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案【优质4篇】

题西林壁教案 篇一

题西林壁教案是一份具有深远意义的教学材料,它以西林壁为题材,通过让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壁画中的细节,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本篇将从教案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介绍题西林壁教案。

首先,题西林壁教案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壁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学习壁画的细节,学生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壁画也是历史的见证,通过研究壁画中的人物、场景和物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传承。因此,题西林壁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壁画,培养学生对艺术和历史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

其次,题西林壁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壁画的介绍、观察和分析。教案首先会对西林壁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壁画的历史背景、制作材料和保存状况等。接着,学生将被引导观察壁画中的细节,包括人物形象、服饰、建筑和景物等。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描述来感知壁画的美和文化内涵。最后,教案还会引导学生分析壁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透过壁画来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价值观和审美观。

最后,题西林壁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和实地观察。在讲解环节,教师会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壁画的背景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在讨论环节,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分享对壁画的观察和感受,通过互动交流来拓展彼此的认识。在实地观察环节,学生将亲自前往西林壁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壁画的魅力和历史氛围。

综上所述,题西林壁教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壁画,旨在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教案的内容包括壁画的介绍、观察和分析,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和实地观察。通过题西林壁教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文化,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

题西林壁教案 篇二

题西林壁教案是一份以西林壁为题材的教学材料,旨在通过学习壁画的细节,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本篇将从教案的设计、实施和效果三个方面分析题西林壁教案的特点和意义。

首先,题西林壁教案的设计经过精心策划,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教案在引导学生观察壁画时,通过提出问题和提示,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发现壁画中的线条、色彩和构图等艺术元素。同时,教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壁画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壁画的意义和价值。因此,题西林壁教案的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

其次,题西林壁教案的实施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和体验式学习。教案在讲解环节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壁画的背景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知识。在讨论环节,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分享对壁画的观察和感受,通过互动交流来拓展彼此的认识。在实地观察环节,学生亲自前往西林壁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壁画的魅力和历史氛围。这些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最后,题西林壁教案的实施效果显著,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观察壁画,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提高了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教师通过教案的实施,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在观察和分析壁画时能够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题西林壁教案的实施效果明显,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题西林壁教案通过精心设计和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历史意识。教案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教学方法注重师生互动和体验式学习。教案的实施效果明显,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一致好评。题西林壁教案的成功实施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题西林壁教案 篇三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峰(fēng)不识(bù shí)只缘(zhǐ 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1)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2)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部首,再查()画。第四笔是(),名称是(),第五笔是(),名称是()。

  (3)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4)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1)齐读一、二句诗。

  (2)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3)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画。

  (岭:峰:)

  (4)说说“岭”“峰”的区别。

  (5)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6)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7)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8)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从上往下看,庐山是();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9)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1)自读。

  (2)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_______,是因为_______。

  ②因为_______,所以_______。

  ③_______,所以________。

  ④之所以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

  (3)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4)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5)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6)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1)古琴曲《高山流水》;

  (2)古筝曲《渔舟唱晚》;

  (3)二胡曲《二泉映月》;

  (4)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重点指导“缘”的写法,注意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是撇折和横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

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游戏,要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出示六色方柱体)

  2、欣赏庐山风光,引出课题。(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师简介庐山)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解题意、知作者

  1、结合注释解释“题”、“西林”的意思。

  2、说说关于对苏轼的了解。(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三、初读课文,朗读背诵

  1、现在请同学们把古诗仔仔细细的读上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指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侧:cè 庐:lú 缘:yuán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小组讨论赛读,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出示诗歌诵读)

  四、探究诗意,揭示道理

  1、感受“不同”,理解句意。

  (1)学生理解“横看”、“侧看”,让学生明白“横看”是从正面看之意。

  (2)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岭”和“峰”在形状上的区别。

  岭峰

  (3)课件出示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象。

  (课件出示小练笔)结合诗句,放飞想象:

  从正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远处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仰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4)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庐山的“不同”景象。

  (师有情感朗读: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强调“各”字,让学生谈谈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

  (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2、品悟“不识”,揭示哲理。

  (1)师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2)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启示.

  (3)结合课前的小游戏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去认清方柱体的颜色、结合诗句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认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应该怎样看待事物呢?(揭示哲理: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

  (4)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谈谈对“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的理解。

  五、归纳小结,升华主题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写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尝试把《题西林壁》根据《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成一首歌。

相关文章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阅读,希...
教案大全2018-02-01
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质6篇】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1...
教案大全2014-06-09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教案(最新6篇)

5的乘法口诀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5的乘法口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5的乘法口诀教案11...
教案大全2014-07-03
5的乘法口诀教案【实用6篇】

中班主题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主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
教案大全2011-02-02
中班主题教案(最新6篇)

高二化学教学教案(实用3篇)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并学习探究气体性质的方法。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知识要点】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结合p75页实...
教案大全2017-08-08
高二化学教学教案(实用3篇)

骑牛比赛的教学教案【优秀3篇】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要有高超本领,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骑手说的话。懂得只有不怕吃苦,经得...
教案大全2016-04-05
骑牛比赛的教学教案【优秀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