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案(精简6篇)

望海潮教案 篇一

望海潮教案是一份立足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教案,其教学目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望海潮》这首古文诗,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本教案将以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引导学生全面理解和欣赏这首古文诗的艺术魅力。

首先,通过分析《望海潮》的内容和诗意,引导学生理解古人对海潮的赞美之情。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相关背景知识,如古代人对海洋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意义。同时,可以通过阅读其他描写海洋的文学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他们对自然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其次,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想象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活动,让学生通过绘画、写作等形式,表达自己对海洋的情感和想象。

再次,通过阅读和解读《望海潮》的诗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诗句,让学生进行诵读和解读。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写出自己对海洋的描述和感悟。

最后,通过欣赏和评析优秀的诗歌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望海潮》主题相关的现代诗歌,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析。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作品,理解诗歌的变化和发展,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欣赏《望海潮》这首古文诗。同时,他们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相信通过这份望海潮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和愉悦,培养自己的美感和文化素养。

望海潮教案 篇二

望海潮教案是一份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教案。通过研究和欣赏《望海潮》这首古文诗,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如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创作活动和欣赏评析等。通过讲解相关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古代人对海洋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崇敬。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讨论海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

在阅读和解读《望海潮》的诗句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诵读和解读。通过分析诗句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塑造。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写出自己对海洋的描述和感悟。

除了《望海潮》本身,教师还可以选取一些与海洋主题相关的现代诗歌,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评析。通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作品,学生可以理解诗歌的变化和发展,拓宽自己的审美视野。

通过以上的教学活动和方法,学生将能够全面理解和欣赏《望海潮》这首古文诗。同时,他们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相信通过这份望海潮教案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从中获得知识和愉悦,培养自己的美感和文化素养。

望海潮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透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了解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透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音律美,品味词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炼字的艺术,感受词人热爱祖国河山秀丽风光的情怀是学习重点,欣赏词中铺陈描述的表现手法,感悟词的壮阔优美的意境,初步分析概括词的艺术特色是难点。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尝试欣赏

  【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词的常识:词牌名、词题、小令、中调、长调、婉约派、豪放派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柳永的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被称为北宋婉约派正宗。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望海潮》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二、配乐朗读,读出节奏,感受语言美。

  【学生朗读后,教师指导节奏、用韵,配合多媒体图片音乐交互效果,示范朗读,然后指导学生配乐诵读,读出美感——一读体验,二读示范,三读品尝】

  三、知人论世,了解背景,感悟词意。

  【学生初步概括分析作品的主要意象(资料)和风格,简介背景,体会词的意境与作者的情感。学生自由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大意解读准确即可。老师有针对性地适当引导,在语言表述规范上作示范,不作过分硬性的定评】

  【上片】写杭州城的优美风景与繁荣景象。“形胜”、“繁华”是点睛之笔,概括全篇。

  【下片】写西湖景区清秀迷人的湖光山色与官同游同乐的愉悦祥和气氛。(形胜、繁华)

  【移步换景的描述方法,由景到物、由物到人的描述顺序,起承转合的典型结构】

  【背景】

  这是一首投赠词。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往京城开封应试,飘过钱塘(今杭州)赏观钱塘江大潮,游览西湖胜景,想拜访任两浙转运使的好朋友孙何,又很难见到他,于是自创新曲,谱写了这首《望海潮》。让青楼歌伎传唱,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

  【风格】

  对仕途充满憧憬,又是写给两浙转运使孙何的投赠词,赞叹杭州胜景与繁华,包含着对朋友政绩的褒扬赞美之意,也表现作者心目中的政治理想与抱负。

  无论从意象画面气势或氛围来看,都更加接近于豪放词的风格,能够说是柳永词作中较特殊的一首。

  【意象、背景、丰富的情感、豪放的情怀,务必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探究解读——立足文本,还原历史,情感体验,全面解读】

  四、欣赏诵读【四读品味,情感升华】

  【诵读要求】读出优美的风景,读出优雅的语言,读出审美的激情。

  【诵读技巧】节奏鲜明,抑扬顿挫,适度夸张,情感丰富,读出韵味,余味无穷。

  【上片】首句读出惊喜感叹之气,“繁华”处上扬下顿为下文蓄势。读杭州风景的词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要读得婉转清丽,又要读出作者的惊艳赞叹之情,读钱塘江潮壮观的词句、如“怒涛”、“霜雪”、“天堑”等富有意象特征和情感的词,要字字铿锵,读出大潮劈面奔涌而来的雷霆万钧之势,也读出观赏者的惊叹之情。到“竞豪奢”语气要上扬而有余味。

  【下片】读西湖美景的句子,意象清秀亮丽,充满闲情逸致,节奏要深情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结尾要读出对朋友诚挚的褒扬与祝愿之情。

  五、合作探究赏析(品味语言、鉴赏形象、感受意境)

  鼓励学生交流分析自己喜欢的语句,从意象氛围、表现手法或者炼字等任一方面简单说明喜欢的理由。

  【小组讨论交流,推出代表发言,老师即时互动,注重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述潜力和解读基本方法的指导,不作理解上的硬性规定。教师能够适当从学生未涉及的典型词句做延伸性的解读,与学生共同分享】

  【上片赏析“云树绕(映、掩)堤沙,怒涛卷(似、如)霜雪,天堑无涯。”】

  “绕”字写尽绿树婆娑、江堤曲折之美,“怒涛”写巨浪滔天,声势浩大,“霜雪”比喻浪花铺天盖地;“卷”字写浪滔汹涌激荡。全句写尽钱塘潮之声、力、形、;势,惊心动魄。

  【下片赏析“重湖叠巘清嘉(呼应“湖”“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数量词)”】

  “三秋桂子”照应“叠巘”,写山中桂花之“嘉”。“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之清秀。红花绿叶,桂子金黄,莲子清香。“三秋”,从时间写桂子飘香。“十里”,从空间写荷花满湖。全句不着形色而启人联想,形、色、香具备,把西湖名胜最动人心魄最美的景致概括描述,具有强烈震撼力和联想空间。

  【祥和温馨的生活画面】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互文,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羌管弄晴”写白天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总括,写百姓温馨游乐。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官员游乐:一是宴酣之乐,二是山水之乐。“千骑”写阵仗之大,“醉”写心中陶醉,“吟赏”写精神愉悦,无一字写情却字字关情。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的“好景”,字面是杭州的美景,也暗含对其政绩的赞许,友情祝愿的意味更浓厚。

  六、迁移拓展、比较鉴赏

  善于铺叙,是此词一大特色。作者从不同角度精心选取最典型的景物,一句一景,从多维时空极力铺排,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杭州的极度繁华。

  试比较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与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以及本词对“荷花”的描述。写一段文字,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作家的作品,并简单说明理由。

  【资料】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注释】形胜:地理条件优越。三吴:吴兴、吴郡、令稽为三吴。都会:大都市。参差:指房屋楼阁高低不齐。云树:树木远望似云,极言多。怒涛:汹涌的潮水。霜雪:比喻浪花。天堑(qiàn):天然险阻,指钱塘江。珠玑:泛指珍宝等珍贵商品。盈:充满,言其多。重湖: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外湖、里湖,故称重湖。叠巘(yǎn)):重叠的山峰。清嘉:清秀美丽。嘉,一般作“佳”。三秋:农历九月。羌管:笛子出自羌族,故称羌管。那里泛指乐器。泛夜:指在夜间飞扬。嬉嬉:欢乐快活的样貌。莲娃:采莲的姑娘。千骑:形容州郡长宫出行时随从众多。高牙:古代将军旗竿用象牙装饰,故称牙旗。那里指大官高扬的仪仗旗帜。烟霞:山水美景。图:描绘。凤池:即凤凰池。原指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那里泛指朝廷。

  【庄静江老师翻译】

  湖堤上柳色如烟,小河上彩桥似画,居屋的窗上悬挂着挡风的帘栊,门前披垂着翠绿的帷幕,错落密集的屋舍足有十万人家。云雾般的绿树掩映着钱塘江曲曲折折的长堤。澎湃激荡的巨潮涌向岸边,卷起了霜雪般的浪花,浩荡的江面一望无际。街市上珍奇物品琳琅满目,家家都穿着绫罗绸缎,争着享受奢华的生活。

  里、外湖与重叠的山岭相映成趣,清秀美丽;有深秋金黄的桂子,十里碧绿的荷花。晴天奏乐起舞,趁夜采菱欢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众多骑兵簇拥着长官,酣醉中欣赏鼓乐欢歌,吟诗观赏如烟霞的风光。他日画上完美的景致,升官回京时好向人夸耀。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

  【教学反思】

  本次是高一年学生首次参与大范围的公开课,学生关注度高,课堂配合默契,实际效果比预想中好。本课围绕学校公开周“以导诱学,彰显个性,提高效率”的主题,教学重点在简单和谐的互动中较有效地得以落实,学生的学习情绪是高涨的,收获也是明显的。本人教学思想与特色的落实与发挥,以音乐与图片配合诵读的的媒体辅助课件,以诵读涵养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不求唯必须论的开放性探究教学方式,得到听课老师们的肯定与认同。但是,这毕竟是一堂带有展示性的公开课,凝结了师生的共同心血,付出了个性的努力,才会有个性的效果与收获。把自己教学思想与风格贯穿于每一堂课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每一节语文课都能够做到“爱学、会学、乐学、学有所得”,任重而道远,本人务必继续努力探索实践。

望海潮教案 篇四

  《望海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述的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点:

  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好处。

  2、本词景物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述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三),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唐宋词名篇讲演录》,王兆鹏著,广西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柳永》,赵长征编著,五洲传播出版社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词人,写了很多婉约曲致、歌咏升平的词作。14岁入朝后,历任要职,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爱文学,又喜欢荐拔人才。北宋诗人张舜民写了一本笔记叫《画墁录》。书中的第一卷里说,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预备参加科举时,流连于花街柳巷,没能考取功名,他写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词“忍将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长时间内吏部不让他升迁。柳永就去找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期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却讽刺他作“彩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情词,和当时的“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样,鄙视他的俚俗浮艳的词风,自然不肯帮他。但是这个晏殊是个十分有诚信的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宋真宗召见了他,让他和进士们一齐在朝廷理解面试。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正是他的诚实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终帮忙他官场上的升迁。我的故事讲完了,下面把时间留给发言的同学。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可就毅力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状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齐做个点评。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资料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资料;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资料,而且制作了超多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是宋代词坛上最为流行的词作家。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出,即能歌柳词”对后世词家、金元戏曲、明清小说都有重要影响。

  柳永的词集《乐章集》流传于世,存词二百余首。这些词作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写羁旅行役资料的词。在柳永之前,并不是没有写羁旅行役资料的词,但柳永是第一个超多创作羁旅行役的词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长期漫游;为官之后,又到过很多地方。根据地防止和他的词作,他到过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阳、长安……他的词常借用登临水的所见所闻,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叹。如《八声甘州》相对于五代多些闺阁闺风的词风,这种表达怀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谓境界大开,将传统诗歌言志、缘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词的领域,这种词作也蕴含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打破了五代次狭小的表现空间。

  一类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宋仁宗统治时期,号称太平盛世,城市经济更是空前繁荣,汴京、杭州、苏州等都是很繁荣的大都市。柳永是个颇具“市民意识”的作家,他热爱这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乐章集》中有不少描述都市繁华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一类描述男女情爱。柳永写了不少反映秦楼楚馆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词作。其中有放纵的欢娱、俗艳的调笑,也有离别的惆怅、真切的思念。这类作品鱼龙混杂,给他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柳永的这类词作多为文坛上流所不齿,但其中的佳作如《凤栖梧》(伫倚高楼风细细)、《雨霖铃》(寒蝉凄切)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三、背景介绍

  在两宋词中,有一个十分搞笑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南宋罗打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刚才说的是这首词的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内含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期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之后,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之后也没有怎样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四、整体感知:

  (1)透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本词进行整体感知。

  (2)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词的大意。

  (3)同学讨论,老师点拨,分阙赏析:

  1、师:上阙写了什么?

  明确:描述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述。那里选取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述。描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状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状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

  2、师:下阙些什么?

  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述“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时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是对地方官员的赞美,暗示这些官员与民同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孙何的直接赞美,也在本词的结句说明投献的用意。

  3、本词的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确:从此的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4、本词中的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色?

  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

  5、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

  明确: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

  五、作业

  1、仿本词写一首胜地胜景的词。

  2、背诵《望海潮》(东南形胜)。

  第三环节:相关文章导读

  在中国的诗词创作中,悲秋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创作主题。柳永的词作中也有超多的悲秋之作,除了我们在中学时学过的《雨霖铃》外,本课本中还选了他的另一首十分有名的作品《八声甘州》。另外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晏殊的《蝶恋花》(菊愁烟兰泣露)、马致远的《双调哨遍高祖还乡》等都和秋天有关。这些作品体裁不一样,作品的风格也不一样,同学们可进行比较性阅读,看看它们选取的意象有没有相似之处,看看它们的意境是否一样,作家们用秋天这个时令段通常抒发怎样的情感。

望海潮教案 篇五

  共1课时

  望海潮(东南形胜)高中语文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品味意境、把握情感,培养诗词鉴赏潜力,信息梳理

  潜力。

  过程与方法:1、反复吟诵,品味语言,梳理信息,表达交流。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体会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怀,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一年级段总共12个班。绝大多数学生理解过诗歌鉴赏的指导,期望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诗歌鉴赏的潜力再有所提高

  3重点难点

  1.品味语言,感悟情感。

  2.语句鉴赏及炼字炼词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望海潮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怡。这天,让我们一齐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妙景色。(板书课题)

  二、引入作者和背景(多媒体展示)

  背景: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飘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他。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三、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词的语音、语速、语调,正字音。

  参差cēncī堤沙dī天堑qiàn珠玑jī

  罗绮qǐ豪奢shē羌管qiāng千骑jì

  2、指名学生试读,初步把握词的语音、语速、语调。

  3、师生齐读,强化对词的整体感知。

  4、指名学生概述全词所写的资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四、品味语言,鉴赏探究

  学生诵读课文,逐字逐句理解文义。(自主、合作交流)

  【教师预设】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

  上阕主要描述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概括)。“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述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具体)

  2、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描述杭州风貌的?

  词的下阕,首先从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穷其完美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最后盛赞郡守孙何的声势和雅望,“烟霞”照应前边“云树”等自然景色,使对孙何的称颂与全词自然融为一体。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远望去,垂柳含烟,虹桥如画,千门万户参差错落。“烟柳画桥”勾勒街巷河桥之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表现都市的人烟阜盛。

  4、“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达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淡,力度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述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5、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列、盈、竞写出了市民的富庶、奢华。

  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香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指湖中广植荷花,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两句互文,“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8、嬉嬉钓叟莲娃。

  老翁怡然自得,孩童喧闹嬉戏。展开一幅太平盛世百姓安乐图。

  五、延伸

  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述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背出一些吗?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天,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背诵这首词

  七、小结

  八、作业:搜集柳永其它词,进行品读。

  【板书设计】

  望海潮

  柳永

  形胜(地理)——自然风光之美

  都会(都市)——都市繁华之美惊叹赞美艳羡

  繁华(历史)——民生安乐之美

  铺叙

  望海潮(东南形胜)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望海潮(东南形胜)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望海潮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颂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怡。这天,让我们一齐走进柳永的《望海潮》,感受词人笔下杭州的美妙景色。(板书课题)

  二、引入作者和背景(多媒体展示)

  背景:这首词是柳永年轻时的作品,他从家乡福建崇安前往开封应试,飘过杭州,拜谒世交前辈两浙转运使孙何,于是写此词投赠他。在这首词里,柳永以生动的笔墨,把杭州描绘得富丽非凡,写景多于写投赠之意。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均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可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便铺陈其繁华富庶。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是天下景观,调名当取其意。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三、诵读全词,整体感知

  1、听录音,注意词的语音、语速、语调,正字音。

  参差cēncī堤沙dī天堑qiàn珠玑jī

  罗绮qǐ豪奢shē羌管qiāng千骑jì

  2、指名学生试读,初步把握词的语音、语速、语调。

  3、师生齐读,强化对词的整体感知。

  4、指名学生概述全词所写的资料。(杭州的形胜与繁华)

  四、品味语言,鉴赏探究

  学生诵读课文,逐字逐句理解文义。(自主、合作交流)

  【教师预设】

  1、词的上阕从哪些方面描述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

  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

  上阕主要描述杭州山水之美丽,城市之繁荣。写法上层层铺叙,由概括到具体,逐次展开步步深入。各句均有不同侧面:“东南形胜”——从地理角度;“三吴都会”——从都市角度;“钱塘自古”——从历史角度(概括)。“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都会”;“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侧重刻画“形胜”;“市列珠玑,户盈罗绮”侧重突出了杭州的富庶繁华,这几句具体描述了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具体)

  2、词的下阕是从几个方面描述杭州风貌的?

  词的下阕,首先从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和湖中人物四个方面穷其完美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最后盛赞郡守孙何的声势和雅望,“烟霞”照应前边“云树”等自然景色,使对孙何的称颂与全词自然融为一体。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远望去,垂柳含烟,虹桥如画,千门万户参差错落。“烟柳画桥”勾勒街巷河桥之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表现都市的人烟阜盛。

  4、“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哪两个词用得好?若将“卷”字改为“推”字好不好?为什么?

  “霜雪”比喻浪花,“怒涛卷霜雪”表达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势,用“推”则显得比较平淡,力度气势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述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5、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列、盈、竞写出了市民的富庶、奢华。

  6、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湖外有湖,山外有山,“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香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指湖中广植荷花,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

  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

  两句互文,“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似乎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8、嬉嬉钓叟莲娃。

  老翁怡然自得,孩童喧闹嬉戏。展开一幅太平盛世百姓安乐图。

  五、延伸

  杭州西湖是美的,古代诗人描述西湖美景的诗句很多,你能背出一些吗?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天,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六、背诵这首词

  七、小结

  八、作业:搜集柳永其它词,进行品读。

  【板书设计】

  望海潮

  柳永

  形胜(地理)——自然风光之美

  都会(都市)——都市繁华之美惊叹赞美艳羡

  繁华(历史)——民生安乐之美

  铺叙

望海潮教案 篇六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述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教学重点:

  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好处。

  2、本词景物描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述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三),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唐宋词名篇讲演录》,王兆鹏着,广西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柳永》,赵长征编着,五洲传播出版社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词人,写了很多婉约曲致、歌咏升平的词作。14岁入朝后,历任要职,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爱文学,又喜欢荐拔人才。北宋诗人张舜民写了一本笔记叫《画墁录》。书中的第一卷里说,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预备参加科举时,流连于花街柳巷,没能考取功名,他写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词"忍将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长时间内吏部不让他升迁。柳永就去找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期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却讽刺他作"彩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情词,和当时的"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样,鄙视他的俚俗浮艳的词风,自然不肯帮他。但是这个晏殊是个十分有诚信的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宋真宗召见了他,让他和进士们一齐在朝廷理解面试。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正是他的诚实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终帮忙他官场上的升迁。我的故事讲完了,下面把时间留给发言的同学。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可就毅力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状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齐做个点评。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能够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资料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资料;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

  柳永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资料,而且制作了超多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是宋代词坛上最为流行的词作家。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出,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对后世词家、金元戏曲、明清小说都有重要影响。

  柳永的词集《乐章集》流传于世,存词二百余首。这些词作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写羁旅行役资料的词。在柳永之前,并不是没有写羁旅行役资料的词,但柳永是第一个超多创作羁旅行役的词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长期漫游;为官之后,又到过很多地方。根据地方志和他的词作,他到过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阳、长安……他的词常借用登临水的所见所闻,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叹。如《八声甘州》相对于五代多写闺阁闺风的词风,这种表达怀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谓境界大开,将传统诗歌言志、缘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词的领域,这种词作也蕴含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打破了五代词狭小的表现空间。

  一类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宋仁宗统治时期,号称太平盛世,城市经济更是空前繁荣,汴京、杭州、苏州等都是很繁荣的大都市。柳永是个颇具"市民意识"的作家,他热爱这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乐章集》中有不少描述都市繁华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一类描述男女情爱。柳永写了不少反映秦楼楚馆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词作。其中有放纵的欢娱、俗艳的调笑,也有离别的惆怅、真切的思念。这类作品鱼龙混杂,给他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柳永的这类词作多为文坛上流所不齿,但其中的佳作如《凤栖梧》(伫倚高楼风细细)、《雨霖铃》(寒蝉凄切)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三、背景介绍

  在两宋词中,有一个十分搞笑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刚才说的是这首词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内含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期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之后,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之后也没有怎样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四、整体感知:

  (1)透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本词进行整体感知。

  (2)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词的大意。

  (3)同学讨论,老师点拨,分阙赏析:

  1、师:上阙写了什么

  明确:描述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述。那里选取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述。描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状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状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

  2、师:下阙些什么

  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述"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是对地方官员的赞美,暗示这些官员与民同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孙何的直接赞美,也在本词的结句说明投献的用意。

  3、本词的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确:从词的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4、本词中的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色

  明确: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

  5、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

  明确: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

  五、作业

  1、仿本词写一首胜地胜景的词。

  2、背诵《望海潮》(东南形胜)。

  第三环节:相关文章导读

  在中国的诗词创作中,悲秋是一个十分普遍的创作主题。柳永的词作中也有超多的悲秋之作,除了我们在中学时学过的《雨霖铃》外,本课本中还选了他的另一首十分有名的作品《八声甘州》。另外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晏殊的《蝶恋花》(菊愁烟兰泣露)、马致远的《双调·哨遍·高祖还乡》等都和秋天有关。这些作品体裁不一样,作品的风格也不一样,同学们可进行比较性阅读,看看它们选取的意象有没有相似之处,看看它们的意境是否一样,作家们用秋天这个时令段通常抒发怎样的情感。

相关文章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最新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范文(通...
教案大全2018-05-03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最新6篇)

小数乘法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数乘法教案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小数乘...
教案大全2016-06-05
小数乘法教案(精彩6篇)

高中语文教案《美腿与丑腿》【精选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语文教案《美腿与丑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教案《美腿...
教案大全2017-04-04
高中语文教案《美腿与丑腿》【精选6篇】

春雨的色彩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雨的色彩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
教案大全2017-09-04
春雨的色彩教案(实用6篇)

初三英语指示代词教案精讲(精选3篇)

初三英语指示代词教案精讲 这篇关于初三英语指示代词教案精讲,是?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提起 this 、 that 和 it ,大家对它们并不陌生。 this 、 that 既可作为形...
教案大全2011-08-08
初三英语指示代词教案精讲(精选3篇)

高一化学教案范例五篇【优质3篇】

高一化学教案范例五篇 【#高一# 导语】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我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高一频道为各位同...
教案大全2016-06-03
高一化学教案范例五篇【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