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精简3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
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江南》这首诗,培养学生对江南地区的了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
1. 学习诗歌《江南》的内容和意境。
2. 学习诗歌的朗读和表演。
教学步骤:
1. 导入:
-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即诗歌的特点和朗读技巧。
- 引导学生思考江南地区的特点和景色。
2. 学习诗歌《江南》:
- 教师朗读诗歌,让学生跟读。
- 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描写的对象。
- 引导学生观察诗歌中出现的自然景色和生物。
-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江南的美丽景色。
3. 学习朗读和表演:
- 教师示范朗读诗歌,注意语音和停顿的处理。
- 让学生跟读并进行纠正和指导。
- 分组进行小组朗读和表演。
4. 总结和反思:
- 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诗歌的特点和朗读技巧。
- 引导学生回顾江南地区的特点和景色。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诗歌《江南》,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江南地区的特点和景色,并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整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在学习诗歌《江南》的环节,教师通过朗读和引导学生观察诗歌中的景色和生物,让学生对江南的美丽景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在学习朗读和表演的环节,教师通过示范和指导,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表演能力,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结和反思环节,教师及时总结课堂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和理解。教师还引导学生回顾江南地区的特点和景色,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并培养了学生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强了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有时不够简洁明了,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还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辅导。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相信我的教学水平会不断提高,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一年级语文《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三
【#一年级# 导语】教案可以让老师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显现出足够强大的自信。而且对于教案不仅仅是学校考核的标准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他会在教案中加入自己独到的见解,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看图
图上画了些什么?这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人们在干什么/这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图景。
二、分析课题
三、初读指导
1、范读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
3、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
四、教学生字词语
1、练习书空第二题
2、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江:三点水,右边是“
工”。南;下面不是羊。
叶;口字旁,右边是十
田鱼西北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二、精读训练
1、第一行:江南可采莲(引导学生理解词句义)
2、第二行:莲叶何田田(理解莲叶的样子)
3、第三至七行: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通过看电视来看鱼儿嬉戏的情景。
指导朗读,读出高兴的语气
三、巩固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小结
五、作业:
记住本课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反思】
一、揭题激趣,感受美。新课一开始,我便出示采莲图给学生看,请小朋友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你喜欢这幅图吗?为什么喜欢?待学生回答问题后,我通过富有感情#一年级# 导语:“江南是个好地方,瞧荷塘里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鲜艳的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翠绿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微风吹过,荷花随风摆动,好似仙子在水中舞蹈。这里的孩子可以划着小船,来到湖面上采莲,看活泼可爱的小鱼在莲叶间游玩嬉戏,古人把这采莲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题目叫《江南》。”绘声绘色描述的语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们带入了课文,初步感受到了江南水乡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再现美。在学习课文时候让学生边读课文边看图,说说古诗中的哪些句子能在图上找到?让学生结合诗句进行看图。交流讨论问题时引导学生联系前两行诗句,观察小姑娘是怎样采莲的。周围的荷叶、荷花长得怎么样。再联系诗的后五行,进一步观察莲叶间的小鱼是怎样游动的。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画面和诗句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获得一个整体的印象。这样训练,学生的脑中会再现出美丽的采莲画面,也就体会出了诗句中蕴含的美。
三、推敲词句,体会美。经过上两个环节的训练,学生获得的美感是大概的、整体的。要让学生细细体会诗句的美,还得通过细读课文,品词析句来完成。全诗共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抓住“何田田”理解莲叶茂盛鲜亮的特点。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后自己提问,学生就问:“什么叫何田田”?我立刻引导(边说边画):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会说,“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我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同学站起来,配上动作读。通过师生齐读,同桌互读,互评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纯的语音,各异的动作,“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教学第二句时,抓住一个“戏”来细细推敲。我首先进行这样的过渡引导:“莲叶长得这么绿,这么好,莲花开了,结了莲子儿。采莲的人们划着小船,高高兴兴地采收莲蓬。河里的小鱼呀,也乐开了。你看到小鱼了吗?”待学生看老师贴图后,让他们用一两句话,把湖里的小鱼的姿态说一说,他们会说:“小鱼真可爱!”“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真可爱!”“小鱼正在水里你追我,我追你,它们在做游戏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戏”字,请学生说出它的意思。然后提问:“莲叶东,莲叶西,莲叶南,莲叶北”是什么意思?充分讨论后,教师口述鱼儿嬉戏的情景,让学生表演一条条快活的小鱼,尽情“游来游去”。学生边表演边入情入境地诵读,那洋溢喜悦的小脸,活泼可爱的动作,一下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鱼儿嬉戏的动态美、人们采莲时愉快的心情在这一品一议、一演一读中得到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