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教案(经典6篇)

家长学校教案 篇一

家长学校:为家长提供有效的教育培训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很多家长在面对子女教育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培训。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子女教育挑战,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出了家长学校项目。

家长学校是一种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的机构或项目,旨在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家长学校通常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包括亲子沟通、情绪管理、家庭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家长们可以学习到更科学的育儿方式,掌握更有效的教育技巧,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家长学校的好处不仅限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还有助于增强家庭凝聚力和亲子关系。通过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家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和心理,建立良好的家庭沟通渠道,加强亲子关系。家长学校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增强家庭凝聚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家长学校的开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组织定期的家长讲座、开设专门的培训课程,或者提供在线学习平台等。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家长学校都应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根据家长的需求和关注点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此外,家长学校还应积极与学校和社区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培训。

在推动家长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各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和优势,为家长学校提供场地和师资支持,共同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可以加大对家长学校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培训的认知度和重视度。

总之,家长学校的出现为家长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增强家庭凝聚力和亲子关系。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区能够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家长们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教育培训。

家长学校教案 篇二

家长学校: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方法,很多家长在面对子女教育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应对子女教育挑战,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学校应运而生。

家长学校是一种专门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的机构或项目,旨在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家长学校的培训内容包括家庭教育理论知识、育儿技巧、亲子沟通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参与家长学校的培训,家长们可以学习到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家长学校的开展对于家庭教育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家长学校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和掌握更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提高教育意识和能力。家长们通过学习家长学校的培训课程,可以更好地理解子女的成长需求,掌握更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其次,家长学校还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增强亲子关系。通过学习家长学校的培训内容,家长们可以学习到更好的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在推动家长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和社会各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可以积极推动家长学校的开展,提供师资和场地支持,共同推动家庭教育的发展。社会各界可以加大对家长学校的宣传力度,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培训的认知度和重视度。同时,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家长学校的发展。

总之,家长学校的出现为家长提供了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有助于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希望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社会各界能够重视家长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家长们提供更全面、专业的教育培训。

家长学校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家长明白“家长与孩子一起成长”是当代成功的家庭教育之必然。

  2、建议家长注重自身良好素质和人格魅力的锻铸。

  3、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

  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方法与实施技巧,并能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灵活、有效地运用。

  三、教学方式:

  互动探究

  四、教学准备:

  1、进行相关调查及数据统计

  2、请几位某一方面做得好的家长作好简单的3分钟以内的发言准备

  3、制作好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启思 切入主题

  尊敬的各位家长,首先请大家看一个场景:

  1、多媒体播放场景。

  场景的大致内容如下:

  一位父亲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父亲一本正经地说:

  “想当年,你爷爷在世的时候,爷爷说一我就做一,爷爷说往东我不敢朝西,爷爷是长辈,长辈说的不会有错,可你呢?”

  孩子不服气地说:“现在什么年代了?长辈说的一定都对?”“长辈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吃过的盐比你喝的水还多!”父亲生气地吼起来。儿子不甘示弱地说“不一定,爸爸,克隆你懂吗?

  上次我跟你讲中国探月的事情,你什么也不懂,还有……”“别说了,你……你还真的不得了了……”父亲气冲冲地摔了摔椅子。“本来就是嘛……”孩子继续嘟哝着……

  过渡:各位家长,看了这个家庭教育的场景,你想些什么?

  2、家长讨论

  3、交流讨论后归纳:

  抛开教育的方式、方法等方面的诸多问题,这个场景至少告诉我们以下三点:(多媒体出示)

  (1)颠覆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子女对家长惟命是从。

  (2)体现了孩子对新鲜信息的敏锐和悦纳的优势-----远胜于家长。

  (3)呼唤了一种新型的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成为说得来的“朋友家长”。

  过渡:那么面对如此带有普遍性的家庭教育的尴尬,我们家长如何做孩子说得来的“朋友家长”呢?我们必须确立一种理念:与孩子共同成长。

  4、揭示主题:我们与孩子一起成长

  过渡:要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孩子对我们家长有些什么新要求,

  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我曾经选择四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共计102人,就相关情况作了一个问卷调查,现将内容归类,将调查的数据统计情况展示如下:

  (二)数据展示 剖析现状

  1、多媒体展示数据统计情况:

  内容所占比例 重智轻德 轻视能力 宠爱有余 尊重不够 示范不够 方法简单 期望过高

  90% 73% 60% 70% 87% 65% 78%

  过渡:请在座的家长自己对照一下,上面的统计表中的“内容”表现,自己是否同样也存在?我想结合着上面的数据统计情况,从孩子的角度作个解剖。从上面的数据统计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希望自己的父母怎样?

  2、多媒体出示:

  孩子们想要的父母:

  (1)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分数,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能客观地看待。

  (2)不要只看重孩子知识的发展,对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要多关注。

  (3)不要过分保护、过分照顾孩子,要提供机会让孩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4)不要只从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要多听听孩子们自己的想法。

  (5)不要只重言教,要求孩子怎样怎样,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6)不要只用说教、打骂这样简单的方式进行教育,要多研究并运用乐于让孩子接受的方法。

  (7)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对孩子有着永无止境的要求。

  过渡:各位家长,在了解目前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孩子对家长的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来共同讨论如何适应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做孩子们说得来的“朋友家长”

  (三)讨论互动 达成共识

  1、实例引导:

  多媒体出示实例:《一个可敬的学习型家庭》

  20xx年和20xx年,美国钢琴公主琳达 珍蒂两次应邀到江苏南通演出时都要邀请江苏省海门市实验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应陶同台演出。

  这个小姑娘出生在一个普通职工的家庭,自从小应陶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把家庭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重新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学习之路,在教育孩子的实践过程中与孩子一起成长。

  他们很早就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兴趣培养,小应陶从4岁开始就学习美术、钢琴和舞蹈,他们并不是想让孩子成为什么“家”,什么“星”,只是想让孩子多一些兴趣和特长。

  后来,他们根据老师的建议,并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把业余时间主要放在了钢琴和美术上。

  开始,小应陶学钢琴挺有劲的,可慢慢地就哭着说不想学了。这对父母在生气的同时,仔细想过后,决定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妈妈对孩子说:“妈妈也不会弹钢琴,今后我不仅陪你学,我自己也一起学。”

  小应陶眨着小眼睛,似信非信。

  妈妈说到做到,不仅每天准时陪孩子练琴,还专门带来笔记本,在旁边仔细地记录,每天晚上,与孩子一起学乐谱,练指法。

  妈妈的决心和毅力,终于让孩子明白,学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正是这位母亲的持之以恒,陪出了女儿的兴趣,陪出了女儿的信心,也陪着女儿走上了成功之路。

  不仅如此,在学校开展的“好书伴我成长”的活动中,为了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便于互相沟通,妈妈就和她一起阅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草房子》等书。妈妈和孩子一起享受到获取知识和本领的欢乐,一起经受了意志的磨练,丰富了母女俩的共同语言。

  为了锻炼女儿的才能和胆量,从幼儿园开始,他们就鼓励孩子参加各种比赛。社会上的爱心活动,他们都要带着孩子一起参加。为了扩大孩子的眼界,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带领孩子外出旅游:爬长城时与孩子将祖国悠久的历史,去九寨沟时与孩子讲西部大开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与孩子一起进行平等的沟通,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父母既是热心的老师,更是知心的朋友。平时他们有意让孩子自己穿衣服、整理书包,整理房间……看似生活小事,却培养了她从小独立生活的能力。

  正是这样一个家庭,正是这样一种家庭教育,11岁的小应陶被评为了市“十佳少年”,才有了开头的成果。

  2、读了上面的实例,尊敬的家长,您觉得小应陶父母的哪些地方值得您借鉴?

  3、家长互动交流后归纳:

  (1)孩子出生后就重视家庭教育

  (2)很早就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兴趣培养

  (3)不用过高的要求来要求孩子

  (4)在兴趣的选择上尊重孩子的意愿

  (5)在孩子出现问题时允许孩子有适应的过程

  (6)重视身教,用自身的行动感化孩子

  (7)重视孩子道德品质、积极情感的养成

  (8)和孩子共同学习,缩短年龄上的距离

  (四)反躬自问 着力改进

  过渡:尊敬的家长,看了小应陶父母成功的家庭教育实例,根据您的孩子的现实情况,结合您的家庭教育现状,在“与孩子共同成长”方面,您觉得有哪些需要改进的?

  1、下发问答题:

  就“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家庭教育的主话题,您觉得急需改进和加强的是什么?

  2、家长现场答题

  3、实物投影仪展示家长中具有共性的内容,并相机进行相关的解读式的讨论。

  4、归纳出示和孩子共同成长“十要”:

  一要拿下“家长长官”的架势,蹲下来看孩子;

  二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潜能、性格、需求,不“目中无人”;

  三要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条件、环境,让家庭成为孩子“温馨的家”;

  四要根据孩子发展的情况适时调整教育策略和方法;

  五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多方面提高自身素养,让孩子信你、服你;

  六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七要每周抽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户外实践体验活动;

  八要悦纳孩子们喜欢的新生事物,并做适当的了解;

  九要经常陪着孩子一起进行共同学习,既增长知识,又增进彼此感情;

  十要有超前意识,具备全面的可持续发展性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4、现场互动取经:

  就以上“十要”,请家长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请4位家长就某一方面作3分钟以内的介绍。(预设)

  5、小结:各位家长,今天我主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家庭教育的主话题。

  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不尽相同,每个家庭的氛围也各不相同,因此“与孩子共同成长”这个话题也没有统一的模式,我想以一段话作为结束:

  时代在发展,

  科技在进步,

  孩子在成长。

  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应该做孩子:

  身体的呵护者,

  知识的共研者,

  目标的引领者,

  思想的指导者,

  生活的管理者,

  情感的沟通者,

  情绪的调控者,

  意志的锻造者,

  能力的提升者,

  创新的激励者。

  (五)课后延伸 落实行动

  回到家后,请每位家长设立一本“与孩子共同成长”记录本,建议按周次记录自己在“与孩子共同成长”方面所作的改进和努力,取得的收获或感悟,让这本记录本鞭策你时刻注意:现代的家庭教育,必须做到“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长学校教案 篇四

  授课题目:家庭环境对中学生发展的影响

  目的: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而发生并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属间的社会生活群体。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其主要方面是性格特征、基本生活技能、道德情操、理想志趣。

  意义: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家教方法

  一、怎样才能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

  天下的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成栋梁?但很多家庭并不真正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孩子成才。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吃饱穿暖就是尽了家长的责任,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有的家长奉行“树大自然直”的信条,对孩子放任自流,不管不问;有的家长则一味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自己却从不看书、读报等待,这些均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能帮助家长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原则,走出教育“误 区”。

  1、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2、正确理解和履行父母的职责

  不少家长认为自己的主要责任就是赚钱养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经济环境。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古语说“养不教,父之过”,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父母对孩子的责任,不仅要把他们抚养好,而且还要教育好。在我国的婚姻法中也明文规定“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的义务”。家庭是人才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这些流传甚广的故事中,我们都能看到父母的教育对孩子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因此,家长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条件,更为重要的是要重视孩子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只有正确理解一履行父母的职责,才有可能抚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3、加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

  孩子的大部分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了。因此,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只有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4、父母要作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和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在注意言教的同时,还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家庭生活困难的时候怎样教育孩子

  现在,社会上有一股攀比风。不少人爱比吃、比穿、比派头。学校不是世外桃源,这股不良风气也侵蚀了学校,影响了孩子。有些孩子常与同伴比衣报、比学习用具,甚至比谁家有钱、谁的父母“官”大。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生活比较困难的家长应采取怎样的方式教育子女,使之真正顺应我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这句古话呢?

  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参考。

  1理解孩子的心情

  中学生尽管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评价能力逐渐成熟,但仍然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被动性;外界的评价易造成孩子内心世界的波动。因此,家长若一看见孩子情绪低落就呵斥、责骂、不仅不利于调整孩子的低落情绪,反而会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明智的家长应该是先容忍,待搞清楚原因后,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2、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

  家长可让孩子了解家长的经济收及支出状况,一起进行家庭收支记帐、核算等待。这样,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3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不要让孩子仅仅在满足了吃、穿、用时才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应同时让孩子在完成学习和劳动任务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心情。因此,家长应引导孩子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业上,并指导孩子做些简单的事情或家务劳动等等。孩子的生活充实了,就易形成积极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相反,一味地让孩子自我封闭,容易使他们精神状态不佳,再加上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带来的自卑感,孩子极易形成消极的心态。

  4、鼓励孩子多向名人学习

  让孩子多读有关名人成功的书籍,尤其是让他们了解那些曾被家庭生活困难所困扰,后经不懈努力奋斗而成功的名人事迹,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信心,进而鼓励自己、集中精力,发挥所长,矢志不渝地达到目标。这样,自卑心理也就会不驱而散。

  5、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

  因为父母无意识情绪的流露也会影响孩子的精神面貌。所以家长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生活的消极和不满情绪,更不要因为生活条件差而争吵,甚至离异;而应当用自己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影响孩子。

  三、父母离异后怎样教育孩子

  父母离异后,常会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变差,孩子失去应得的爱,心灵遭受创伤,产生诸如自卑、内向、敏感、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杜威曾说过:“家庭关系的失调是产生精神和情绪病态的肥沃土壤。”为此,离异父母应该特别注意履行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职责,加强对孩子的关怀和引导。

  1、要和孩子真诚地讲述家里发生的事情

  在夫妻双方的婚姻挫折问题上,忽视孩子是不明智的。什么也不告诉孩子,会增大孩子窥视大人隐私的欲望,或对大人产生种种怀疑的心理。而告诉孩子太多,又会使他处于为父母忧虑的状态。较好的方式是,自然而又恰当地表述你们当前关系的变化。你可以这么说,“我和你爸爸之间有些矛盾,不过我们正在着手解决。”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真诚地对孩子说:“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永远是你的妈妈和爸爸,我们会永远爱你的。”

  2、离婚后父母双言应继续关心孩子

  离了婚的父母虽然已经不是夫妻,但仍是孩子的父母、妈妈,仍是孩子的监护人。有些离婚后,的父母觉得孩子成了累赘,是“拖油瓶”,不抚养孩子。勉强抚养孩子的一方往往也不真心爱护孩子,甚至经常拿孩子出气,随意训斥、打骂、这既违反了我国《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规,也不符合人之常情。我们知道,家庭在孩子心目中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地方。家庭的破裂,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大的不幸,如果离婚的父母双方再不关心爱护孩子,不仅会加剧孩子对爱的失落感,而且表碍于他们对人生道路的正确理解,或自暴自弃,或郁郁寡欢。如此,何谈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3、要满足孩子生活上所必需的物质要求

  离异家庭,因为经济条件 下降,容易使孩子产生羡慕同伴生活条件的心态。若孩子的物质要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嫉妒的与憎恨,甚至出现偷窃或其它违法乱纪行为。很多少年犯出自父母离异家庭,其原因即在于此。因此,离异后,作为孩子的父亲、母亲,应加位履行家长之责,尽量关心自己孩子的生活,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一般健全家庭的孩子相差不要太大。即使稍差些,也应该向孩子讲明道理,以消除其自卑心理和不良行为。

  4、还应主动关心孩子的学业

  家庭破裂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家长平时应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并鼓励孩子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使孩子从忧郁、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可使其孤独、内向的的性格在活动中和到矫正,促进其性格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5、尽可能加强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家长应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告诉老师家里发生的事情,让老师能针对孩子的情况因材施教,关心,爱扶父母离异家庭的孩子,使他们感到处处有亲人,到处有温暖,以补偿所失去的爱。.

  四、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一般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中学生是小孩子眼中的“大人”,大人眼中的“小孩”。这一时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珠不知,这种教育方针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顶尖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4、长的榜样作用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在工余时间,家长钻研业务,或通过读书,看报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不仅有益于自己,同时也有益于孩子。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日日设牌局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孩子进行了中学阶段,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的家庭里,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

  五、怎样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

  现在很多家长有亮这样的感觉:孩子上中学后,似乎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甚至还和父母顶嘴;有什么事情也不爱和父母商量。家长们觉得越来越难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两代人之间有了一层隔阂。其实,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成人感,自尊心和自主性大大增强;讨厌父母喋喋不休的指教,不愿父母干涉他们的行为;内心的秘密往往不肯告诉家长等等。要想获得两代人之间自然、亲密的关系,就需采取适当方式加以沟通。下面一些建议,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必须在时间上有所投资

  家长们常常认为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赚钱养家。其实对孩子来说,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一个可以让孩子倾吐心事的朋友。要达到这种地步,非得平日有足够的时间沟通不可。建议大家平时多和孩子在一起聊天、看电视、散步、游玩等。在这种轻松的气氛中,谈话才能渐入佳境,至于平时连回家吃饭都“没有时间”的家长,就不要太期望孩子会与你畅所欲言了。美国关总统布什夫人在美国一所著名女子私立学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曾深情地说:“年轻的女士们,有一天当你们到了我这样年纪的时候(布什夫人当时已70岁)你们回顾你们一生,决不会因为曾经错过一次赚钱的机会、一笔生意的交易而感到后悔,你们却会因为没有好好花时间和你们的孩子、和他们的丈夫、和你们所心爱的人建立美好的关系而感到后悔不已。”布什夫人的肺腑之言,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迪。

  2、跟孩子沟通必须讲究语言艺术

  沟通的意义绝不是“我有话要说”,更不是“大人说,小孩子听”。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当然不喜欢和你在一起。因此,父母与孩子谈心,若要取得好的效果,既要注意谈话主题,也要考究语言方式。比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大人教育小人的“古训”,而“多读书才能实现你自己的理想”更符合当今儿童的语言特点,可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3、话多不灵

  孩子在学校听到的几乎全是教师滔滔不绝的教诲,一堂课接一堂课,天天如此。回到家里,要是父母还是喋喋不休地教导,孩子当然会反感、会顶牛。因此,建议父母的话要简练,准确,能带些风趣幽默更好。有些话可以只说一半,结论让孩子自己想出来。要是家长的话太多、太碎,孩子把耳朵堵住,那么,家长的话就成了没人收听的广播电台。

  4、多鼓励、少批评

  这个社会因为人多,竞争也厉害,家长对子女的期待也高。这样,家长与子女的对话就难免批评多于鼓励,强调孩子的不良习惯并与别的孩子相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等待。其实这一比毫无积极意义,相反只有使孩子丧失处信,产生自卑和自弃感。倒是鼓励的话能让孩子有自我肯定感,激励上进心。

  5、家长需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难题,因此,建议家长诸一点有关书刊,了解一些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利于为两供之间的沟通提供科学性的指导,减少家庭教育的盲目性。

家长学校教案 篇五

  教学重点

:习惯的培养是家长的任务,习惯决定学习的效果

  教学难点

:怎样培养习惯和培养的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与思考

  授课对象

:二年级家长

  建议授课时间:第一学期第一---二个月

  教学内容:

  一、导课

  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好!

  孩子进入学校一年的时间了,大家经过第一学年的学习,从孩子如何适应幼儿园升小学的具体实践中,了解了家长、家庭在孩子成长经历中的重要作用。今天,我们可能发现了孩子的学习习惯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也可能常常为孩子不能很好的写完作业而无奈,孩子的字写得不规范而不知所措,我们开始面对很多来自学校的要求、孩子之间的比较、老师的不断发来的短信、反映孩子在学校表现的不如人意等等问题,我们应该从什么方面入手,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长的更好?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情绪和欲望走进课程,希望今天的学习能让你收获一些观点,了解一些方法,回到家里,请你带着欣赏孩子长大的心情和情绪,把今天学习的方法用适合你家孩子的动作,和孩子一起实验一段时间吧。

  二、授课

  (一)本节课程的要求

  ●请大家先了解一下我们学习的课程标准: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关于7—12岁年龄段的家庭教育指导中是这样说的:

  7—12岁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是整个儿童期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该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儿童身高和体重处于比较迅速的发展阶段;外部器官有了较快发展,但感知能力还不够完善;儿童处于从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情绪情感方面表现得比较外显。

  ●教育指导内容要点第六条说: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创设安静的环境,引导儿童专心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正确对待儿童的学习成绩。

  (二)我们来讲讲习惯是什么?

  ●习惯的定义

  人们常说“习惯成自然”,其实是说习惯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去做了。比如每天要刷牙、洗脸等。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我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认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例如,儿童养成在饭前、便后或游戏后一定要洗手的习惯后,完成这种动作已成为他们的需要。他指出,习惯形成就是指长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习惯形成是学习的结果,是条件反射的建立、巩固并臻至自动化的结果。

  结合《现代汉语词典》对“习惯”一词的解释,“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不难看出,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习惯的特征

  1、简单: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东西。

  习惯并不深奥,常常很简单。比如按时作息、遵守规则等等,其实都是做起来一点都不难的事情,难是难在坚持。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并且把最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2、自然:自然就是不假思索、不用思想去控制的行为,这是习惯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果做一件事情还需要专门的思考和意志的努力,表明习惯并未真正养成。比如每天晨练30分钟,孩子要是在父母的提醒下才去,只能算是一种行为,而非习惯;孩子要是想都没想,自动地去锻炼,一天不锻炼就感到别扭,觉得浑身不舒服,这就叫养成习惯了。

  3、后天性:习惯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是一种条件反射。有的习惯是很自然、不费什么功夫就形成的,有的则需要长期、反复的训练。而养成同一种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会因个体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4、可变: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一般形成后就很难改变,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即使是已经形成的很牢固的不良习惯,只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和影响,也能发生改变。当然,这需要极强的意志力和自信心来克服惯性的作用力。

  5、情境性:习惯是在相同情境下出现的相同反应。养成某种习惯的人,一旦到了特定的场合,习惯就会表现出来。比如有的孩子只在学校爱劳动,在家里就懒了,就是受到情境的制约。

  (三)我们想想时常要面对孩子的习惯现象

  ●孩子的磨蹭现象

  对于一年级六七岁的孩子来讲,“磨蹭”现象非常普遍,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有体现。从早上起床、洗手、吃饭到晚上做作业、收拾书包、洗漱休息等一系列活动都需要父母不断催促……

  ●注意力飘浮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曰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

  ●写作业总是缠着家长,不看着他就写的一塌糊涂

  ●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总爱与别人打架。

  你还能说上几十条吧……

  (四)这些现象是谁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不好习惯的养成并不一定全是父母的错,也可能压根就不是父母的错。你也不能完全靠自己去改掉孩子的一些坏习惯。重要的及时的发现、观察孩子的行为,用积极的事情逐步理顺孩子的好习惯。

  你决定着手改变孩子的不好习惯时,一定要先花一段时间观察他们的这种行为,同时也要审视你自己的态度:

  为什么你觉得这种行为很烦人?

  你的孩子这种行为,他(她)的同龄人没有出现吗?

  以你的孩子现在的年龄,这种行为真的是应该得到控制的吗?

  这种行为如果持续下去,会给你的孩子带来伤害吗?

  这种习惯有没有给你的孩子带来一些益处?

  如果你的孩子改掉了这个习惯,你会用什么来代替这个习惯所给他?不好的习惯是别人看出来的。你可能倾向于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归为“坏习惯”,但实际上,这些只是典型的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可能只是稍稍过分了一点点,这些行为让你烦恼、气愤甚至厌恶。要直面这些行为。

  孩子在学龄前会给你带来愉快和乐趣,但他们也可以使你很痛苦。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天生不注意卫生、粗心大意、吵吵闹闹。他们想要即时的满足感,他们三分钟之后就会忘了你的话,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照顾他们。而且,他们永远不会走开。但是这些典型的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就属于坏习惯吗?那么就要看是谁在下这个结论了。家长在这个时候并不懂得家庭教育,让孩子的行为出现了一些偏差,这就是严重的问题了吗?不要自责,我们还有时间影响孩子做事的动机的方法!

  在你考察了孩子的行为和你的态度之后,如果你还认为那是不好的习惯,那么就应该谨慎对待了。

  方法是:尽量不要很自然地以为坏习惯是孩子人生的必经之路。

  有些习惯可能是疾病。例如尿床,就有可能是膀胱异常所引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早发现,早治疗为好。

  其他会引起麻烦的行为,如果被忽视,就会会根深蒂固,难以根除。而且,在你等着这个阶段过去时,你的孩子可能会在改掉坏习惯之后,还会长时间受到这个坏习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影响。这样的话,你的孩子也许就会被其他孩子、被老师和其他的成年人疏远,而你也可能被其他父母所疏远,因为他们认为你要为你的孩子的坏习惯负责。

  对于你的孩子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一些持久的问题行为,最好还是跟儿科医生或家庭教育指导师、儿童教育专家谈谈。你会发现,这些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关注,而你也会十分惊奇地发现,你的孩子是很“正常”的。

  尽量不要怪你的孩子有”坏习惯”。坏习惯毕竟只是习惯,大部分都是他们不知不觉就有的,并非故意的。学龄初期儿童养成坏习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迟缓发育,或者是父母的照顾出了问题,或是感情受到伤害或刺激,又或者是一些生理的问题,但很少是因为孩子有报复心里或有意去这样做的。学龄初期儿童还不至于诡计多端。

  不要责怪你自己,你的孩子,或是其他人都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而对一个养成坏习惯的学龄初期儿童施加惩罚,是不能真正将习惯根除的。相反的,要尽量用积极的强化作用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注重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赞扬和鼓励,不要在他们失败时责备、惩罚他们。

  (五)习惯于学习的关系

  长期行为导致思维形式定式,对学习产生影响。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天性。

  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就是最差的主人。

  三、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一)如何面对孩子的磨蹭现象

  与家长朋友交流,说孩子做事太慢了,看着让人着急,其实,细心观察,孩子做某件事时并一定慢,写自己的名字,吃冰激凌,慢吗?不慢!而是做“不喜欢”的事情时喜欢东摸摸,西看看,把时间浪费掉了。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孩子“磨蹭”的具体原因,根据原因再来对症下药。

  我个人归结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 学习兴趣低落,硬着头皮应付,缺乏自信

  2. 时间观念不强,自制力弱

  3. 家长的直接原因导致孩子行动迟缓,成为“慢性子”

  解决的方法是:

  1、学习兴趣低落,硬着头皮应付,缺乏自信。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学习兴趣低落的原因很多,哪些情况是出于应付?什么原因导致不自信?

  ①家庭环境的影响(为孩子营造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

  任何家庭都会有矛盾,有争执,尽量不要把矛盾和争执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能拿孩子当出气筒,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心情愉悦,做事才有动力。(我们大人是这样的,心情不好时,什么都不想做,孩子也是如此。)

  孩子年龄小,还没有一定的排干扰能力,在孩子学习时,最好给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出现声音大的家务避开孩子学习的时段,关掉电视,电脑,陪一起看书读报,营造一个全家共同学习的氛围。(如果大人在一旁打扑克、玩麻将,孩子是无论如何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的。)

  ②家长对待孩子的态度(善待孩子的兴趣)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我们应对孩子的兴趣抱以支持欣赏的态度,既是有偏差,需要我们做的是积极引导,耐心指导,给孩子一个自由的思考空间,而不是把大人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那样会加剧孩子的叛逆心理,与你的期望背道而驰。(如:孩子玩电脑游戏,我们应支持孩子玩一些益智类的游戏,用讲故事(最好是有根据的故事)的形式给他灌输暴力游戏的危害,并相信孩子能控制自己。)

  孩子的好奇心强,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值得探索的,我们应该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当孩子带着问题问父母时,父母最好不要直接告之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亲自去试验,去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这样会大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装做不懂,向孩子提问,和孩子一起感受思考的过程。)

  ③孩子与老师的关系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家长应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以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只有全面了解孩子,才能有的放矢。(一四班的家长做的已很好,主要是我们遇到的老师好,很多时候是老师主动找我们谈话)

  诚恳地与孩子交流,多倾听少评论,经常说些鼓励孩子的话,不自信时,不妨说点善意的谎言,如:“今天我与老师通电话了,老师说你进步很大,特别是***方面,”老师的话是神圣的,一句鼓励的话也许就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哪方面弱,就不断的夸奖那方面)

  ④孩子压力大(让孩子失去学习兴趣)

  所有的家长都一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怕孩子的学习跟不上,作完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外,,有的家长还要布置大量的智力型作业,学习时间长,精力不集中,必然磨蹭,时间久了,孩子就会疲于应付,边学边玩,失去学习兴趣。(咱们应尽量多陪孩子玩,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让孩子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并不失时机的向孩子请教,放下架子叫孩子一声“老师”,让孩子体会到亲情带来的快乐和被人请教的成就感,遇到不懂得问题,怕丢自己“为人师表”的面子,就会很自觉的去寻求答案。)

  2、时间观念不强,自制力弱。

  好的时间观念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前提。我们应帮助孩子克服由于淡薄的时间观念所形成的不良习惯,增强孩子的时间观念,让孩子养成惜时,守时的好习惯,指导孩子合理利用时间。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① 本身对时间没有明确的概念

  咱们说一分钟是60秒,但孩子的抽象思维还是有限的,他想象不出究竟60秒是多长,那就需要我们平时做事情时,经常强调一下时间的概念,如:我们早饭用了20分钟;这首歌曲有4分钟,我们打了30分钟的球,你喝这杯水只用了10秒钟等等,经常灌输,孩子对时间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才能更好的掌握时间。

  ② 孩子没有为浪费时间付出代价

  做作业前我们先了解孩子的作业量,根据孩子的作题情况,如果10分钟能够完成,那就给他规定20分钟,并把小表放在书桌旁,不管是否做完,到时间就把作业收起,(当然事先要和老师说明情况)。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做不完作业对孩子来讲是不光彩的事,至少是得不到小贴画或小红花了,甚至还要挨老师的批评。吃饭也是如此,孩子可能吃的较慢,给他多留出几分钟,如果磨蹭肯定吃不饱,即使吃不饱到点就不准吃了。(所有这些情况,事先要和孩子讲明白道理,让孩子明白我们这样做的目的。)

  *养成惜时,守时的好习惯:

  建议大家从4个方面做期,坚持一段时间,效果一定会很好。

  ①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作息表(根据实际情况,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状况不同)

  时间表上的内容应包括起床、吃饭、上学、放学、作业、休息以及休闲娱乐、读书的具体时间,教育孩子认真遵守、持之以恒。(等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即使没有时间表,他自己就会合理有序的安排自己的事务)

  ②时间安排上要有张有弛

  玩是孩子的天性,一定要照顾到孩子的心理和身体承受能力,尽可能多的安排玩的时间,如果孩子喜欢,尽量陪孩子一起玩,以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保证孩子的睡眠,六七岁的孩子一般睡眠时间要保证9—10个小时,这样才能精力充沛,更好的学习。

  ③利用零碎的时间

  茶余饭后的时间现在主要是听英语,偶尔也会一起读报、猜谜语或聊天。坚持下来,孩子慢慢也成了习惯,一坐到餐桌旁,就会自觉的打开CD机播放英语歌曲,细算下来,这段不起眼的时间还学了不少东西。

  ④鼓励为主,给予奖励,帮助孩子培养自主做事的习惯

  无论那个时段表现好,就画一颗红星,如果自觉完成,就奖励两颗红星,为了鼓励孩子遵守时间,偶尔也会夸他是超级棒,就得三颗外加一个优字,孩子很想得到更多的红星,更想让我在爸爸和来访的朋友面前夸他,每天都会很自觉的按照作息时间表生活学习,渐渐已养成了习惯。如果有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乱了生活规律,我一般会在表格上注明,表示不是孩子的过错。如果是孩子直接的原因,当然得不到奖励,有时为了不打击孩子,怕他丧失信心,我会画个特殊的符号,表示妈妈依然相信儿子会做的很好!这样就能保持孩子高涨的生活学习热情,把惜时、守时看成很自然的生活习惯。

  3. 家长的直接原因导致孩子行动迟缓,成为“慢性子”

  可能造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①家庭成员的影响

  所谓天生,实际上人在性格上遗传的因素很少,更多是后天的影响。观察一下和孩子经常接触的人是不是这种性格,孩子从小喜欢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涉及到父母的榜样作用,暂且不谈,)设想如果大人干事利落,有条不紊,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怎么会成了“慢性子”呢?

  ②孩子缺乏锻炼

  大人为孩子包办的事情太多,孩子没有得到锻炼,以致自己做任何事情时到缺乏自信,不敢大胆的去做,惟恐做错,甚至根本就不会做,故而行动迟缓。

  ③对孩子的信任不够。

  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在家和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快点。”可能在当时的情况下管用了,但并没有起到长期的效果,对这种没有时效的话还不如不说,说多了,孩子听疲了,几乎没反映,还会引起孩子反感,大人也生气。换一种表扬的方式,夸赞他比昨天又快了,比上次做的还要好,如果能再快一点,就更好了,先奖一个小贴画,如果明天不用妈妈催,就做的又快又好,就得两个小贴画,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得到,放心吧,孩子一定会为明天的两个小贴画竭尽全力。

  ④家长的说话方式问题(用“中庸之道”,让孩子自己选择)

  孩子玩的正尽兴,忘记了写作业的时间,这时父母轻说几句孩子可能还是照玩不误,根本不听您的。您要是大发脾气、严肃地对孩子说“赶紧写作业”,孩子一定会很不开心,耷拉个脑袋坐在书桌旁写作业,那种状态肯定让人不舒服。那么不防折中一下试试,你可以对孩子说:“写作业的时间到了,你再玩三分钟还是玩五分钟?”不管孩子怎样选择,都是开开心心地坐在书桌旁。孩子该休息了,孩子却还想玩一会,对孩子说:“休息时间已经到了,你说再玩五分钟还是八分钟?” 对孩子不要说陈述句(你该做什么了),而是对孩子说选择句或疑问句(什么时候去做呀?)试试看,或许您会收到奇效。

  总之,“磨蹭”个很不好的行为习惯,无论将来干什么都会影响做事效率,我们做家长的首先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用足够的耐心帮助孩子改掉这一坏习惯。

  (二)如何面对孩子的这些“毛病”(更应该叫做“现象”或“成长经历”)?

  我们用“为什么?怎么办?”来讲解这方面的解决方式。

  1、注意力飘浮不定,专注的目标会经常转移;心不在焉,常沉浸于白曰梦而忘记眼前的事情,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其实孩子不是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将注意放错。只要家长用心帮孩子纠正,使他们将心事转移到主要事情上去,往往会有不错的表现和成就。

  你该怎么办?

  家长对孩子的这类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培养孩子做事的良好习惯和学习兴趣,这对孩子注意力的发展非常重要。家长应该认识到,专心其实是一种可以训练、学习和培养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在家里和孩子做一些专门的注意训练活动来促进注意品质的改善。以下几种家长可以参考选用:

  听觉注意训练:

  1)听数报数法:让孩子听一组数字,如375985,然后立即报出来。每天训练的数组可逐渐加长。

  2)听数倒背:读给孩子一组数字,让孩子倒背出来,如426,孩子背出“624”。数组随训练的进程逐渐加长。

  3)复述词语:家长从书中随意读出5个词,要求孩子复述;家长从书中读出6个词,要求孩子复述;

  4)数数法:从3开始,隔3就数,如3、6、9、12、15……数到300;从300开始,隔三就数,数到3。也可选择从其它数字开始。不管怎样数,先记下时间,看多长时间数完。然后看后一次数是否能快于前一次……

  5)读书训练:家长和孩子各拿一本相同的书,选一篇文章让孩子大声朗读,家长记下孩子读错的地方;再让孩子从头读起,看读书的时间能否加快,错误能否减少。

  6)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异同(同中找异,异中找同),比大小、长短,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一页图中的物品记住,然后合上书让孩子报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让孩子在接受这些训练时不感到枯燥,可以有一定的奖惩措施,也可和家长以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这样可以增加训练活动的乐趣。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表现出专心、坚持和耐心的榜样。一旦发现孩子有专心的表现,更应加以鼓励和称赞。

  2、孩子写作业总是缠着家长,不看着他就写的一塌糊涂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你没有按照一年级孩子刚入学时,家长学校第一讲“坚持建立孩子独立完成自己任务的概念”的方法坚持去做,所以,孩子的举动都是我们没有坚持正确的教育方法得到的。现在再开始坚持还会有效果,大家再愿意听一遍吗?

  你该怎么办?

  第一、给孩子建立“家庭红花榜”: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和孩子商量“红花榜”的操作方式,并签字认可。

  建议方法:每次写完作业自己检查,完全正确的给三朵小红花,家长签字时发现错误不要马上说出来,而是说:“宝贝,妈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一道题,以此类推)的手你没有拉着啊!自己看看能找出来吗?”孩子检查出来改正后,本次只得两朵小红花,如果检查不出来,不得小红花;如果错误多,适当减去以前的的小红花。家长把错误的题找出来,让孩子做在另一本《改错本》上,改错本上设计几个小栏目:时间、错题再现、修正表现(写上正确的)、错误原因(粗心、没听懂、没有问老师)在原因上做记号,每周一次总结,根据总结中孩子的进步再另加小红花。

  第二、短信传喜讯:每天向亲戚、朋友(老师)发表扬孩子作业独立完成并认真检查的喜讯,一周一次统计,每月根据统计按分值给孩子奖励。注意要做到:事先与孩子商量,根据孩子的情况制定孩子跳一跳可以达到的短期目标,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家长的耐心是养成孩子独立学习习惯的`关键:中国的家长80%都耐不住失败的过程,在孩子出现作业错误时,为了争取时间经常采取代其检查,赶快完成的方式,剥夺了孩子自己经历的权利。家长会以“我还有事情,没有时间管孩子。”为理由,把问题最后积攒到孩子身上,等到孩子长到需要自己独立而没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就形成了家长和孩子因为成绩而经常出现的“家庭战争”。

  如果你已经这样坚持做了,孩子的作业还是一塌糊涂,字写得歪七八扭,就要考虑孩子身体自身的原因了,如:感统失调的孩子总是把物体看成反方向的,经常把“3”写成“∽”或“∑”,这不是孩子自己有意的过错,而是生理原因,是因为我们是剖腹产生的孩子,有没有经过“三翻六坐九爬”的自然感统训练,孩子自然就写不出好看正确率高的作业。我们要做的事是:抓紧进行补救。方法很多,大家可以上网去查找。

  3、小伙伴们一起玩耍时,总爱与别人打架。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孩子这样做的理由是因为他们有挫折感。6-7岁的孩子身体正在高速发育,他们之间争强好胜的心态是正常的,在出现矛盾时,很难实现彻底的沟通。所以,当他们感到不满时便会拔拳相向。还有一个因素可能导致孩子变得情绪暴躁,那就是他们的智力发育速度通常快于他们的运动神经的发育速度。例如,如果孩子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面前的项目,他便会感觉沮丧,随之会迁怒于周围的小朋友。

  

你该怎么办?

  直接告诉他们“不能打人,这样做会让别的小朋友感到疼痛,甚至受伤。”教会孩子发生这样的情况时,先躲到一边,离和自己发生纠纷的小朋友相对远一些。同时,父母要在家里鼓励孩子多用礼貌词语表达情感和需要,多教给他一些常用的礼貌话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不客气、没关系、你先来、好的、再见、欢迎你……”,以方便他在外面和其他孩子交流。此外,当孩子感到饥饿,而且没有休息好时,更容易被激怒,因此父母每天的早餐、午餐一定要为孩子做好、合理调配营养,养成早睡早起和午睡的习惯。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打架的情况会逐渐减少。

  总之,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耐心的等待孩子的成长。必须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认真想想孩子到底需要哪方面的规范性的习惯。不要指责、不要急躁、不要攀比,按照自己的感觉,正确的做就是了!

  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家长在指导中学孩子学习习惯上,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预习的习惯。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思考怎样解决问题,能把自己理解不了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更好地听老师讲解。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记笔记并事后整理的习惯。随着中学课程内容的增多和复杂化,记笔记有助于抓住重点。如果因时间限制,当堂记的东西较零乱,那么课后还要进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条理。整理的过程是一个很有效的过程,而且还能锻炼自己分析、归纳的能力,一举多得。所以应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

  3.课后复习的习惯。复习的目的是“温故而知新”。复习要与遗忘作斗争,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因此,要巩固所学知识,必须及时复习,加以强化,并养成习惯。

  4.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孩子学习上有困难请求家长帮助时,家长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应用热情的语言鼓励孩子自己“试一试”。孩子实在无法独立解决时,也不能包办代替,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启发,使他能在你机智而不露痕迹的引导下,觉得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完成的,让他尝到胜利的甘甜,对自己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个问题的挑战。

  5.及时改错的习惯。让孩子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加深错误在脑海中的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错误收集起来,用“错别字举例”、“错题汇编”等形式分类记载,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6.认真书写的习惯。相当一部分孩子和家长不重视书写,认为它只是形式,对学习没有多大影响,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从另一个方面看;一个能够认真对待书写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7.认真观察、思索的习惯。提前为进人中学做准备,到了中学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力。语文的写作训练就不用说了;数学的能力培养要以学生对自然界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观察为基础;物理的实验和化学的演示都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生物则要求学生对生命现象和动植物进行持久的观察。这些观察要求学生不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光看不想难以得出结论,因此,在小学初级阶段就要训练孩子养成边观察边思索,勤于观察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家长要引导孩子从身边的生活小事开始观察,经常向孩子提出问题并与之讨论,促使他去观察思索,并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积极阅读、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应鼓励孩子在反复阅读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广泛吸收课外的知识和信息,养成积极阅读的习惯。家长要为他们的阅读创造物质条件,积极购买有关书籍和订报刊杂志。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的,写作过程不仅是运用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也是一种严格的观察、思维和想象等认识能力的训练。在养成观察、思索、阅读习惯的同时,要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家长可要求孩子勤写读书笔记、读后感、观后感和日记。

  9.养成有条理的习惯。学习用具的收拾要有规律,书本存放在书包或书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做各科作业要预先安排好时间等等。东西存放无规律,要用时东寻西找,心烦意乱,极易影响学习情绪;做作业不讲条理,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学习效率就低。

  结束语

:有人说,上帝对人类最公平的两件事之一,就是每个人都是一天只有24小时。记得小时候曾经念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话,虽然我们并不知道所谓“一寸光阴”到底有多长,但是既然时间与黄金相比,其价值昂贵也就可知了(其实时间远比黄金宝贵无数倍)。那么如何利用好每天这24小时,好好管理自己的时间,以求得最大的效用,这无论对个体或集体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

  一个人是否每天都有明确的目标,是否每天有合理的时间安排,而不是乱七八糟、糊里糊涂的生活,这对于他离成功的远近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每个人的时间就更加显得宝贵了,应该做和不得不做的琐事塞得满满当当,真正想做的事却又找不出空档来,“忙、盲、茫”是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我们只要保持科学合理的生活、学习、工作习惯,有明确家庭教育观和耐心的等待孩子成长的管理观念,就能够最大限度的陪伴孩子成长,让我们的孩子迈向更加辉煌的成功彼岸。

  家庭作业:

  1、为什么我们要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2、孩子的习惯应该怎样培养?

  3、你的孩子身上有什么“现象”?你准备怎样面对?

家长学校教案 篇六

  合理支配零用钱 杜绝网络游戏

  教育目标:

  1、帮助家长教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零用钱,学会合理消费。

  2、拒绝网络游戏,学会正确利用网络。

  教学重点

  1、教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零用钱,学会合理消费。

  2、正确认识网络,拒绝网络游戏,做一个文明有识的小网民。

  教材内容:这一讲主要是从孩子对于零花钱和网络游戏两个方面的管理上给家长朋友们提出的合理建议。

  教学时间:一课时(60分钟)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授说理法,教材导读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教育故事,进入学习情境。

  教材情景创设:孩子希望像同桌一样得到更多的零用钱,却遭到了妈妈的拒绝,孩子心理不平衡,爸爸通过耐心的谈话,了解孩子零用钱的去处以及孩子渴望得到零用钱的目的,引导孩子合理支配零用钱。这位父亲的做法是非常值得大家效仿的。

  (二)现身说法,分析症结。

  首先,请个别家长朋友谈在孩子的零用钱方面自己是怎样做的,孩子又是怎样的表现。然后请其他家长针对教育故事中爸爸的做法和生活中这几位家长的做法展开讨论,寻找关于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零用钱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家长门共同的困惑,一同走进专家课堂。

  (三)专家课堂,指点迷津。

  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和家长朋友一起来阅读。在专家课堂里,首先帮我们分析了孩子不能合理支配零用钱的原因,然后指出家长朋友们应采取的正确做法:

  1、确定给孩子零用钱的时间。

  2、合理规划合理的零用钱数额。

  3、规划零用钱的适用范围。

  4、不随便增加或减少零用钱的数额。

  5、教会孩子储蓄。

  5、鼓励孩子把零用钱捐助慈善事业。

  6帮助孩子建立家庭银行卡。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要合理监督孩子的零用钱,监督孩子零用钱的去处,当孩子出现零用钱不够用是,家长一定要问明钱的用途去向,帮助孩子分析哪些是正当的花费,哪些是属于不必要的花费,学会合理消费。和孩子一起算好收支帐对家长朋友还是有所启发的。

  (四)谈打算,订计划。

  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家长一起来围绕孩子的领用前的收支状况设计一个表格,并制定出关于引导孩子合理支配零用钱的计划措施。

  (五)作业

  认真填写设计表格,做好周总结,月总结,季总结,年总结。

  就网上游戏真过瘾进行讨论

  (一)提出问题,各抒己见。

  师:在信息时代,网络游戏以其较强的互动性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吸引了很多孩子沉迷于其中。面对这种情形,家长朋友们是如何做的呢?

  家长朋友们各抒己见,讲述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认识和做法。

  教师借机引导家长朋友进入第二环节。

  (二)阅读教育故事,评价分析。

  和家长朋友一起阅读书中的教育故事,面对沉迷于网络游戏中的孩子,家长的苦恼溢于言表。教育故事中妈妈的软弱和爸爸的粗暴都是不可取的,而教育专家通过和孩子和风细雨的交流,是孩子及时悬崖勒马。那么,在家庭中如何让孩子远离网络游戏,使孩子健康成长呢?进入第三环节。

  (三)走进专家课堂,聆听专家教诲。

  专家提示,首先要分析孩子迷恋网络游戏的原因,弄清孩子为什么喜欢网络游戏。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孩子放学后几乎找不到伙伴玩耍,网络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填补了孩子的孤独。另外,在孩子的学习压力逐渐增大的时候,网络游戏使孩子压抑的心灵得到了释放,从中寻找到了自信。其次,家长朋友要采取措施,帮助孩子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健康成长。对于沉迷在网络中的孩子,家长朋友们应该怎样做呢?首先,不要强行禁止,要培养孩子网络之外的兴趣,多创设和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指责。同时,要做个有心人,为孩子做出表率。在此问题上,家长朋友们一定切记:引导永远比堵截更积极,更有效。

  (四)总结

  教师针对家长讨论的情况和教育故事给予的启示以及专家课堂,进行总结,引导家长朋友一分为二地看待网络游戏,让网络成为辅助孩子学习,开拓知识的工具。

  (五)作业:

  1、教会孩子正确上网,引导孩子客观公正地看待网络游戏。

  2、和孩子达成共识,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

相关文章

国防安全教案【优选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防安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国防安全教案 篇1...
教案大全2014-01-04
国防安全教案【优选6篇】

一年级《大雨和小雨》教案【精简3篇】

年级: 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1 歌曲寻找生活中的声音;2〈〈大雨和小雨〉〉;3 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材分析: 歌曲音域六度,旋律流畅、节奏简单,富有儿童特点。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
教案大全2017-03-04
一年级《大雨和小雨》教案【精简3篇】

小学美术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美术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美术教案1一、教材分析...
教案大全2012-07-06
小学美术教案(优质6篇)

中班绘画教学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绘画教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绘画教学教案 篇1  活...
教案大全2017-07-04
中班绘画教学教案(实用6篇)

陋室铭教案通用(推荐4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陋室铭教案(通用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陋室铭...
教案大全2016-07-02
陋室铭教案通用(推荐4篇)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音乐教学教案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
教案大全2018-09-02
小学音乐教学教案(经典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