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素材【精选3篇】
篇一:《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素材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情节,并理解其中蕴含的亲情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绘本。
2. 教学幻灯片。
3. 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故事绘本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和主题。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谈谈他们对亲情的理解和体验。
Step 2:故事讲解(10分钟)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故事的情节,逐页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
Step 3:合作阅读(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本绘本。让学生轮流阅读绘本中的内容,互相帮助理解故事情节。然后,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Step 4:角色扮演(15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蝌蚪,其他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学生们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对话表演。
Step 5:创作续写(15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写下故事的发展,想象小蝌蚪最终找到妈妈的情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续写作品。
Step 6:教师点评和反馈(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和续写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亲情主题的理解。
教学反思素材:
在本节公开课中,学生们通过阅读、角色扮演和创作续写等多种方式,全面参与了故事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故事情节和亲情主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们的表演和创作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和点评下,学生们深入思考了亲情的含义和重要性。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了故事内容和亲情主题。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创作能力。
篇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素材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准备:
1.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绘本。
2. 教学幻灯片。
3. 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故事绘本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对亲情的理解和体验。
Step 2:故事讲解(10分钟)
教师用幻灯片展示故事的情节,逐页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小蝌蚪找妈妈的经历。
Step 3:合作阅读(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一本绘本。让学生轮流阅读绘本中的内容,互相帮助理解故事情节。然后,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Step 4:角色扮演(15分钟)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学生扮演小蝌蚪,其他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学生们根据故事情节,自由发挥,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对话表演。
Step 5:创作续写(15分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写下故事的发展,想象小蝌蚪最终找到妈妈的情节。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续写作品。
Step 6:教师点评和反馈(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角色扮演和续写作品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的努力和创造力。同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亲情主题的理解。
教学反思素材:
在本节公开课中,学生们通过阅读、角色扮演和创作续写等多种方式,全面参与了故事的学习和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帮助,共同探讨故事情节和亲情主题,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们的表演和创作展示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和点评下,学生们深入思考了亲情的含义和重要性。整个教学过程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了故事内容和亲情主题。通过这节课,学生们对亲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阅读和创作能力。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素材 篇三
《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案和教学反思素材
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生长过程和外形特征;
2、启发幼儿对小动物的探索欲望和兴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盛有小蝌蚪的鱼缸
2、故事《小蝌蚪找妈妈》;
3、挂图:小蝌蚪生长变化的四个过程;
4、集体排序图四张;
活动过程:
一、老师带领幼儿观察小蝌蚪引入活动主题
1、老师讲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提醒幼儿边听故事边观察“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子的,象什么?”
2、引导幼儿观察鱼缸中的小蝌蚪,讨论并讲述“小蝌蚪的外形特征(大大的头、有眼睛、没腿、象鱼等)。
二、逐步出示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它的
四个不同的过程,并在活动中适当穿插各种提问。
参考资料:
1、卵子:一个青蛙妈妈在春天时会在池塘或小河里产下许多的卵子。每个卵子都是圆圆的,软软的,许多许多连在一起,在水中慢慢地蠕动着。
2、刚出生的小蝌蚪:过2——3天以后,小蝌蚪便从卵子里钻出来,大大的头,长长的尾巴,特别象鱼,并用头上的鳃从水中吸进空气,开始生活。
3、长大的小蝌蚪:大约需要50天的时间。慢慢地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变成了小青蛙的样子,嘴巴变大了,头上的鳃没有了,但尾巴还没有脱落。
4、小青蛙:70多天以后,它的尾巴完全脱落。这时,它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到陆地上去生活,自己找食物,变成了一个能干的小青蛙。
三、师生共同小结并请幼儿粘贴,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小蝌蚪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1、小结:以上是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四个基本过程,从卵子到
变成小青蛙大约需要70多天,可也有些小蝌蚪要花将近3年的时间才能变成它爸爸和妈妈的样子,世界上还有些小蝌蚪它不是在水里进行变化的,而是在它爸爸的嘴巴里进行变化,直到长成小青蛙才跳出来。2、粘贴:请四名幼儿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小卡片按顺序粘贴到不同的四副图片中,全班幼儿集体观察并验证。
3、提问:
(1)为什么把小青蛙叫两栖动物?(可以生活在水里,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
(2)青蛙吃什么呢?(昆虫、蚯蚓、蜘蛛、蜗牛……)
老师提示:青蛙不停地脱皮,旧皮对它们来说也是最好的食物。
(3)为什么要爱护小青蛙?(它是捉害虫的能手,庄稼的好朋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有益的,所以要爱护它、保护它)
附件(儿歌):小蝌蚪找妈妈
1、一个卵子圆又圆,
动一动,动一动,真好玩;(动作缓慢)
2、一只蝌蚪一条尾
游来游去找妈妈;(动作轻快)
3、两条后腿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哪里?(欢快)
4、四条腿呀长出来,
妈妈妈妈在这里。妈妈……扑向妈妈的怀抱(老师头演青蛙妈妈去迎接“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