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经典6篇)
金色花教案 篇一
金色花教案是一份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的教学计划。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种植和照顾金色花的过程,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感。
首先,教案会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种植金色花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学生需要了解金色花的生长需求,包括阳光、水分和温度等方面的要求。学生们可以一起探讨并决定最佳的种植条件,这将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其次,学生们将亲自动手播种金色花的种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学会如何正确地播种和浇水,以确保金色花的正常生长。这不仅需要学生们的耐心和细心,还需要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教案会引导学生们记录下金色花的生长情况,并观察和分析可能影响花朵生长的因素。
接着,学生们将负责照顾金色花的生长。他们需要定期浇水、施肥和除草,以确保花朵能够健康地成长。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将学会如何对待生命,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他们将从中体会到努力和耐心的重要性,以及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
最后,当金色花绽放时,学生们将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喜悦。他们将不仅欣赏到美丽的花朵,还会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长和进步。教案会引导学生们进行一次反思,让他们思考种植金色花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中。
金色花教案通过种植和照顾金色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它不仅仅是一份教案,更是一种教育方式,通过亲身参与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这份教案将给学生们带来难忘的经历和宝贵的教育价值。
金色花教案 篇二
金色花教案是一份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目标的教学计划。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种植和照顾金色花的过程,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耐心和责任感。
金色花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的花朵呈现出金黄色,非常美丽。教案会引导学生们了解金色花的生长需求,并选择适合种植金色花的土壤和环境条件。学生们将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一起探讨并决定最佳的种植条件。这将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在种植金色花的过程中,学生们将亲自动手播种金色花的种子。他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播种和浇水,以确保花朵的正常生长。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们的耐心和细心,以及观察力和判断力。教案会引导学生们记录下金色花的生长情况,并观察和分析可能影响花朵生长的因素。
接下来,学生们将负责照顾金色花的生长。他们需要定期浇水、施肥和除草,以确保花朵能够健康地成长。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将学会如何对待生命,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他们将从中体会到努力和耐心的重要性,以及付出努力后的成就感。
当金色花绽放时,学生们将感受到一种成就感和喜悦。他们将不仅仅欣赏到美丽的花朵,还会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所取得的成长和进步。教案会引导学生们进行一次反思,让他们思考种植金色花的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其他方面的学习和生活中。
金色花教案是一份富有教育价值的教案,它通过种植和照顾金色花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学生们将在这个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将体会到努力和付出的价值。这份教案将给学生们带来一次难忘的经历和宝贵的教育体验。
金色花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积累并掌握“匿笑”、“祷告”等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3、赏析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爱和童真。
4、品读诗歌意境,领悟孩子对母亲深深的爱。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听说读写,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4、通过品读,领悟诗歌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母受和童真,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表达及报答母亲的爱 。
2、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 复诵读,读出诗意、品出诗境、领悟诗情。
教 学难点:
利用学诗“三步 法”,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方法:
朗读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
读诗意—品诗境—悟诗情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由“花”自然切入,引出作者及课题
二、走 进金色花·朗读·读出 诗意
1、出示:学诗“三步法”
2、听读、自由读(字词)、跟读、齐读
3、概括诗中故事
三、体味金色花·品读·品出诗境
用“我从诗句……中读到了 一朵(个)…的金色花(孩子)”方 式来品读
四、感悟金色花·领悟·悟出诗情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呢?(引导学生领悟出诗情与手法)
五、升华诗情·拓展
以“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或者“妈妈 ,我要变成……”形式
六、结束语
引领学生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金色花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由朗读、齐读领会文本的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3.学习用托物寓情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2.学习用托物寓情来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知道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什么日子吗?(母亲节)很好,那天你对妈妈有什么表示吗?(学生自由说)我们都是由嗷嗷待哺的婴儿从母亲怀抱中渐渐成长起来的,一张卡片、一次洗碗或者仅仅是一朵鲜花(根据学生地回答而定)都是我们对母亲的一份感激。有同学送了红色康乃馨,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学生:代表母爱)那么每个人都会送母亲康乃馨吗?未必如此,比如说印度诗人泰戈尔就送了什么呀?(金色花)
对泰戈尔你了解多少?(由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是法国作家克莱齐奥。)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看书业中的插图:这位有着一头银发,白须飘逸,有力的大手握住一支金不换的笔,目光永远注视着前方的老人就是泰戈尔。
金色花是美丽而神圣的,下面让我们朗读这首美丽的散文诗,感悟泰戈尔对母亲的深情。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掌握的字词:嗅(xiù) 摩(mó)衍(yǎn) 匿笑 祷告 沐浴
2、教师范读,引情入境。学生思考:
(1)文中这个孩子借用什么表达对母亲的爱?
(2)“我”变成金色花后,主要做了哪些事?
“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即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她所读的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求妈妈讲故事。
3、诗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由此推断,他又会有一个怎样的妈妈呢?
孩子——天真 可爱 淘气 善良 孝顺…… 妈妈——温柔慈爱 关心孩子……
三、研读赏析
泰戈尔多才多艺,不但擅长作诗,还擅长作曲和绘画,《金色花》不仅是一首诗,还是一支悠扬的乐曲,也是一组优美的图画。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捕捉这些温馨的画面。
1、指导一组对话:
(1)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妈妈一天没见到孩子,心里怎么想?母亲焦急,我调皮)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此刻一见孩子,是什么心情?妈妈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呢?孩子真的坏吗?爱怜,责怪.要读出疼爱之中的一丝责备语气)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孩子不回答妈妈的话,是不是不尊重妈妈呢?为什么不说实话,你能猜猜孩子这时心里是怎样想的吗?不是。孩子淘气天真,想下次再玩,想在妈妈面前撒娇……因此,孩子的话要读出顽皮、撒娇、暗暗得意的语气。)
2、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深情朗读,体会其中的意味。
例: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朗读指导,明确语气:舒缓、深情;语速:中速。朗读的时候可以想象成这是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比如本文的三个“当你”和“我便要”便如一首歌曲每段的起始句一样,唱响了诗歌的主旋律,所以读的时候尤其注意重读与停顿。
四、质疑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代科学表明:好奇与疑问是研究性学习的开端,假如那个天使般的孩子不远万里,来到了我们身边,你有哪些问题要问他呢?
1、 我为什么要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不是别的?(从意义和写法)
明确:金色花在印度宗教中的地位意义。金色花与儿童有什么相似之处;(美丽、可爱、纯洁无暇等)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用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的美好与圣洁
诗中我就是那朵金色花,那朵金色花就是我,这在写法上叫以物喻人,金色花这种具体的事物在诗中叫意象。
2、我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想让妈妈知道我想做的那些事情呢?
提示:探讨孩子的行为有什么用意?这和母爱又有什么相似处?可以理解为:母爱是无私的,孩子体会到了母爱的神圣,所以也想用同样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3、为什么妈妈读的书是《罗摩衍那》而不是别的书?
《罗摩衍那》为印度叙事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历史上最有名的两部史诗。这两部史诗之恢弘磅礴,足堪和荷马史诗相媲美。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的准则和生活的楷模。从内容上看,作品也是表现了家庭的天伦之爱。
五、情感拓展
但丁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母爱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想变成什么美好的事物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呢?妈妈,假如我变成了……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六、结束语
同学们,我不想再说母爱似海深像山高,但已作为妈妈的我现在懂得了,母亲们常常把心掰成两半,把一半留在自己的躯体里,另一半贴在我们的身上,随时感受着我们的冷暖,就像歌词里的“欢乐着你的欢乐,痛苦着你的痛苦”。真可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在此送大家一句金玉良言: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布置作业
:
1、背诵《金色花》
2、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和名言。
3、预习《荷叶母亲》
金色花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积累生字词语应是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目标;根据单元目标中“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的要求,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理,第二、三个目标则是掌握常用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以及掌握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教法:
1、启发点拨法 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2、美读感知法 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多媒体演示法 引入音像资料,制作课件,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4、板书辅助法。
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1、充分预习,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增大学生阅读的容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
2、针对七年级学生照搬参考书相关资料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参考书,筛选关键信息,作圈点勾画。
3、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归纳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根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及单元目标说明,“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即是这篇课文的情感目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根据语文学科和诗歌体裁的特点,教学重点是反复诵读直至背诵,体味诗歌思想感情。
2、难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想象”的能力,运用“想象”以借物抒情进行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将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程序】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为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语感训练的主要途径就是要美读课文,披文而入情,从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思想感情。按照“读读──背背──写写”的思路,我安排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背背古诗,导入新课。(3分钟)
课前播放表现亲情的歌曲《懂你》,以营造学习氛围。由歌曲联想到古诗《游子吟》再联系到课文《金色花》,学生利用参考书简介作者。
2、初读诗歌,整体感知。(5分钟)
初读课文时,结合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畅所欲言,从感知人物形象入手,感知诗歌情感。
3、美读诗歌,咀嚼品味。(15分钟)
首先全班集体朗读,针对朗读中存在的问题(如整齐而无感情等),安排第二个步骤,选择喜欢或感受深刻的段落朗读,要求读出个人对诗歌的理解及与众不同的感受。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提示在选择语段旁就“感情、语气、语速、轻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号的标注,老师简单介绍常用的朗读符号。
学生边读边评边议,老师作好评价的引导,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放大镜观察别人的优点”等。通过对第1、6、8自然段朗读语气的讨论,实现三个问题的探究:“为何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孩子是希望妈妈猜出来还是猜不出来”、“‘你这坏孩子’表现妈妈的何种情感?”,在此过程中,若遇冷场,老师机智加入朗读,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如“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4、背背诗歌,积累内化语言。(6分钟)
首先请学生介绍背诵方法,在充分肯定和鼓励的前提下,教师补充介绍几种适合于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背诵方法,如:游戏背诵法、抓关键词背诵法、情景背诵法、角色背诵法等。再给学生三分钟准备时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5、写写小诗,学以致用。(6分钟)
首先提供老师在研读《金色花》之后受启发以借物抒情的手法所作的一首小诗,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学生练笔的兴趣,二是提供一种容易模仿的模式,再让学生放飞想象,续写小诗,借其他事物抒发对母亲的爱。之后全班交流,鼓励和肯定大胆新奇的想象。
6、小结及作业(5分钟)
金色花教案 篇六
教学创意
《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品。这是一篇散文诗,这是一篇表现着浓烈的、圣洁的母子之情的抒情诗,这也是一篇寄托着泰戈尔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缅怀诗。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教学中,深入文本细处,通过比读手法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语言之精美,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引导学生更细致地解读人物形象,体会人物对“爱与被爱都同样幸福”的理解与实践,并以篇带类,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新月集》。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注意读好儿化音。会读会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找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的句子会说出其蕴含的母爱的伟大深沉。
1.掌握朗诵技巧,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通过比读法品味语言,更细腻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初步了解泰戈尔《新月集》。
教学重点、难点:
1. 通过有表现力的朗诵读出人物形象。
2. 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时数: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资料助读(PPT呈现)
1.文学常识——散文诗
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有诗的意境,给读者以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分行,不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通常形式短小灵活。
2.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 ,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被誉为“印度诗圣”。他是印度国歌的作者。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的影响很大。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诗集代表作:《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伽利》。
二、远望《新月》
《新月集》的第一版的序言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PPT呈现)《新月集》把我们“带到秀嫩天真的儿童的新月之国里去。我们只要一翻开它来,便立刻如得到两只有魔术的翅膀,可以使自己飞翔到美静天真的儿童国里去。而这个儿童的天国便是作者的一个理想国。”
诗人把儿童比作“新月”,预示儿童就像新月那样纯洁和宁静,美好和天真。
《新月集》创作背景:(PPT呈现)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没有人会想到写《金色花》的时候,是作者个人最不幸的时候。1902年,他的妻子病逝。第二年,他的一对儿女相继夭亡,这些不幸笼罩在他身上。对他的打击真的太大了!可是他通过作品把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作品满含着对生命的爱,对孩子的爱,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
(借助母子形象歌颂圣洁之爱是《新月集》里不少作品的共同主题。这一背景的介绍有助于理解泰戈尔借助作品所传达出的对逝去的亲爱的妻儿的深情缅怀,也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即理解作品的最后一段。)
三、赏读《金色花》
活动一:读一读
1.齐读课文
选几位学生评价全班齐读效果。
教师点拨文章朗读的整体基调:温馨、活泼、亲切、甜蜜。
2.深情朗读
每位学生先挑自己喜欢的段落自由地读。
选几位学生朗读他喜欢的段落,追问,为什么喜欢这一段落(把朗读和文意理解融为一体),并根据其朗读情况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注意:教师指导过程中,适当穿插教师范读和集体朗读。
朗读的目标是:要能读出画面、读出形象、读出情感。
关于读出画面:
文章的画面感很强,画面之间可以做稍长一些的停顿,以给人想象和回味的空间;每一个画面呈现时要能读好轻重、缓急、起伏,以突出镜头感,如第一段中,“高枝”、“笑嘻嘻”、“新叶”、“跳舞”等都可以稍作强调。
关于读出形象:
孩子的形象比较容易把握,要读出孩子的天真、调皮、活泼、撒娇来。
(文中出现了“笑嘻嘻”、“暗暗”、“悄悄”、“小小”等叠词,要读出孩子说这些词语时的天真调皮的语调。)
母亲的形象是圣洁的、温婉的、慈爱的,要能用舒缓的语调、舒展的情绪读出一个做祷告、读圣书、爱孩子的圣洁母亲的形象。
关于读出情感:
读出孩子在调皮中对妈妈的爱和依恋之情。
读出妈妈说“你这坏孩子”时的丰富的含义。
活动二:说一说
思考:孩子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适时地穿插金色花图片及介绍。
(PPT呈现)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树(菩提树,树叶呈心形)上的花朵,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金色花在印度受到大人小孩的喜爱和敬重。菩提树在印度又被称为“幸福树”。
参考:
金色花,是圣树上的花朵。作者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圣洁可爱,也象征着母爱的光辉给孩子的影响。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就变得隐匿起来,为妈妈做的事情就变得悄悄的、不留痕迹的,这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表现对妈妈爱的回报。
借助这样奇特的想象,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小精灵,他可以把自己变成花朵,散发出幽香,为妈妈遮阳,又可以把自己变回来,回到妈妈的怀抱。他有神的能耐,更有神的品行--善与爱。孩子是一个活泼的、调皮的、懂得被爱与爱的幸福的一个小天使形象。
人们常常用花来称呼孩子,因为孩子活泼、美丽、纯洁、可爱。金色花,受到印度人民的喜爱,孩子希望自己能让妈妈喜爱。
活动三:品一品
此环节为深度解读,是对人物形象和情感的深层挖掘。这是教学难点,要注意做好铺垫和引导。
深度品读文章的最后一段:
(PPT呈现)“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为什么不告诉呢?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话?“这” 指代什么?如何理解“同” ?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座交流。再全班交流。
对于最后一段中的人物语言“我不告诉你,妈妈!”,有两种理解:
1.只是孩子一个人说。
分析:
他不告诉妈妈,这是孩子的天真调皮的表现。他爱妈妈,用儿童的方式、悄悄地回报妈妈的爱,但又不愿让妈妈知道,于是用与妈妈捉迷藏的方式。他自然不会告诉妈妈,也许他正为自己的机灵而得意呢!
2.妈妈与孩子一起说出。
提倡采用第二种理解。但不要强求学生放弃他的第一种理解。
分析:
不难想象,妈妈会模仿孩子的口气来说。生活中,也许孩子经常调皮地逗妈妈,妈妈对孩子的性格、脾气已经很熟悉了,他的一言一行其实妈妈都是心里很有数的。于是,在孩子又一次调皮时,妈妈也会脱口而出这一句话。或许,两人说完后,会因为这样的默契而同时开心地大笑起来。这是多么温馨、活泼、甜蜜的时刻。妈妈了解孩子,理解这份童心,也满足了孩子的童趣,并和孩子幸福地享受这份童趣。这样的妈妈是真实的、可爱的。这样的理解也许更贴近泰戈尔创作的本意,这么温馨、幸福的画面谁说就不会是在他的家里常常发生的呢?(板书:童心)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这”究竟指代什么?第一可以理解为指代母子的一问一答,正好是先“你”说再“我”说;第二可以理解为是指两人同时说的,“这”指代的内容就是“我不告诉你,妈妈”。)
(“同”,第一个理解,相当于英语里的“and”,这样就是母子同说“我不告诉你”了。第二个理解,跟,与,相当于英语里的“with”,这样就是妈妈问,孩子答了。)
第二种理解,学生也许想不到,或者不会一下接受,教师可以穿插介绍自己生活中的默契、理解而又幽默、充满温情的例子。
小结:
学会通过理解人物的语言来把握人物形象,尤其是要学会通过理解具体情境中的人物内心来把握形象。
这首散文诗表现的是一种理想中的母子之爱,甜蜜、默契,欢乐而神奇,甚至带有一种宗教色彩,是那么的圣洁。彼此的理解和关爱是母子深情的前提。(板书:理解、爱)
活动四:比一比
这一环节是一个有创意的比读设计。
比较苏教版和人教版两个版本教材课文文字上的细微差别。分析选用不同词语的效果。此环节采用的方法是侧面入手,正面解读。
教师朗读与学生不同版本的《金色花》,学生边听读,边在自己的课本上做记号。
读完后学生提出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朗读、对比、分析。
不同之处有:
“变了一朵”--“变成了一朵”;“笑哈哈”--“笑嘻嘻”;“空中摇摆”--“风中摇摆”;“新生的树叶”--“新叶”;“母亲”--“妈妈”;“你做祷告”--“做祷告”;“花的香气”--“花香”;“我便要投我的”--“我便要将我的”;“小影子”--“小小影子”。
重点分析:
“变了一朵”--“变成了一朵”:要使句意准确,不能有歧义。
“笑哈哈”--“笑嘻嘻”:前者笑出了声音,与文意不合;后者的“笑”更有孩子气和调皮味,给人一种偷乐的感觉,同时与后文中的“匿笑”呼应。
“空中摇摆”--“风中摇摆”:前者是主动的行为,表现孩子的天真活泼;后者是被风刮的,被动的。
“母亲”--“妈妈”:前者太正式,不太符合儿童的心理和实际;后者口语化更亲切,且与后文的用词风格一致。
“花的香气”--“花香”,“新生的树叶”--“新叶”:后者“花香”“新叶”更精致、凝练,符合诗歌的语言特征。
“小影子”--“小小影子”:前者是客观表述、只是表现出“小”这个特点;后者显得小巧、灵动、可爱,叠词“小小”的使用又增加了亲切感和韵律感。
小结:选词用句精致、确切,可以更好地表现文章中心,抒发情感。在比读中,提高我们的语言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四、近观《新月》
《新月集》里有许多写母子故事的作品,通过阅读这些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己亲爱的妻儿的深深怀念,也感受到作者对儿童的爱,对幸福生活的歌咏。
《新月集》里的很多诗歌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出“真挚的情感”,尤其是不少诗歌里的想象更是奇妙独特。我们试着阅读、体会其中的一篇。
印发《花的学校》《恶邮差》《同情》等。
联读欣赏《花的学校》。
学生齐读。
先独立思考,再交流:说说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分析:
这首散文诗修辞手法丰富,想象非常奇特,语句活泼有灵气,最重要的是最后一小节,写出了孩子很得意的形象,这种得意是因为他觉得他读懂了那些从地底下花的学校里钻出来的花儿们的心思:他们在渴求妈妈的拥抱!从这首散文诗里,我们读到了一个孩子眼里的世界,也体会到了一个孩子对母爱的理解,更感受到了一个中年男子对在天堂的妻儿的怀念和祝福。这就是真实的泰戈尔。
五、顺势小结
从《花的学校》中,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到作者把诗集命名为《新月集》的意图,儿童就像新月那样纯洁和宁静,美好和天真。是的,用儿童的目光去观察生活,永葆一颗童心,用诗歌把对生活的爱记录下来,你就是一个有诗心、有诗性的人,你必将拥有诗意的生活。愿大家都诗意地活着!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新月集》。
《榕树》《告别》《小大人》《著作家》《恶邮差》《同情》《英雄》……
七:板书设计:
金色花
泰戈尔
童心 爱
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