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及反思(推荐3篇)

《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一

教案设计

教案名称: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吨的概念,并能够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吨数。

2. 学生能够应用吨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培养量化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 吨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吨的换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吨的概念介绍、吨的换算实例等。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例如汽车、飞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重量都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的。

Step 2: 介绍吨的概念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吨的定义和符号,并向学生解释吨的概念是如何产生的。教师还可以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一吨的物品是什么样子的。

Step 3: 吨的换算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吨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例如千克、克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吨和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

Step 4: 应用实例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吨的概念进行解答。例如,一辆卡车装载了多少吨的货物,如果卡车每天能够运行多少公里,那么一吨货物能够运输多少公里等。

Step 5: 练习与巩固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吨的换算和应用实例的解答。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反思:

这节课我认为设计得比较合理,学生在引入部分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发了对吨的认识的兴趣。在介绍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时,通过课件的展示和实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吨的定义和应用。在应用实例的部分,教师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量化思维和计算能力。通过练习与巩固,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我认为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吨的概念。其次,在练习与巩固的部分,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题目,提高学生对吨的理解和应用的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理解吨的概念,并能够换算不同单位之间的吨数。通过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吨的知识。

《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二

教案设计

教案名称: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吨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吨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进行吨和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

3. 学生能够培养量化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1. 吨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吨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包括吨的定义、吨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实例等。

2. 学生准备纸和铅笔。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例如水果、蔬菜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的重量是如何表示的。

Step 2: 介绍吨的概念

教师向学生介绍吨的定义和符号,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一吨的物品是什么样子的。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例如一辆卡车装载了多少吨的货物,一头大象有多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吨的概念。

Step 3: 吨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吨和其他重量单位的换算关系,例如千克、克等。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吨和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

Step 4: 应用实例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应用吨的概念进行解答。例如,一辆卡车装载了多少吨的货物,如果卡车每天能够运行多少公里,那么一吨货物能够运输多少公里等。

Step 5: 练习与巩固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吨的换算和应用实例的解答。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不同难度的题目,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反思:

这节课我认为设计得比较合理,通过引入部分,学生对吨的认识产生了兴趣。在介绍吨的概念和换算关系时,通过实例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吨的定义和应用。在应用实例的部分,教师提供了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量化思维和计算能力。通过练习与巩固,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然而,我认为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应用吨的概念。其次,在练习与巩固的部分,可以增加一些拓展题目,提高学生对吨的理解和应用的深度。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达到了,学生能够理解吨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吨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反思,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希望能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吨的知识。

《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及反思 篇三

《吨的认识》教案设计及反思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27页例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

  1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物品各一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学习过的重量单位“千克和克”

  1、明确:计量比较轻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克作单位;计量比较重的物体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2、练一练: 给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二、学习新课

  过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千克和克以外,还有一个常用的质量单位,那就是“吨”,今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吨的认识

  问: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什么吗?比如:一吨有多重?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来计算?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一一找到答案的。

  1、吨的认识

  出示课本主题图,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并简单说一说表示什么意思。

  明确: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 )作单位。

  2、认识一吨有多重?

  (1)活动一:让学生提一提1千克的物品,感受1千克的重量。

  (2)活动二:让学

生提一提10千克的物品,感受10千克的重量。

  (3)活动三:让学生提一提25千克的物品,感受25千克的重量。

  (4)如果一袋大米是100千克,你能拿得起吗?感觉会不会很重呢?

  一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大米是多少千克?3袋、4袋、5袋、10袋大米呢?

  出示:10袋大米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也就是1吨,也可以说

  1吨=1000千克,吨也可以用字线t表示,(板书)

  过渡:你们觉得一吨重吗?(重)的确1吨是很重的,又比如我们平时喝的水一桶是10千克,100桶水就是1吨了。

  ( 5)活动四:谁知道自已的.体重?我们三年级的小学生平均体重一般都是25千克左右,要多少个同学才有1吨重呢?(40个)

  请40名同学站起,大家看一看要40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才有1吨重。这个1吨重吗?(很重)

  所以“吨”是一个比千克要大的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我们通常就用“吨”作单位。

  3、吨在生活中的应用

  (1)谁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吨标志的物品呢?或者测量什么物体的重量一般会用到吨这个单位呢?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幻灯出示)

  (3)生活中用吨作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如钢铁、水泥、煤等等。

  三、巩固练习

  1、连线

  2、填上单位名称(略)

  3、我是小老师

  光头强的早晨 10月11日 星期日 阴天

  今天是星期日,光头强很早就起床了,他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就去砍树了。

  光头强拿起他那 2 克 重的电锯,5 克 重的工具箱,开着载重量是6千克的大卡车,向森林出发了。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喊了一声“光头强!”,一看,发现原来是体重有600 吨 的熊大和熊二。于是光头强马上调转车头,回家了!

  4、说说要几个这样的物体才有1吨重

  5、动物过河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2、小结:其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数学知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就能成为小小数学家,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生活中有丰富的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观察者,思考者。

  数学中有无限的奥秘,希望同学们能做一个探索者,发现者。

  教学反思:

  (1)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上课一开始我先让学生猜身高,猜体重,从而引出质量单位,在复习了旧知的基础上顺其自然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让学生加强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我没有直接出示给学生学习目标,而是问学生:看到课题,你想在这节课里了解什么?学生说出了如“1吨有多重?”“吨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吨这个质量单位?”等,正好就导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

  (3)注意学生的体验活动。由于“吨”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质量单位,在了解一吨有多重这个环节里,我先让学生拿一下1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物体,体验一下它们的重量,再过渡到100千克的大米能拿得起吗?10袋大米是多少千克?然后明确1000千克就是一吨。把重量逐渐的加重,体会到1吨的重量,把抽象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在初步了解了1吨大概的重量后,我又以一名25千克重的学生的体重为例,让40名同学站起,再次感受1吨的重量。学生对1吨有多重层深入地理解。

  (4)选取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本节课里我采用了大量生活实际的物品,如大象、水、货车等,让学生易于接受。

  (5)由于时间关系未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已的意见,很多举手的同学不能回答。对下层生的关注还不够。

  (6)在巩固练习第4题里,如何计算出个数讲得有点过快,有部分同学可能还不理解。

点击展开,剩余66%未阅读

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案【优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案(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
教案大全2015-03-02
小学音乐教案【优质5篇】

舞蹈教案范文(通用6篇)

舞蹈教案范文(篇一)主要目标1、鼓励幼儿能从不同的旋律、歌词、动作中感受一些典型的少数民族歌舞,引发对少数民族表达方式的兴趣。2、感受小组、集体初步合作编舞、跳舞的乐趣。活动过程(集体舞...
教案大全2014-08-01
舞蹈教案范文(通用6篇)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精简4篇)

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伯牙绝弦教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伯牙绝弦教学教案 一、课前朗读,感悟友情 海内存知...
教案大全2012-01-03
伯牙绝弦教学教案(精简4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四年级...
教案大全2018-02-08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教案(精彩6篇)

《过秦论》教案【实用3篇】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反对暴政、提倡仁政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条件下的进步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教育学生不应只着眼于秦之兴衰,而应学习作者把研究历史与指导现实相结合的可贵精神,从而明白“以史为鉴”“古为今...
教案大全2013-05-05
《过秦论》教案【实用3篇】

《色彩的对比》教案(通用3篇)

课型:造型·表现 欣赏·评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
教案大全2018-01-08
《色彩的对比》教案(通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