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音课堂的音乐牧童谣教案(通用3篇)

学生音课堂的音乐牧童谣教案 篇一

在学生音课堂中,音乐教育是一项重要的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在音乐教学中,引入传统的音乐牧童谣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义。

音乐牧童谣是一种古老的音乐形式,它以牧童的生活为主题,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通过教学音乐牧童谣,我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音乐牧童谣时,首先需要让学生了解牧童的生活和工作。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者故事等形式,向学生介绍牧童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内容。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一位牧童,体验一下牧童的生活,从而更好地理解牧童谣歌词中表达的情感。

接下来,可以选择一首简单的牧童谣,教给学生。选择的曲调需要简单易学,旋律优美。可以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同时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在学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解释歌词的含义和情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曲目。

在学唱和理解曲目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或者合奏。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唱和演奏不同的乐器。通过合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和谐和合作精神。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合奏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入一些自己的音乐元素,让演奏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可以邀请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小型的音乐牧童谣表演。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地,邀请其他班级或者学校的师生观看。通过表演,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学到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引入音乐牧童谣,可以在学生音乐课堂中增加乐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学习牧童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通过这一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并且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音课堂的音乐牧童谣教案 篇二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语言,通过音乐可以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在学生音乐课堂中,引入音乐牧童谣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情感表达能力。

音乐牧童谣是一种传统的音乐形式,它以牧童的生活和情感为主题,歌颂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通过学习牧童谣,学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音乐牧童谣时,可以选择一首简单易学的牧童谣,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可以在课堂上播放一些牧童谣的音乐录音,让学生先听一遍,熟悉曲调和歌词。然后可以分段教唱,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唱。在学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解释歌词的含义和情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

在学唱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一些声乐训练和音乐表达的练习。可以通过练习发声、调音和节奏等,提高学生的唱歌技巧和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可以通过练习情感表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曲目的情感和意义,并且能够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

在学唱和表达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或者合奏。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唱和演奏不同的乐器。通过合奏,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和谐和合作精神。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合奏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加入一些自己的音乐元素,让演奏更加丰富多样。

最后,可以邀请学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小型的音乐牧童谣表演。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场地,邀请其他班级或者学校的师生观看。通过表演,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学到的音乐技能和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引入音乐牧童谣,可以在学生音乐课堂中增加乐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同时,通过学习牧童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和意义,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希望通过这一教案,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并且在音乐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音课堂的音乐牧童谣教案 篇三

学生音课堂的音乐牧童谣教案

  教案是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学生音课堂的音乐牧童谣教案,我们来看看。

  《牧童谣》

  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优美的情绪,体验歌曲如画般的美好意境。

  2、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演唱姿势演唱歌曲《牧童谣》,并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表现歌曲的情绪。

  3、感受音乐的速度,建立恒拍感。

  教学重点:

  唱好歌曲《牧童谣》,感受歌曲情绪,深刻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难点:唱准每一个音

  教学准备:

  串铃、ppt、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捷克民歌《牧童》

  1、聆听音乐《牧童》

  师:听听这首歌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谈谈感受。展开联想,当你听到这样的歌曲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请学生们说一说。

  3、出示PPT图片,(教材用图)引导学生继续展开联想。

  4、复听音乐,学生跟着老师在强拍拍手。

  师:你能随着音乐的节拍拍手吗?歌曲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5、再听音乐,跟着音乐走步,带领学生听到第一三乐句时向前走,听到二四乐句时退着向后走。感受乐句的不同。

  6、再听音乐,学生拉成圆圈,听音乐边拍手边走步第一三乐句像圆心方向走。第二四乐句向后退着走。引导学生一定按照节拍来行走。

  【设计意图】

  充分感受捷克民歌《牧童》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通过拍手、走步建立恒拍感。

  二、聆听《牧童谣》旋律。

  1、过渡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外国的民歌《牧童》,那么我们中国的小牧童吹的曲子会是什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2、聆听《牧童谣》竹笛版范奏

  提问:这两段音乐给你的感受一样吗?这首乐曲速度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3、牧童悠悠的笛声带我们步入了青山绿水当中,仿佛我们也骑到了大水牛的背上吹起了笛子。出示图片展开联想。

  4、复听《牧童谣》旋律,边听边看老师做手势。教师分别在5632四个音处做手势。

  5、再次聆听,跟随老师一起做手势。

  6、老师结合手势范唱乐谱,请学生记忆唱名。

  师:老师刚才唱了歌谱?谁记得老师都唱了哪些音?

  总结:歌曲中只有5632四个音,用手势表示出来并跟着琴唱一唱。

  师:这就是最具有我们中国音乐特点的音乐。全曲只出现了四个音,却是那样的动听。5学习新的音2的手势并唱准。

  【设计意图】

  1、亲切而赋予感染力的笛子声把孩子们带入那淡淡的水墨画中,给予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清晰的音乐有利于学生辨别音高。

  2、识别音高,通过手势图以及反复聆听,唱准歌曲中的每一个音。

  3、学习2的音高及手势。

  三、发声练习及音准训练,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1、过渡语:刚才同学们一共唱了几个音?(四个,5632)那让我们用这个四个音来做个音乐游戏好不好?老师来唱:

  牧笛声声吹

  你们就唱:

  LU

  2、老师变

  牧笛声声吹学生变成:

  lu

  3师:请大家听好,现在我反过来唱了。师:

  牧笛声声吹生:

  lu

  4、师:我又变了。师:

  牧笛声声吹生:

  lu

  5、加上手势演唱。提出要求:嘴张圆,身体自然坐直。小声演唱,唱准音高。出示图:的音6、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指着图上的小羊,按照其高低位置反复练习高。

  师:小牧笛吹得是什么音呢?请你跟着老师唱一唱吧。

  先把乐句拆分练习,跟老师模唱短句:

  最后看着图把第二乐句完整第演唱下来。

  【设计意图】

  1、通过发声练习的演唱,使学生对歌曲中的四个音反复进行模唱和构唱。在头脑中建立相对音高的概念。熟悉各个音的手势帮助学生唱准应高。

  2、学习正确的演唱姿势。为唱好歌曲做好准备。

  3、通过小绵羊位置的图片,直观地感受音的高低,旋律的起伏。把握音准。

  四、学唱歌词

  1、过渡语:听到你们这么美的`歌声,小牧童也唱起了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唱的是什么?

  2、聆听范唱。(中速版)。提问:你都听到了什么?学生复述歌词。

  3、出示歌片:介绍歌曲中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在我国的民歌中广为流传,这首歌曲是流传在湖北的一首童谣,也采用了有问有答的形式。)

  4、出示乐谱:

  师:歌曲非常短小,一共就四个小节。请问哪几个小节的节奏是完全相同的。

  5、你能试着把所有的二分音符唱满吗?跟老师接唱。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旋律,要求学根据老师的手势和乐谱的提示来完成后面的接唱。并且要求学生唱满时值。

  师唱:那斯那斯生唱:嗨

  【设计意图】结合歌词的演唱在运用中进一步学习乐谱。强调二分音符的时值。了解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记忆歌曲的结构。

  五、感受与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2、聆听范唱(稍快版本)

  师提问:跟刚才咱们演唱的有没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也用这个快一些的速度来演唱一下,请你感受哪个速度更加能够表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

  3、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已经能够感受到小牧童快乐的心情了,你们也和小牧童一样很快乐吗?我们怎么样能把歌曲唱的更快乐呢?谁有好的办法?

  4、加入串铃为歌曲伴奏。老师打出两种伴奏音型供学生选择。不出示伴奏谱。

  5、拓展提问:请问天上除了太阳还有什么可以放光明?你们能试着唱一唱吗?(月亮和星星)结合幻灯片,创设安静祥和的情境。改写歌词进行演唱。

  6、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意境。师提问:我们怎么样才能表现出月亮的情境来呢?谁有好的办法?月亮的光柔柔的,我们应该怎样唱?引导学生用慢速度来演唱歌曲。

  7、师:谁来说说星星在天空中闪烁的样子?(一闪一闪的)我们怎么表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呢?引导学生为歌曲加上跳音来演唱。

  8、总结:教师用钢琴伴奏来带动学生进行演唱。引导学生用柔美的情绪慢速来演唱月亮,

第二段速度不变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星星放光明,第三段提速。用快速度来表现太阳放光明,牧童喜欢青草地的热烈情绪,并加上打击乐的伴奏。将歌曲推向高潮。

  【设计意图】

  通过歌词的改写,引导学生体验与感受速度力度在音乐表现上的重要作用,丰富学生的音乐想象力。

点击展开,剩余66%未阅读

相关文章

《降落伞》教案(经典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降落伞》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降落伞》教案1活动设计背景我们班里男生居...
教案大全2013-02-07
《降落伞》教案(经典6篇)

消防安全演练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消防安全演练教案(通用12篇),仅供参...
教案大全2016-01-04
消防安全演练教案【优秀6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小学四年级...
教案大全2018-02-08
小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分类》教案(精彩6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教案大全2013-01-08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3篇)

心理健康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理健康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心理健康教案 篇...
教案大全2011-02-06
心理健康教案(实用6篇)

宇宙的边疆公开课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宇宙的边疆公开课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
教案大全2012-03-09
宇宙的边疆公开课教案(精彩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