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教学设计【精彩6篇】
《离骚》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导入】
1. 引入话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离骚》。
2. 激发兴趣: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们身处异国他乡,思念家乡的亲人和朋友,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愤怒,你们会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呢?
【学习目标】
1. 了解《离骚》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
2. 理解《离骚》的主题和意义。
3. 学会欣赏《离骚》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学习过程】
1. 学习《离骚》的背景和作者生平:
- 通过PPT展示和讲解,介绍《离骚》的创作背景和屈原的生平经历。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屈原会写下这样一首充满激情和抱负的诗歌?
2. 理解《离骚》的主题和意义:
- 分组讨论: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离骚》的主题和诗中表达的情感。
-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欣赏《离骚》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 听诗歌朗诵:播放《离骚》的音频,让学生仔细听诗歌的朗诵,感受其中的抒发和激情。
- 分析诗歌的艺术特点:通过PPT和教师讲解,分析《离骚》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巩固练习】
1.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就《离骚》中的某一句诗进行解读,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 写作练习: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写一篇与《离骚》相呼应的短文。
【延伸拓展】
1. 课外阅读:鼓励同学们阅读更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不同作品的特点。
2. 创作展示:鼓励同学们自己创作一首类似于《离骚》的诗歌,并在班级中展示和分享。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离骚》这首伟大的诗歌作品,理解了它的主题和意义,并欣赏了它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深入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
《离骚》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导入】
1. 复习引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谁能简单介绍一下《离骚》的背景和作者屈原的生平经历?
2. 提问激发兴趣:你们觉得《离骚》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它给你们的心灵带来了什么样的触动?
【学习目标】
1. 深入理解《离骚》的主题和意义。
2. 分析《离骚》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3. 掌握《离骚》的背诵技巧,并能准确表达诗中的情感。
【学习过程】
1. 分析《离骚》的主题和意义:
- 教师讲解:通过PPT和教师讲解,深入分析《离骚》的主题和诗中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思考诗人的情感和抱负。
2. 分析《离骚》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析《离骚》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找出例子进行分享。
- 全班讨论: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解读和理解。
3. 背诵《离骚》并表达情感:
- 教师示范:教师朗诵《离骚》,并表达其中的情感。
- 学生跟读:学生跟着教师的朗诵,尝试表达《离骚》中诗人的情感。
- 分角色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扮演诗中的一个角色,齐唱《离骚》。
【巩固练习】
1. 课堂讨论:请同学们就《离骚》中的某一句诗进行解读,并分享自己的理解。
2. 背诵比赛:分小组比赛,每个小组选择一段《离骚》进行背诵,并评选出最佳表演。
【延伸拓展】
1. 创作扩展:鼓励同学们创作一首与《离骚》相呼应的短诗,并在班级中展示和分享。
2. 课外阅读:推荐同学们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如《东篱乐府集》等,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离骚》这首诗的主题和意义,分析了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并通过背诵和表演,更好地表达了诗中的情感。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离骚》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和《离骚》,领悟其爱国的实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诵读课文,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语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的能力。
3、了解“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离骚》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离骚》的艺术特色。
2、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时间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名字,永久地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每年端午节,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竞渡龙舟,其实是在纪念这位伟人,让我们一起深情的呼唤这个名字—— ,他是谁呢?
二、补充背景资料
1、作者其人。
2、“离骚”的含义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由于楚辞中最有代表作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所以后人也以指称楚辞“骚”,《诗经》被称为“风”,二者合称“风骚”。(补充)
《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在诗坛当中光芒四射,可与日月争辉。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像,还有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历来备受推崇。司马迁对《离骚》的题解,是“离骚者,犹离优也”。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也有其他的见解认为“离别的忧愁”。
三、诵读课文
1、注意骚体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每句三至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碎而夕替。
2、“兮”字是语气助词,没有实在意义,读时应拉长语气。 “兮”用在上下句中间,使全诗具有回环往复的旋律,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3、此诗中连词是划分节拍的标志之一,连词前划为一拍。
四、解析第一节
1、生自读第一自然段或生范读
2、疏通难字词
兮:语气助词,无意义。
以:连词并列,“又”例:长太息以掩涕兮
以之为,把…当作或觉得…是,例:竞周容以为度
承接,例:宁溘死以流亡兮
因为,例既替余以蕙纕兮之:代词,例:
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的”
所:助词,放在动词前,组成“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物、事(所字加动词为固定用法,是名词性的用法
古今异义:浩荡:古义,荒唐 ; 今义,形容水势广阔、壮大工巧:古义,善于取巧;今义,技艺巧妙。
穷困:古义处境窘困;今义,经济苦难
流亡:古义,随流水而消逝;今义,因为灾害或别原因,被迫离开家乡。
词类活用:步,使……步行,使动用法;
高,加高,形活用为动
厚,推重,形活用为动
群,名活用为动,合群
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屈,使—受抑
3、疏通重点语句
解析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这两句承上启下,“民生”也可理解为“人生”,即自叹人生多艰。
(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写诗人被君王疏远。为什么“朝谇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几个: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
(2)面对这么复杂,黑暗的环境,对自己不公正的待遇,诗人是报着什么样的态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只要是我所向往的美德啊,即使为之死去多次我也不会后悔)
明确:为了追求自己所崇尚的美德,屈原显示自己的坚定的决心,“虽九死其犹未悔”,非常直接与正面表示自己的决心,可见诗人对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宁愿突然死去,随流水而消逝啊,我也不肯做出那种世俗小人的丑态。)
明确: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坚决不与小人同流合污,可见诗人的品质的洁明。作者虽然为自己的遭际悲愤万端,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保持清白而死于忠直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所推重的。)
又再次表明自己的坚定意志,为了保持我自己的清白,不放弃我的理想,我不在乎死。表现作者以前贤为榜样,同时它也透露了作者精神力量的重要来源。
板书:
坚持真理,献身祖国
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离骚》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①了解“楚辞”和“骚体诗”的形式特点,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
②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大意,体悟情感,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古诗文的能力。
③了解屈原的理想和追求,理解诗人爱国忧民情感和九死未悔的精神,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怀。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鉴赏诗歌语言,感受诗人情怀。
难点: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勾画加注法、诵读法、 师生研讨法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每当读到这首诗,就会想到在瑟瑟的秋风里,在木叶飘零的洞庭湖边,一位满眼忧伤的诗人孤独地站在那儿,他郁郁沉重,面对着浩浩汤汤的洞庭波涛,长歌当哭,他便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符号屈原,一座爱国主义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学习《离骚》,走进诗人的心灵,感受他的痛苦,体味他的人生,感悟他的理想和追求。
二、诗人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出身贵族,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等官。他心怀天下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力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成为一个强国。但由于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的矛盾,遭受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后来顷襄王即位,受子兰等人的诬陷,被放逐江南。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攻破郢都楚灭,屈原悲愤难捱,自沉汨罗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
屈原开创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
三、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宋代黄伯思在《校定楚辞序》中概括说:“盖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汉代刘向将屈原和他的弟子宋玉等人的作品合编为一部诗歌总集,称为楚辞。楚辞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灵活变幻,词藻华美,对偶工巧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
四、对照注释,勾画课文内容,进行自学。
五、诵读诗歌,集体朗读。
1、听录音朗读,注意字音、节奏。
2、自读,把握诗的节奏。
3、集体齐读。( 提示:“兮”字,语气助词,读时应拉长语气,读时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一、师生共同学习课文内容。
1、《离骚》的题旨,司马迁解释为“离忧”,班固进而释“离”为“罹”,遭遇,以“离骚”为"遭忧作辞";王逸则说:"离",别也;骚,愁也。把“离骚”释为离别的忧愁。
2、找出诗句中直接体现情感的词语,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明确:哀——未悔——怨——不屈——未悔——未变
屈原的内心世界有悲悯,有怨愤,有挣扎,有动摇,更有坚定;但对楚国和君主的爱是不变的;本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理想和追求。
3、《离骚》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明确: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表现出了诗人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宁愿以死来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虽九死而尤未悔。
4、文中描写花草禽虫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诗人将自然界高贵的草木花鸟,赋予其象征意义,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荷衣花帽表现高尚的节操,用方圜代表正方端直,用美玉宝剑代表人格的高贵,情感意识强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充满高洁的审美情趣,散发着迷人的浪漫主义艺术魅力。
二、师生研读:
1、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命运?
美政理想(至善至美)、独特个性(纯洁无暇的贵族血统与心性,正直,忠正)。他不同流合污,不妥协,不放弃,呼喊、抗争,宁死而不屈,体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勇不放弃的精神,诗人清楚地预知自己的结局和命运,但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是一位斗士,他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但却表现了一种精神的高贵。
2、诗中写出了屈原怎样的品格?
明确: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3、《离骚》有什么语言特色?
明确:首先,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其次,运用香花、香草的名称象征性的表现政治、思想意识方面的抽象的概念,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第三,全诗四句为一层,中间加“兮”加上固定的偶句韵,回环往复,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对偶手法的使用,使句式工整优美。
《离骚》教学设计 篇五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屈原的生平思想,了解“楚辞体”特征和《离骚》历史地位;反复诵读,背诵诗歌。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节选部分表现的诗人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的高尚节操;理解诗歌的艺术技巧。
审美鉴赏与创造
反复诵读,鉴赏重点句子,理解并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
感受屈原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背诵;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洁身自好、坚持正道的高尚节操。
【教学难点】
诗中的生僻字词;理解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中独特的比喻艺术,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
扫清字词障碍,理解难句,整体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直导
二、整体朗读、感知诗歌的独特体式:体会这首诗形式上有何特点?
(1)大量运用语气词“兮”字,加强浓厚的地方色彩,使诗歌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
“兮”的运用是楚辞的一个鲜明标志。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
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
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
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待下句补充。
(2)楚辞以六言为主,行文灵活多变,加上对偶修辞,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3)读来音调抑扬,具有韵致。
二、难句赏析、补充理解
1、开头八句
作用:
表面上看,好像是屈原的自我夸耀。其实说明他是楚王同姓之臣,既指出自己有高贵的身份,又表示自己对楚国的兴亡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同时源于他“美政”的政治理想。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自己是圣君的后裔,有做贤相的才能,是实现“美政”的人才。
综上所述,身份高贵,先天禀赋加之后天重之以修能,说明自己有理由、有责任、更有能力和条件为国家担负重任。
补充:美政理想的主要内容
A、实现圣君贤相的政治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使楚国强大。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修明法度,法不阿贵,不分贵贱,选拔有才能的人。
B、民本思想,“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作用:
这4句是过渡句,在此之前是描述屈原努力进修,在此之后是勉励君王上进。中间用“时光匆匆,年华易逝,草木零落,美人渐老”的道理作为过渡,使前文自然转入后文。也慨叹时间流逝,对自己不被重用表示惋惜。
3、诗人中间12句写了什么内容?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内容:
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也慨叹时间的流逝,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惋惜。
4、比喻什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
诗人以“江离”、“辟芷”、“秋兰”三种香草比喻自己美好的品德,去皮不死的“木兰”、经冬不枯的“宿莽”比喻屈原坚贞的品德。
早上拔取、晚上采摘,比喻早晚勤勉修德,或者比喻自己追求理想、坚忍不拔的毅力。
这样写突出了屈原正直纯洁的人格,充分展示屈原美好的内心世界;
比喻的运用,使诗歌形象、含蓄,更具韵味,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这些香草美人(+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对塑造诗人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明确:
这些香草不但有香味,更具有深远的意境。
屈原对香草的喜爱,其实就是表明他对美好的事物的追求,这些香草象征着诗人品行高洁。
诗人佩带它们,象征他品德高尚。这对塑造诗人的形象起到了烘托的作用。
5、你能从这几句看到什么?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理解:
这几句是从社会风气的败坏上来进一步阐述。所谓上行下效,君王昏聩,导致周围的大臣们开始投机取巧,巧言令色,破环规矩;甚至开始混淆黑白,颠倒是非。在这样污浊的官僚体制下,屈原就显得“突兀”,他的清高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正如司马迁所云:“众人皆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
6、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理解:
在小人的挑唆、诋毁下,君王听信谗言,疏远、流放了屈原,他内心郁闷不已,无奈而痛苦的慨叹。
在一片狼藉之环境中,在乌烟瘴气之风气下,作者忧心如焚,作者势单力薄,无力抗争,只有形影相吊。
7、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理解: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一个是鸷鸟和凡鸟,一个高贵,一个平凡,它们是不可能聚在一起。方形的榫头,圆形的卯眼,它们是绝对不能契合在一起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8、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理解:
诗人虽然抑郁难平,但情绪趋向平稳,并坚定自己的信念,决心以前贤为榜样。这样,诗人就有了精神力量。
9、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理解:
痛定思痛,诗人后悔自己当初没有看清形势,选错了道路,现在赶快迷途知返。诗人在犹疑、彷徨、苦苦思索后毅然作出抉择。
10、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理解:
是指诗人打算全身而退,高洁自守,不再在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谋取变革。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理解:
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坚贞不屈。真可说是铁骨铮铮。
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无耻小人对他的恶毒诬蔑,一会说他穿着奇装异服,一会又说他面容姣好,肯定是个善淫之辈。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竞相谄媚,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屈原下决心绝对不和他们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鸷鸟,孤傲、矫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变,也无法改变,这就像方圆不能周,异道不相安一样。在这里,屈原清楚地预感到了自己的结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虽九死其犹未悔”和同出自于《离骚》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1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理解:
这几句诗表现出诗人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不仅又回到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境界,而且感情更加深沉,意志更加坚定。
通过这一段情感的抒发,诗人将构成自己心灵世界悲剧性冲突的两个面——理想与现实的对立、进取与退隐的对立,初步展现出来了,继之又更加坚定地作出了选择。
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
深刻感受屈原形象,活得生命启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来看两幅屈子行吟图
1、当代画家傅抱石1953年的画作
画中的屈原昂首独行,瑟瑟秋风,吹拂着他的头发和衣衫,身后是芦苇丛生的泽畔,前方是苍茫浩瀚的汨罗江水,大片的画面让于江水,让观众在聚焦屈原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孤独无助的悲凉。
2、这是明末画家陈洪绶的一幅木刻画,古树野花,顽石曲径,空白大地,随意铺设,渲染了一个荒寒凄凉的意境,流放时期的屈原,愁眉锁眼,面容憔悴,但他昂首遥观,绝不变心从俗的坚强意志,溢于画外。这幅画加强了屈原飘然选行的氛围,使屈原的形象更加傲岸。
3、两位画家都展示了他们心中屈原的形神,这节课,我们就走近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深刻体会屈原的形神气质。
二、深入研读
一)你感受到的是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
结合文本语句,立足原诗回答
学生自己找、思考
二)外在形象,外部特征
1、典型句:制芰荷两句高余冠两句佩缤纷两句
2、用自己的话说说:高高的帽子,长长的佩带,用荷叶做上衣,用荷花花瓣做下装,喜欢佩戴缤纷繁多的饰品,时时散发浓烈的香气,
3、为何要言以“用荷叶做上衣,用荷花花瓣做下装”?
以这样的穿着比喻人的美德,不厌其烦的描述种种衣服,佩饰、芳香、光泽,是诗人表明自己修身之严,给人以无限庄重之感或自己注重修身,高洁脱俗,与众不同,注重加强自己的个人修养。
4、外在形象:高洁、脱俗
三)内在品质或内在的思想特征
1、要求:句子+品质
语言凝练,角度力求全面
2、集体交流
3、教师同步补充精确
内在品质:至美至善
长太息.....多艰:忧国忧民,心系祖国
亦余心..-未悔: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宁溘.....此态也: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伏清白.....所厚: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不吾知....信芳:坚持操守,修身洁行
民.....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虽体解.....可惩:坚持真理,坚贞不屈,献身理想
进不入.....退将:上下求索,不改初衷
好修姱.....+
佩戴香蕙,采集白芷:崇尚美德,注重修身
4、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矢志报国,忠贞不渝∕伟大的爱国精神
长太息.....多艰的呼号,千百年来,仍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关心民生疾苦是屈原美政理想最为崇高的一面。
“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离骚》这首长篇政治抒情诗,贯穿于全诗准确来讲就是一股忠怨之情。
《离骚》的开篇首先以十分庄重自矜的口吻,自叙了高贵的出身,奇异的生日,以及“美名”是含蕴深邃的。
他强调自已与楚王同宗共祖(“帝高阳之苗裔”),意在表明自己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为他的至死不能去国埋下了伏线。)
生辰,美好名字,也正是在表现他的尊贵不凡和具有崇高的理想。“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正则,正道直行,严于律己;灵均,禀赋良善,公平均一。这是亲人对他的期望,也是他一生所恪守的信条。
诗人表明自己的品德、才能和理想,并以万分急迫的心情表达了自己献身君国的愿望。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他担心时光飞逝,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因此他不满足于先天的“内美”,还“重之以修能”,朝夕充实、欲报效祖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他担心楚王不能及时奋进,耽误了楚国的前途。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危机感,尤其能体会到诗人为祖国的前途而焦虑,为祖国的命运而担忧的急迫心情。他寄希望于楚王,他劝导楚王“抚壮而弃秽,愿为楚王“导夫先路”,希望楚国重新振兴,这是何等的豪迈与自信,这种爱国之情5、屈原所生活的环境:
与怀王矛盾:怨灵修……终不-----→昏庸不察,不辨是非,不分忠奸、信谗多变
灵修浩荡,“终不察夫民心”。君王昏庸
与群小矛盾:“众女嫉余之娥眉,谣诼谓余以善淫”-----→小人谗毁,同僚诽谤中伤群小贪婪嫉妒无所不为
与群芳(培植的人才)矛盾:-----→随风转舵,堕落变质(哀众芳之芜秽)
世俗:“固时俗之工巧”“背绳墨以追曲”“竞周容以为度”-----→违背准则、尺度,一味投机取巧,谗媚逢迎或世俗投曲
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污浊,看不到一丝正义希望的环境。现实与诗人的爱国理想是一个不可调和的尖锐的矛盾,悲剧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6、最可贵的品质之二是不改操守,坚持真理
在打击面前,表示亦余心..-未悔,在奸佞谗毁面前,仍坚守大义“余不忍为此态也”,被迫离开政坛后,不改初衷,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虽体解…岂余心?
尽管诗人曾孤独苦闷“悔相道之不察兮,延”“回朕车以复路……”
诗人也发出过痛苦无奈的慨叹“忳郁悒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我烦闷失意啊,只有我在此时走投无路),一个“独”字,可想见诗人心境,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想今日到此地步。
诗人对自己与群小的关系认识使十分清醒的
鸷鸟不群,“异道”难以相安,“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
在污浊的现实面前,在孤独、失望之后诗人的态度是
操守不改保持清白献身正道
四)屈原悲剧的原因?
1、自己品德高尚,志向高远香花香草的句子
2、君王昏庸
3、小人谗毁
4、群芳变节
5、世俗投曲
6、不改操守、保持清白,献身正道(正道直行,以事国君)
评价:
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孤独的唯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在邪恶充斥、是非颠倒的时代,唯美主义者,理想主义者都要忍受痛苦,都要被嘲弄,被压抑,被人视为异端疯子,尽管已伤痕累累,但他决不妥协!
五)重温爱国殉国是屈原的唯一选择
1、之前,学 依据:宁赴湘流,也绝不蒙世俗之尘埃。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同流,卑躬屈节)
至于著述修学,在国家汲汲衰败的局势面前,救国心切的屈原是不可能有一份安静著述的心思的。
隐遁江湖,豁达潇洒
×隐居,需要一颗抛开世俗的心,楚国是屈原的生命,“帝高阳之”强调与楚王同宗共祖,出身高贵,言自己对楚国的兴亡付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一种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不可能忘记楚国灭亡的事实而放浪形骸于山水之中。
心不自由,形岂自由?
《渔父》与渔父的对话,也是屈原坚定或动摇的内心冲突,最终还是坚持理想、信仰另择高枝(离开楚国,楚才晋用:比喻本国人才外流到别的国家工作),灵活变通《离骚》可分为两大层,
课文节选是层一,侧重于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
层二,侧重于超现实的想象,表现灵魂的上下求索,是虚写。
诗中诗人假设自己姑且听从灵氛的劝告,“吾将远逝以自疏”,决心去国远游。可是正当他驾飞龙,乘瑶车,奏《九歌》、舞《韶》舞,在天空翱翔行进的时候,忽然看到自己的故乡楚国,是就此远离这黑暗的已毫无希望的祖国呢,还是仍无希望地留下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志再次占了上风,“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仆夫:凤凰,马:飞龙,我的凤凰悲戚,飞龙恋栈,他们蜷曲起身子,不肯向前,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诗人终于还是留下来。他明知道楚国的现实是那么黑暗,政治风浪是那么险恶,实际上他也吃尽了苦头,但他不能离开他灾难深重的祖国,哪怕是出于幻想也不能离开。
3、评价:
这样,诗人人又从幻想被逼入现实,污浊的环境,倔强的坚守,悲剧性的冲突不可逆转地引导出悲剧性的结局。
离开楚国又与他深厚的爱国感情不能相容。不可能有其他的选择,唯有,以死殉国,捍卫理想。
他的死是与贵族集团的彻底决裂;
是保持生命永恒的纯洁;
是以死明志;
屈原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屈原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用自己生命所谱写的诗篇,如日月经天,光照后世,成为我们民族的伟大的精神财富。(与日月争光)
三、现实意义:人物对比,感悟生死
1、屈原、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一个以死明志,一个以生践志,他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
明确:自为追求不同,接受的思想熏陶不同
屈:人格高洁,美政理想无法实现
司:接受孔子以来的“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提出“人或有一死,”“勇者不必死节”的生死观,有“忍辱立名”的荣辱观,所以隐忍完成《史记》。
2、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以生践志,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少知识分子罹难,一部分自尽,一部分活下来,完成未竟
事业,前者师从屈,后者
以司为训。
3,、当你的理想不能实现时,怎么做?
生命是宝贵的,当你真的要把自己推向生死边缘的时候,请:
直面人生,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
正视挫折的生命才更有力量。
四、听听不同的声音:
班固认为:“且君子道穷,命矣。”指责屈原不能明哲保身,于是给他加上个“露才扬己,忿怼沉江”的罪名,首先从政治上否定了屈原的斗争性。
而王逸则是针锋相对地指出:“今若屈原,应贵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后彦之英也。”
请发表你的看法及思考
五、结课
六、作业:
xxx
《离骚》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
通过诵读,了解骚体诗诵读特征;通过自主、合作,了解屈原的身世和《离骚》的文学地位,掌握“名”“字”的词类活用和“不吾与”的宾语前置现象;探究以“香草”、“美人”喻美德、君王的手法,归纳诗人的艺术形象,感受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并运用所学鉴赏托物言志类诗歌。
【教学重点
】
熟练朗读诗歌1-6节分析诗句,归纳形象理解“香草”、“美人”的虚指义
【教学难点
】
本课的文本时代久远,生僻字较多,学生在朗读和内容理解上均有不小的难度;诗中作者对自己的美化,也是学生的认知误区;“香草”、“美人”的虚指义需要点拨。
【教学策略
】
教师范读和学生自主朗读,把握骚体诗的诵读特点。
学生自主、合作,理解诗歌大意。
问题导读,让学生探究归纳人物形象,澄清认知误区。
问题引导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掌握以“香草”、“美人”喻美德、君王的手法。
【课型
】
新授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语
幻灯片展示民俗活动,导入新课。
设计语:这条静静流淌着的清澈的江水叫汨罗江,与它相关的民俗有很多。赛龙舟、吃粽子、挂荷包、喝雄黄酒、插艾草。这些风俗是关于什么节日的?这个节日是在哪一天?与哪一位历史人物有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屈原的《离骚》。
二、作者作品
幻灯片展示文学常识。教师要求学生对重点内容做笔记。
设计内容:屈原(约前339~约前278)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战国末期楚国人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23篇。以《离骚》为代表。因为《诗经》中的精华部分为“国风”,所以后人将《诗经》和《离骚》并称“风骚”。它们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的源头。
三、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提示学生注意节奏和语气)
2.提问、总结骚体诗诵读特征。
设计:骚体诗与《诗经》相比有所不同。《诗经》以四字句为典型句式,骚体诗的句式则长短不一,一般是每句诗三至四个节拍,节奏感强;多用“兮”字,不仅加强了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顿挫,婉转动人,读时应拉长语气。
3.给5分钟时间,依照提示朗读1-6节,自主、合作疏通大意。
要求:把生僻字词的音义写在书上。
4.正音
设计内容:裔、陬、揆、肇、锡、重、扈、芷、纫、汩、搴、阰、抚、秽
四、品读诗歌、分析内容
1.齐读第一段,问题抛出:你从第一段中获得了关于屈原的哪些信息?
明确:出身高贵,生日吉利(板书)
2.齐读第二段,问题抛出:你从第二段中获得了关于屈原的哪些信息?
明确:气度非凡,名字美好(板书)
“名”和“字”的名词动用现象。
3.误区澄清。问题抛出:屈原是否有点太过美化自己了?结合课下注释,说说屈原所要表达的情感。
明确:屈原对自己出身的`讴歌,实际上饱含作为炎黄后嗣、五帝正统的骄傲和自豪,并因此把振兴楚国、拯民济物看作自己理应担当的责任。同时,对自己的美化,也是对奸佞小人的满腔愤怒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齐读第三节,问题抛出:根据第三节的信息,请说出屈原的衣着服饰。(明确:披着香草,戴着兰花。)这在现实中可能吗?(明确:香草、兰花不是实指,而是虚指,采用的是象征的手法,象征着美好的品德。披香草,佩兰花即对美好品德的追求。本节是说屈原德才兼备,追求高洁)
5.问题抛出:这种“香草兰花”的用法在第四节中哪里出现了?(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勤奋自勉)他为什么朝夕不辍地勤奋地追求着美德?(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时不我待)
“不吾与”属于宾语前置现象
齐读第四节。
6.屈原有如此美好的品德,仍然勤奋自勉,我们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呢?
设计内容:听了同学们的话,老师很高兴,老师为你们知道学习而骄傲,为家乡有你们这样的有志学子而由衷地感到高兴。面对此情此景,老师想吟诗一首。
7.教师范读第5、6节。教师引导。
设计内容:时光飞逝,美人迟暮。抚壮弃秽,愿为先导
8.问题抛出:老师把同学们比作美人,那么屈原把谁比作美人?
明确:楚怀王。这里也使用了美人的虚指义,象征贤德的君主。
五、练习巩固
幻灯片展示诗歌鉴赏题。要求:动笔写出来。
练习设计: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緌(ruí),帽子上的缨带,这里是指蝉头部伸出的触须。
诗歌写了蝉的哪些生活特点?作者在赞美什么?
竹石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分析诗句,竹子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具有什么样的品质?作者用竹子来写什么?
六、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屈原的《离骚》,学习了他高洁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了他借香草美人象征美德君王的手法。走近屈原,我们才发现,原来他就是一朵晶莹剔透的雪花,以自己的高洁向这个世界宣告着与黑暗混浊的对立,并把生命融入楚国这片热土。让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深情朗读他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情怀。
七、朗读诗歌。
八、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