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设计【优秀3篇】
八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设计 篇一
教案设计目标:
1.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理解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3. 运用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运用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识
1. 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电功率的概念,并解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Step 2 理论讲解
1.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详细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电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功率。
Step 3 实验演示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功率。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规律。
Step 4 练习巩固
1. 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Step 5 拓展应用
1. 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拓展应用题。
Step 6 归纳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整理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Step 7 作业布置
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完成作业并交给教师。
Step 8 反思总结
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检查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进行解答和改进。
八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设计 篇二
教案设计目标:
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1.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运用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
Step 1 引入新知识
1. 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介绍电功率的概念,并解释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教师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Step 2 理论讲解
1.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详细讲解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2. 教师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电功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用电器的功率。
Step 3 实验演示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计算电功率。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Step 4 实验分析
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并总结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Step 5 练习巩固
1. 教师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交给教师检查。
Step 6 拓展应用
1. 教师通过例题向学生展示如何运用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拓展应用题。
Step 7 归纳总结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功率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整理并记录在笔记本上。
Step 8 作业布置
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练习电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学生完成作业并交给教师。
Step 9 反思总结
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检查学生对电功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进行解答和改进。
八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设计 篇三
八年级物理《电功率》教案设计
设计思想:
通过实验,以不同的电热水器烧水快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意义,并建立电功率概念。通过对一些用电器的功率的了解联系到生活实际中去,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思考并发现“耗能快慢,与耗能多少”的区别。通过“跑步快慢”的事实类比引起学生讨论,掌握电功率的定义及含义,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会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 / t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热水壶烧水的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 难点 运用电功率公式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一只1850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一个调压变压器,一只40W的电灯,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了解不同学生家中的用电器,并了解学生家中那个用电器使用最多?
学生活动:学生罗列出自家的用电器,并指出使用多的是冰箱或电视和电脑。
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并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电功率
教师活动:
1.提供一只1850 W的电热水壶、一只1500W的电热水壶,引导学生猜想那个烧水快?实验比较两个瓦数不同的电热水壶在消耗电能上有何不同?
2.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电热水壶的名牌,使学生认识到瓦数的不同导致了烧水的快慢。
3.引入电功率的概念,幻灯片显示: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符号:P 单位:瓦特(瓦) (W) ,其他单位:千瓦(kW) 1 kW=103 W。
4.组织学生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功率,参见教材第33页。
学生活动:
1.在学生做猜想,并说出猜想依据。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出“瓦数”不同烧水快慢不同,即消耗电能的快慢不一样,1850 W的消耗电能快,1500W的消耗电能慢。使学生得到直观认识: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快慢是不一样的。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学生,
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3.学生理解: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平常所说的“瓦”是电功率的单位。
4.让学生对各种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电功率)有一个大致认识。
意图:通过演示实验启发诱导学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并让学生了解认识学习新物理量的流程,培养学生自学物理量的习惯。
三、电功率的计算
教师活动:
1.电功率表明了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那么应该在什么条件下比较不同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提醒学生“如何确定谁跑得快。”
2.综上所述,我们在比较任何电器的电功率时,只需要比较一秒钟内谁消耗的电能多即可。由此引出电功率的定义。
3.幻灯片显示出公式中P、W、t 三个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4.看小资料,让学生练习1000W表示的含义。
5.介绍变形公式,并引出千瓦时的来历。教师打出幻灯片。
学生活动:
1.学生讨论: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消耗电能的多少。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
2.相同时间的前提下,比较消耗电能的多少。
3.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4.应表示成:P=W / t 即电功率的公式。
5.W ―电流做的功(消耗的电能)―焦耳(J) ;t ―所用的时间―秒(s);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 。
6.1000W表示:1秒消耗的电能为1000焦。
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思考并发现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各抒己见,通过事实类比锻炼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千瓦时的来历
教师活动:
1.“千瓦时”是电能的单位,它的由来我们能不能从P= W/ t变形公式中得出?
2.看来1千瓦时是功率为1 kW的用电器使用1 h所消耗的电能。区分“千瓦时”与“千瓦”,一个是电能单位,一个是电功率的单位。
3.用例题巩固电功率公式的使用。
4.联系生活实际,要求学生估算自家当天的耗电量。
学生活动:
1.公式变形为W= P t。P取“千瓦”为单位,t取“时”为单位。
2..学生理解并记忆。
3.学生思考并计算。请学生估算自家当天的耗电量。
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公式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五、额定电功率
教师活动:
1.教师取出40W的灯,问“220V---40W”的灯正常工作一小时消耗多少电能?问:此灯工作一小时一定是消耗这么多的电能吗?
2.演示实验:用自动调压变压器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观察灯泡的工作情况。引出额定和实际的定义。
3.幻灯片显示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定义。
学生活动:
1.学生思考并计算。
2.学生思考讨论,认为不是,认为在电压不稳时,消耗的电能或多或少。
3.学生记笔记。
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欲望,并在拿到灯泡后通过观察、思考并发现问题。引起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并通过事实来检验,同时又是对学生动脑、动手、分析、归纳能力的最佳锻炼时机。
总之,从生活中常见现象入手,创设物理情景,体现“从生活走入物理”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