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教案设计【优选3篇】
题西林壁教学教案设计 篇一
西林壁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题材和艺术价值而备受赞誉。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将这样的经典之作传授给学生,并通过教学教案的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林壁的背景、作者及其创作意图;
2.理解西林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能够分析和解读西林壁的诗句;
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
1.西林壁的背景和创作意图;
2.西林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3.西林壁的诗句分析和解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西林壁的图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这部作品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西林壁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解读西林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三、分析(20分钟)
1.分析西林壁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2.通过学生讨论和互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美学价值。
四、练习(15分钟)
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由发挥,创作与西林壁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2.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总结(5分钟)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题西林壁教学教案设计 篇二
西林壁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独特的题材和艺术价值不仅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给我们今天的学生带来了无尽的思考和启示。因此,在教学教案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西林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要引导他们从中汲取智慧和情感的滋养。
教学目标:
1.理解西林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能够分析和解读西林壁的诗句;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4.通过西林壁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重点:
1.西林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2.西林壁的诗句分析和解读;
3.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西林壁的图片和简要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这部作品的探索欲望。
二、讲解(15分钟)
1.介绍西林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内涵和艺术表现手法。
2.解读西林壁的诗句,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用词和表达方式。
三、分析(20分钟)
1.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西林壁的诗句,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的意义和美学价值。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析和解读,促进思想交流和学习互动。
四、练习(15分钟)
1.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由发挥,创作与西林壁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2.学生相互交流和评价,提高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鉴赏能力。
五、讨论(15分钟)
引导学生讨论西林壁对人生的启示和思考,促进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和认识。
六、总结(5分钟)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同时,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题西林壁教学教案设计 篇三
题西林壁教学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3.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4.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教学重点、难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3.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谁去过庐山或看过庐山的风景片吗?请简单地介绍一下庐山的风景或景点的名称。
2.庐山的瀑布气势磅礴,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有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不仅瀑布有名,山也特别有名气,李白以庐山的山为背景还写过一首另一首诗《望庐山五老峰》中有一句: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3.同样以庐山为背景,不同的诗人,就会有不同的感受。苏轼就曾经写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还将最后一首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解
诗题,知作者(板书课题:题西林壁)1.简介:当时题壁诗盛行,因为雕版印刷能力有限,大量诗歌不能刻印出来,于是题壁就成了诗人“发表”作品的途径之一。因为题壁简单易行,只要把作品写在墙壁上,天南海北的过往行人过而读之,就可以传播开来。
2.诗题
3.作者
三、读正确,明诗意
1.听录音读
2.指生读
3.师生合作读:生读前四字,师读后三字,交换角色再读。
4.齐读。
5.诗意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首诗写了什么?请你轻轻地读一读,认真地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交流。
2.老师提三个问题,如果能答出来,就说明这首诗大体读懂了。
题一:这首诗中藏着几个方位词,找出来。
(板书:横侧远近高低)
题二:作者欣赏庐山是不是真的横着看,侧着看,远处看,近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这些方位词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角度不同)
角度不同,景色怎么样呢?从诗中找证据。(远近高低各不同)
(板书:景色不同)
小结:苏轼不愧为大文豪,诗的前两句用14字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景物就完全不一样。
题三:作者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此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小结:看来要想了解全面,就要超越狭小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引导回答: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不能看到全面。
五、诗意引申
1.师举生活实例1:一位同学放学校外等车远观学校教学楼……于是,他轻轻地吟诵道:
(引读)不识庐山真面目——
2.师举生活实例3:以《背影》为例,引出不识“父爱”真面目,只缘身在”父爱”中。小结:诗中的“山”不是指庐山了,这个“山”可以是指一样东西,也可以是指一件事情,更可以是指一个人。
3.同学们有没有碰到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情况?举例说一说。
(逐一事例引读)不识××真面目——
4.这首诗不仅仅感受到了庐山景观的奇丽,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人生哲理?
引导理解:人们所处地位不同,看问题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片面性。预知事情真相与全貌,需全面了解。
四、全文总结
小结:写庐山诗,大都从不同角度赞美庐山美景,作者却另辟蹊径,由自己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景象完全不同得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哲理。这是作者的巧妙之处,是这句诗成为千古绝唱的妙招。
五、拓读古诗
古诗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