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优质3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篇内容
标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引用古代学者朱熹的名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引起学生对知识探索和思考的兴趣。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考力;
3.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二、教学过程
1. 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和来源;
2. 分析朱熹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思考力的方法和技巧;
5. 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观察和思考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 示范法:通过展示观察和思考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思考的方法;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四、教学资源
1. 课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和思考的参与度、准确度、深度;
2. 实践活动评价:实践活动的完成度、观察和思考的质量;
3. 课后作业评价: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理解的正确性和深度。
六、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实验室,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
2. 组织学生参加科学展览,展示他们的观察和思考成果;
3. 鼓励学生独立进行观察和思考实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观察力和思考力的提高程度;
3. 实践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和来源,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乐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观察和思考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的帮助和支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二
第二篇内容
标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导入:通过引用朱熹的名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激发学生对实践和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一、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实践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和来源;
2. 分析朱熹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3.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和技巧;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5. 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实践和创新方法。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读文本,引导学生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
2. 示范法:通过展示实践和创新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方法;
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
1. 课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五、教学评价
1. 课堂表现评价:实践和创新的参与度、准确度、深度;
2. 实践活动评价:实践活动的完成度、实践和创新的质量;
3. 课后作业评价: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理解的正确性和深度。
六、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参观企业或科研机构,了解实践和创新的实际应用;
2. 组织学生参加创新竞赛,展示他们的实践和创新成果;
3. 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实践和创新项目,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反思
1.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兴趣;
2. 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程度;
3. 实践活动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了解《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和来源,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的实践和创新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 篇三
【自读导言】1.学习课文从有趣的故事引出严密的逻辑思维问题的方法,培养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把握文章的论点和论据,体会文章一步步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方法。
3.学习编写提纲和摘录要点等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4.学习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解说:任何一篇议论文必然有三个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因此,阅读议论文就离不开这几个要素。论点的提出,最常见的是放在文章开头,然后有层次地分析证明这一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即形成这样一个模式: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用论据论证)—解决问题(结论)。但也有一些文章并不是把论点放在开头的,放在中间或结尾的也不少。这要因文而异了。本文就是先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层层推论,最后得出结论的。议论文的语言是以议论为主,而记叙、说明、抒情等也有,都是为议论服务的。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抽象性、概括性和严密性,表达要求准确、严密、鲜明。)
【自读程序】
1.速读全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给加点字注音:
祈祷 流逝 无暇顾及 迎刃而解 鼹鼠 蜥蜴
(解说:这一步是初步感知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祈祷”读“qídǎo”,是指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逝”读“shì”,意思是(时间、水流等)过去。“暇”读“xiá”,意思是没有事的时候;空闲。“刃”读“rèn”,“迎刃而解”的意思是用刀劈竹子,劈开了口儿,下面的一段就迎着刀口自己裂开(见于《晋书·杜预传》)。比喻主要的问题解决了,其他有关的问题就可以很快得到解决。“鼹”读“yǎn”,“蜥蜴”读“xīyì”。)
2.浏览课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解说:论点,就是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基本的观点,也是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而中心论点,也就是作者观点的核心。阅读论文,抓住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也就是抓住了“牛鼻子”。再从此出发,去分析和理清结构,把握全文就比较容易了。)
3.默读课文,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解说:这是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议论文的基本框架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三段论证程式”,但不同的文章,根据内容、问题的需要,又往往演化出多种结构方式,如并列式、递进式、总分式、对比式、综合式等等。因此,阅读议论文,就要注意分析它的论证过程,把握它的思路,理清它的结构。阅读文章,应遵循整体入手,局部揣摩的方式,形成高屋建瓴的阅读观。)
4.精读课文,深入揣摩。
思考题设计如下:
(1)文章第一部分以记叙为主,这里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有什么不同?这一部分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的句子是哪一句?
(2)作者从“灰姑娘”的故事中提出了哪两个问题?
(3)作者对这两个问题是怎样一步步进行论证的?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进行论证?
(4)请列出本文的论点和论据提纲。
(5)作者为什么先说第一个问题,再说第二个问题?二者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6)文中的论证语言是否准确、严密、鲜明?试举例说明。
(解说:这是对课文内容和形式的揣摩和领悟。应结合课文设计一些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思考题。第(1)题让学生辨析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的区别和各自不同的作用,同时找出过渡句,有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并明白这是由记叙转化为议论的分界线。第(2)(3)(4)题是对议论文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考查和把握,让学生列出提纲,使之对文章主要内容一目了然,又培养了阅读时作笔记的良好习惯。第(5)题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探究,理清文章的结构思路进而探究作者的写作思路,这是对阅读的较高要求。第(6)题是对议论文语言的揣摩,这对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很有帮助。)
【自读点拨】
1.先找论点。
议论文的中心论点因文而异,多数放在文章开头,但也不尽相同。放在开头的,一般比较好把握,但审视它是不是中心论点,也要慎重,必须通读全文,才可确认。放在结尾的,往往先提出分论点,层层论述,在结尾处归纳出中心论点。放在文中的这种文章,往往观点的提出有一个过程,经过一番论辩后,再提出中心论点,一般驳论性的文章、读后感一类文章,多采取此种方法。还有的中心论点隐含在论证中,这就需要读者去归纳。这种文章阅读难度较大,要很好地研究文章和题目的各种关系,才能归纳出来。这篇文章作者从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中提出论题,然后层层论证,最后得出中心论点,那就是——“看来,遵守时间的伦理与习惯,也许就起源于英国,并确立于同一时代的欧洲。‘灰姑娘’童话中仙女的话,在这种社会里,是带有特别严格的伦理含义的。”
2.理清结构。
分析文章结构时,首先看文章到什么地方完成了提出问题的任务;从什么地方开始分析问题;到什么地方结束,归纳出结论。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段落的领起句往往是关键,要紧紧抓住它进行分析认知。本文1、2、3自然段是对“灰姑娘”的故事的概括,是第一部分。第4~18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作者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首先,灰姑娘究竟是如何知道时间的”;一是从灰姑娘与仙女约定的严守时间问题来看,当时是一种怎样的时代和社会。4~12自然段说的是第一个问题,13~18自然段说的是第二个问题。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第二部分中两层之间都有明显的提示语,如“不过仔细想一想,这故事似乎有几点值得思考的地方”,“首先,灰姑娘究竟是如何知道时间的”,“这样,第一个疑团就解开了。但还有一点引起我注意的,是与仙女约定的严格时间问题”。因此,文章的结构比较容易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