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离骚》的教案【推荐4篇】

语文《离骚》的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离骚》的背景、作者及创作背景;

2.理解并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3.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

教学重点:

1.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2.学习并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理解并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和主题;

2.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鉴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离骚》的全文、作者简介等内容;

2.相关的诗歌鉴赏工具书。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古代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古代文学的氛围,并提出问题:“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们知道这是古代的音乐吗?”

Step 2:介绍《离骚》(1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离骚》的背景、作者屈原及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离骚》的重要性和影响。

Step 3: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和主题(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离骚》的艺术特点,如拟人、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这些手法在表达情感和思想上的作用。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离骚》的主题,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等。

Step 4:学习并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2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离骚》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并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Step 5:文学鉴赏(15分钟)

教师选择《离骚》中的一段进行文学鉴赏,向学生展示如何从诗歌的语言、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离骚》。

Step 6:总结和展望(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

1.学生可通过小组活动,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分析和鉴赏;

2.学生可通过写作,运用《离骚》中的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语文《离骚》的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离骚》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通过分析《离骚》的语言特点,提高语文鉴赏能力;

3.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重点:

1.分析《离骚》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学习并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1.深入理解《离骚》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能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离骚》的选段和相关的诗歌鉴赏工具书;

2.学生准备的课前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复习《离骚》的背景和作者屈原。

Step 2:分析《离骚》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2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离骚》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如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等。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Step 3:学习并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20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离骚》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夸张等,并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Step 4:语言特点的分析和鉴赏(15分钟)

教师选择《离骚》中的一段进行语言特点的分析和鉴赏,引导学生从诗歌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意象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

Step 5:文学创作(15分钟)

教师以《离骚》为题材,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学生可以运用《离骚》中的主题和修辞手法,创作自己的诗歌作品。

Step 6:总结和展望(5分钟)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延伸:

1.学生可通过小组活动,选择其他古代诗歌进行分析和鉴赏;

2.学生可通过朗读《离骚》,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音韵和节奏。

语文《离骚》的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

  4、了解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特征。

  教学重点

  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

  2、对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

  3、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预习

  1、语文讲义上预习内容(29页)。

  2、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感情。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看几组有关屈原的照片:

  屈原被楚怀王流放,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

  提问:你们知道照片上这们历经坎坷,依然忠君爱国的诗人是谁吗?(屈原)

  因政治上的不得志,饱经忧患的屈原于公元前278年农历的5月4日这一天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守节不移的伟人,于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兴起了吃粽子、赛龙舟习俗。

  二、有关资料

  1、屈原生平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

  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屈原“美政”的另一体现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里也有很清晰的表述,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对应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在楚国都城被秦攻破时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2、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受《诗经》的某些影响,但同它有直接血缘关系的还是在南方土生土长的歌谣。在战国中期,随着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现于楚国文坛之后,楚辞于是形成为一代文学样式。楚辞的作者主要是屈原,他创作了许多不朽作品。在他的影响下,楚国又产生了一些楚辞作家:宋玉、唐勒、景差等人。

  《楚辞》中屈、宋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传说、神话故事、风俗习尚以及所使用的艺术手段、浓郁的抒怀风格,无不带有鲜明的楚文化色彩。其次,楚辞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以大量的“兮”字作衬字。这是楚辞的基本特征,它们是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的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离骚”的含义

  关于《离骚》篇名的涵义,古今各家说法不一。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释为“罹忧”。班固在《离骚赞序》中释为“遭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释为“别愁”。后人多各从其一说。近世学者推论《离骚》本为楚国古乐曲名。

  三、诵读课文

  1、老师范读,学生跟读

  老师总结:

  (1)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2)“兮”字是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

  2、学生自由诵读。读时注意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字词梳理

  1、实词

  苗裔:后代子孙

  考:特指死去的父亲

  孟陬:正月

  揆:揣度

  扈:被,披

  辟芷:幽僻的白芷。芷,香草名,白芷

  汩:水急流通状

  与:等待

  搴:攀、折

  骐骥:骏马

  2、古今异义

  朕: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代序:依次替代代替序言的文章

  3、通假字

  锡:同“赐”。

  辟:同“僻”。

  道:同“导”。

  4、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字余曰灵均字,名词用作动词,给人取表字。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美,形容词用作名词,美德

  5、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肇锡余以嘉名状语(介词结构)后置

  五、学生根据课文注释自己翻译课文。

  参考: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寅年正当寅月,庚寅的那一天,我降生人间|先父观察测度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替我取下的大名叫着正则,替我取下的别号叫着灵均|我既有众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成饰物挂在身边|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忧心岁月不会等待我|早起拔取阰山上的木兰,晚入洲泽采摘宿莽|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替代|想到草和木都时刻地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早衰|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正要打算去奔驰,你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语文讲义30页6—13题。

  第二课时

  一、抽生翻译课文

  二、文本研习:

  1、概括1——2句诗的大意。

  明确:写屈原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

  2、诗人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贵呢?

  明确:是说明自己与楚王是同宗,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3、3—4句写了什么?

  明确: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4、5—8句写了什么?

  明确: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

  5、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表现出诗人高度的庄重与自爱。

  小结: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和美好的名字,这都是上天与先人赐予,而具有美好的品格和才能则是因为自己注重修养。

  6、看5—6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自己强调自己才能修养不同于一般人,只要是美好的品格,他都学习。

  7、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

  明确:体现了诗人对人格的追求、对自我价值的发现。

  8、7—10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了诗人的焦虑。

  9、有哪些焦虑?

  明确:对一心报国的屈原而言,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逝去,而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德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诗人担心虽怀有一腔热忱,无nai“美人”不识。

  10、看最后4句写了什么?

  明确:写诗人善意的劝告和昂扬的呼喊。他劝告“弃秽兮”、“改此度”,他呼喊“道夫先路”。

  11、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明确:前两句表明身处逆境仍心存祖国,有拯救国家的赤子之心。|后两句表明他当仁不让地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意味着人的觉醒。

  小结:在漫长的专制时代,如果没有屈原这类人物,中国的历史将更加黑暗。

  三、课堂小结:

  从节选的这部分诗中,我们即可以看出屈原时代是怎样的一个世界。虽然当时的世界黑暗笼罩,诗人却总是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即使遭遇厄运,诗人也总是坚持真理,崇尚高洁,高擎爱国主义之纛,甘做时代的引领人。从这种意义上讲,诗人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光辉榜样。

  四、拓展延伸:

  《史记》中有一段文字对屈原的精妙描绘,古往今来,备注推崇,现选取一段,阅读后,完成后面题目。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作者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原因是什么?

  (2)解释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

  A、人穷而反本B、谗人间之C、靡不毕见D、其文约

  (3)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作者认为,屈原不被世人容纳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大王偏听偏信,小人谗言离间,因而忧愁幽思。

  (2)处境困顿离间显现简洁

  (3)他所运用的语言小但是它们的意义深远广大;推及这种品志,即使与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4)屈原志洁行廉,与世俗格格不入,故遭受排挤流放。

  五、布置背诵全诗,做讲义有关习题。

语文《离骚》的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3、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重点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并朗读和串讲课文

  2、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诗人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教学难点

  对其中文言词语的理解和掌握。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刚刚学习了《诗经》三首,从中感受到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些特点,例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现状;在形式上四言一句,琅琅上口,又广泛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等等。而今,我们将要学习的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代表诗作《离骚》,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与《诗经》相比,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另外,屈原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名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恰恰是出自《离骚》之中。下面就让我们在阅读这首诗的`过程中,去发现和归纳这些变化、体会诗人的那种“上下求索”的精神吧!

  二、学习有关文学常识

  (一)引导学生阅读课前、课下、课后的提示、注释、资料等文字。

  设计三个问题帮助学生快速阅读

  1、诗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2、《离骚》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它与诗人的经历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楚辞?

  教师明确:

  1、屈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作为当时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是负有内政、外交重任的。所谓“联齐抗秦”的主张恰恰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要使祖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达到所谓唐虞三代之治。其具体主张就是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上述思想便是所说的“美政”的具体含义。

  2、抒写诗人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3、楚辞是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学样式,是屈原、宋玉等诗人创造出的一种诗歌形式。尤其应注意到诗中所大量使用的虚词“兮”,可视为一种重要的标志。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二)教师补充介绍:

  1、屈原一生中曾遭到两次罢官以及随之而来的两次被流放。第一次是在楚怀王时期,被放逐于汉北;第二次是在顷襄王时期,被放逐于江南。原高中教材中所选的出自《九章》篇的《涉江》一诗,就是在这次流放中写的。也正是在这次流放中,诗人自投汨罗江而亡的。

  2、与《诗经》所体现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相比,《离骚》则是一篇具有积极浪漫主义风格的作品,被视为我国文学浪漫主义的直接源头。而所谓浪漫主义的含义则是“它在反映现实上,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摘自《辞海·文学分册》)。我们应在鉴赏《离骚》的过程中,好好体会一下这种创作风格的特点。

  三、教师范读(或放录音、或放多媒体)

  1、学生注意给生字注音。

  2、体会朗读的技巧,如读出分句的节拍,上分句末字“兮”读音要稍长,压韵的字要重读等。

  四、学生自读全诗,重在掌握文字的读音并搞懂其含义。

  五、本诗在体裁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

  B、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兮”字具有特别强烈的咏叹表情色彩、构成诗歌节奏的能力,同时,“兮”字句作为一种文化存在,反映了荆楚民族的自由浪漫精神和屈原的悲怨愤激情绪。“兮”在句中起了其他虚词所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从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意味。闻一多认为“感叹字确乎是歌的核心与原动力”,假如将“兮”字省去,将是一大损失,因为“损失了的正是歌的意味儿”。如《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不能省去兮字。

  六、疏通课文。

  1、学生自学课文,小组互助解决难点,教师重点讲解。

  第二课时

  一、本文的层次结构

  第一层,从开头到“曰灵均”结束。自述家世、出生年月日和名字来历。

  第二层,到“来吾道夫先路也”。自述一生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修养的嘉德懿行。

  第三层,到结尾。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述自己的忠心和悲惨遭遇。

  二、如何理解“香草美人”?(见课后练习二)

  参考:屈原最经典的比喻,就是以香草美人自喻。看我们书上的注释,用美人比拟他自己,香草,比喻他自己的才华。这个香草嘛,那就是化妆品或者首饰了。我们比如说,今天要是有谁把自己比喻成美女,你们会是什么感觉?

  而且,屈原虽然是名士的老祖宗,但是屈原有一点和后来的名士是很不一样的。后来的名士,常常是不冠不履,邋里邋遢。比如说杜甫,三个月都不梳头,他要是我这种平头也就算了,可是你要知道他不光是不梳头,而且不剪头啊。屈原不一样,他是非常注重仪表和修饰的。他对自己的被放逐,要用一个失恋女子的口吻来描述,那是因为他对楚怀王的感情,已经超出了君臣之间的感情,他对郑袖特别憎恨,那也是对一个情敌的憎恨。

  三、谈谈你对屈原的评价。

  参考: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勉强要概括屈原的性格,我想也许可以这么说吧,两个方面,一个是忧国,一个是自恋。

  四、布置作业

  1、复习本课的内容。

  2、背诵。

相关文章

《二次函数概念》教案【精简3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次函数概念》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一、说...
教案大全2011-07-05
《二次函数概念》教案【精简3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高中生(实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高中生(精选5篇),欢迎大家...
教案大全2019-07-01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高中生(实用6篇)

小班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班教案 篇1一、目标:1、能...
教案大全2014-08-09
小班教案(精彩6篇)

浮力教案【实用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浮力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浮力教案1一、复习...
教案大全2014-02-07
浮力教案【实用5篇】

《吆喝》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吆喝》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吆喝》...
教案大全2014-09-01
《吆喝》教案【优选6篇】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优秀3篇)

一、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习诗人采用象征手法所传达的人生哲理。 2.反复诵读,背诵、默写这首诗。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学目的要求1 难点:教学目的要求2 教学课时数:一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过...
教案大全2015-04-09
《未选择的路》教案设计(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