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最新3篇)

学前班上学期数学教案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培养学前班幼儿数学兴趣的教学策略

引言: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学前班的幼儿来说,可能会显得有些困难和枯燥。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将分享一些培养学前班幼儿数学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游戏和玩具

幼儿喜欢玩耍和游戏,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玩具中,可以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比如,可以利用积木教幼儿学习形状和空间关系;利用卡片或磁贴教幼儿学习数字和计数;利用拼图教幼儿学习分类和排序等。通过游戏和玩具的方式,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实际应用

幼儿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能无法理解和应用,因此我们需要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教授幼儿数字和计数时,可以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如让幼儿数一数教室中的椅子或玩具数量。在教授幼儿形状和空间关系时,可以让幼儿观察周围的物体,并找到相似或不同的形状。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数学的实用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开展趣味数学活动

通过开展趣味数学活动,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比如,可以组织数学游戏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可以进行数学拼图比赛,让幼儿在拼图过程中培养形状和空间关系的认知能力;可以进行数学绘画比赛,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数学的理解。通过开展趣味数学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四、关注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方式都不同,因此我们需要关注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符合其兴趣的数学学习内容。比如,如果幼儿喜欢动物,可以将数学知识与动物相关联,让幼儿通过学习动物数量和计数来学习数学。通过关注个体差异,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结论:

通过利用游戏和玩具、注重实际应用、开展趣味数学活动和关注个体差异等教学策略,我们可以有效培养学前班幼儿的数学兴趣。同时,教师也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学习方式进行灵活调整,使幼儿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学前班上学期数学教案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学前班数学教学中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

引言:

学前班是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方法,以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培养观察力和注意力

幼儿在学习数学时需要观察和注意事物的细节,因此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一些观察力和注意力训练的活动来实现,比如观察并找出不同的图形、颜色或物品;观察并记住一组物品,然后要求幼儿根据记忆回答问题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并培养他们对细节的敏感性。

二、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思维训练的活动来实现,比如让幼儿完成一些逻辑推理题目,如找出规律、推理出下一个图形或数字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幼儿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创造力和想象力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可以通过一些创造力和想象力训练的活动来实现,比如让幼儿设计自己的数字或图形;让幼儿通过拼图或积木创造出不同的形状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提供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数学学习往往需要合作和沟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合作和沟通训练的活动来实现,比如让幼儿在小组内合作完成数学任务;让幼儿通过口头或绘画的方式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数学思路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

通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注意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可以有效提升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培养方法,并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幼儿的数学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和引导。

学前班上学期数学教案 篇三

【#少儿升学# 导语】一堂精彩的课离不开一篇优秀的教案。它是教师为组织和指导教学活动精心设计的施教蓝图,而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实际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每个步骤在教师头脑中的预演过程。©为您精心整理了学前班上学期数学教案【三篇】,希望大家及时查阅。

  【篇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知等分的含义。

  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两只笨狗熊》

  2、圆形,正方形若干图片

  3、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在活动之前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两只笨狗熊》。

  2、教师简单重复故事内容。

  教师: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

  如果给你一个圆面包,你会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一下,一定能分得很很好的对吧!

  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教师:有什么方法证明你分的两块是一样大的?

  2、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分出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

  并且引导幼儿把分开的两份中的一份与原来的相比,理解分成的每一份都要比原来的要小。

  3、幼儿操作等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能把这些图形都分成两等分吗?

  (1)把这些图形分别发到每个孩子手里,每人一个,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观察,指导个别幼儿操作。

  4、教师总结: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

  把分开的两份合起来会变成原来的图形。

  三、引导幼儿学习分得一样多--平均分。

  1、教师:刚刚我们把正方形的面包分成了两等分,就可以分给两个小朋友,

  如果有四个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分呢?

  2、刚才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一个物体,分给两个或者四个小朋友,

  现在呢,老师这里呀有些糖果,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分一下,怎么分呢?

  班上有这么多小朋友啊,怎么办,老师想每个小朋友都分一点,你们来帮帮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小结。

  (1)把糖果分别装到盒子里。(盒子里的糖有多有少)

  (2)把幼儿分组,每组请一个幼儿来拿盒子,其余小朋友从盒子里自己拿糖果,

  每位幼儿只能分两颗糖果。

  (3)鼓励幼儿介绍平均分的意思,并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4)请幼儿相互检查是不一样多,对了就鼓励,不对就请其余幼儿帮忙。

  (5)教师小结:平均分就是把一个或者一盒整个的物体分成一样大小或是一样多的物体。

  【篇二】

  活动目标:

  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发展观察、分析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知活动――逛“超市”

  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

  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三)操

作活动――展示大舞台

  老师带领孩子们帮“书店”阿姨把图片整理好后,又带大家来到“展示大舞台”,这里是幼儿们动手操作的区域;在这里,幼儿们可以充分自主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里,老师给他们准备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材料;在这里,小朋友们可以尽情的享受创造的乐趣,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心趣,一举几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操作活动开始,老师以一个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小朋友的活动中,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后,带上或穿上自己的作品走向展示舞台,在轻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向模特一样展示自己的风采。每一个“模特”展示完毕,“主持人”采访“模特”:“你脖子上的项链的创作灵感来自怎样的排序规律?”他非常自豪地回答:“我制作的项链是用红、黄、蓝、绿,红、黄、蓝、绿.....的规律来排列制成的,记住我哦,我是二十号选手,投我一票!”主持人接着喊:“下一个。”一个个都是那么自信,一个个都是那么出色,一个个都是那么充满活力,最后主持人讲评:每一个参赛选手都表现不错,都发给一份优秀奖。

  (四)延伸活动――有趣的小卡片

  延伸活动中,我又以朋友的身份带小朋友们走进数学区域,为幼儿提供录象故事和故事小卡片,让幼儿边听故事边按故事情节顺序排列故事小卡片。听完故事后,我又带小朋友们到室外去找有一定规律排列的物品,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篇三】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半点。

  2、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教育幼儿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时钟模型每人一个,1—12的数字头饰一套。

  2、大时钟两个。

  活动过程:

  1、拨钟听时间,复习整点及对表盘结构的认识。

  2、学习看半点。

  (1)动画城每天什么时间播出?引出半点。

  (2)出示两个大时钟,一个是整点,一个是半点,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二者指针的不同,认识半点。

  (3)拨针演示,引导幼儿了解分针、时针的运转规律,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3、幼儿操作。

  (1)幼儿验证分针走半圈,时针走半格。

  (2)教师说出一日活动的安排时间,让幼儿练习拨整点,和半点。

  4、游戏巩固《分针带着时针转》。

  12名幼儿戴1—12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拉成圆圈,表示一个大表盘,再请2名幼儿扮分针,1名幼儿扮时针,在圆内边念儿歌边转圈。儿歌结束两针要指向教师事先要求的时间,扮数字的幼儿当裁判看是否正确。

  儿歌:小钟表啊,表盘圆,12个数字围一圈,分针长来时针短,分针带着时针转,睁大眼睛仔细看,现在究竟是几点?

相关文章

《关尹子教射》教案【通用3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尹子教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
教案大全2013-06-09
《关尹子教射》教案【通用3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实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
教案大全2011-01-0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实用6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表格教案最新(推荐6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表格教案最新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苏教版一年级...
教案大全2016-09-06
一年级语文下册表格教案最新(推荐6篇)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教育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教育教案,供大家参...
教案大全2012-08-03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教育教案【精彩6篇】

猪八戒吃西瓜中班教案【最新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猪八戒吃西瓜中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猪八戒吃西瓜中班教案...
教案大全2014-06-03
猪八戒吃西瓜中班教案【最新6篇】

《寻隐者不遇》教案(优质3篇)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寻隐者不遇》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
教案大全2015-01-09
《寻隐者不遇》教案(优质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