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优秀3篇】

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 篇一

标题: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2. 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

3.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基本功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 掌握细胞的基本功能。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细胞的基本概念,以及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二、讲解(15分钟)

1. 细胞的基本结构:

a. 细胞膜:包裹细胞,控制物质的进出。

b. 细胞质:细胞膜内的液体,其中包含各种细胞器。

c.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含遗传物质DNA。

d. 线粒体:能量的产生地,是细胞的“动力站”。

e. 内质网:细胞内的运输系统,参与蛋白质合成。

f.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的修饰和包装。

g. 核糖体: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h.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2. 细胞的基本功能:

a. 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摄取营养物质。

b.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c. 分裂与增殖:细胞通过分裂与增殖实现生长和繁殖。

d. 分化与特化:细胞通过分化与特化实现组织和器官的形成。

e. 代谢作用:细胞通过代谢作用维持生命活动。

三、实践应用(20分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讨论细胞在不同生物体中的特点和功能,以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总结(10分钟)

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并与生物体的组织与器官进行对比。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并写一篇小结。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教师还布置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来进一步加深对细胞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 篇三

【#高一# 导语】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力,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今天©高一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希望以下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1.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能力方面

  (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蛋白质的功能。

  (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

  1.教法及媒体选择

  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

  2.学法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其他植物激素”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包括“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明确了植物体内并非只有生长素,还有其他种类的植物激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共同协调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以适应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本节内容与前两节“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脉相承,通过对前两节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学生形成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网络,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有了全面系统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生长素的发现”和“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已经知道了生长素的合成、分布和运输方式,理解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也明确了植物激素的概念,知道其他植物激素还有赤霉素、细胞XX素、脱落酸和乙烯等种类。但是,学生对于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分布部位和生理作用等知识还知之甚少,对于激素间的相互作用也不清楚,这就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性。

  周至县盛产猕猴桃,很多学生对猕猴桃种植过程中应用膨大剂增产的事例也非常熟悉,但对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却一无所知。所以,这些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如下:从本地“猕猴桃之乡”的地域特点出发,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本节课的导入没有用课本中的问题探讨,而是用学生熟悉的猕猴桃增产使用的膨大剂(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导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膨大剂作为悬念,还能为后面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埋下伏笔。

  第一部分内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的教学,并不是直接给出教材上的现成结论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利用学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让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初步探究之后,再结合教材进行总结,让知识的获得成为探究的过程。

  第二部分内容“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培养学生联系的思维,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渗透STS教育的良好材料,能引导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所以,采用“提供资料、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的策略。讨论可以使学生始终积极的思考和交流,对植物激素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深入理解,并学会从系统的角度认识生命活动的规律。最后,将“膨大剂增产之谜”作为课后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结合生产实际,切身感受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利弊,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到实处。

  四、教学目标

  (1)列举其他植物激素,说出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受多种激素协调控制的。

  (3)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认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2.难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资料)20xx年6月1日,记者在被誉为“猕猴桃之乡”的周至县采访时看到,果农正在用勾兑好的膨大剂对猕猴桃的嫩果进行蘸泡(图),在周至县,超过90%的果农采用膨大剂增产,以保丰收。那么膨大剂到底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发挥增产作用的呢?

  生长素的学习使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受激素调节,植物激素除了生长素、还有细胞XX素、赤霉素、脱落酸和乙烯等。那么膨大剂是不是一种激素?它的作

  用过程是不是激素调节?本节课的学习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新课学习】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

资料分析,完成相关问题。请学生代表展示、讨论答案。资料分析

  提示:

  ①赤霉素突出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赤霉素还有解除休眠和促进萌发的作用。

  ②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这是因为一个成熟水果放出的乙烯,能够促使全箱水果都迅速成熟。

  ③脱落酸能促进叶片等的衰老和脱落。

  2、学生自主阅读教材54页的图3—8,理解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之后,要求学生脱离课本,独立完成学案上的表格内容,最后,同桌互相检查。

  (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阅读资料分析,然后小组讨论下面的问题。

  请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修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1、学生阅读教材54-55页,明确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概念和特点,区别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对“膨大剂是不是植物激素”进行分析。

  2、讨论课本55页“资料分析——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请学生代表举例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并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人类是有利还是有害?

  教师提示:通过以上讨论,大家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应用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人类应当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那么,我们应如何保证合理使用,避免危害的发生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后就大家熟悉的膨大剂展开研究性学习。

3.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2.练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

  3.练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4.通过学生认真观察,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材料器具

  洋葱鳞片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牙签,滴管,吸水纸,碘液,生理盐水,解剖针、刀片。

  三、方法步骤

  三人一组,分别进行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比较观察。

  (一)、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1、准备。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2、制片。用刀片切取洋葱鳞片(约1厘米х1厘米),用镊子从鳞片叶的内表面撕下一小块透明的薄膜。把撕下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地把它展平。用镊子夹往一块盖玻片的边缘,将它的一侧先接触水滴,然后轻轻地放平,盖在薄膜上。注意不要在盖玻片下留下气泡。

  3、染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去原来留在载玻片上的清水,好让碘液渗入到载玻片和盖玻片之间。把玻片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

  1、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牙签从口腔腮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上附着了一些碎屑。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涂几下,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留下气泡。用碘液染色,然后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

  四、讨论

  洋葱表皮细胞与人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洋葱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叶绿体

  液泡

  五、课外活动

  下课后大家寻找一些其它植物或动物的细胞来实验一下,看与我们刚才观察到的情况是否相似。

  六、收获

  1、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

  2、观察洋葱鳞片叶的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认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特点。

  3、学习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4.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

  ①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测叶绿体和线粒体。

  ③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④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

  2、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巩固高倍镜的使用方法和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能在观察实验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中的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②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②制造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线粒体。

  【教学方法和手段】

  利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创设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同时应用实验探究法、讲述法、谈话法、比较法、指导读书法等,引导学生思考一系列问题,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准备20台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镊子,消毒牙签,新鲜黑藻叶,1%的詹那绿染液。

  2.课件制作:制作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等的幻灯片。

  【教材处理】

  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多媒体课件传递信息量有限制的特点,这部分内容我安排2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及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二课时学习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及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这里主要说明第一课时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教学意图

  (1)放映一张某玩具厂忙碌的车间的动画片。

  提出问题:

  ①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个车间和部门之间的配合产生出来的?

  ②细胞内也存在类似工厂的各种车间吗?

  ③细胞内的各种“车间”是怎么样的?

  (2)总结:细胞在生命活动中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复杂变化。细胞内部就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车间”,这些车间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粒体、叶绿体等,它们统称为细胞器。

  ①观看动画片;

  ②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对细胞的观察,展开讨论。

  ③学生倾听,并参与交流。

  ①创设问题情景,引出新课;

  ②通过类比,学生能更形象地认识细胞内的各个“车间”──细胞器。

  (1)教师先引导学生制作黑藻叶片细胞及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片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然后依次讨论与交流:

  针对该试验提出如下问题:

  ①描述观察到的黑藻细胞的叶绿体分布和形态。

  ②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色?

  ③描述观察到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分布和形态。

  (2)总结:在显微镜下叶绿体散布于细胞质中,呈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正是由于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大量叶绿体,所以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可以看到被詹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线粒体均匀的分布在细胞质中,线粒体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①学生动手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

  ②记载和描述观察现象;

  ③展开组内讨论和小组间交流等活动;

  ④倾听总结,并参与交流。

  ①学生对微小的细胞总有一种神秘感,通过亲自观察细胞来解决自身的疑惑对学生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这样能够使学生产生积极参与探究的学习兴趣和激情;

  ②训练了学生制做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能力;

  ③知道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和形态;

  ④对微观世界的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

5.人教版高一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3.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教学难点

  (1)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2)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人不吃饭行吗?食物进入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问题在现在来说都已经十分清楚了。这些变化过程在其他生物中有没有呢?早在二百多年前科学家就对此进行了探索。

  实验介绍: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在小巧的金属笼中,然后让鹰吞下,过了一段时间,将笼子取出,肉块不见了。

  问:(1)为何要将肉块放在笼子中?

  答:排除了胃对肉块的物理性消化。

  问:(2)对肉起消化作用的是什么物质?

  答:一定是某些物质进入到金属笼中,使肉分解。现在已经知道这个能让肉分解的物质就是--酶。

  问:(3)进行肉类消化的过程的条件是怎样的?

  答:进行分解肉的反应是在一种极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问:(4)在实验室中能否也能让肉分解?能的话需要怎样的条件?

  答:实验室也能进行肉的分解,但是比起在生物体中来说,需要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剧烈的条件才能进行。

  二、问题探讨

  1.这个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鸟类的胃是否只有物理性消化,没有化学性消化?

  2.是胃内的化学物质将肉块分解了。

  3.提示:收集胃内的化学物质,看看这些物质在体外是否也能将肉块分解。

  总结:对于一个生物体来说要进行的生理活动非常之多,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内的物质需要不断地合成与分解,不断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赖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就叫细胞代谢。

  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如何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接近中性的条件下,迅速高效地进行呢?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高化学反应的方法呢?

  三、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实验前介绍: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过氧化氢,对机体是有毒的。机体通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迅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

  2H2O2 H2O+O2

  问:如何获得过氧化氢酶?

  答:新鲜肝脏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所以新鲜肝脏研磨液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

  按以下实验步骤来进行实验:

  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对照实验的特点。

  问:上述实验分成了1、2、3、4号四支试管,哪些是四支试管共同的条件?两两比较不同的条件有几个?

  答:共同点:都在试管中加入2 mL H2O2溶液,都在相同的压力下进行。

  不同点:1和2:只有温度不同;1和3:3多了2滴FeCl3溶液;1和4:4多了2滴肝脏研磨液;3和4:加入的催化剂不同。

  问:1号试管没有加任何试剂,它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它起的是对照的作用。

  结论:进行该实验的其他因素相同,而只有其中某一因素不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果结果不同,那么影响该结果的就是这一不同的因素。在上述实验3试管和4试管只有加入的催化剂不同,那么该实验的结果3放的氧气少,4放出氧气多就是因为加入到4号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比加入到3号的高。即酶具有高效性。

  问:2和4试管现象基本相同,能否在生物体中也利用2的方法来解毒?

  答:不能。加热到这样的温度会造成生物的细胞死亡。

  问:能否用同一滴管给3和4试管加FeCl3溶液和肝脏研磨液?

  答:不能。共用滴管会让肝脏研磨液(或FeCl3溶液)残留在滴管内,难以判断出过氧化氢的分解是哪种滴加液的作用,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

  问:为何酶的催化效率会比无机催化剂更高呢?

  答:酶降低了活化能。活化能就是分子从常态转化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活化能越大,反应就越不容易进行,反之就容易进行。

  四、总结

  在生物体中,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每时每刻进行着。以人为例:据估计人体细胞内每分钟大约要发生几百万次的化学反应,这么多的化学反应能在人体中顺利而迅速地完成,完全是靠酶的催化作用。它和无机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在医院常用双氧水作为身体出现小伤口的消毒用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吗?试解释该现象。

  能看到伤口有气泡产生。原因是人体细胞中产生的酶将双氧水分解成了水和 氧气。

  课后小结

  酶在细胞内的物质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个作用是其他物质无法代替的。它降低了化学反应中的活化能,而自身却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一种催化剂。它是细胞内产生的,所以它也是细胞中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生物催化剂。它的作用就是降低活化能。

相关文章

《匆匆》优秀教案(通用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匆匆》优秀教案(通用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匆匆》优秀教案 篇1...
教案大全2016-06-03
《匆匆》优秀教案(通用6篇)

《鱼我所欲也》教案【精彩6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鱼我所欲也》教案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鱼我所欲也》教案 篇1  【...
教案大全2012-05-01
《鱼我所欲也》教案【精彩6篇】

《5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设计【实用3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1和“做一做”练习九第1~3题。 教学目的: 1、学生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一5的乘法口诀。 2、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3、过乘法口诀的学习,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和归...
教案大全2012-05-05
《5的乘法口诀》优秀教案设计【实用3篇】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精简3篇】

备课时间 :8月25日 授课时间 :月日 第1周第1节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
教案大全2012-05-03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精简3篇】

赏析高尔基经典作品《海燕》【经典3篇】

《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摘要 :高尔基是俄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文学家,他创作...
教案大全2018-08-02
赏析高尔基经典作品《海燕》【经典3篇】

《热爱生命》的教案【精彩3篇】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 2.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 3. 让学生体味小说中的心理和行动描写。 教学重点 1. 通过心理、行动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案大全2014-03-09
《热爱生命》的教案【精彩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