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五篇(经典3篇)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五篇 篇一:通过歌曲学习音乐元素
设计目标:
通过歌曲学习音乐元素,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
歌曲《小星星》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回忆歌曲《小星星》的歌词和曲调,并进行简单的复习。
2. 向学生介绍音乐元素中的“音高”概念,解释高音和低音的区别。
3.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音高来演唱《小星星》,感受不同的音乐效果。
4.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节奏,并教授歌曲中的基本节奏。
5. 通过拍手、敲打乐器等方式,让学生跟随节奏演唱《小星星》。
6. 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情感表达,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语调和情感来演唱歌曲。
7. 教师和学生一起演唱《小星星》,并进行集体合唱演绎。
8.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小星星》。
教学评价:
通过歌曲学习音乐元素的教学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演唱歌曲来感受不同的音乐元素,并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展示个性和创造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学生的演唱表现来了解他们对音乐元素的掌握程度。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五篇 篇二:通过音乐游戏培养节奏感
设计目标: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
教学内容:
音乐游戏《节奏小游戏》
教学步骤:
1. 向学生介绍游戏的规则和目的,即通过听音乐并按照节奏进行动作的方式来进行游戏。
2. 教师播放一段简单的音乐,要求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拍手、跳跃等动作。
3. 逐渐增加音乐的节奏复杂度,让学生在更快的节奏下进行动作,培养他们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4. 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中的不同节奏元素,并帮助他们理解和感受不同的节奏。
5. 设计多个不同的动作组合,让学生根据音乐的节奏来进行相应的动作。
6. 让学生分组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能够更准确地按照音乐的节奏进行动作。
7.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设计自己的动作组合,并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评价:
通过音乐游戏培养节奏感的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学生可以通过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并通过反复练习来培养自己的节奏感。同时,游戏的竞赛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演和动作准确性来评价他们的节奏感培养情况。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五篇 篇三
【#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为大家准备了《小学音乐教学设计五篇》,供大家参考阅读。1.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能学会唱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二、能够认识强弱记号f、p,能够比较声音的强和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现在正是春季,带上你们的好心情和老师一起去春游好吗?那就让我们唱着歌出发吧!(播放课件《春天在哪里》)
1、出示大山图片
大山不仅美丽而且神奇(播放回声)
喊声和回声这两种声音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课件出示:
在音乐中大的,重的声音叫强,用英文字母f表示。
在音乐中小的,轻的声音叫弱,用英文字母P表示。
2、师生做回声游戏
二、学习歌曲
1、学生闭眼静听感受歌曲。
好听吗?喜欢不喜欢?
2、再听歌曲熟悉歌词
3、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呢?随着老师有节奏的读歌词。
师教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4、学生轻声随曲唱
5、再次轻声随曲唱
6、学生随着老师的琴声唱
老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重点指导。
7、分角色唱
(1)师生合作唱
(2)男、女生合作唱
(3)指名唱
三、比较声音的强弱
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大山,现在我们将要来到声音谷,这里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里面有美丽的城堡,还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你能比较一下哪种声音强,哪种声音弱吗?(出示课件)
四、找一找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大自然的世界里,有的声音是强的,有的声音是弱的,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强弱声音。
学生自己找强弱声音,集体交流。
小朋友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表现出这么多的强弱声音。
五、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春游高兴吗?是啊,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快乐,而且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还认识了f、p表现了声音的强和弱,收获可真不小。时间不早了,带着我们的收获唱着歌儿回家吧!(播放歌曲《山谷回声真好听》)
2.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唱歌曲《牵牛花当喇叭》,学生能够产生热爱大自然之情,并能够树立环保的态度。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过程中运用聆听、表现、合作等方法,学生能够完整对歌曲进行表演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跟随节奏运用合理的肢体动作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重点是能够完整带有表演性地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加入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律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课前老师展示牵牛花的图片,提问学生这是什么花?它的形状像哪一种乐器呢?
学生自由发言,牵牛花,喇叭花,像个小喇叭。
教师总结:哦!同学们都说它像个小喇叭,那它到底能不能吹出声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牵牛花当喇叭》,顺势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
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曲调活泼欢快的歌曲。
2.复听歌曲
并设问:这首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是一首中速的歌曲。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学生音准;
3.教师带领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注意曲谱中的一字多音;
4.将歌词填入旋律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5.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的情况下,加入歌词下方提示的肢体动作;
(四)巩固提高
(1)教师带领同学做几个基本的舞蹈动作;
(2)学生们分小组自行创编动作;
(3)上台展评,教师给与鼓励性评价。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牵牛花当喇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魔力,希望同学们在日后能够树立起环保意识,同时具有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
最后老师留一个小任务,回家后把这首歌曲表演给爸爸妈妈看,与他们一起分享音乐的快乐。
3.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感受、体验进行曲的特点,能跟随音乐行进并做出队形变化。在活动过程中协调性和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有所增强。
2、在音乐活动中,引起对入队和队活动的回忆与向往,对少先队的认识更为全面,感悟到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的光荣感、责任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快乐的节日》
1、欣赏,感受歌曲的气氛
2、欣赏,提问:你觉得歌曲中唱到的是什么节日?
3、用歌曲的伴奏作为配乐,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4、听听唱唱
四、唱《中国少年先锋队歌》
1、聆听歌曲,体会歌曲情绪
2、聆听歌曲,作曲家介绍
3、设计简单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轻声哼唱
5、齐唱,老师指出其不足之处
6、试轮唱
五、复习班队会的流程
1、回忆班队会的流程
2、班队会程序演示
4.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2)懂得感受歌曲节奏、句
式及情绪的变化(3)初步懂得分辨竹乐器的不同音色。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2)能够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不同形式的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通过感受竹的秀美,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变化音记号的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钢琴)、打击乐器、音乐用书
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而做出的:
1、学生大多数是外来工子女,除了学校的音乐课,平时比较少接触音乐。
2、本班学生男多女少,学生都喜欢上音乐课。
3、学生学习过简单的打击乐器。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境创设策略: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竹林的美景。
2、游戏激发兴趣策略:采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游戏方式按节奏朗读歌词。
教学过程
(一)、诗歌导入
1、播放背景音乐,教师朗诵《翠竹儿》
翠竹儿飘,翠竹儿飘
清风吹过竹林梢;
快来吹一曲“直苗苗”
2、欣赏竹景,感受自然美(在背景音乐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
师:今天,我们走进了什么地方?你有什么感觉?同学们喜欢竹子吗?
3、与竹对话,表达对竹的感受
教师让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竹子的资料和信息,共同分享竹带给我的美好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在聆听、欣赏的过程中感受竹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唱一唱《竹乡娃娃爱竹林》
1、欣赏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1)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
(2)理解歌词内容
(3)体验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2)引导学生熟悉和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激发学生用拍手、拍肩、跺脚等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3)采用集体、小组、个别、齐唱、分句接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设计意图:欣赏并学唱歌曲,感受竹乡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三)、联想讨论
1、竹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看到很多用竹子做的东西?有谁知道来说一说。
2、竹子还能做成什么乐器?它们的声音是怎样的?
师:竹子除了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它还可以做成不同的乐器,奏出很好听的声音,我们一起来看看。
3、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竹子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观赏、聆听了解竹子的用途
(四)欣赏竹竿舞,体验竹竿舞带来的乐趣
1、欣赏竹竿舞
师: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竹乡娃娃爱竹林》这首好听的歌曲,知道了竹子的许多用途,你们一定不知道在少数民族的地方还有种舞蹈叫竹竿舞,我们一起欣赏吧。
2、表演竹竿舞,活动结束
师:看了这么好看的舞蹈,同学们一定也很想表演表演吧,好,那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设计意图:体验舞蹈的乐趣,激发学生爱竹林爱大自然的情感
5.小学音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清新、欢快的情绪,体会校园歌曲自然朴实的风格。
2、通过聆听、模唱等环节的学习,能够清晰、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3、感受不同演唱风格对同一首歌曲的演绎,尝试创编不同的歌曲表现形式,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材分析:
《清晨》是一首旋律明快流畅的校园歌曲,三段体结构,表现了人们在阳光明媚的早晨锻炼身体的快乐情景。两个基本乐段的旋律都是在重复的基础上稍作变化,只是在尾音上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会给学生音准把握上带来一些困难。三个乐段的情绪有对比变化,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第二乐段优美舒展,描绘美丽的景色,第三乐段重复第一乐段的旋律,歌曲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重点:感受和表现歌曲的美。
教学难点:两个乐段之间的对比衔接,容易造成音准和情绪把握不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对话激趣
师:同学们,你今天早晨几点起床?早晨起床后你都做什么?(问题贴近生活经验,学生自由回答)你知道老师早晨干什么了吗?请仔细听。(问题引起好奇,聆听教师范唱)
二、新课教学
1、初步感受。聆听歌曲范唱,了解歌曲内容,体会歌曲情绪,整体感受歌曲。
2、复听歌曲。设问:歌曲可以分成几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乐段之间旋律、情绪的对比,为表现歌曲做准备。
3、听辨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轻松区别乐句之间的变化,模唱旋律,突破难点。
4、演唱歌曲。根据学情及时指导。
5、聆听另一种风格的演唱,体会不同风格对歌曲的个性表现,为创编活动做铺垫。
6、多媒体课件展示无伴奏合唱音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歌曲更丰富地表现,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学生对歌曲进行演绎。
三、评价激励
通过自评、互评等形式回顾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