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语文教案(精彩3篇)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了解大禹治水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2. 理解大禹治水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方法。
2. 探讨大禹治水的启示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课前准备的图片,介绍《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
(1)学生阅读课文《大禹治水》。
(2)课堂讲解: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方法。
3. 分析(20分钟)
(1)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方法。
(2)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4. 总结(10分钟)
(1)课堂讲解:总结大禹治水的启示和意义。
(2)学生思考:思考大禹治水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5. 课堂练习(10分钟)
通过小练习,检测学生对于《大禹治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 课堂反思(5分钟)
学生自评和互评,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了解《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了解大禹治水的重要意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
2. 理解大禹治水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难点
1. 分析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方法。
2. 探讨大禹治水的启示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通过课前准备的图片,介绍《大禹治水》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30分钟)
(1)学生阅读课文《大禹治水》。
(2)课堂讲解: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方法。
3. 分析(20分钟)
(1)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大禹治水的原因和方法。
(2)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
4. 总结(10分钟)
(1)课堂讲解:总结大禹治水的启示和意义。
(2)学生思考:思考大禹治水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5. 课堂练习(10分钟)
通过小练习,检测学生对于《大禹治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6. 课堂反思(5分钟)
学生自评和互评,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和不足之处。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篇三
《大禹治水》语文教案
设计意图:
1、识字学词,朗读课文。
2、本课特色及学生起点:语句凝练、含义深刻,学生与文本有一定距离
采用策略:抓关键词,引发想象,补充资料,充分进行情感体验,使大禹的形象不断丰满。
3、渗透阅读方法:前后观照,一唱三叹;抓住数字,读懂数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治水的艰、智、功、情。
一、复习
1、齐读课题,生书空
2、引入谈话:洪水会带来怎样的灾难?读一组词语再来回顾:
滔滔 洪水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百姓 无家可归
洪水真的太可怕了,它把老百姓害惨了,传说洪水来了,人们只能住在树上、山上,餐风饮露,还要随时提防野兽的袭击。看到老百姓如此悲惨的生活,禹心里怎么想的?
出示句子,齐读。
二、学习第二节,感受治水之“艰”“智”
1、禹为了治水都做了些什么?生自读课文,画出句子,交流。
2、理解“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地察看水流和地形。”这句话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词语吗?
结合生质疑,提供图、师讲述理解“水流”“地形”“千山万水”“走遍”
3、引导想象大禹走遍千山万水的过程中可能会吃哪些苦?
师补充:禹走遍了九州,由于走的.路太多,他的腿上划出了道道血痕,脚底磨出了厚厚的茧子,人晒黑了,背累驼了,但他仍拄着拐杖一步步走遍了千山万水。他吃了那么多苦,书上也有一个词,你发现了吗?
理解朗读“千山万水”及这句话。
4、这只是治理洪水的准备工作,更大的辛苦还在后面。出示文中句理解:“九”“劈开”“挖通”禹为了治水吃尽了千辛万苦,那么禹是用什么办法来治理洪水的,课文中有一个词语很好地概括了他的方法(引导)。
5、禹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呢?我们
一起来听一段资料介绍。禹的父亲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他成功了吗?禹是用什么方法来治理洪水的?(怎样引导洪水流入大海?)现在你觉得禹是位什么样的人?(引语)小结:禹不光勇敢不怕吃苦,还很聪明,有智慧,他下定决心要治理洪水。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他的决心、勇敢、智慧。
三、学习第三节,感受治水之“情”
1、 过渡:禹治水用了整整13年,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想听吗?要听仔细了,听完后把你最想问的问题提出来。
师讲故事。
2、让学生提问:禹为什么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呢?他当时会怎么想呢?
3、讨论交流。(请小朋友先小组讨论一下,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4、小结:后来人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板书:三过家门而不入)齐读。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一心为百姓做事的人”。)你听了这个故事想对大禹说些什么呢?
5、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四、学习第四节,感受治水之“功”
1、过渡:禹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13年,结果怎样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禹治水13年,结果怎样了?。
2、“终于”(这个词用得真好)大禹吃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整整13年,现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在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中加上“终于”这个词,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补充孔子的话“如果没有大禹,我们早成为海里的鱼虾了。”
3、百姓过上了安定的日子,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呢?请展开你的想像。
4、小结:百姓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心里__________,从此____________直到今天这个故事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广为传颂。
五、总结课文。
《大禹治水》这个故事讲了大禹为了把洪水引入大海,吃尽了千辛万苦,他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把洪水制服了。从此,这个伟大英雄的名字代代相传。
思考:禹的名字本是一个字,但课题和文章结尾为什么称他为“大禹”?
六、写字指导
1、用组词法区分“制”“治”
2、形声字“被”及书写
板书:
千辛万苦看地形,
挖河劈山引入海,
三过家门而不入,
代代相传英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