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多想去看看》教案【优选4篇】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引言: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部由中国作家阿耐所著的小说。小说以一个中国农村女孩的视角,描述了她渴望离开农村、去城市看看的内心挣扎和奋斗的故事。这个教案旨在通过讲解小说内容和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多想去看看》的背景和作者阿耐;

2.理解小说中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奋斗;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

1.小说背景介绍:讲解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主题等;

2.主要人物介绍:介绍主人公和其他重要人物的性格、经历等;

3.故事梗概: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4.重点章节解读:选择几个重要章节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思考;

5.文学分析:通过讨论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小说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渴望去看看的地方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目标;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小说的初步认识和感受;

3.教师讲解:通过课件和讲解,介绍小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4.重点章节解读:选择几个重要章节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意义和作者的用意;

5.文学分析:让学生分析小说的文学特点和风格,如描写手法、语言运用等;

6.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小说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渴望去看看的地方的作文;

7.课堂讨论:学生交流自己写的作文,互相评论和提出建议;

8.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等;

2.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价其思想深度和文笔表达;

3.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

1.课件:包括小说背景介绍、人物介绍、故事梗概等;

2.阅读材料:提供小说的摘录和重点章节的文本;

3.写作指导材料:提供写作练习的指导和范文。

六、教学延伸:

1.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品,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的训练;

2.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文学讲座,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

3.鼓励学生参与写作比赛或文学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引言:

《我多想去看看》是一部中国作家阿耐的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农村女孩的内心挣扎和奋斗,揭示了中国农村的现实困境和城乡差距。这个教案旨在通过阅读和讨论小说,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多想去看看》的背景和作者阿耐;

2.理解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主人公的内心挣扎;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小说背景介绍:讲解小说的作者、出版时间、主题等;

2.主要人物介绍:介绍主人公和其他重要人物的性格、经历等;

3.故事梗概: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4.社会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如农村教育、城乡差距等;

5.人物心理解读: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奋斗,理解她的选择和决定;

6.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作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我多想去看看》的教学目标;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对小说中的社会问题的看法;

3.教师讲解:通过课件和讲解,介绍小说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故事梗概;

4.社会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如农村教育、城乡差距等;

5.人物心理解读: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挣扎和奋斗,理解她的选择和决定;

6.写作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提出解决方案的作文;

7.课堂讨论:学生交流自己写的作文,互相评论和提出建议;

8.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讨论质量等;

2.收集学生的写作作业,评价其思想深度和文笔表达;

3.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个性化的评价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

1.课件:包括小说背景介绍、人物介绍、故事梗概等;

2.阅读材料:提供小说的摘录和重点章节的文本;

3.写作指导材料:提供写作练习的指导和范文。

六、教学延伸:

1.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社会问题的作品,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

3.开展社会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升、足、走”4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具准备:

  生字、生词卡片,布置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北京风光的图片,去过北京的小朋友找出自己在北京旅游时的照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素质教育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出示万里长城和天安门的图片。

  2、出示图片。观察提问:你们喜欢万里长城和天安门吗?你们知道他们在什么地方吗?

  3、北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除了有万里长城、天安门,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和建筑,下面老师就带小朋友们一起欣赏一下。欣赏北京的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等。

  4、看到这么美

丽的景色,想说点什么?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子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5、出示课题:有一位山里的小朋友,看了这些美丽的景色,他也想到北京去看看。板书课题。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1、出示课本图一:想象一下妈妈和我在讲什么?谁能把图上的内容给大家讲讲。

  2、示范读: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妈妈和我在说些什么?

  3、刚才大家听的可真认真,谁听出来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学生回答,相应板书。

  4、同桌两个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互相读读看,遇到不认识的字互相帮助。

  5、读给大家听,点名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诗歌中有不少词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比看谁认得快,读得准,自由读—点名读—学生领读—齐读。

  2、认读生字: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小组长领大家一起学习,互相说说记字的好办法。

  3、说说难记的字。

  4、游戏“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把生字按不同的顺序分别藏在苹果中,请同学们摘一个苹果,如能正确认读苹果中的生字,苹果就归他。

  四、理解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我们又认识了这么多汉字朋友,我们的课文就能读的更有感情了,小组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不明白的地方互相问问。

  2、集体讨论,观看升旗仪式,感受升旗仪式的严肃、壮观。

  3、看了升旗仪式,你的感受是怎样的,你想说什么?

  五、齐读课文,延伸感情。

  带着你的向往,带着你对祖国的热爱,我们一起读一遍课文。

  六、小结,升华感情。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北京、天安门,知道了升旗仪式,大家看,现在天安门、五星红旗就出现在了大家的眼前,把你现在最想说的`话对他们说出来。

  2、一起自豪地读句子。

  七、学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广、生、足、走”四个字,认识2个偏旁“心、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读好诗中的长句子。

  【教学准备】

  北京的风景图,课件,升旗仪式录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3个生字,会写“广、升”。

  2、初读诗歌,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故宫、天坛、天安门、万里长城。

  2、北京城历史悠久、风景迷人、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想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如:“北京太美了!”“我很想去看看。”“我真想去看看。”

  3、导入新课:有位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想到北京去看看。

  出示课题:我多想去看看。(个人读—全班读)

  二、初读诗歌

  1、出示多媒体课件。(根据两幅插图制作的课件,配有分角色朗读)

  2、刚才大家听得可认真了,谁听出来了诗歌中妈妈告诉“我”什么,“我”又说了些什么?

  3、同桌对读,一个当“妈妈”,一个当“我”,读读看。等会儿我们来比一比,哪一桌读得最好。

  4、朗读比赛。(同桌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同桌读,评议、奖励;男女同学分角色读;全班读)

  三、识字

  1、认读词语

  (1)这首诗歌有不少词用得可好了,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认得最,读得最快,记得最牢。

  (2)在课件中结合景物出现词语:告诉、弯弯的小路、遥远的北京城、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3)自由练读词语。

  (4)比一比。小组开小火车比赛,比比哪组的火车开得好;同学来挑战,谁最棒;教师随机抽读词语;全班齐读。

  2、认读生字

  (1)刚才我们认识的词语中有很多今天要认识的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2)用笔在诗歌中圈出这些生字,并大声练读。

  (3)四人小组互相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

  (4)教师抽查卡片。(四人小组读一读,个人读,开火车读,全班读)

  (5)听音找卡片。

  (6)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7)猜字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宝盖头下一个女”(安)

  (8)小组学习: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字的字形?(讨论交流)相机学习方字旁、心字底。(范写、书空)

  四、说话训练

  1、出示课件图片和句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五星红旗是我国的国旗。”

  2、个人练读,指名读,男、女同学读,全班读。

  3、说话练习:

  (1)我国的首都是()。

  (2)我国的国旗是()。

  五、读诗歌

  1、小组读一读,比比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2、全班与老师分角色朗读。六、写字“广、升”

  3、观察两个字“广、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

  (1)第一笔所在的位置;

  (2)撇笔的运行方向及长短,平撇与竖撇的区别。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生字词,会写“足、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北京、热爱祖国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

  2、复习词语。

  (1)读词语:告诉、弯弯、走路、北京城、升旗仪式、天安门广场、多想、升学、开门比一比、足球。

  (2)找找它们的家:出示zousushengbei,给这些拼音找出相对应的字。

  3、转盘游戏:这些生字又交上了新朋友,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

  二、出示转盘,开火车

  三、朗读、背诵诗歌

  1、观看升旗录象。

  2、看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你最想说一句什么话?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个人读──师生评议──教师范读──自由读──全班读)

  4、诗歌背诵(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分角色背诵──全班齐背)

  四、扩展练习

  出示北京的风景图片、当地的风景图片。

  说话训练:我多想()。

  五、写字

  1、观察两个字“足、走‘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特别注意竖中线上的笔画及最后两笔撇、捺的位置。

  2、比较字形,识记汉字。

  3、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板书】

  我多想去看看

  天安门一座

  遥远的北京城

  升旗仪式壮观

点击展开,剩余83%未阅读

相关文章

《紫藤萝瀑布》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紫藤萝瀑布》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紫藤萝瀑布》教案 篇...
教案大全2014-05-04
《紫藤萝瀑布》教案(实用6篇)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精简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劳动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 篇1  教...
教案大全2012-05-03
三年级劳动课教案【精简6篇】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经典6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课文《山中访友》教...
教案大全2013-09-02
课文《山中访友》教案设计【经典6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3篇(通用3篇)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3篇 【#教案# 导语】《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和“日积月累”四个板块。“交流平台”抓住这组课文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在读书时...
教案大全2013-03-03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3篇(通用3篇)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两篇【精简3篇】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两篇 【#教案# 导语】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师科学、合理地支配课...
教案大全2012-07-03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两篇【精简3篇】

《生活中的数字》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生活中的数字》教案,供大家参考...
教案大全2017-07-01
《生活中的数字》教案(最新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