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3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
《数星星的孩子》是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原文、导读、理解课文、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原文:
夜晚,小明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他喜欢看星星,每当晴朗的夜晚,他都会数星星。他数了好久,但总是数不完,他觉得天上的星星真多啊!
小明对星星的好奇心越来越浓了,他决定要弄明白为什么星星这么多。于是,他找来了一本书,书上说,星星是太阳的家族,太阳是一颗很大很亮的星星。星星是太阳的兄弟姐妹,有的大,有的小,有的亮,有的暗,它们围绕着太阳转。夜晚,我们看到的星星是因为太阳照不到地球的那一面,星星才显得亮。
小明读完书后,更加对星星感到好奇了。他想知道,到底有多少颗星星。于是,他开始数星星。他数的很认真,一个一个数过去。可是,当他数完一遍后,他发现,有的星星不见了,有的星星又出现了,他怎么也数不完。
小明对数星星的事情发愁了好一阵子,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天文爱好者。这个天文爱好者告诉小明,星星是非常多的,数不完的。每个人数星星的时候,看到的星星都不一样,因为星星在不停地运动,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小明终于明白了,原来,天上的星星是多么神奇的存在!
教案:
一、导读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幅星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中的星星。然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喜欢看星星吗?你们有没有数过星星?你们觉得星星有多少颗?”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二、理解课文
1. 教师朗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如:“小明为什么喜欢看星星?他为什么数不完星星?为什么每个人看到的星星不一样?”
3. 随机抽取几组学生,进行汇报,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和讨论。
三、拓展学习
1. 学生自由阅读其他关于星星的书籍或文章,并进行分享和讨论。
2. 学生可以尝试在晴朗的夜晚观察星星,并记录自己看到的星星的数量和形状。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学生通过朗读、导读、讨论等方式,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和分享,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星星的概念还不够清晰,对于太阳、星星之间的关系也不够明确。这需要我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另外,我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拓展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其他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星星的知识。通过观察星星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三
【#二年级# 导语】《数星星的孩子》这是一篇深受孩子喜欢的文章,故事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融为一体,课本精美的插图为文章添了彩。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原文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奶奶笑着说:“傻孩子,又在数星星了。那么多星星,一闪一闪地乱动,眼都看花了,你能数得清吗?”
孩子说:“奶奶,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您看,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离那么远。”
爷爷走过来,说:“孩子,你看得很仔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可是看起来它们之间的距离好像是不变的。我们的祖先把它们分成一组一组的,还给起了名字。”爷爷停了停,指着北边的天空,说:“你看,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名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的天文学家。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第一课时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数过星星吗?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数一数天上的星星,看看天上的星星有什么奥秘。播放满天星星的动画,学生边看边数星星,再说说自己的发现。在我国汉朝,有一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他说,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他数星星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们来读读《数星星的孩子》。
二、识字写字
1、识字指导。
本课要认的字中,“仰、衡”是后鼻音,“撒、组”是平舌音,“傻、楚”是翘舌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数”是多音字,在本课中shǔ和shù两个音都出现了,要注意这个字在词中的正确读音。生字的呈现方式,可以先出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如,“距离、碧玉盘、仰起头”。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再认读生字。要鼓励学生运用汉字的构字特点以及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基本步骤是:自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动手动脑,记忆字形。
在学生充分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汇报、“小老师”领学等形式进行正音、辨形、可让学生从“撒、玉、组、汉、仰、距”这几个字中,自由选择自己有把握的字、感兴趣的字,进行口头组词语的练习。可用“猜字”、“鼓掌传字”、“形声字的扩展”等游戏方式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2、写字指导。
本课要求写的字大多有明显的规律,建议教学时以“我的发现”为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找到认记字形、书写规范美观的方法。如:
(1)我发现了几个翘舌音的字:勺、珍、珠、数、睡,还有两个平舌音的字:组、钻。
(2)我发现了记住生字的方法:“勺”就是把“句”中的口换成点;“玉”就是“王”字加一点或者“宝”字去掉宝盖儿;“组”就是“祖国”的“祖”左边换成绞丝旁。
(3)我发现了把字写美观的方法:“珍珠”都有王字旁,字形都是左窄右宽,左短右长;“睡”字就是让“目、垂”“团结”在一起,互相让着点儿。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你读了这个故事,是不是有很多话想说?赶快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二、朗读感悟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一要读准字音,二要读通顺,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2、教师(或录音)示范朗读。可重点示范读第一自然段。注意“珍珠”和“碧玉盘”的读音,要读得亲切、可爱。“一颗、两颗”中间的逗号要停顿稍长,读出孩子数星星的认真劲儿,突出孩子数星星的耐
心。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每个人对课文可以有不同的见解,要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可自由读或小组交流读。
4、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谈自读以后的感受,整体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5、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1)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时可结合看图,采用动作、身体语言自己朗读或小组合作朗读等方式。
(2)重点指导读好第三、四、五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爷爷教小张衡观察星星的情景以及小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6、分角色整体朗读课文。先在小组里练习,然后指定小组在全班展示。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无数、珍珠、距离、、清楚、刻苦、钻研、北斗七星、一闪一闪地、一组一组的
2、课后“我会填”的练习,可按课文原句填空。填好之后,再读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准确、生动。
3、课后“我知道”的内容,可让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再说说还知道什么。
四、实践活动
1、选一个天空晴朗但没有月光的晚上,到空旷的地方去观察一下浩瀚的星空。找找北斗星、北极星,然后用笔把它们的位置画下来。
2、课外收集一些关于宇宙、星空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在班上展示、交流。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教学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这是一篇深受孩子喜欢的文章,故事的趣味性、知识性、科学性融为一体,课本精美的插图为文章添了彩。教学本课时我采用变序法进行教学。先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让学生了解张衡由于刻苦钻研,成了的天文学家。那么,他小时侯是怎样数星星的呢?再学习前面的课文,抓住张衡认真耐心的词句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课件,演示星空图,让学生直观感知星空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有助于学生的感情朗读。一、抓主线
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
二、扣词
如教学“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这个句子时,我先让学生读读,从哪些词你可以看出天上的星星很多。学生抓住“无数、满天、撤”等词从另一个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闪一闪,星星分布的不规则。然后从喻体着手,让学生理解“珍珠”是怎样的?星星像珍珠,星星怎样?“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文中“碧玉盘”指什么?然后通过教师生动的描述,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又如教学第2句时,我让学生抓住张衡怎样数星星这几个词,“仰”、“一颗一颗”“一直数”等,让学生自己读读、自己做做、自己数数。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从谈自己数星星的体会自然引到“一颗一颗数星星,一直数到几百颗。”这个句子,学生很容易理解了小张衡数星星的那一份认真和不容易。
三、以读代讲
在读的训练中,我则按照“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导读课文,加深理解;仿读课文,体会感情;读读课文、激发兴趣”的程序进行,使这几个环节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由此构成了讲读课文第一课时的宏观整体。这节课,我还通过范读、齐读、朗读、分段读、小声自由读、听录音读、指名读、分组读、重点句段反复读、男女同学对比读等十多种读的形式,使学生都有参与读书的机会,真正收到了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助讲、以读悟情的效果。
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看,以上几个点的落实应该还是有成效的。在回顾自己的教学后,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去思考:
1、我创设了很多的情境想让孩子去感受夜晚星空的美丽,以及作者描述时的语言是多么生动形象,但在朗读时,学生的感觉没有充分地渗透和表现,我却未及时进行点拨或范读,回过头想想总觉得这句话的美感、亮度表现得还不够。
2、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