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优选5篇)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 篇一
在数学中,体积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来衡量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体积的单位有很多种,比如立方米、升、立方厘米等。而这些不同的体积单位之间存在着进率关系,本文将介绍一种教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并掌握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 体积的概念和单位。
2. 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个透明的长方体容器,以及一些不同单位的小球或颗粒。
2.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拿出一个透明的长方体容器,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体积为1立方米的容器。然后,教师拿出一些不同单位的小球或颗粒,比如1立方米的小球、1升的小球、1立方厘米的小球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数量和容器的体积之间的关系。
2. 探究:教师让学生尝试将不同单位的小球或颗粒放入容器中,观察它们的数量和容器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小球或颗粒的体积单位变小时,数量会增加;当小球或颗粒的体积单位变大时,数量会减少。
3. 理解:教师讲解不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比如,1立方米等于1000升,1升等于1000立方厘米。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进率关系。
4. 实践: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计算。比如,一个长方体容器的体积为0.5立方米,问容器中可以放入多少升的水?学生通过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转换,可得到答案为500升。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掌握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深入理解和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应用体积概念和单位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 篇二
在数学中,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帮助我们理解和比较不同体积单位的大小关系。本文将介绍一个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比如1立方米等于1000升。
2.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1.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2.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
2. 教师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引起学生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的兴趣。比如,教师问学生:1立方米和1升哪个更大?为什么?
2. 讲解:教师讲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比如,1立方米等于1000升,1升等于1000立方厘米。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进率关系。
3. 实践: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进行计算。比如,一个长方体容器的体积为0.5立方米,问容器中可以放入多少升的水?学生通过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转换,可得到答案为500升。
4. 练习:教师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巩固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比如,1升等于多少毫升?学生通过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转换,可得到答案为1000毫升。
5.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掌握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它们进行计算。
通过这个教案,学生可以通过实际问题和练习,巩固和运用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这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体积单位,在数学学习中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它们相邻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我们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3、思考回答:你觉得他的如何?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如何进行单位间的互化?
4、猜想今天我们学习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②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③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课件:
①教师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标上棱长1分米,一个标上棱长10厘米,供学生观察。
②让学生可以观察分析,从而为得出结论感官上的支持。
3、交流学习结果,分组汇报: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让学生在回顾一下思维的过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a、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b、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学生讨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教师课件演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二)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教师提问: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教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学方法同上观察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3、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
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4、: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方法
1、教学例1: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厘米?
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1)学生尝试练习,在书上完成。
(2)交流方法: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对应的位数;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小数点要向左移动对应的位数。
2、完成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业时.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四、全课
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八2题.5题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名数的改写。
教学重点: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
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长方体体积=;
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③正方体体积=。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习,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
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棱长1分米=10厘米
体积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习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立方分米:0.54立方米=(:)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96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1.5米=15分米: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课堂实践
将练习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评价。今天学习的内容你学会了吗?
五、课后作业
练习八的3、4、5题。
可以先复习一下平方之间的进率
《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案 篇五
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内容,我准备通过学生的计算、比较、分析、归纳来得出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进行正确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能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能进行正确的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计算、比较、分析、归纳,使学生能探究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一般长度、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1米=()分米1分米=()厘米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2、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我们在学习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时候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学习的?
学生相互说说。
3、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它们分别是怎样定义的?
学生回答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一个体积1立方分米和一个体积1立方厘米的模型,
提问:1立方分米里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呢?
2、师生研究:1立方分米是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大小。同样一个正方体,把1分米改写成10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呢?
学生计算:101010=1000(立方厘米)
比较:同样一个正方体,它的体积可以用1立方分米或者1000立方厘米来表示,说明这两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比较总结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3、用同样的方法总结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4、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吗?
(师生交流总结: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5、比较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
名称图形类型进率
长度单位平面图形10
面积单位平面图形1010=100
体积单位立体图形101010=1000
通过比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的探索方法,加强学生的理解。
三、解决问题:
1、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和复名数,从高级单位、低级单位之间的转化是怎样进行的?
(学生相互说说)
2、已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那么:1立方分米=()立方米,1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3、教学例1、2。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集体交流解决的方法。
(学生有了名数之间转换的方法,因此可以适当的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来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4、教学例3:
组织学生先自主读题,并进行仔细审题,交流题目的意思。说出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适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学生独立解决可能有两种方法:
(1)先算出用立方米作单位的体积,再改写成立方分米作单位。
(2)先把米作单位的数改写成分米作单位的数,再计算出体积,就是立方分米作单位了。
(对于这两种方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可以进一步验证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并发展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合理搭配:
5平方米500立方分米6780立方厘米8.5立方米
5立方分米500平方分米8500立方分米2030立方分米
0.5立方米0.005立方米2.03立方米6.78立方分米
2、判断题:
(1)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2)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表面积和体积都扩大9倍。()
(4)0.5平方分米与50立方厘米一样大。()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个粉笔盒的体积约是0.8()。
一台洗衣机的体积大约是340()。
摩托车每小时行约30()。
一张纸的面积约是6()。
4、选择:
(1)、与7.5立方分米相等的是()。
A:7500立方厘米B:0.75立方米C:0.075立方米
(2)、正方体的棱长是a,表面积是(),体积是()。
A:a2B:6a2C:a3
(3)一块长方体钢材,长0.4米,宽3分米,高2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A:2400立方厘米B:0.24立方米C:24立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盒子,长0.5分米,底面积是16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A:8立方厘米B:80立方厘米C:0.8立方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