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实用3篇】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 篇一
标题:认识基本色彩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颜色:红、黄、蓝。
2. 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彩笔、白纸、彩色画纸、画笔、水杯、毛巾。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教师拿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彩笔,让学生观察颜色并说出颜色的名称。
2. 呈现材料:教师拿出白纸和彩色画纸,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彩笔挤在盘子里,让学生看一看颜料的颜色。
3. 操作实践:教师示范,用画笔蘸取红色颜料,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圈;再用画笔蘸取黄色颜料,在白纸上画一个三角形;最后用画笔蘸取蓝色颜料,在白纸上画一个正方形。
4. 激发思考:教师问学生,你们觉得红、黄、蓝三种颜色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回答颜色鲜艳、明亮、有活力等。
5. 创作实践:教师要求学生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的颜料或彩笔,在彩色画纸上任意绘画,可以画动物、植物或其他自己喜欢的图案。
6. 展示作品: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和赞扬。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基本的颜色,并能够运用这些颜色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激发,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 篇二
标题:认识不同形状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形状: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 培养学生对形状的感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圆规、直尺、白纸、彩色画纸、彩色笔、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教师拿出圆规和直尺,示范如何用圆规画圆形,用直尺画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形状的名称。
2. 呈现材料:教师拿出白纸,用圆规画一个圆形,用直尺画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让学生看一看。
3. 操作实践:教师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在白纸上画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然后用彩色笔将这些形状的边线描绘出来。
4. 激发思考:教师问学生,你们觉得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可以回答圆形没有边、三角形有三条边等。
5. 创作实践:教师提供彩色画纸、剪刀和胶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将剪下来的形状拼贴在彩色画纸上,可以创作成动物、植物或其他自己喜欢的图案。
6. 展示作品:学生完成拼贴后,教师邀请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和赞扬。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认识常见的形状,并能够运用这些形状进行创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思维激发,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 篇三
【#一年级# 导语】美术教学可以更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激发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美术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能就让学生只去追求科学理论,艺术情感同样重要,共同提高才是一个全素质的人才。以下是®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小挂饰】 教学目标:
1、能够收集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物品。
2、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再用添加、裁剪、组合等方式将它们设计成风铃。
3、用剪(撕)贴、绘画等方式来美化风铃。
教学重点:学会利用纸杯等材料制作风铃。
教学难点:如何在细绳上固定纸杯的位置。
教学准备:
1、师生一起收集适合制作风铃的物品,如:纸杯、卷筒纸芯、筒状的纸盒、小挂饰……
2、教师应课前准备好各种材料的范作、图片、制作步骤图以及锥子。
3、学生应课前准备好剪刀、胶水、彩纸、彩笔、线绳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给学生看各种风铃(实物、照片、录像),请学生谈谈: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如果你有一个风铃,想把它挂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找出风铃的共同特征——由绳串起、挂有铃铛。
给学生看教师做的纸风铃,说说与刚才见到的风铃有何不同。
二、发展阶段:
学生近距离的参观纸风铃,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将纸杯变成风铃需要通过怎样的装饰改造来进行。
将学生的回答加以归纳:
绘画:在杯体上画上具体或抽象的画。
剪贴:用彩纸剪出各种图案贴到杯体上。
画和贴相结合。
另外和可以用剪或撕的方法改造杯子的外形。还可以将彩纸撕成各种条形穗子拴到风铃上装饰。
教师示范用剪贴和绘画结合的方式制作一个风铃,学生总结出制作步骤。教师出示步骤图。
三、创作阶段:
学生以3-4人为一组制作风铃,可以将个人制作的串成串,也可以分工以流水线的形式制作。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杂物作装饰。
教师指导时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上的难题。
四、收拾与整理:
每组选一位保洁员,负责提醒与督促大家将废纸屑收集到垃圾袋中,并且要杜绝浪费现象。
【五彩的烟花】
1、引导学生体验各种材料的不同效果。
2、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材表现烟花。
3、指导学生学会安全的使用剪刀等工具。
教学重、难点:
1、点、线、面的应用。
2、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烟花。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一张大纸、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水彩等。学生准备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哪儿见过烟花,都有什么样子的。
2、引导学生回忆烟花是如何升空的,用手势表演一下烟花。(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烟花升空后是从中间向外放射)
二、掌握、创作阶段:
1、观察书上烟花的照片,说说它们的形状象什么?
2、请几位同学到前面的大纸上,用油画棒或水彩笔画画烟花。其他同学在自己桌子上用水彩笔或彩线摆出烟花的形状。
3、烟花的形状丰富多变,要如何变?教师在学生画的烟花上进行再创作,有的加粗,有的线加长,有的线弯曲,线一多一密就成了面,让学生领悟点、线、面的大小、长短、粗细等可以让烟花的形状发生各种变化。
4、教师将五、六支彩色铅笔绑在一起花烟花,出现一种五彩斑斓的效果。鼓励学生思考还可以怎样表现特殊的绘画效果,如:在彩纸上画,用深色油画棒涂满底色后再用硬物刮画等。
5、每两个人合作完成一幅作品,要求设计的烟花与众不同,可添加上人物、建筑物,增加节日的气氛。
作业完成后,贴在教室的墙上,互相评价、欣赏。
课后思考:除了绘画,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来表现烟花?
【下雨了】
1、用一组较有方
向性的线条来表现雨滴。2、回忆雨中人、事物的特征,并将他们表现出来。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用不同工具材料表现淅沥的小雨。
课前准备:
(1)教师要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观察雨中人物、景物、动物的特征。
(2)教师、学生共同准备一些雨具展示在教室中。
(3)教师搜集一些有关雨景的照片、录像。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导阶段: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讨论并交流雨中实物与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在雨中,人们是什么样子的,小动物怎么样了,树木、花草有没有变化,汽车开过积水的路面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用喷壶向打开的雨伞上洒水,引导学生听雨声、观察雨水顺着伞流下的样子;向装有水的水盆里洒水,引导学生看雨滴在水里的样子;向花盆里洒水,看泥土淋雨后颜色的变化。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观察到的与众不同的雨景特征。教师在适当时机出示相应图片、录像对学生进行启发。
(2)发展阶段:
建议学生将向要表现的主体画在画面的显著位置,而且要画的大一些,然后再添加与主体有关的背景。添加背景时,教师出示范作并示范如何“被遮掉一部分”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如:雨伞将人头遮住一部分。
鼓励学生将画面自认为最满意的部分或自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涂色,鼓励有能力的学生用彩纸剪贴、色纸画等形式表现画面。
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尝试在深色的纸上用银色中性笔画出雨滴的样子,或用珠子串成串,拴在伞边上,转动伞,感受下雨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