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经典6篇)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一: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的特点和行为;
2.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挑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1. 惊弓之鸟的相关视频和图片;
2. 有关惊弓之鸟的简单介绍;
3. 图表和练习题;
4. 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惊弓之鸟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惊弓之鸟的好奇心。
2. 知识传授(10分钟)
给学生简单介绍惊弓之鸟的特点和行为,例如它们的警觉性、灵敏的反应和快速的逃跑能力。通过图表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点。
3.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惊弓之鸟的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引导他们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惊弓之鸟会对一点小动静如此敏感?这样的行为对它们有什么好处?
4. 观察实践(15分钟)
将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观察周围的环境和动物。要求学生记录他们观察到的事物,并解释其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威胁。鼓励学生勇敢面对挑战,并提醒他们要保持警觉。
5. 总结讨论(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到教室,进行总结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相关的思考。鼓励学生互相倾听和交流,提出问题并给予反馈。
6. 练习巩固(5分钟)
分发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并讨论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结束(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勇敢面对挑战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了解惊弓之鸟的特点和行为;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 惊弓之鸟的相关视频和图片;
2. 有关惊弓之鸟的简单介绍;
3. 学生实验用具(如放大镜、显微镜等);
4. 实验材料和工具。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惊弓之鸟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惊弓之鸟的好奇心。
2. 知识传授(10分钟)
给学生简单介绍惊弓之鸟的特点和行为,例如它们的警觉性、灵敏的反应和快速的逃跑能力。通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点。
3. 观察实验(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些实验用具和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惊弓之鸟的特点和行为,并进行相关实验,如观察惊弓之鸟对声音的反应、对光线的敏感程度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并记录观察结果。
4. 分析讨论(15分钟)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惊弓之鸟的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引导他们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惊弓之鸟对声音如此敏感?这种行为对它们有什么好处?
5. 总结归纳(10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和实验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6. 练习巩固(5分钟)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并讨论答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结束(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观察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主角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资料。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决定、推理的思维过程上。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查找资料,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小黑板(生字词)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更羸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出示小黑板:更羸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什么信息?(学生根据自我的理解回答)
2、导入:一句话,我们就了解了更羸这么多的状况,时至今日,我们还谈到他,是因为他与一个成语紧密地联系在一齐(板书“惊弓之鸟”)读了这个故事,我们会揭开他成为有名射手的奥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读不好的段落重点指导读好。
3、认读生字词:
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大吃一惊、孤单失群
提醒:“更”是多音字,在课文里读gēng,不要读成gèng。弦,读xián,不要读成xuán。“愈”读“yù”,不要读成“yuè”;“惨”是平舌音,不是翘舌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资料,质疑并归纳问题。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全班交流。
3、再默读课文,提出自我不明白的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归纳出有价值的问题,如:
(1)更羸为什么不用箭也能射雁?
(2)更羸依据什么决定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第二课时
一、朗读感悟,解决难点
(一)说“更羸不用箭能射下大雁”是哪几自然段?(1——4)
1、指名读1—4自然段。
2、更羸打猎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课文是怎样描述他们看到的那只大雁的?(用“”画出来:一只、慢慢的,边飞边鸣)
3、更羸指着大雁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他的话?(更羸的话中用了“只要……就”,表达出更羸的胸有成竹,所以读时语气要肯定。)
4、魏王为什么信但是自我的耳朵?如果是你,你相信更羸的话吗?
5、指导朗读:更羸虽有把握,但态度谦和。魏王的话要用不解和疑问的语气来读。
6、齐读1—4自然段。
(二)师:更羸到底有没有将大雁射下来呢?哪几自然段告诉我们?
1、齐读5、6段。
2、更羸怎样射大雁的?大雁听到弦声怎样?哪些词写出拉魏王吃惊的程度?
句子比较:
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那只大雁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掉下来。
(同样是一个“直”字却准确地描绘出前后两种不一样的情形,前者是写大雁一个劲儿往高处飞,飞得急;后者是写大雁一点儿也不能飞了,掉得快。)
3、指导朗读:突出两个“直”,突出“啊、大吃一惊、真有、这样”
(三)师:更羸依据什么决定出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
1、默读7—9自然段。思考:最后一段话,更羸一共说了几句话?每一句话讲什么?(哪些讲的是他看到的、听到的,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
2、同桌交流。
3、群众交流:更羸的这段话总共有四句。第一句说的是他看到和听到的状况。看到的是——“它飞得慢”;听到的是——“叫的声音很悲惨”。第二句说他根据看到的和听到的进行分析:从“飞得慢”明白“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从“叫得悲惨”明白“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忙。”这两个倒装的因果关系句有力地强调了“飞得慢”和“叫得悲惨”的原因。而这些原因正是更羸看见大雁飞的情形分析所得。第三、四句是他进一步的分析、推理和最终得出的结论。
4、语言训练:
根据课文资料说话:因为,所以。
5、指导朗读,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二、总结课文
1、更羸的本事到底大在哪里?你觉得更羸是个怎样的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2、说说“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比喻受过惊吓后,遇到一点儿状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第三课时
一、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记忆字形:用自我最喜欢的方法识记,和同桌交流难字的识记方法。
3、难字书写指导:
“弓”是独体字,笔画是3画;
“魏”是17画,第14画是从“田”字里面通下来一撇,第16画是“撇折”;
“雁”字,“厂”字里边是两个单人旁,右边是四横,不要写成三横。
4、书写练习。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同步练习。
布置作业:
把自我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资料,能用自我的话复述课文;了解成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潜力目标: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初步培养逻辑推理潜力。
德育目标: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优秀品质。教学模式读练为主的“三环六步”教学。
一、导入新课、揭题。
导入方法:回顾成语故事。
二、初读课文、质疑。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潜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潜力,激发想象力创造潜能……”创造的意识来自于问题和质疑。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建立在仔细观察和认真思考基础上的质疑精神是对好奇心的推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造的冲动。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三、交代学习任务。
1理解课文资料,学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
2练习复述课文。
3了解成语,学会运用成语。
四、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梗概。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感悟第九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
(1)更羸说了几句话?
(2)用“———”划出更羸看到的、听到的句子。
(3)用“———”划出他分析的句子。
2全班交流。
3变式练习:
(1)大雁飞得慢,因为()。因为(),所以()。
(2)大雁叫得悲惨,因为()。因为(),所以()。
4同桌对读,边读边记。
5填空练习:
(1)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就决定出这只鸟()。
(2)这只鸟所以一听到弓弦响就拼命往高处飞,是因为()。
(3)这只鸟所以掉下来是因为()。
(4)更羸明白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会害怕,用劲儿往上飞,会使旧伤裂开。所以决定只要(),这只大雁就会()。
6引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用心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一环节层层推理,步步深入,是对学生阅读、理解、感悟后的一个检验,同时加深了“只要一拉弓,大雁就落下来”这一看似不可能的事件的可信度,激起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7导语导入:这是更羸把看到的和听到的状况加以分析、决定出的结果,那么事实是不是这样呢?此刻我们来学习课文的1—8自然段。
六、学习课文1—8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1)更羸是怎样使大雁掉下来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用“·”标出魏王感情变化的词。
2方法:读、思、画、议的方法。
3交流。
(1)透过刚才的合作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①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抓住时机理解“能手”一词;还明白哪些“能手”,进行积累词语的练习;
②叙述更羸是怎样把大雁射下来的。)
(2)观看录像。师解说,创设情境:一只受伤的大雁无助地拍打着翅膀,边飞边鸣———更羸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伴声音),可怜的大雁听到弓弦响,心里害怕极了,拼命地往高处飞,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
4回到文中,指导朗读与录像资料对应的段落。引导:目睹这一切,魏王的感情有没有变化?从哪些词能够看出来。
5看投影出示的句子,自由试读。
6指名读。
7创设情境师生对读1—8自然段。
8按小组分主角朗读全文。
9自由结合表演读。
[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务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一样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大段,设计分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表自我的见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并在多种情境下的诵读中,理解积累语言并能初步地运用语言。
七、练习复述课文。
1自由练说。
2指名复述。
八、揭示喻意,学习运用。
1理解成语的本意。
2揭示其比喻好处。
3列举生活中这样的人。
九、总结课文。
1采用对照法归纳更羸的品质,完成板书。
2回忆类似生活经验,激发观察兴趣。
3教师归纳总结:我们都就应留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做出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但能够增长很多知识,还能够为我们的写作收集素材,期望每一位同学都做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将思想教育巧妙渗透,激发学生们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的兴趣,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资料,从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2.透过理解更羸说的一段话,读懂自然段意思的训练,并体会怎样把一段话写清楚。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能手”、“本事”、“孤单失群”、“大吃一惊”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4.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更羸说的话;继续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2.教学难点──理解更羸观察、思维的过程及决定的正确。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光: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成语导入,揭示目标。
1.成语导入。
小朋友,咱们以前学过一些成语,有哪些?
还有很多,这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故事,题目是──(出示卡片:惊弓之鸟)
2.揭示目标。
成语故事,要学懂什么?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懂这个故事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把书打开,自我轻轻地读课文,把课文读通,想想: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不懂的地方呆会儿提出来。
三.检查自读状况,质疑问难。
1.初步了解资料。
课文主要说了谁的什么事?(指1~2名学生说)
板书:不用箭
只拉弦
掉下来
2.学习第1自然段。
更羸是怎样一个人?(指1~2名学生说)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人们的。(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a“更”:正音:“更”是个多音字,念准了。(学生开火车读)
b“魏国”:释义:魏国是古时候战国时期的一个国家。
正音:一齐读。
c“能手”:什么叫“能手”?(指1~2名学生说)(多媒体显示:“能手”变红)
“手”这儿有三种解释,选取哪一种?击掌表示。(多媒体显示:“手”的三种解释)
课文中说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你们想他射箭的本领怎样?(多媒体显示:“射箭能手”变红)
来,咱们把这一段读读好。(多媒体显示:第1自然段)
3.学习生词。
课文中的这三个新词你们读懂了吗?(多媒体显示:悲惨、愈合、拼命)
“悲惨”
第一个请你读。(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愈合”
这个一齐读。什么意思?
“拼命”
前鼻音、后鼻音分清楚。(学生开火车读)什么意思?
4.质疑问难。
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
小朋友提的问题都挺好,学了课文你们就会明白的。
四.学习2~8自然段。
1.过渡:(指板书)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你们觉得奇怪吗?课文中有个人也觉得很奇怪,是谁?
2.找段落。
你从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段看出来的。默读课文,找一找,找到的自然段开头打一颗星。
交流。(指1~2名学生回答)
3.指名分节读。
我请三个小朋友读,听听,他们的字音有没有读准。
4.圈词语。
拿起笔,把表示魏王态度的词语圈出来。交流。
a圈了哪些词语?(多媒体显示:信但是、大吃一惊、更加奇怪)
b理解。
“信但是”什么意思?
摸摸自我的耳朵在哪里?
魏王连自我的耳朵都不相信了,所以他奇怪的问──(出示卡片:你有这样的本事?)
“本事”找个近义词。
注意老师用红笔标注的地方,再读一遍。
“大吃一惊”什么意思?
所以魏王惊讶地说──(出示卡片:真有这样的本事!)
5.寻原因。
轻读2~8自然段。
魏王的态度越来越奇怪,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自我轻轻读读2~8自然段。(多媒体显示:三个“?”)
交流。
“信但是?”
联系上下文说说,魏王为什么信但是自我的耳朵,说的时候用上“因为(),所以魏王信但是自我的耳朵。”这个句式。(多媒体显示:“信但是?”变红,句式)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大吃一惊呢?
(多媒体显示:“大吃一惊?”变红,句式)
“更加奇怪?”
最后,魏王更加奇怪了,什么原因?
(多媒体显示:“更加奇怪?”变红,句式)
6.分主角朗读。
用我们的声音把魏王奇怪的语气表现出来,愿意做魏王的小朋友站起来,坐着的小朋友就读更羸的话,老师来读提示语。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过渡:魏王一次比一次奇怪,更羸又是怎样解释的呢?咱们来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快速看一下,几句话?
2.分组读。
四组,一组读一句,从你们开始。
3.默读。
(多媒体显示:(大家)想想更羸说的话,哪些讲的是他看到听到的,用“──”划出来;哪些讲的是他的分析,用“(”括出来。)
板书:(看)
(听)
4.学习第1句。
哪些是更羸看到听到的?(指1~2名学生回答)(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第1句下划红线)
引读。
更羸看到这只大雁──(飞得慢)板书:飞得慢
听到它──(叫的声音很悲惨)板书:叫声惨(多媒体演示:“一只大雁慢飞,边飞边鸣”)
课文第2自然段中有一句话描述了这只大雁,找到的小朋友站起来,一齐读。
由此可见,这就是更羸观察到现象。
板书:观察
5.指名读2~4句。
看到这种现象,更羸是怎样分析的?板书:→
谁愿意读更羸分析的话。(多媒体显示:)括出2~4句)
6.学习第2句。
指名读第2句。
更羸先是怎样分析的?板书:分析
引读。
这只大雁飞得慢,是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忙)。
“孤单失群”是什么意思?
小结:这一句是先说结果,再讲原因的。
板书:受伤未愈
孤单失群
推断。
小朋友,我们说分析的目的是为了作出正确的决定,那么,透过这一步分析,更羸明白这是一只怎样的大雁。
7.学习第3、4句。
为什么这只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掉下来呢?板书:↓
更羸又作了怎样进一步的分析?板书:→进一步分析
▲说读
说:(指1~2名学生用自我的话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看着黑板一齐说。板书:───
读:(指名读3、4句)
书上是怎样说的。
▲读说
读:(指名读3、4句)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伤口裂开
往上飞
弦响害怕
说:(指1~2名学生用自我的话说)
谁能用自我的话说说。
看着黑板一齐说。板书:───
8.齐读第9自然段。
看着大屏幕,咱们把第9自然段连起来读一遍,想想: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
六.学习第5自然段。
1.找。
更羸一步一步的分析正确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多媒体显示:第5自然段)
2.说。
同桌互说。
前后对照着说一说。(多媒体显示:第9自然段最后两句)
提示:你能够这么说,更羸分析什么,结果怎样样。
交流。(指1~2名学生说)
(多媒体显示:“嘣的一声响”“直往上飞”加点)
(多媒体显示:“拍了两下翅膀”“直掉下来”加点)
小结。
小朋友们真是了不起,会前后联系着读课文,这样课文就越读越明白。
3.演示。
(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你们看,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嘣”的一声,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4.理解:“直”。
这一段中有两个“直”,意思相同吗?
(多媒体显示:“直”变色)
老师列出了“直”的四种解释。(多媒体显示:“直”四种解释)
“直往上飞”中的“直”什么意思?(多媒体显示:“2.一个劲儿,拼命;”变蓝)
“直掉下来”呢?
▲笔直
你观察得真仔细,咱们再来看一看画面。(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大雁果真是笔直地掉下来的。(多媒体显示:“1.笔直;”变红)
▲不断地
咱们再仔细看看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多媒体演示:“拉弓─雁疾飞─雁掉下”)
5.指导读。
这段怎样读好?
谁来试试。(指1~2名学生读)
一齐读。
七.总结谈话。
1.第5自然段就是说更羸不用箭,只拉弦,使空中的一只大雁掉下来。这和更羸的决定是完全相同的。
板书:决定
更羸真不愧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2.分男女生读第5、9自然段。
来,拿好书,女同学读第5自然段,男同学读第9自然段,咱们再来体会体会。
八.巩固练习。
1.练习。
更羸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清楚,下方,我们来做个练习,看看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多媒体显示:)
a第1题“因为大雁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所以怎样。”谁来。(多媒体显示:飞得慢)
b第2题,谁来。(多媒体显示:大雁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忙,)
c下方3题做在练习纸上。
d交流,齐读。
谁来说说,句子和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2.存疑。
这节课,咱们学懂了故事的主要资料。刚刚提问的小朋友站起来,你们提出的问题此刻明白了吗?
至于这个成语什么意思,生活中怎样用,下节课再学习。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 篇六
课时目标
1、会准确读本课生字词,明白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字面含义。
2、明白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3、会找重点段落,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4、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明白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大雁,怎样明白不用箭,只要拉了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2、抓住重点段进行读懂自然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引入
1、同学们,昨日布置了让大家自读28课惊弓之鸟,自学生词,下方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生字的状况。
2、出示生字卡
wèicǎnyùpīngēngléibēng
魏(魏国)惨(悲惨)愈(愈合)拼(拼命)更羸嘣
3、学生个别读、全班齐读1次。
4、自学中还遇到哪些不会读的字呢?
5、这节课我们就一齐来学习28。惊弓之鸟。(齐读课题)
6、看了课题,你明白这个鸟审指什鸟呢?(大雁)
7、谁来说说你所明白大雁的有关生活习性呢?(大雁是群居动物,飞行时有时排成个人字,有时排成个一字)
(出示挂图)同学们真聪明、明白的知识真多。
二、学习课文
1、下方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找你想老师、同学帮忙你解答什么问题?
2、自由朗读、质疑。
3、质疑汇报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学习目标是(出示课时目标:1、2、3、4)
4、请同学们自我组合学习小组,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带着小组学习提示(幻灯出示)学习课文。
5、小组学习,讨论汇报
过渡:刚才,同学们在小组学习中气氛很热烈,态度很认真,下方谁先来汇报一下你学习的状况?
(1)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
板书:看到慢慢地飞来
听到边飞边鸣
(小组学习提示1)
更羸从大雁慢慢飞,边飞边鸣,分析出这是一只受伤失群的大雁,是因为他是射箭能手,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才会对魏王说:自我不用箭,只用弓就能射下大雁。
(2)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朗读,指导读出更羸充满自信的语气。
(3)是吗?魏王信但是自已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读出魏王怀疑的语调。
(小组学习提示3)
想象一下他心里的想法。也许会想:就算你更羸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可不用箭,只用弓射雁也许是大活,我不信你。
(4)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两句句子的比较,体会直字)
(大雁是怎样掉下来的?)
板书:听到弦响(嘣)直往上飞↑直掉下来↓
直在这一自然段出现了几次?(两次)
两个直字意思有什么不一样?谁上来用符号表示?
前一个直有一个劲使劲拼命飞的意思,后一个直是笔直掉下来。一个汉字的直字,就有这样丰富的意思,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丰富多彩呀!今后必须要努力学习,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美。
(5)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说:真有这样的本事!
那里的本事指什么?(本领)
看课文插图,图上的更羸是拉弓前还是拉弓后,你从哪看出的?
读出又惊讶又赞叹的语气,体会魏王语气的变化,魏王简直不相信自已的眼睛。
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的本事。魏王有什么反应?
(大吃一惊)
魏王为什么会大吃一惊?
学习汇报。男女生分主角朗读。
提示:用引读法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重点理解更羸善观察和动脑,用以帮忙学生理解全文资料。
师:(引读)飞得慢。
生:(齐读)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师:叫得悲惨。
生: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忙。
师:它一听到弦响
生: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
师:它一使劲
生: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
师:你读懂了什么?
生:这些就是更羸明白这只鸟是只惊弓之鸟的原因。
生:分主角通读全文
三、总结课文
读得真好,这节课透过学习我们明白更羸是怎样根据大雁飞得慢,叫得悲惨,一步一步推断出不用箭就能使那只大雁掉下来的?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读课文,说说你学习惊弓之鸟这个成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受到什么启发?
28惊弓之鸟
不用箭只拉弓掉下来本事
看到慢慢地飞飞得慢:伤口作痛
弦响(嘣)→害怕
听到边飞边鸣叫得惨:孤单失群
仔细观察认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