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教案【优质6篇】
数学教学教案 篇一
标题:小学数学教学教案——认识数字0-10
教学目标:
1. 认识数字0-10,并能正确书写和读出这些数字。
2.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 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每个数字一张。
2. 数字拼图:0-10的数字拼图,每个数字一块。
3. 游戏道具:小球、玩具车等。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0-10,让学生依次朗读这些数字。然后教师出示数字拼图,让学生猜测并说出对应的数字。
Step 2 认识数字: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逐个朗读并模仿写出来。然后教师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找出对应的数字卡片,并贴在黑板上。
Step 3 数字游戏: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游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块数字拼图和一些小球。教师喊出一个数字,学生根据数字用小球在数字拼图上进行标注。例如,教师喊出数字5,学生需要用5个小球标注在数字拼图上的相应位置。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答案。
Step 4 数字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字实践活动。教师给每个学生一块数字拼图和一些玩具车。教师给出一个数字,学生需要用玩具车在数字拼图上进行标注。例如,教师给出数字3,学生需要将3辆玩具车摆放在数字拼图上的相应位置。学生完成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答案。
Step 5 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内容,再次复习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数字,并与家长一起进行游戏和实践。
数学教学教案 篇二
标题:中学数学教学教案——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2.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黑板、粉笔。
2. 教材和练习册。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例如,教师可以提问:"小明买了一些苹果,每个苹果5元,总共花了25元。那么他买了多少个苹果?"
Step 2 理解方程:
教师向学生解释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组成部分。教师用示意图和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方程中的未知数和已知数的概念。
Step 3 解方程:
教师示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师通过黑板上的实例演示如何将方程转化为等式,然后通过逆运算得到方程的解。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练习,直到学生能独立解题。
Step 4 应用实践:
教师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面积是多少?"学生需要设未知数表示面积,然后列方程并解出未知数的值。
Step 5 拓展练习:
教师提供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巩固和扩展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方程,让学生逐个解答。学生完成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检查答案。
Step 6 总结: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所学内容,再次强调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出倒数的意义,并能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学习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确理解倒数的意义及互为的含义。
2.正确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兴趣,引出概念
1.投影。哪个同学和老师比赛?谁说得快?
师:你们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吗?这两个因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这节课老师就要把这中间的奥秘告诉你们,相信你们得知后比老师说得还快。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倒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2.同学认真观察每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
板书:乘积是1 两个数
3.你还能很快说出乘积是1的两个数吗?你为什么说得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
生:两个数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就可以了。
师:说得好,因此我们把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把板书补充完整)
4.举例说明,什么叫互为倒数?
师:3是倒数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你们说得对,谁能说出几组倒数?
同桌互相说,每人说两组。(指名说)
问:怎样判断他们说得是否正确?
生:看这组数的乘积是否是1。如果乘积是1,这两个数是互为倒数。
数学教学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知图形圆形。
2、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观察能力,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小圆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今天带了一个好朋友,你们想见见他吗?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我们把它请出来。
它是什么样子的?
圆溜溜,很光滑。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圆形。
请跟我一起说一说,圆形。
二、新授
1、师:小朋友们,请你们也从盒子中拿出一个圆形,摸一摸,它是什么样子的。
它是光滑的,圆圆的。请大家把圆形放回盒子里。
小朋友们,我们来找一找,教室里有没有圆形的东西?
2、师:老师也找到许多我们生活中圆形的东西,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PPT)
依次出示:球、硬币、盘子、钟、泡泡、车轮、纽扣、饼干、巧克力豆。
三、游戏
组合图形,利用圆形,拼出孩子喜欢的图案。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幼儿能够从众多物体中区分出圆形,能够通过观察,寻找到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数学教学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收集的数据。
3、
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
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探究新知
(一)感知分类
出示两个文具店,提问: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揭示课题, 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二)体验分类
教师(出示例1):小朋友们到游乐园玩,买了许多气球。看,多漂亮!
教师:这些漂亮的气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板书“形状、颜色”)。
1、
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探索记录方法
教师:能按照形状分一分并告诉大家每种气球有多少个吗?
学生分组活动并想办法记录分类结果。
教师:现在请大家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讨论“你喜欢哪种记录结果的方式,为什么?”
教师小结:虽然大家记录结果的方式不同,但仔细观察整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记录的形式多样,为什么整理的结果相同?
教师结合不同的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哪种气球最多?哪种气球最少?使学生读懂各种呈现方式,体会不同呈现方式的特点。
2、
按颜色分类计数,选择喜欢的形式记录结果
学生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组织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做的怎么样?说说理由。
3、
在对比中体会
教师:刚才我们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一样呢?
教师:无论结果怎么样,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二、巩固提升 发散创新
1、
课件出示练习七2、题。
(1)教师带领学生完成第(1)题。
(2)学生自己完成第(2)题。
(3)讨论:分的都是这些卡片,为什么分类的结果不同?
2、
课件播放生活中的分类(超市、图书馆)
三、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数学教学教案 篇六
教学内容:
教材72~7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编制6的乘法口诀,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记清6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和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6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和感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谈话:数学乐园要举行书法比赛了,小熊拿到纸以后想:这要写多少个字呢?小朋友先估计一下,一共多少个方格?
二、问题探究
有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而且准确知道一共有多少个方格?
用口诀能很快知道,看看用到的是哪句口诀?用1~5的乘法口诀能完成吗?要怎么办?
自己填写算式以及口诀,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巡视指导
归纳板书
三、体验感悟
完成想一想
68=6(1+7)=6(9-1)
完成练一练第1题算一算。通过填表形式巩固6的乘法口诀
第2题对口令
第3题找朋友
说明规则,学生做游戏
完成练一练
让学生理解、掌握口诀之间的联系,并巩固口诀
四、实践应用
有多少个格子?
引导学生归纳,把后面两幅图转化成第一幅就可以计算了。
也就:6+5+7=6+6+6=63
2+4+6=4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