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教案(优质6篇)
《平均数》教案 篇一
教案概述:
本教案主要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题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求解方法,并培养他们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求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3. 能够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平均数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平均数的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实例;
2. 学生准备:纸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引入平均数的概念,如班级同学的身高平均数。
步骤二:概念讲解
教师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强调平均数是一个代表性的数值,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
步骤三:实例演示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如某班级同学的考试成绩,展示如何计算平均数。
步骤四:练习题讲解
教师选取一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计算平均数,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步骤五:应用拓展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数解决,如某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超过了多少厘米可以进入篮球队等。
步骤六: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强调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步骤七: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平均数的知识。
《平均数》教案 篇二
教案概述:
本教案主要通过实际问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能够分析和理解数据。
教学重点:
1. 平均数的应用;
2.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1.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数据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件、练习题、实例;
2. 学生准备:纸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
步骤一:引入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平均数的应用,如某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否达到了篮球队的要求。
步骤二:实例演示
教师通过一组实际数据的例子,如某市区各小区的人口平均年龄,展示如何通过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三:练习题讲解
教师选取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纸上计算平均数,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步骤四:扩展应用
教师提供一些较复杂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理解,运用平均数解决,如某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否达到了国家平均水平等。
步骤五:总结归纳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平均数的应用方法,并强调数据分析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步骤六: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平均数的知识,并培养他们的数据分析和理解能力。
《平均数》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思维、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1、会求加权平均数,并体会权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认识到权的重要性、
2、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三、教学难点
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
探讨式教学、
五、教具准备
投影片三张:
第一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A);
第二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B);
第三张:补充练习(记作8、1、2 C)、
六、教学过程
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如何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Ⅱ、讲授新课
1、例题讲解
某学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平均数》教案 篇四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含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脉络按“平均数”(数学概念)——“求平均数”(计算方法)——“应用题”(实际应用)逐步展开。主要分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谈话引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平均数)
①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②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③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板书:平均数)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④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说明: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是教学求平均数的重要基础。引入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调查学生对“平均工资”、“平均年龄”、“人均住房面积”……
这些已经抽象了的平均数的理解情况,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接着创设富有童趣的情境,运用现代教学媒体,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愿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课题。
第二层次: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说明:让学生同桌合作,用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说明:通过任意一种移动方法,使三排棋子同样多。从而揭示平均数的真正含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平均数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精心设计学具操作,并配以恰当的媒体显示,突出了平均数那简明、直观的特点。
2、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说明:在学生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后,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用数学算式概括操作过程,并且让自己给方法命名。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积极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汇报交流中相互启发,最后共同探讨出2、7、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的几种方法。体现了“小组合作交流——大组交流汇总”的自主探究模式。呈现了知识的产生——发展——初步完善的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
第三层次: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第四层次:实际应用
选择正确的算式: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献爱心活动,我们班52名同学分成4组,第1组捐款192元,第2组捐款212元,第3组捐款205元,第4组捐款 198元,平均每组捐款多少元?
A: (195+212+205+198)÷52=16(元)
B: (195+212+205+198)÷4=208(元)
①说说你选择B的理由。
②小明从结果16元他就肯定A 是错误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③如果选A该怎样提问?
④比较这2个问题的异同点?
小结:所以求平均数时你要找准对应关系。说明:从实际生活中提取素材,设计两道对比练习题,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求平均数方法的理解应用,在应用中渗透对应思想。另外,结合题目的特点有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平均数》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会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的值
3、会运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
三、教学过程:
1、复习
组中值的定义:上限与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称为组中值,它是各组上下限数值的简单平均,即组中值=(上限+上限)/2.
因为在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过程中要用到组中值去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所以有必要在这里复习组中值定义.
应给学生介绍为什么可以利用组中值代替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的值,以及这样代替的好处、不妨举一个例子,在一组中如果数据分布较为均匀时,比如教材P140探究问题的表格中的第三组数据,它的范围是41≤X≤61,共有20个数据,若分布较为平均,41、42、43、44…60个出现1次,那么这组数据的和为41+42+…+60=1010.而用组中值51去乘以频数20恰好为1020≈1010,即当数据分布较为平均时组中值恰好近似等于它的平均数.所以利用组中值X频数去代替这组数据的和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简化了计算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这种近似计算的方法和合理性,可以让学生去读统计表,体会表格的实际意义.
2、教材P140探究栏目的意图
①、主要是想引出根据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近似值的计算方法.
②、加深了对“权”意义的理解:当利用组中值近似取代替一组数据中的平均值时,频数恰好反映这组数据的轻重程度,即权.
这个探究栏目也可以帮助学生去回忆、复习七年级下的关于频数分布表的一些内容,比如组、组中值及频数在表中的具体意义.
3、教材P140的思考的意图.
①、使学生通过思考这两个问题过程中体会利用统计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②、帮助学生理解表中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4、利用计算器计算平均值
这部分篇幅较小,与传统教材那种详细介绍计算器使用方法产生明显对比.一则由于学校中学生使用计算器不同,其操作过程有差别亦不同,再者,各种计算器的使用说明书都有详尽介绍,同时也说明在今后中考趋势仍是不允许使用计算器.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不是利用计算器求加权平均数,但是掌握其使用方法确实可以运算变得简单.统计中一些数据较大、较多的计算也变得容易些了.
5、运用样本估计总体
要使学生掌握在哪些情况下需要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来获得对总体的认识;一是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二是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教材P142例3,这个例子就属于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的情况.
《平均数》教案 篇六
预设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能正确求某一种相关数量的平均数。
2、 通过实际计算,进一步知道平均数这个统计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平均数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择优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作业纸。
教学板块:
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2、 小明的爸爸今年暑假准备带全家参加春秋旅行社组织的鹿鸣山风景一日游。
安排小明去买票,小明来到旅行社售票处,只见窗口写着:鹿鸣山风景一日游门票价格:甲方案:成人每位120元,小孩每位40元。
乙方案:团体5人以上每位80元。
3、 这两种不同的买票方法你理解吗?你是怎么理解的?如果你是小明,准备怎样买票?二、 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1、 出示例2,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方案。
让学生回答问题,引起参与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先尝试发表意见,初步知道选择买票的方法不同和参加旅游的人数有关。
教学板块教与学的预设(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引导探索,优化选择。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四、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成人7位,小孩3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 成人3位,小孩7位,怎样购票合算?按甲方案购票平均每位多少元?2、首先,你要明白这两种方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团体购票与个人购票)3、怎样计算甲方案平均每位多少元?4、如果按甲方案购票,下列各种组队情况平均每人多少元?请大家独立完成作业纸上的表格一。
5、怎样比较两种方案?6、什么情况下按甲方案买票省钱?(小孩人数多,成人人数少)什么情况下按乙方案买票省钱?(成人人数多,小孩人数少)7、除甲乙两种方案以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案吗?三、 巩固练习,应用规律。
完成练习纸作业。
四、 课堂小结,深化提高。
1、 这堂课我们学了什么?2、 根据给出的优惠措施,买票时一般情况下要考虑哪些因素?(总人数及团体的构成)3、 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体会?小组合作,分开计算,再把不同方案的计算结果集中在一起,交换检查,观察对比,想想各种情况下用哪种方案省钱。
引导学生得出最合算的方案。
练一练的题目,先让学生判断各种应采用的方案,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