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精简3篇)
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一
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我校决定成立高中体育备课组,制定并实施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本计划旨在明确备课组的职责和任务,规范备课流程,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备课组的职责和任务
1.明确备课组组长和成员的职责:备课组组长负责协调备课组工作,组织制定每学期的备课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备课组成员负责参与备课组工作,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2.制定每学期的备课计划:备课组根据高中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的备课计划。备课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3.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备课组成员根据备课计划,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备课资料应包括教案、课件、教学素材等。备课组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视频等途径获取教学资源。
4.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备课组定期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5.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备课组负责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工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备课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备课流程
1.确定备课组组长和成员:校领导根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确定备课组组长和成员。
2.制定备课计划:备课组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备课计划,征求备课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确定备课计划。
3.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备课组成员根据备课计划,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
4.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备课组定期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5.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备课组负责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工作,及时调整备课计划和教学方法。
三、工作计划的实施
1.成立高中体育备课组:校领导根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成立高中体育备课组。
2.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备课组组长负责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并征求备课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3.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备课组定期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4.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备课组负责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工作,及时调整备课计划和教学方法。
5.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备课组负责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二
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为了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推进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我校决定成立高中体育备课组,制定并实施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本计划旨在明确备课组的职责和任务,规范备课流程,加强教师间的合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备课组的职责和任务
1.明确备课组组长和成员的职责:备课组组长负责协调备课组工作,组织制定每学期的备课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备课组成员负责参与备课组工作,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供教学资源和教学评价。
2.制定每学期的备课计划:备课组根据高中体育教学大纲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的备课计划。备课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3.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备课组成员根据备课计划,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备课资料应包括教案、课件、教学素材等。备课组成员可以通过互联网、教学视频等途径获取教学资源。
4.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备课组定期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5.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备课组负责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工作,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备课计划和教学方法。
二、备课流程
1.确定备课组组长和成员:校领导根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确定备课组组长和成员。
2.制定备课计划:备课组组长负责组织制定备课计划,征求备课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并最终确定备课计划。
3.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备课组成员根据备课计划,准备备课资料和教学资源。
4.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备课组定期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5.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备课组负责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工作,及时调整备课计划和教学方法。
三、工作计划的实施
1.成立高中体育备课组:校领导根据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经验,成立高中体育备课组。
2.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备课组组长负责制定备课组工作计划,并征求备课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3.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备课组定期组织备课研讨和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4.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备课组负责开展教学评估和反馈工作,及时调整备课计划和教学方法。
5.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备课组负责总结和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
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篇三
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高中体育备课组制定备课工作的计划,有利于提升相关工作的计划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中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欢迎大家阅读。
一、指导思想
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体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更新观念、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认真组织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我校体育教学工作健康、快速地发展。
二、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课程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教学模式,努力探讨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模式,同时要加强政治素质、业务理论学习、加强师德规范与学生沟通的技巧、加强集体教研、备课活动与相互听课、评课、议课、课后反思的交流、要加强体育教研、课题、体育特长生的突破。
三、工作重点和举措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做好体育课常规教学安排。
2、认真制定各项教学计划。
根据学年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年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和课时计划(责任到人七年级:王伶俐;八年级:叶敏;九年级:熊旭辉)。有计划、高标准的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上报工作。一丝不苟地做好各种体育档案资料的整理和管理工作,不断充实,完善体育资料库、资源库、学生成绩数据库、教师个人成长资料库。
3、加强集体备课管理制度、加大教学检查力度。
全体教师要熟悉、掌握教学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任务。根据《课程标准》和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目标,各教师按年级教学进度安排表计划,提前两周写出设计方案和课时计划,提前一周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讨论(全员参加),时间每周二上午教研活动,由各年级负责人,制定执行教案,完善体育资源库。认真检查教学设计方案、课时计划。查看课后小结,促进各教师学习和提高。
4、加强课堂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进一步完善教师岗位制度,严格规范教学常规行为,九年级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认真抓好课堂常规管理与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力争20xx级中考目标生体育成绩平均分达到39分以上。
5、加强课外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安全教育工作。
本学期计划开展年级广播操及进退场比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做操和进退场质量,既达到锻练身体的效果,又要为学校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开展群众体育节。加强各项活动的宣传、制定活动方案。积极开展校业余队的'训练,体育教师要精心准备、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积极参加各项比赛活动;并激励有体育特长和爱好的学生积极参加比赛,为班级、校争光。尤其是各种活动的安全问题要放在首要位置,由专人负责。确保各种活动都在有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进行。
6、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注意抓好训练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成绩。
四、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理论水平
建立健全责任目标,团结协作,保证教研活动顺利开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认真总结教学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每学期每人一篇;积极参加校、区级、县级各种论文评选活动和公开课活动。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到外校、外地进行参观学习,促进交流,提高见识,丰富经经验。
五、加强体育教学设施的检查和维护
对部分体育器材进行增加和更新,使体育场地更好的服务于体育教学和学生的体育锻炼,做好体育场地、器材的安全检查与上报工作,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工作要点
开学前:(8/25---8/31)
1、学区体育教师培训;教材教法考试。
2、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课时计划的准备。
3、第一周上课教案,集体备课后的执行教案的确定(按年级、人员分工进行电子执行教案的制作)。
4、全校广播操队形、出操队形站位安排(与德育处协商)。
5、检查体育器材设备(及时上报需要修理和添置的器材设备)。
9月份:
1、认真开展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活动,确定各项职责。
3、安排确定各训练队的人员;组建学校各运动队,制订训练计划,建立运动员档案,对校田径、(男队、女队)篮球、广播操、乒乓球开展训练。拟定校内体育竞赛计划。
4、体育委员会议;筹备校运动会。
5、初三年级体育(现状)分析,确定目标,体育中考目标生平均分力争达到39分以上。
6、(男队、女队)篮球参加预赛。目标进入决赛,争取好成绩。
10月份:
1、田径运动会报名工作。
2、筹备校运会,组织各班进行入场式训练,各班利用课余时间抓紧运动员训练。
5、编印校运会(秩序)成绩册。
11月份:
1、选拔田径队训练学生。
2、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对规定项目进行测试。
3、参加教研活动、备课活动。
5、教学常规回头看
6、县乒乓球比赛
12月份: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录入。
2、冬季长跑、拔河比赛。
4、学生体育课开始考核。
5、完成学生体质与健康测试表上报工作。
6、参加教研活动、备课活动。
1月份:
1、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
2、上报各班体育课成绩及各项竞赛成绩,有关资料归档。
3、各运动队训练期末总结。
4、体育备课组工作总结。
5、体育教研组工作总结。
6、制定校运动队下一步训练计划。
7、确定下期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进度表、课时计划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