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通用5篇)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篇一
标题:《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生物多样性的探索
导语: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蝈蝈与蛐蛐》这个故事,引导学生探索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了解蝈蝈和蛐蛐作为两种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蝈蝈和蛐蛐的特点和习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具:《蝈蝈与蛐蛐》故事书、显微镜、放大镜、标本盒、放大镜、图片、幻灯片等;
2.材料:蝈蝈和蛐蛐的标本、干净的容器、草叶、水、昆虫食物等;
3.课前准备:复习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了解蝈蝈和蛐蛐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约10分钟)
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一些不同的昆虫,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引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2.故事讲述(约15分钟)
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蝈蝈与蛐蛐》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小组合作探究(约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蝈蝈和蛐蛐的标本,配备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外部特征、生活环境和食物喜好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
4.整理和交流(约15分钟)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小组内部的交流和对比,让学生发现蝈蝈和蛐蛐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展示和总结(约20分钟)
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蝈蝈和蛐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多样性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四、教学延伸:
1.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昆虫观察,让学生发现更多的昆虫种类,进一步了解生物多样性。
2.综合活动:让学生选择其他动物进行观察和比较,进一步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篇二
标题:《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生态平衡的理解与保护
导语: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蝈蝈与蛐蛐》这个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认识蝈蝈和蛐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思考如何保护生态平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蝈蝈和蛐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具:《蝈蝈与蛐蛐》故事书、图片、幻灯片等;
2.材料:蝈蝈和蛐蛐的标本、干净的容器、草叶、水、昆虫食物等;
3.课前准备:复习生态平衡的概念,了解蝈蝈和蛐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约10分钟)
通过图片或幻灯片展示一些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其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出生态平衡的概念。
2.故事讲述(约15分钟)
教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蝈蝈与蛐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生态平衡的思考和关注。
3.小组合作探究(约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蝈蝈和蛐蛐的标本,配备显微镜、放大镜等观察工具。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食物链关系、生活环境和种群数量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
4.整理和交流(约15分钟)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结果整理成表格或图表,并进行小组内部的交流和对比,让学生发现蝈蝈和蛐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5.展示和总结(约20分钟)
请学生代表小组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蝈蝈和蛐蛐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生态平衡,保护蝈蝈和蛐蛐的生存环境。
四、教学延伸:
1.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环保行动,如清理垃圾、种植植物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2.综合活动:让学生选择其他动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更多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思考如何保护生态平衡。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1、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2、课后练习: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3、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诗歌的基调,注意处理朗读语调,注意音步和轻重音的正确掌握。
4、这首诗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盛夏——蝈蝈的乐音
大地的诗歌充满生机
严冬——蛐蛐的歌儿
5.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诗人创造蝈蝈和蛐蛐的意象,表露了济慈的创作思想,即诗应该给人以安慰,并提高人们的思想。蝈蝈和蛐蛐充满活力,它们的鸣声周而复始,永不停息,那就是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鼓舞人们乐观地对待生活。
6、尾声:“从蛐蛐的歌中仿佛听到了蝈蝈的呜叫”。理解盛夏的蛔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是诗人的联想,将冬天的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的蝈蝈的乐音。点出起伏不停,点明中心: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
三、布置作业。
熟读成诵。
在理解诗的思路结构的基础上背诵这首诗。
《蝈蝈与蛐蛐》教学设计 篇五
【知识目标】
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2、写景诗的特点。
【能力目标】
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教育目标】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学习和欣赏第一首诗《蝈蝈与蛐蛐》
作者简介:济慈,美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既成孤儿,自幼喜爱文学,他的一生写了不少的著名诗篇,如《夜莺颂》等,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三、读熟诗歌,注意体会所表
达的感情
四、整体把握
这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五、问题研究
这首施在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开头一句与“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相对应分为两部分;动静相衬,意境优美。
六、课后练习一
诗人这样写,借以歌颂大自然的无限美好和勃勃生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七、知识概述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交织而成的“大地的诗歌”,是那样富有生机,那样充满“喜悦”。
八、重点知识介绍
《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它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歌颂大自然美如诗歌,永远歌声不断,永远充满生机。
这首诗构思巧妙,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全诗分为前后对应的两部分,分别以“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和“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开头,来点明主旨;又分别描绘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并通过联想使二者巧妙地联系起来,生动地表现“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主题。这首诗仅仅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而没有描绘春、秋两季的景象;仅仅描写了蝈蝈、蛐蛐这两种昆虫的鸣唱,而没有去写大地上其他百鸟千虫的歌唱。但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永恒美。全诗讴歌大自然的无限美好、无限生机,着墨不多却能以少胜多,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角度新颖独到,构思颇具匠心。
这首诗注重氛围的营造,动静相衬,意境优美,情味浓郁。“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隐藏在阴凉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可喜的草丛”,这些景物描写表现了盛夏生机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蝈蝈的乐音”的美妙;“它争先/沉醉于盛夏的豪华,它从未感到/自己的喜悦消逝,一旦唱得疲劳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渲染了“蝈蝈的乐音”浓郁的喜悦的感情色彩。“在寂寞的冬天夜晚,当严霜凝成/一片宁静”,“在逐渐升高的暖气,/昏昏欲睡中”,表现了严冬寂寞宁静的冷清景象和人们家中的温馨气氛,与前面的氛围既形成对照又十分和谐,反衬了冬天夜晚“蛐蛐的歌儿”的动听。最后以“人们感到那声音/仿佛就是蝈蝈在那草茸茸的山上鸣叫”结尾,将前后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让冬天“蛐蛐的歌儿”呼应盛夏“蝈蝈的乐音”,交织成一首此起彼伏的“从来不会死亡”“从来没有停息”的“大地的诗歌”。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
【理解与赏析】
诗人以精细的观察,抒写了夏日郊外的蝈蝈和冬夜炉边的蟋蟀交替歌唱的情景。但开头疲于暑热的鸟儿,其实是春天的歌手,而蛐蛐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刻正是秋季(可参看济兹的《秋颂》),况且,春秋两季正是百鸟争鸣,千虫欢唱的黄金时节。这样,实际上诗人是揭示了一年四季大自然歌声不绝的规律,从而赞颂了大自然周而复始、生命不息的美。这种美是永恒的,“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正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
这首小诗很富于田园诗的情趣。着墨不多,冬夏两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篱笆和浓阴,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温暖的炉边,把人自然引入静谧安详的境界。这时传来的蝈蝈和蟋蟀的声音,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真可谓“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收到以动衬静的效果,能唤起人一种亲切的回忆。为了适于表达主题,诗人采用了冬夏对比的手法,然而,由于夏冬两种境界之情调十分相似,加上诗人明写冬夏,暗示春秋,末尾又添上由蟋蟀到蝈蝈的巧妙联想,使全诗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