伟大却从这平凡者抗拒苦难的过程中升华出来,成为一种精神的雕像。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标出既让你喜欢有令你难懂的诗句,小组讨论,交流。

  (一)问题探究

  (1)、“金黄的稻束”象征着什么?

  “金黄的稻束”,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

  (2)、诗人是如何将“诗”(诗的意象和语言的美)与“思”(对人类存在的思索)融合在一起的?

  诗人以“金黄的稻束”为起点,将收割后的疲倦和静默、母亲和人类历史活动的意义联系起来,因而具有一种更为感人的力量。在具体写法上,诗人并没有在字面上将“金黄的稻束”直接比为“母亲”,或是直接比为“雕像”,而是在这两者之间来回闪动,展开联想和沉思。它们在诗中同时存在,相映成辉。读后,黄昏收割过的田野里“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像静默的雕像一样令人难忘,而母亲的疲倦、母亲的无言的坚忍和美丽又激起我们对历史和生命的无尽的沉思。值得称道的还有这首诗的语言,它们不仅很美,而且富有雕塑的质感和深长的意味。

  (3)、这首诗有着意象的跳跃,意象的重叠,但为何不给人零乱、费解的感觉?

  这得益于诗人意象创造的技巧圆熟,尤其是组织得非常和谐。它在跳跃的地方都作有机的过渡,用一根无形的线索把数个意象贯串起来。诗的前两行写大自然的“稻束”,一个跳跃,却又写起了“皱了的美丽的脸”的“疲倦的母亲”。从稻束到母亲,是两个意象的重叠,但其中用“我想起……我看见”作了暗过渡,所以虽然跳跃,却不感突兀。在省略中我们能感到诗人在这里作出了一个重要的暗示:全诗把“稻束”与“疲倦的母亲”连了起来。这联结的线索就是由诗人对那个一切都被颠倒了的社会中的一个社会问题的认识引起的,即为什么劳动者却是贫穷者,对社会贡献得越多,自己却丧失得越多。诗人把这些对社会的认识,通过稻束──母亲──思想这样一根艺术线索贯穿起艺术形象,表现了出来。

  (二)语言品味

  1、有“声”有“色”的语言

  这首诗由于独特的色彩与声音的把握和表达,而使语言带有一种雕塑的质感和光辉。诗人用“金黄”修饰“稻束”,既是基于稻束本身的质感,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把握,“金黄”是高贵的色调。在技巧上,它一方面体现了现代主义具体意象和抽象观念的叠加所产生的特殊效果,也沟通了古典诗歌对意境的要求,体现了对传统的情境关系的重视。而三个“静默”预示着母亲的美丽与坚忍已超出了一切言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有“声”有“色”的语言增添了诗歌的厚重感。

  2、融合传统与现代经验的意象

  诗中的意象具有如下两个特征:第一,以强烈的主观态度对实存的生活形态作具体描述,如“金黄的稻束”“疲倦的母亲”“收获日的满月”“高耸的山巅”;第二,通过诗人的感官转化把抽象的事物变形为具体感知的形象,如“历史”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无论哪种方法所形成的意象都具有独创性,而且它们也是通过诗人心理的印证或想象才得以实现的。诗人对意象的理解与创造,吸收了中国古代和西方现代的经验,并且有所融合、创造。

  课后作业

  A类:熟练朗读课文

  B类:理解诗歌主题。

  板书设计

  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母亲

相关文章

《分数的意义》教学教案设计(精选3篇)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实验版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练习十一部分习题。 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概念,整套教材在处理上是采用分阶段逐步渗透的办法来解决,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
教案大全2016-06-01
《分数的意义》教学教案设计(精选3篇)

《陈情表》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陈情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陈情表》教案1...
教案大全2011-09-07
《陈情表》教案【实用6篇】

《小壁虎借尾巴》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推荐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壁虎借尾巴》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
教案大全2015-05-09
《小壁虎借尾巴》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推荐6篇】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
教案大全2015-04-09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优质6篇)

小学三年级前前后后的美术教案(推荐3篇)

小学三年级前前后后的美术教案 【#三年级# 导语】美术是艺术的种类之一,它和人类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创造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而鲜明的标志之一。在现代社会,美术更是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着人...
教案大全2018-07-07
小学三年级前前后后的美术教案(推荐3篇)

《组合图形》数学教案设计(通用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会应用基本图形面积公式求其面积之和或差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案大全2012-01-03
《组合图形》数学教案设计(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