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称象教案【通用3篇】
曹冲称象教案 篇一
曹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少年英雄,他聪明机智,才思敏捷,被誉为“小霸王”。他的故事在历史上广为流传,其中最为著名的一则就是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曹冲聪明才智的一面,更传达了教育的重要性。
曹冲称象的故事发生在曹操的府邸中。有一天,曹操带着曹冲去看他养的大象。曹冲看到大象后,他对曹操说:“父亲,我可以称一下大象的重量吗?”曹操一听,觉得曹冲这个提议很有趣,便答应了他。
曹冲接着命令仆人找来一把秤,并告诉仆人:“我要称一下这头大象的重量,请你借我你的秤。”仆人听后,觉得曹冲太小,担心他拿不起秤,于是嘲笑他说:“你这么小,能拿得起秤吗?”曹冲听后,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其实我不需要拿起秤,我只需要用一种方法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曹冲接着命令仆人找来一块大石头,并让仆人称一下这块石头的重量。仆人称完后,告诉曹冲石头的重量。曹冲听后,对仆人说:“现在,我要把这块石头放在大象的脚下,然后再称一下石头和大象一起的重量。”仆人听后,觉得这个方法很奇怪,但还是按照曹冲的要求做了。
曹冲拿着秤称了一下放在大象脚下的石头和大象一起的重量,并告诉仆人称数。仆人听后,惊讶地发现,这个数竟然是大象的重量。曹冲站在一旁笑着说:“你看,我并不需要拿起秤,只需要用这种方法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孩子才能的重要途径。曹冲称象不仅展示了曹冲聪明才智的一面,更传达了教育的重要性。曹冲在这个故事中运用了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曹冲称象教案 篇二
曹冲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少年英雄,他在三国时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勇气。曹冲称象的故事是曹冲智慧的体现,也是一则寓教于乐的故事。
曹冲称象的故事发生在曹操的府邸中。曹冲是曹操的儿子,他聪明机智,才思敏捷。有一天,曹操带着曹冲去看他养的大象。曹冲看到大象后,他对曹操说:“父亲,我可以称一下大象的重量吗?”曹操觉得曹冲这个提议很有趣,便答应了他。
曹冲并没有像常人一样去找秤来称大象的重量,而是寻找了一种巧妙的方法。他命令仆人找来一块大石头,并让仆人称一下这块石头的重量。然后,曹冲让仆人把石头放在大象的脚下,并再次称量石头和大象一起的重量。
通过这种方式,曹冲得出了大象的重量。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却展示了曹冲的聪明才智。他利用了石头的重量作为参照物,通过比较石头和石头加大象的重量,间接地得到了大象的重量。这种巧妙的思维方式展示了曹冲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和创造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曹冲通过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故事鼓励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勇于创新,寻找不同的解决途径。只有不断开拓思维,才能培养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曹冲称象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寓教于乐的故事,更是对孩子们智慧和创造力的激励。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曹冲聪明才智的一面,也可以从中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曹冲称象教案 篇三
曹冲称象教案
【设计思路】
教师预先在活动范围内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然后在实物操作中分析解决问题;再以幼儿帮助饲养员叔叔测量东北虎的体重设置问题,激发幼儿兴趣,幼儿在先前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处理问题;最后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提升幼儿智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分层次扩散思维——测出较小物体的重量,怎么测?测出体积很大的物体重量,怎么测?除了用称来称,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在活动中幼儿积极献计献策;通过分组实践,使创新思维得到了证实,肯定了自我。
【教材分析】
《曹冲称象》是大班下册《幼儿创新智慧游戏》中的内容,教材来源于一个历史小故事。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善于观察、乐于思考、勤于动手。本活动恰好巧妙地利用了幼儿自然成长的要求,让他们在自由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运用问题。从而有利于挖掘幼儿潜力、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独特性和灵活性,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幼儿分析】
大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发展,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有了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遇事追根问底,喜欢探索;乐于帮助别人。本次活动,以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物体的重量为线索,让幼儿大胆地进行创新思维活动。幼儿在由浅入深的实践中不断获取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再大胆展开想象,由此形成良性循环。幼儿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中进步。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
2、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曹冲解决问题的巧妙办法。
3、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场地投放翘翘板
2、科学观察室内投放(1)天平和砝码 (2)滑轮 (3)翘翘板(4)弹簧秤、电子秤、杆秤等测重工具 (5)盆、碗、盘等容器 (6)沙土和水(7)塑料袋 (8)各种水果蔬菜和日常用品用来测量重量
3、课件:饲养员叔叔请求帮助、曹冲称象的故事视频。幼儿教育网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开心游戏,发现问题。
师与幼儿到活动场地玩翘翘板,幼儿一边玩一边观察。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翘翘板两端会上下不停摆动呢?”引导幼儿说出翘翘板中间有固定轴,两边各坐有一位小朋友;师坐上翘翘板,幼儿观察:一位小朋友的重量很难让翘翘板保持平衡,必须要有两名长得高大的幼儿或三名普通体重的幼儿才能抵得上老师的重量。幼儿初步理解重量的等量关系。
2、展开部分:实践操作,理解问题。
带着问题,师与幼儿回到科学观察室。幼儿通过操作寻求答案:如何测出一颗豆子、一粒纽扣、一块橡皮等的重量?(幼儿经过实践会选择天平和砝码、小杆秤等);如何测出一小袋豆子、几个西红柿、一个铅笔盒等的重量?(幼儿通过实践会选择小杆秤、弹簧秤、电子秤、滑轮等);如何测出一袋面粉、一箱饼干、一大捆书等的`重量?(幼儿通过实践会选择一些机动灵活的方法来测量。比如借助天平、弹簧秤、电子秤、滑轮等一点一点地称再将重量加起来;利用翘翘板、滑轮找出等重物体从而知道其重量……)
3、经验提升,机智处理问题。
师幼坐下休息。(大屏幕)饲养员叔叔需要记录东北虎的成长体重,他正在为不知道怎样测量而发愁呢。请幼儿开动小脑筋,帮饲养员叔叔想想办法。
幼儿首先想到的有可能是用称来称。
教师指导用语:东北虎体型庞大,用称来称太困难。也许可以用称货物的地磅。我们想想还有别的好方法吗?
幼儿讨论:
用翘翘板找出与东北虎相同重量的物体,然后再一点一点称出物体的重量;用滑轮找出等重物体再测重;在地面上挖一个与老虎一样大的坑,然后测量挖出的泥土重量;把老虎赶进装满水的水池,测量水池里溢出来的水的重量……(孩子的这些奇思妙想,虽然有些幼稚,但蕴含了一定的道理。)
4、故事启智,判断总结问题。
(大屏幕)故事:曹冲称象
(1)故事中有几种称大象的方法?
(2)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这种方法好?好在哪里呢?儿童
(3)你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幼儿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各组派代表进行说明。
5、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好办法,假如曹冲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在我们的生活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难题,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想出解决的办法。幼儿向曹冲说再见,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优点:
本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内容层层深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处理问题、判断总结问题,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游戏、故事贯穿始终。幼儿通过动脑筋想办法,不仅能够测量体积较小、质量较轻的物体;对于一些体积较大、测量重量有难度的物体,也能够想出好方法。虽然有的方法略显稚嫩,却是孩子积极动手动脑的实践结晶,是一笔宝贵的经验财富。本活动将故事《曹冲称象》放在最后,旨在不桎梏孩子的思想。曹冲看到青蛙跳到荷叶上得到了启迪,而活动中教师也很好地运用了游戏与操作进行前奏启智。幼儿不仅运用了一种方法,还能够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精神保持兴奋状态。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体现了活动中幼儿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不足:
本活动在材料的准备上欠充分,应该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操作,以证明自己办法的可行性。
附:
故事《曹冲称象》
三国时期,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很高兴,带着七岁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道去看大象。大象又高又大,人们非常惊讶,纷纷议论大象的重量。曹操问:“谁有办法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有的官员提议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另一个官员说:“把大象宰了,砍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这时,曹冲看到青蛙跳到荷叶上,得到了启示说:“我有办法。”曹冲把大象赶到船上,在船舷与水面交界的地方做上记号后让大象下船。曹冲又让士兵往有记号的船上搬运石头,直至船下沉到船舷的标记处。然后,曹冲让士兵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这下官员们明白了,都夸曹冲的点子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