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的事迹(优选6篇)

华罗庚的事迹 篇一

华罗庚:数学家与爱国者

华罗庚,中国近现代著名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的奠基人",他的事迹不仅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成就,更展现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怀和爱国热忱。

华罗庚生于1910年,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的一个贫寒家庭。在家庭的贫困环境下,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智慧和对数学的执着热爱。在求学过程中,华罗庚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刻苦努力地学习,通过自学和师友的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开始了他在数学领域的杰出人生。

华罗庚在数学研究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了数论、代数学、微分几何等多个方面。他的最著名的贡献之一是解决了数论中著名的华罗庚猜想,该猜想被称为"华罗庚定理"。这一定理在数论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对数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华罗庚还在代数学和微分几何等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华罗庚的事迹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研究。他是一位爱国者,对祖国的忧虑和关心始终伴随着他的一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华罗庚积极参与了抗日救亡运动,为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仅在科研工作上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还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为培养数学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的事迹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的赞誉。他曾被授予许多重要的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华罗庚奖",以及法国数学学会授予的"华罗庚奖章"。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他个人杰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数学事业的肯定和鼓舞。

华罗庚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数学学子。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爱国情怀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追求知识、奉献国家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华罗庚的事迹 篇二

华罗庚:数学家与教育家

华罗庚,中国近现代著名数学家,被誉为"中国数学的奠基人",他的事迹不仅体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卓越成就,更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贡献。

华罗庚在数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他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了数论、代数学、微分几何等多个方面。他的研究成果不仅在中国数学界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的赞誉。他解决了数论中著名的华罗庚猜想,该猜想被称为"华罗庚定理",对数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华罗庚还在代数学和微分几何等领域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为中国数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华罗庚的事迹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研究。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贡献同样令人钦佩。华罗庚曾任教于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多所高校,他以激情和耐心教授学生,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数学人才。他的教学方法独特,深受学生喜爱和尊重。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勇于探索。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培养数学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华罗庚的事迹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在国际上获得了高度的赞誉。他曾被授予许多重要的奖项和荣誉,包括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华罗庚奖",以及法国数学学会授予的"华罗庚奖章"。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他个人杰出成就的认可,也是对中国数学教育事业的肯定和鼓舞。

华罗庚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数学学子。他以自己的杰出成就和执着追求,为中国数学事业树立了榜样。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贡献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在传承和发展数学知识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华罗庚的事迹 篇三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他家境贫穷,决心努力学习。上中学时,在一次数学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著名的难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大家正在思考时,华罗庚站起来说:“23”他的回答使老师惊喜不已,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从此,他喜欢上了数学。

  华罗庚上完初中一年级后,因家境贫困而失学了,只好替父母站柜台,但他仍然坚持自学数学。经过自我不懈的努力,他的《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发现,邀请他来清华大学;华罗庚被聘为大学教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1936年夏,已经是杰出数学家的华罗庚,作为访问学者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两年。而此时抗日的消息传遍英国,他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风尘仆仆地回到祖国,为西南联合大学讲课。

  华罗庚十分注意数学方法在工农业生产中的直接应用。他经常深入工厂进行指导,进行数学应用普及工作,并编写了科普读物。

  华罗庚也为青年树立了自学成才的光辉榜样,他是一位自学成才、没有大学毕业文凭的数学家。他说:“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我学好数学最主要的经验”,“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华罗庚还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培养了像王元、陈景润、陆启铿、杨乐、张广厚等一大批卓越数学家。为了培养青年一代,他为中学生编写了一些课外读物。

华罗庚的事迹 篇四

  华罗庚的故事:在数学上加倍用功

  中学毕业后,他因交不起学费被迫失学。回到家乡,一面帮父亲干活,一面继续顽强地读书自学。不久,又身染伤寒,病势垂危。在床上躺了半年之后,病虽然痊愈,却留下了终身的残疾———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当时,他只有19岁,在那迷茫、困惑,近似绝望的日子里,他想起了双腿后著兵法的孙膑。“古人尚能身残志不残,我才只有19岁,更没理由自暴自弃,我要用健全的头脑,代替不健全的双腿!”青年华罗庚就是这样顽强地和命运抗争。白天,他拖着病腿,忍着关节剧烈的疼痛,拄着拐杖一颠一颠地干活,晚上,他油灯下自学到深夜。

  1930年,他的论文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篇论文惊动了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以后,清华大学聘请华罗庚当了助理员。

在名家云集的清华园,华罗庚一边做助理员的工作,一边在数学系旁听,还用四年时光自学了英文、德文、法文、发表了十篇论文。

  数学成绩不好引起华罗庚的警觉,他暗下决心,必须要赶上去。于是,一有空他就抱着数学课本看,寻找数学题来做,渐渐地对数学产生了兴趣。

  有一天,数学老师李月波把课讲完,亮出了一道趣味题让大家去做。题目是:“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当其他同学还在冥思苦想时,华罗庚却很快举手回答:“23!”李老师颇为惊讶,走过来询问:“你看过《孙子算经》,它是中国的?剩余定理?,传到西方后被称做?孙子定理?”。老师又问:“是你自我算的,那你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华罗庚不紧不慢地陈述了他的思考演算过程:“我是这样想的.:这个数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这道题的答案可能就是3×7+2,我又一算,23用5除之正好余3,所以23就是所求的数了!”老师兴奋地告诉同学们:“华罗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演算的思路也是完全正确的。”从此,全班同学对华罗庚刮目相看了。

  华罗庚的数学智慧,让老师大为惊喜。老师的鼓励又使得华罗庚兴趣大增,在数学上加倍用功,于是,数学成绩便突突地往上冲。

华罗庚的事迹 篇五

  华罗庚小时候的故事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刻苦学习,然而,华罗庚却被叫去看店(卖棉花的铺子)。

  有一次,有个妇女去买棉花,华罗庚正在算一个数学题,那个妇女说要包棉花多少钱?然而勤学的华罗庚却没有听见,就把算的答案答了一遍,那个妇女尖叫起来:“怎样这么贵?”,这时的华罗庚才明白有人来买棉花,就说了价格,那妇女便买了一包棉花走了。华罗庚正想坐下来继续算时,才发现:刚才算题目的草纸被妇女带走了。这下可急坏了华罗庚,于是不顾一切地去追,一个黄包师傅便让他坐车追,最后追上了,华罗庚不好意思地说:“阿姨,请……请把草纸还给我”,那妇女生气地说:“这但是我花钱买的,可不是你送的”。华罗庚急坏了,于是他说:“要不这样吧!我花钱把它买下来”。正在华罗庚伸手掏钱之时,那妇女好像是被这孩子感动了吧!不仅仅没要钱还把草纸还给了华罗庚。这时的华罗庚才微微舒了口气,回家后,又计算起来……

  华罗庚十二岁那年,民国政府已经存在十多年了,民国政府采取了新式教学方式,在各地兴建学校。华罗庚在这期间,他进入江苏省新式学校金坛县立初中学校读书。刚刚人学,每个孩子都会对陌生的课本爱不释手,华罗庚就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华罗庚对自我的兴趣持之以恒,在数学上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被人称为“神童”。

  可能是儿童的共性,上初中时,华罗庚一度学习不认真,有些贪玩,甚至连数学考试也有不及格的时候,我国著名教育家王维克之后说,华罗庚虽然贪玩,但胜在思维敏捷,对数学题解题技巧有十分独特的见解。

华罗庚的事迹 篇六

  自学成才

  1925年,初中毕业后,因为家中的贫困,华罗庚的父母已经无力继续供儿子念书,华罗庚只好缀学回家,帮忙父亲打理家中的那间小杂货铺。但不甘平凡的华罗庚没有就此放下自我的人生,他开始了顽强艰苦的自学之路。

  当时,每当有客人光临小店铺时,华罗庚就帮忙父亲打算盘、记账,客人一离开,华罗庚就继续演算起书中的数学题。有时算的人迷,华罗庚竟将自我演算的结果,当成客人应付的货款价格。时光一久,对这位呆头呆脑的少年,街坊邻居都笑称他为“罗呆子”。父亲对这事很是生气,叮嘱不行,有好几次要将他的数学书给烧了,但是华罗庚却一个劲地死抱着书不放,父亲虽然很是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冬天寒冷的时候,华罗庚就在寒风中擦着鼻涕,苦苦学习,为此还患上了关节炎,留下了严重的伤寒症,落下了终身残疾。192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华罗庚同吴筱元女士结婚。从1929年开始,华罗庚在上海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受聘为金坛中学庶务员。

  1930年,年仅二十岁的华罗庚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名为《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一文,这篇文章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看到,并得到了熊庆来的赏识。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身世后,他破格录取华罗庚。

  在清华读书时,华罗庚用了两年时光完成了别人八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再一次体现了他非凡的数学天赋。1933年,华罗庚被学校再一次破格提升为助教,1935年正式成为清华大学讲师。一年后’华罗庚被清华大学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在英国两年,华罗庚将自我所有的时光,都投人到数学研究中,为了不浪费研究数学的时光,华罗庚甚至放下了申请学位。付出总有回报,这两年中,他的研究成果逐渐被国际数学界重视,年轻的华罗庚在数学界声名鹊起。

未完...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精选3篇)

作为一名老师怎么能没有好的教案,你知道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怎么做比较好吗?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仅供参考。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
教案大全2014-01-03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精选3篇)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科学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
教案大全2015-02-03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6篇)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推荐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你一定会...
教案大全2016-04-06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案(推荐6篇)

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简6篇】

堵艋鸩竦男∨ⅰ方彩隽艘桓雎艋鸩竦男」媚镌诖竽暌苟乘涝诮滞返墓适隆W髡咭云嗝赖挠镅裕琳呙杌媪诵∨⒌谋揖秤觥R韵率遣勘喟媛艋鸩竦男∨⒔贪福龉┎慰迹队蠹以亩痢! 〔勘喟媛艋鸩竦男∨⒔贪...
教案大全2013-09-02
部编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简6篇】

《快乐拥抱》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快乐拥抱》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快乐拥抱》教案1活动目标:...
教案大全2014-01-04
《快乐拥抱》教案【精彩6篇】

《画杨桃》的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杨桃》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画杨桃》的教案 篇1  ...
教案大全2019-01-05
《画杨桃》的教案【优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