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关于读书(实用3篇)
论语经典名句关于读书 篇一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名言出自《论语·述而》一章,是孔子对于读书学习的态度和看法的精辟总结。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读书学习,并且认为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无论身边是否有老师指导,都可以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吸取到知识和智慧。
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它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想,培养我们的能力。然而,读书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一种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正如孔子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学到很多东西,只要我们保持一颗虚心和学习的态度。
同时,读书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只有真正喜欢并享受读书的人,才能够真正从中受益。因此,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另外,读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生活。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惑和挑战,而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从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中寻找答案,获取启示和指导。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读书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善于运用和实践,才能够真正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综上所述,读书不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一种修身养性和提升自己的方法。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开阔视野,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更好地面对生活和人生的挑战。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保持一颗虚心和学习的态度,善于从身边的人和事物中吸取智慧和知识,让读书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语经典名句关于读书 篇二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是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对于读书学习的看法和态度的总结。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温故而知新,将旧知识与新知识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方式。
读书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但单纯地追求新知识并不足以使我们成为真正的学者。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阶段性。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温故,不断地回顾和总结旧知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方式。
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历史,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意思是说,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够在三十岁的时候真正成为一个有立场和见解的人。
另外,读书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情节和人物,了解到不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孔子在《论语》中也提到,“温故而知新”,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总结,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更好地为人处世。
综上所述,读书不仅是为了获取新知识,更是为了通过温故而知新,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思考方式。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好地理解和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保持一颗虚心和学习的态度,通过读书来不断提升自己。
论语经典名句关于读书 篇三
1)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5)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8)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9)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10)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佚名
1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3)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6)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9)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2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学习态度的论语名言(最新版)
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有朋友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0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今译】
孔子说:“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顾不上追求生活的安逸,而对于学问之事和国家之事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细微地思考,谨慎地发表言论,还能够向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求教,从而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03.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不学,吾必谓之学矣。”
【今译】
子夏说:“尊重有贤德的人,而看轻貌美的女色;事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是说没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04.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今译】
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庄重,学习的知识学问就不巩固。做人主要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有了过错,就不要害怕改正。”
为政第二
0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今译】
孔子说:“时时温习已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0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今译】
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 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 那就危险了。”
0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今译】
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里仁第四
0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译】
孔子说:“如果在一个国家里,如果一个人早上能达成了一直坚持的理想。实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张(仁政),那么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公冶长第五
09.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今译】
孔子问子贡:“你与颜回相比,谁更强些?”子贡回答:“我哪里敢与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赞同你的话,是不如他。”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今译】
子贡问道“孔文子何以得谥为文呀?”先生说:“他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这就得谥为文了。”
11.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今译】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凭孔子这样的对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这不是对今人是一种勉励吗?
雍也第六
12.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今译】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一个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身上,也从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就死了,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人了。”
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今译】
孔子告诫其弟子子夏:"像女人一样婆婆嘛嘛胆小如鼠和没有什么作为的男人都不是君子。”
1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今译】
孔子说:“性情过于直率就显得粗鲁,礼仪过于恭敬就显得虚浮,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是成熟的人该有的样子。”
15.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今译】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今译】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述而第七
1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今译】
孔子说: “默默地记住〔所见所闻所学的知识〕, 学习永不满足, 耐心地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这三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1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今译】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19.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今译】
孔子说:“ 不培养,学问不研究,听到了正义的道理,却不能马上实行,身上的缺点也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20.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今译】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21.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今译】
孔子说:“以我多年对《易》的学习,和“五十而知天命”的人生体验,两个方面相结合,研读《易》,以《易》为指导,为人做事才可以没有大的过错。”
22.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今译】
孔子使用标准话的场合,孔子在诵读《诗经》、《尚书》和主持典礼的时候,用的都是标准官话。
2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今译】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24.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今译】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了。”
2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译】
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长处, 而跟从〔学习〕;看到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论语经典名句关于读书(篇二)
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不学诗,无以言。
7、不迁怒,不二过。
8、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过,则匆惮改。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放于利而行,多怨。
1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2、不学礼,无以立。
2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0、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第2篇:孔子关于论语的名言
(一)?其使民也义。
(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三)?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四)?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五)?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六)?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七)?放于利而行,多怨。
(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十)?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十一)?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十二)?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十三)?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十四)?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十五)?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十六)?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十七)?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十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二十)?贤哉,回也!
(二十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二十二)?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二十三)?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二十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二十五)?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二十六)?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二十七)?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二*)?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二十九)?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三十)?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虑以下人。
(三十一)?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三十二)?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三十三)?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三十四)?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1)?孔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孔子*相近也,习相远也。
4)?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6)?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孔子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7)?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8)?孔子:《论语译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3篇:有关论语中孔子的名言
其使民也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士志于道,而耻恶
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虑以下人。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孔子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孔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孔子*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三*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论语译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