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简介(精简3篇)
傅雷家书简介 篇一
傅雷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化名人,也是一位教育家和散文家。他以其为儿女撰写的一系列家书而闻名,这些家书被视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的经典之作。傅雷的家书内容丰富,既有教育智慧,又有人生感悟,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傅雷的家书共有三十六封,每一封都是他对子女的亲切叮嘱和谆谆教诲。这些家书以平实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向子女传递了傅雷对于人生、学习和成长的独特见解。傅雷的家书不仅涉及到学业上的问题,还包括了道德品质、人际关系以及人生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他把自己多年的人生经验和智慧通过家书传递给子女,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有品格、有修养、有责任感的人。
傅雷家书的核心思想是“教养为上”,傅雷认为培养子女的良好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他强调家庭教育的力量,认为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校,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他鼓励父母要关注孩子的成长,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提倡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思想。
傅雷家书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是“读书”。傅雷认为读书是人类进步和成长的重要途径,他鼓励子女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并给予他们指导和建议。他认为读书不仅能够增加知识,扩大眼界,还能够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情感细腻度。傅雷在家书中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和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希望子女们通过阅读能够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和人文情怀。
傅雷的家书在中国广为流传,并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育者的喜爱和推崇。这些家书不仅是对儿女的关爱表达,更是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总结。傅雷通过家书向读者传递了他对于教育的独特见解和理念,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傅雷的家书不仅是一份家庭的财富,也是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瑰宝。
傅雷家书简介 篇二
傅雷的家书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它以其深远的影响力和独特的价值观而为人所称道。傅雷的家书不仅是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的表达,更是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总结。这些家书展示了傅雷作为一位教育家的智慧和情感,同时也给予了读者许多启示和思考。
傅雷的家书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教育的深入思考。他通过家书向子女传递了他对于成长和学习的观点,鼓励他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傅雷认为培养孩子的品质和修养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他强调家庭教育的力量和父母的责任。傅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思想,他提倡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引导他们成为有品德、有责任心的人。
傅雷的家书还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认为读书是人类进步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可以增加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情感细腻度。傅雷鼓励子女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并给予他们指导和建议。他在家书中分享了他的读书心得和推荐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希望子女们通过阅读能够获得更多的人生智慧和人文情怀。
傅雷的家书不仅对子女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也对家庭教育起到了推动和引领的作用。傅雷的家书通过其深邃的思考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给予了广大家长和教育者许多启发和思考。傅雷的家书倡导了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孩子的品质和修养,注重家庭教育的力量和父母的责任。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于当代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广大家长和教育者深入思考和借鉴。
总之,傅雷的家书是中国家庭教育文化的瑰宝,它通过智慧和情感的结合,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温馨而充满教育智慧的家庭画卷。傅雷的家书不仅是对子女的关爱表达,更是对家庭教育的思考和总结。这些家书给予了读者许多启示和思考,对于家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价值。
傅雷家书简介 篇三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资料,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明白“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书问世以来,对人们的道德、思想、情操、文化修养的启迪作用既深且远。《傅雷家书》获得过全国首届优秀青年读物一等奖,还被列为大型丛书《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之一。据统计20多年间它的发行量累计已达110万册,这足以证明其影响之大。《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深刻写照,是能够使我们更好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更值得父母和孩子读一读。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我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推荐。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光,甚至能够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百分之百地体现了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他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在疼爱的同时,也不忘对其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位的教育。
书籍简介
其时傅家家产尽数被抄,傅聪的信也未能幸免。十几年后的一天,上海音乐学院在一间装扫帚等杂物的四平米小屋里,发现了傅雷的一些遗物,其中包括一个黑纸包裹的练习册,标题是《聪儿家信摘录》。1986年,傅聪得知此事后,却坚决不同意发表这些信,因为自感年轻时思想和文字过于稚嫩,无法与父亲相提并论。
因此以前各个版本的《傅雷家书》往往只是傅雷一人的独白,我们只能想像或猜测傅聪如何回应他的父亲。
在家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教育子女极其严厉的傅雷直抒胸臆,爱子情深:“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你回来了,又走了;许多新的工作、新的忙碌、新的变化等着你,你是不会感到寂寞的;我们却是静下来,慢慢的恢复我们单调的生活,和才过去的`欢会和忙乱对比之下,不免一片空虚。”“儿子交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聚少别多,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在信件中傅家人探讨音乐艺术、文学创作的深刻与高度,傅雷为傅聪纾解艺术道路上的心绪问题:“你说常在矛盾与快乐之中,但我相信艺术家没有矛盾不会进步,不会演变,不会深入。”也兴奋地交流刚看的戏剧电影,“常香玉的天生嗓子太美了,上下高低的range很广,而且会演戏,剧本也编得好。”
这些家信更因傅雷一家在时代悲剧中的命运变幻带有悲凉的感染力,傅雷在写给儿子的最后一封信中沉重地说:“生活中困难重重,我们必须不断自我改造,向一切传统、资本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感情与习俗作斗争,我们必须抛弃所有的人生观和旧的社会准则。”
版本比较
译林版《傅雷家书》是第一次收入傅聪家信吗?
《傅雷家书》经历了三十几年出版过程,不断增加书信,调整内容,变换出版社,从三联到辽宁教育再到译林,从一本十几万
字的小册子变为一本傅家大书。
现在这次译林版的“家书”是最全面的吗?傅聪家信是今年第一次收入《傅雷家书》吗?
傅聪与父母
傅敏初次编撰整理《傅雷家书》时,傅雷的信保留在远在海外的傅聪手中因此1981年最初版的《傅雷家书》是没有傅聪的回信的。后来傅聪的信被发现,但因为傅聪本人不同意发表,出版社也只好作罢。
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最早将傅聪的回信6通收入《傅雷家书》作为前言出版,之后出版的《傅雷家书》基本保留了这种做法。
这次译林版的内容,据傅敏在《编后记》说,是“在全编本的基础上,精选出的“父亲信132通,母亲信39通,同时选入傅聪家信13通,共计172通”,“虽无全编本拉拉杂杂、唠唠叨叨的日常亲切感和真实感,却更加紧凑、更具可读性……选入傅聪家信13通,则语境更完整、内容更连贯,针对性更强”。
因此,“傅聪家信虽然不是首次发表,但精选编排,与傅雷家书紧密呼应,形成全新的完整版本则是首次。”责任编辑江奇勇说。
傅聪在波兰华沙为比赛作准备(1954年)
江奇勇解释说,“2017年傅雷著作权将进入公版,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版本。《傅雷家书》本是傅氏兄弟为了纪念自己的父母,寄托儿子的哀思选编出版的,并不是父母为发表而创作的作品。傅氏兄弟不希望他们的这份私密性很强的纪念和哀思被各种他人选编的家书所侵扰。”
傅雷家书重要版本梳理一览,2014年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傅雷家书全编》是目前最为“完整”的傅雷家书
1981年三联初版收录了118通书信,选自傅聪当时保存的125通中文信和傅雷给傅敏的2通信,其中包含一封朱梅馥给傅聪的信。增补本第二版中,收录书信178通,包含朱梅馥信16通,英文信1通,还有给傅敏的2通;加入金圣华翻译的傅雷夫妇给儿子、儿媳的24封英法文信的译文和1960年傅雷专为傅聪编的音乐笔记。第三版增加的是附录部分和7通傅雷书信,加入了金圣华翻译的译注、体会和傅雷夫妇遗书,第五版加入了傅雷写给傅聪在波兰的钢琴教师的14封信。
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插图增订版收录家信200通,其中傅雷信件161通,傅雷夫人信39通。据傅雷次子、编者傅敏的《编后记》说,“新增家信36通,父亲信11通,母亲信25通。补充内容的信69通:父亲信59通,母亲信10通,并以残存的6通哥哥家信为前言,楼适夷先生文章为代跋。”
2012年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编选了傅雷夫妇书信184通,其中傅雷书信143通,傅雷夫人书信41通,删去很多“政治和家常的段落”。同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版本大致相同,值得一提的是,该版本还分两部分选入了傅聪给父母的信:第一部分延续傅聪的6封家信置于卷首,另一部分选录了傅雷在世时就傅聪1954-1957年期间的39通家信进行的选摘。
2014年江苏教育出版社的《傅雷家书全编》,又加入了傅雷夫妇给傅聪、傅敏(3封)和弥拉的信,一共255通,是目前最为完整的傅雷家书。
2017年远东出版社将要出的《傅雷著译全书》收入傅雷夫妇给孩子的全部书信和傅聪家信,也会是“比较全”的版本。[1]
文学赏析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特殊的书。它是傅雷思想的折射,甚至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孤诣。《傅雷家书》这本书中无处不体现的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自己的孩子都疼爱有加,但是,傅雷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
精彩片段
一、 傅雷的爱子情深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 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从上面语句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家长都是这样,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然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毕竟是骨肉之情。
二、 傅雷对儿子的鼓励
“以演奏而论,我觉得大体很好,一气呵成,精神饱满,细腻的地方非常细腻,音色变化的确很多。我们听了都很高兴,很感动。好孩子,我真该夸奖你几句才好。回想一九五一年四月刚从昆明回沪的时期,你真是从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从此注意整个的修养,将来一定能攀登峰顶。”
这是傅雷老师,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所讲评的。这里面包括了,傅老师对儿子的录音,精细的分析,以及客观的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既要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会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而我们当子女的,也应在父母指引的道路上,吸取父母的经验,取长补短发展自己的新道路。
三、 傅雷的嘱咐
“在公共团体中,赶任务而妨碍正常学习是免不了的,这一点我早料到。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向领导婉转而有力的去争取。否则出国的准备又能做到多少呢?——特别是阅历方面,我一直放心不下。从今以后,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住。儿子面临社会千变万化,如何应对,作为父母百感交集。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怨路,多踏捷径。这是天下父母的想法。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
四、 母亲的关心
“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掺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休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
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在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一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哪里。
五、 傅雷爱子心切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你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离别之时,父亲傅雷自责对儿子的管教严格,手段“残忍”。竟然成了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是爱子情深啊!“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傅雷老师在儿子幼时,严加管教、一丝不苟,“残忍地虐待”了儿子傅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