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经典5篇)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季氏将伐颛臾》
目标:
1. 了解《季氏将伐颛臾》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学习并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句子;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准备:
1. 《季氏将伐颛臾》的教材;
2. 学生练习册;
3. 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黑板或投影仪展示《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5分钟)
让学生阅读《季氏将伐颛臾》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基础的问题,例如:故事发生在哪个国家?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关系如何?等等。
3. 词汇学习(10分钟)
教师提取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并与学生一起学习和解释词义。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词义解释、造句等。
4. 句子理解(10分钟)
教师选取几个重要的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例如:这个句子用了哪种句式?为什么要用这种句式?等等。
5. 写作练习(20分钟)
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自由发挥,写一篇关于《季氏将伐颛臾》的文章。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表达,同时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和帮助。
6. 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完成学生练习册上与《季氏将伐颛臾》相关的练习题。
7.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
评估方式:
1. 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
2. 词汇学习的情况;
3. 句子理解的回答;
4. 学生的写作作品。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人物对话;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的古代故事,进行类似的教案设计和写作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季氏将伐颛臾》
目标:
1. 理解《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学习并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子;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材准备:
1. 《季氏将伐颛臾》的教材;
2. 学生练习册;
3. 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黑板或投影仪展示《季氏将伐颛臾》的故事背景,并与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2. 阅读理解(15分钟)
让学生阅读《季氏将伐颛臾》的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
3. 词汇学习(10分钟)
教师提取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并与学生一起学习和解释词义。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词义解释、造句等。
4. 句子理解(10分钟)
教师选取几个重要的句子,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例如:这个句子用了哪种句式?为什么要用这种句式?等等。
5. 作文写作(20分钟)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一篇关于《季氏将伐颛臾》的作文。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观点来表达,同时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和帮助。
6. 作业布置(5分钟)
让学生完成学生练习册上与《季氏将伐颛臾》相关的练习题,并预告下一节课的内容。
7.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
评估方式:
1. 阅读理解问题的答案;
2. 词汇学习的情况;
3. 句子理解的回答;
4. 学生的写作作品。
拓展活动:
1. 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季氏将伐颛臾》中的道德和价值观;
2.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的古代故事,进行类似的教案设计和写作练习。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孔子鼓吹礼治,主张以德服人的基本政治主张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析孔子生平及其政治主张,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历史散文不同,先秦诸子散文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诞生了大批的思想家,形成了多种流派,这些派别及其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各抒己见,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因此,先秦诸子包括了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其中最重要的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今天,我们学习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论语》中的一篇《季氏将伐颛臾》。
二、孔子生平及《论语》简介
投影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补充:::古人有述而不作以及佛经的结集
三、简介背景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了孔子和弟子冉有、季路的一场对话,这场对话究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
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四、熟读课文
1.放课文朗读录音或朗读条件好的教师范读。(一遍)
①要求学生注意字的读音,没听清读音的字画出来。
②进一步明确读音。
2.教师出示投影,以此检查读音掌握情况。
3.叫2~3名学生分别朗读,师生如发现读音错误问题及时纠正。
4.分组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并进行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
一、教师检查熟读课文情况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2.采用分段进行法,检查学生结合注释能大致疏通文意的情况,一学生读一遍,另一学生翻译一遍,其他同学补充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分段进行,教师可稍作朗读提示)
季氏将伐颛臾,孔子和两位学生的对话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
提问:当孔子从两位学生那儿听到这个消息时,他的态度是什么?他列举了哪几条理由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学生思考,并要求学生用序号把理由标出来。
明确: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孔子勃然大怒,由此,也引出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一次对话。他责怪冉有:求!无乃尔是过与?理由是: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也就是说,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
反对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不可伐义正词严
讨伐②颛臾在鲁国境内不必伐不容置辩
理由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无劝伐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由以上分析,我们读这一段时注意季氏将伐颛臾是陈述语气,应读得平稳一些,后面一定要把孔子责怪冉有的语气和反对讨伐的鲜明态度读出来。重读求!无乃尔是过与?中的求过,下文三条理由读时应高昂、急促些,尤其要加重何以伐为的反问语气。
教师放本段录音。
学生若干名朗读并背诵。
全班同学背第一段。
孔子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当即对冉有的辩解予以反驳,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二次对话。
提问:孔子在反驳时,引用了哪些话,又用了哪些比喻?要求学生画出来。
明确:引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比喻: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提问:引用和比喻要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讨论。(以前后桌为一组,选一代表发言)
明确:引用说明冉有、季路在季氏门下,却不能对季氏伐颛臾进行有效的阻止,如果一个臣子不能尽自己的职责,宁可辞去职务。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的比喻中危颠意指季氏,冉有、季路意指不持不扶之相,既然危颠而不持不扶,要相有什么用呢?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的比喻中,虎兕喻季氏对颛臾动武,龟玉喻颛臾将要被毁灭,这样的话,看虎兕的人冉有、季路不是有责任了吗?
因此,引用和形象的比喻,是要指出冉有和季路应认识到自己没有尽职劲责。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这是冉有的推托辞,语速不能过快;孔子的话中求是谁之过与?应加重语气,口气坚决而又委婉。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二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提问: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明确:孔子的正面主张也就是他治国安邦的原则: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提问: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具体解释一下。
学生讨论。(前后桌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明确:表明了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但冉有和季路却违背了这些原则。
提问: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某动干戈于邦内。
提问: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在此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季氏伐颛臾地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教师对本段作朗读提示: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中求第三次被孔子直呼,同样应加重语气,且要把孔子这句话的紧张严肃语气读出来。孔子在表明自己主张时的几句,应读得情绪激昂。
放本段录音。学生若干名朗读、背诵。
全班同学齐背第三段。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板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归纳出孔子是一个爱国爱民、目光深远的政治家,并加强背诵。通过朗读提示明确本文的语言特点:在言行的记录中能绘声绘色,刻画人物的神态和气质。
全班同学背诵全文。
三、布置作业
熟背课文,做练习三。
[板书设计]
季氏第一次对话:阐述反对讨伐的三条理由
将伐孔子
颛臾第二次对话:指出两位学生没有尽职尽责爱国爱民
[三次目光深邃
对话]第三次对话:正面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政治家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孔子“修文德以来远人”的政治主张。
2.了解语录体的论述方式。
3.了解本文语言高度精炼的特点。
[教学重点]
实词、诵读。
[教学课时]
两课时。
[预习安排]
1.仔细阅读这篇课文和注释。
2.朗读课文一遍,不会读的字在字边注音。
3.回答下边的问题:
孔子反对伐颛臾有哪些理由?他所说的“远人”是指什么人?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旧课导入新课。
1.要求学生从初中课文《〈论语〉六章》任选两章背诵。
2.让学生将该课与本课作比较,谈谈初步印象。
(篇幅大小不一,内容不同。)
二、《论语》简介。
《论(lún)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内容很广泛,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时事等方面。全书共20篇,后人用每篇首句中的两个字做篇名;每一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短的只有一句话,长的达数百字,如《季氏将伐颛臾》),前后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联系,有些章还有重出现象,可见它是一个片断的集合体,并非出自一人之手。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
(1)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君子乎?’”(2)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如孔见师冕。(4)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三、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的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下降为平民。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他又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四、解题要点。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7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 ̄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①鲁宣公十五年(前594)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②鲁襄公十一年(前562)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③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懼祸而止。《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定公十三年(前497);季康子召冉有在鲁哀公三年(前492),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孔子一贯反对“陪臣执国政”,对三桓的指责在《论语》中就有许多记载。
五、诵读第1段。
1.注疏(可据所列条目提问,下同)
①“季氏将伐颛臾”:
本章属议事体,开篇便说事。一句带过。“伐”,有旗鼓之谓。旗鼓声罪,而颛臾无罪,由此引出孔子的评论。
②“见”(xiàn):引见。
③“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喑寓“伐”字。季氏贪其土地,欲灭而取之。
④“求,无乃尔是过与”:
冉求为季氏聚敛,尤用事。《论语·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尔是过”,即“过尔”。全句应译为“这恐怕要责怪你吧”,课本注释误。
⑤“以为东蒙主”:
言颛臾乃先王封国,故不可伐。“以为”,“以之为”的省文。主,死人或神的牌位,引申为主祭人。蒙山在鲁之东,故曰东蒙。
⑥“在邦域之中”:言不必伐。鲁封地七百里,颛臾在其中。
⑦“社稷之臣”:
言非季氏所当伐。“社稷”,指公室即鲁君。当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只有颛臾这个附庸之国尚为公臣。
⑧“何以伐为”:
照应本段起句。“为”,语末助词,无义。“何以”,就是“以何”,凭什么(理由)。
板书
(略,见教材)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设计 篇五
学习目标:
1、研读第3段;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习重难点:
1、研读第3段;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学习过程
一、研读课文第三段
当冉有再一次危自己找借口开脱责任时,又遭到孔子的驳斥,这是孔子和两位学生的第三次对话,并正面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1、孔子的主张是什么呢?
2、这几句话表明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的内容是什么?
3、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4、通过分析,孔子认为季氏当前之“忧”是什么?
二、整理归纳文言知识点
1、古今异义
(1)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古义:
今义:认为。
(2)有国有家者
古义:
今义:“国”指国家,“家”指家庭。
2、词类活用现象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后世必为子孙忧:
(3)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5)既来之,则安之:
3、一词多义现象
(1)过
是谁之过与:
无乃尔是过与:
(2)安
不患贫而患不安:
既来之,则安之:
(3)相
则将焉用彼相矣:
相夫子:
4、特殊句式
(1)是社稷之臣也
句式:xx
译文:xx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句式:xx
译文:xx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句式:xx
译文:xx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句式:xx
译文:xx
(5)无乃尔是过与
句式:xx
译文:xx
(6)何以伐为
句式:xx
译文:xx
当堂检测:
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
①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③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课后作业:
1、复习本学案内容;
2、背诵第三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