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设计(经典3篇)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望庐山瀑布》——感受大自然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望庐山瀑布》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2. 理解诗中描写的庐山瀑布的景象,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4.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准备:
1. 杨万里的《望庐山瀑布》;
2. 大自然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学生的读写笔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导读(10分钟)
让学生朗读杨万里的《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绘的庐山瀑布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
3. 理解诗歌(1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共同探讨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传达的大自然的力量和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4. 朗读诗歌(10分钟)
学生轮流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诗歌韵律的感知。
5. 表达感受(15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庐山瀑布的景色和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来表达。
6. 欣赏诗歌(10分钟)
播放《望庐山瀑布》的朗诵录音或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7. 总结反思(10分钟)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诗歌中描绘的庐山瀑布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赞美。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眼中的庐山瀑布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六、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七、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朗读和写作,以及课堂小组合作的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望庐山瀑布》——赞美大自然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望庐山瀑布》的背景和作者杨万里;
2. 理解诗中描写的庐山瀑布的景象,并能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4.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诗中的意象,感受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2. 学会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三、教学准备:
1. 杨万里的《望庐山瀑布》;
2. 大自然的图片和视频素材;
3. 学生的读写笔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导读(10分钟)
让学生朗读杨万里的《望庐山瀑布》,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描绘的庐山瀑布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
3. 理解诗歌(15分钟)
分组讨论,学生共同探讨诗中的意象和作者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所传达的大自然的力量和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
4. 朗读诗歌(10分钟)
学生轮流朗读诗歌,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对诗歌韵律的感知。
5. 表达感受(15分钟)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庐山瀑布的景色和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鼓励学生用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来表达。
6. 欣赏诗歌(10分钟)
播放《望庐山瀑布》的朗诵录音或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景象和情感。
7. 总结反思(10分钟)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诗歌中描绘的庐山瀑布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以及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赞美。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眼中的庐山瀑布的文章,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六、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七、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参与讨论、朗读和写作,以及课堂小组合作的表现等,综合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设计 篇三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已有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准平翘舌音的字,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根据自学提示,理解“疑”等关键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句的意思,读懂诗歌的基本内容。
2、借助图片,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3、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想象再现诗歌情景,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绘的优美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能用合适的语调朗读古诗。
2感知《望庐山瀑布》想象奇特的特点,补充阅读一些写名山大川的古诗,丰厚积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3课《古诗两首》(齐读)
2、小朋友们,古诗词凝聚了我国几千年的文明。记载了先辈的风采,是中华民族不朽的国粹! 作为新世纪的少年儿童.很有必要朗读和背诵一定篇目的古诗词名篇佳作,下面我们就来背一背古诗,看谁背得多,背得好!(你的这首古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景,你竟然能背出课外学到的古诗,很了不起!你的声音响亮又动听,背出了古诗的韵味!------)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诗――望庐山瀑布(板书)
3、 解题:齐读课题,注意突出望字,“望”是什么意思?“望庐山瀑布”就是――从远处看庐山的瀑布。
4、 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谁能为大家介绍李白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家说得很对!唐代大诗人李白诗风豪放,想象丰富,被后人称为“诗仙”,他还和下一首诗《绝句》的作者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呢!下面我们就随着李白的足迹,来到庐山瀑布前尽情欣赏它的美姿:
二 初读感知
1 、(出示课件)
2 、从大家专注的眼神中,老师明白庐山瀑布已经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那么小朋友们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吗?(指名)(你说出了庐山瀑布的形状!你的小眼睛课真厉害,一下子就看出了庐山瀑布的特点!是呀,你说出了老师的心声)那么李白又是用怎样的'诗句来赞美它的呢?请大家大声自由朗读这首诗,把字读正确,把诗句读流利。
3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那么这些生字一定难不倒你了。出示生字,开火车读。怎么区分这两个读音相同的字呢?
4 这些字回到了诗中,相信你一定能认出它们。(指读古诗)(你把生字宝宝们都读准确了,你读得真流利呀,你的朗读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真棒!)
三 诗图结合,感知诗意
1 别看这首诗仅仅二十八个字,它可为我们介绍了不少景物,可是这些景物藏在诗句中,谁能很快地按照诗句的顺序把他们都找出来?(引导小朋友这么回答:我从“日照香炉生紫烟”中找到了日、香炉、紫烟)你能把它们贴到黑板上吗?注意它们的位置哦!
2 、小朋友们,他贴对了吗?是呀,这是多么美丽的景象:“日照香炉生紫烟”,谁能把它读美?(真是一个会欣赏的小诗人呀!谁能比他读得更美?让我们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象记在脑中――“日照香炉
生紫烟”。读着,读着,老师有个疑问,想请教小朋友: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生”字,而不用“升”呢?谁能帮老师解决这个疑问?(因为“生”字让我们感受到香炉峰上的云雾很多,在不断地冒出来!你的回答很正确,你真是个会学习的孩子!4 还有哪句诗中也有景物?哪个小朋友来画一画?应该怎么画?你为什么要把瀑布画在香炉峰前?(因为诗中第二句说,遥看瀑布挂前川,出示课件,你能说说你把瀑布画得又长又细的原因吗?因为作者是在遥看瀑布。
这位善于学习的小朋友,把美丽的庐山瀑布带到大家面前,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那么诗人李白站在哪里呢?指名,你从哪句诗知道的?(遥看瀑布挂前川)让我们也一起站在瀑布对面来望一望!齐读DDD遥看瀑布挂前川
5 (出示瀑布课件)遥看瀑布挂前川,小朋友们,望着瀑布,读着诗句你能感受到什么?你的耳边仿佛听到了什么?(很快、很长、很急)三千尺――虚指,很长,很高,难怪诗人会写出这样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道瀑布流得真急,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瀑布很长,你的朗读把美丽的瀑布带到了大家面前,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感悟这长而急的瀑布!)
6 庐山瀑布,真是让人浮想联翩呀!难怪诗人这样想:(疑是银河落九天。)望着这美丽的瀑布,诗人怀疑――(一条银河)那么作者为什么要把这道瀑布想象成银河呢?(因为瀑布与银河一样又白又亮,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你可真是个会思考的小朋友,真棒!小朋友们庐山瀑布从天的最高处奔腾而下,气势磅礴,诗人还以为是天上的银河从九天之上掉了下来呢。
7、诗一般的美景总是那么让人留恋,让我们再次观赏这人间奇景,齐诵这凡间妙句:(再看课件,学生跟读)
让我们把这美景牢牢地记在心中。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四、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们 ,我们真想把这些美丽的景象刻在脑海中,与身边的每个好朋友分享。
2、小组合作:小朋友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3、谁能勇敢地来为大家介绍庐山美景?感谢你为大家带来了生动的介绍,还有谁也想与大家同享美景?你的介绍,让我们形象地感受到了庐山瀑布的壮美!
五 作业:
看到高举的小手,老师知道还有许多小朋友也很想说,下面老师就请你们代替大诗人李白把《望庐山瀑布》所描绘的壮美的景象写下来,回去介绍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