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优秀3篇)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篇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素养已经成为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品德学科的教研工作计划旨在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真诚待人的品德品质。下面将详细介绍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的内容和具体实施步骤。
一、目标与原则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使其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在教研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下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2.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学科内外资源的融合和共享。
3.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4.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发展变化,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二、教研内容
1.德育课程设计:制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的德育课程,开展系统的品德教育活动。
2.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学科内外的教学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材料和案例,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3.情感教育: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爱和尊重,增强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
4.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实施步骤
1.制定教研计划: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品德学科的特点,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明确教研目标和步骤。
2.教研组建设:成立品德学科教研组,确定教研组成员和责任分工,建立教研协作机制。
3.教学资源整合:整合学科内外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教师和学生所需的教学材料和案例。
4.教学实践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5.评估与反馈:定期进行学生的品德评估,了解学生的成长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通过以上的实施步骤,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和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品质和价值观念。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灵活运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教学支持。同时,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提供更好的保障。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只有通过大家的合作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成果。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篇三
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品德学科教研工作计划,欢迎参考~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
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青年教师在市教研室组织的评优课活动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今年秋季,我校一、二年级将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级将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
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儿童生活的综合性决定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要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消除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
教学评价要从每个学生的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发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学习结果的评价。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使用评价方式方法。可以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目的,既要有学生的调查记录、自我评价,又有家长、教师和同学的评价寄语,可以说是建立学生个人的小小资料档案册。五至六年级使用的是思想品德和社会教材,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也可以将校本课程中的相关内容带进思品、社会课堂,用好老教材,走好课堂教学的新路子。
(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
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校本教学研究作为理念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水平。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校本培训,对本课程的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特点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了解。加强对教师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增强对学科教学的研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师资的配备上努力实现相对集中、相对稳定、相对专业化,即一个年级由一至两位教师负责执教,便于稳定任课教师队伍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要给青年教师多创设亮相、展示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断壮大我校小学思品、社会骨干教师队伍。
(三)规范和优化教研制度,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根据县局要求,今后应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除时间、数量上保证外,应注重活动质量和实效。积极创设教研氛围,开展说课、研课、教学基本功竞赛等活动,也可以采取教学沙龙、每月议题讨论等形式加强研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严格教学常规,积极贯彻“五认真”工作要求
在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教学调研、教学工作检查中,总能多多少少发现教学“五认真”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备课数量不足,品德与社会填图册作业的批改与反馈不够认真。有的教师甚至在品德课上进行其他学科的教学,没有完成学期教学内容。我们应加强教学常规的检查工作,在品德学科的专课专用、改进备课形式、认真批改作业等方面加强监督与检查。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抓住机遇,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反思与总结,在新的学年里,使我校小学品德、社会学科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 主要活动安排
九月份:
各任课教师按备课组制定各年级的教学计划。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年级组互相听评课。
十月份:
1 上好涵化教育模式课,进行教学评析,写好教学反思。
2 一、二年级老师看《找长处》,写好反思交流。
十一月份:
1 观看优质录象课《规则在哪里》,进行评析。
2 三、四、五、六年级任课老师教学经验经验交流。
十二月份:
1 观看优质录象课《不说话的朋友》,进行评析写好反思。
2 做好期末复习工作。
3 上交省、市、县学会论文评比
元月份:
1 学期工作总结。
2 写好教学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