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实用6篇)
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篇一
人文底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传承,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一些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1. 古老的建筑:古代的建筑物是人文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法国的巴黎圣母院等,这些建筑物不仅代表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也成为了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
2. 传统节日: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人们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例如,中国的春节、美国的感恩节、印度的排灯节等,这些节日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3. 文学艺术:文学艺术是人文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都是人们对自己文化的创造和表达。例如,中国的《红楼梦》、意大利的达芬奇画作、俄罗斯的音乐作品等,这些作品代表了各自文化的独特魅力。
4. 传统手工艺:传统手工艺是人文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手工艺代表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和创造。例如,日本的陶瓷艺术、印度的手织丝绸、墨西哥的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5. 音乐舞蹈:音乐舞蹈是人文底蕴的重要表达方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和舞蹈风格各异,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例如,巴西的桑巴舞、印度的卡塔克舞、西班牙的弗拉明戈舞等,这些舞蹈以其独特的节奏和优美的动作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
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篇二
人文底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文化传承,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一些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1. 历史遗迹:历史遗迹是人文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遗迹见证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故宫、希腊的雅典卫城等,这些遗迹不仅代表了当地的历史,也成为了世界遗产的象征。
2. 传统习俗:传统习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展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例如,中国的尊老敬老、西班牙的午餐休息、日本的浴衣节等,这些习俗传承了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生活方式。
3.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是人文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信仰代表了人们对神圣和生命的理解和追求。例如,印度的印度教、伊斯兰教的麦加、基督教的梵蒂冈等,这些宗教地点成为了信徒们朝圣和寻求心灵安慰的重要场所。
4. 文化艺术:文化艺术是人文底蕴的重要表达方式。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代表了当地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创造力。例如,法国的巴黎时装周、巴西的狂欢节、印度的卡拉奇舞等,这些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创意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5. 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是人文底蕴的核心。不同的社会价值观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例如,中国的儒家思想、西方的人权观念、非洲的乌布恩图等,这些价值观塑造了当地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社会秩序。
这些作文素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文底蕴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独特魅力。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人文底蕴,让其成为我们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篇三
孔子——落拓的布道者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信任,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白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尽善尽美:孔子对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非常重视,《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孔子评价《韶》乐尽善尽美。
君子固穷: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告诫君子任何艰难的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也应该维护自己的操守和道德。
逝者如斯夫:孔子望着滚滚而去的河水,触景生情,禁不住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于司空见惯的流水绿波之中发现了深奥的道理,懊丧的情绪也如水般流去了。后来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也有类似感叹:“人生天地间,如白驹之过隙,忽忽而过。”形容时间流逝得非常快,这也是“白驹过隙”的来历。
苛政猛于虎:孔子路过泰山,见有一位妇女在坟茔旁痛哭哀号,于是询问。妇女回答说:“我的公爹被老虎吃了!”孔子让子路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人回答道:“因为这里没有苛捐杂税的暴政。”孔子对随从的弟子们说:“苛政对人的危害,有甚于猛虎啊!”
待价而沽:孔子游说诸侯,想得到重用,却四处碰壁,十分感伤,常暗中自怨自艾。某日,子贡得一美玉,来问孔子,是要收藏,还是找个识货的卖掉。孔子大声叹道:“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意为:卖掉吧,卖掉吧,我正等着识货的人哩。比喻等待有了赏识自己的人才会出来效劳出力。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一向被尊称为“圣人”。这位饱学之士,却发出了“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的感慨。孔子曾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郯子之徒,其学问不及孔子,但孔子虚心求学的态度却令人钦佩。在孔子看来,众人的才识和智慧,其中一定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庄子——洒脱的智者
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这不仅仅是休息,更是灵魂的自由与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历风尘的安详地徜徉。那槁首黄馘的庄周,汉水垂钓的庄周,在夕阳西下中隐去了的他的身影。我看见他的心有如秋日的湖水一般的清澈,在那悠悠的岁月深处,远方的大哲用一生换取山林川泽中灵性的解脱。于是我开始懂得,生有所息,不是简单的休整上路,而是一种无上的境界。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持竿垂钓的庄子,有人劝他涉世为官,他漠然视之;他孤傲的心灵走不进浑浊的仕途。他出乎其外,超然尘世,视楚国相位而不顾,跳出浑浊秽气的世俗;他又入乎其内,独善其身,甘做一棵在清风中独立看守月亮的大树,把持着那洁白的美德,“享受”着逍遥的人生。庄子知入知出,一生朝气蓬勃,光霁月明。他面对一池澄清秋水,背对功名利禄,他的心就如同身边流淌的溪水一样清澈,洁净。他超然的心态注定他与仕途无缘,但正是他“出入”和谐的心态,才成就了他逍遥的一生,才使他留下了“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样汪洋恣肆的篇章。
勾践有志者事竟成——隐忍的成功者
他站在田里,举起锄头,奋力耕耘着,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额头流过他俊美的脸庞,滴落在田地里。
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农夫,他是勾践。他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还要亲自做夫差的马前卒。回到会稽他就亲自耕种,做到非其亲种则不食,非其妻所织则不穿。吃着粗陋的饭食,还要舔尝苦胆;躺在柴草铺上休息时,还在思考着招揽八方的人才。他一刻也不懈怠。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最终,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吴。
屈原——高洁的情操与远大的理想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子从长长的历史甬道中走出,带着一身正气凛然,带着满腹诗书才华,然而个性的棱角在世故的社会中又何以保全?于是,为了皓皓之白,为了独醒于世,屈子选择了“悲壮”之路。在滔滔的汨罗江水中,他将自己洗刷地如此透彻清澄。但当他忘记了混浊的天下之时,他又何曾记得还有千万的百姓与自己远大的理想?
情感,这一人类与生俱来的元素在一代仁人贤士的一生中抒写得淋漓尽致。他们将真情吐露,活得满满洒洒,坦坦荡荡,屈原便是这样一位真性情的人。他高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高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末悔”,他将一个臣子的心掏出来呈现在众人面前,不矫饰,不造作,终于,他的性情铸就了他的英名,他从此不朽。
“众人皆醉我独醒”,“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爱国志士屈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面对支离破碎的祖国,面对饥寒受苦的老百姓,作为士大夫却束手无策,纵身跃入滔滔江水中,为后世可歌可泣之人。他找准了自己的位置,他是一名为黎民百姓谋幸福生活的士大夫,面对朝廷的腐(fu)败束手无策,只好投身于江,为祖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谗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司马迁——坚韧与顽强
当你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阴湿的牢狱里,等着最后的决断。你,一个小小史官,没有多少家产,面对这样的牢狱之灾,你只能做出屈辱的选择……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滚动的痛苦和无奈,有谁能体会到你内心所翻腾的屈辱和泪水?假如时光能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告诉你一句话:在亿万中国人的心中,你,司马迁,就是一个大大的英雄!你以你瘦弱的躯体,铸就了中国人心中永远的魂魄——屈辱非但没有消灭一个人的人格,反而成就了他的非凡的伟大!
司马迁刚直与坚韧。面对残酷的刑罚,面对众人的嘲笑,他没有屈服,他依旧屹立在历史的巅峰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刚正不阿,留作正气满乾坤;幽怨忧愤,著成信史照尘寰。正是太史公的凛然正气,才能使得他站在人生的高峰上呼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微笑的脸,自信而刚强,柔和而不屈,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潇洒。怪不得,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终于成就了你,那位以一张永葆微笑的脸化屈辱为力量、化鄙薄为斗志,“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人。极刑之下见勇夫,因为《史记》,你留给了世人一笔最大的财富;因为微笑的脸,你留给了我们永远的崇敬。
曾经身处那样险恶的环境,忍受着世人的嘲讽和内心的痛苦,太史公却凭着自己的奇崛神笔,以刚毅之心正直之气来书写历史,书写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于是,他的名字便与他的不朽著作一起载入史册,那张悬着两滴清泪的脸也与他的精神一起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后人对他的光辉评价: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篇四
到过一些中小学校,常常会被某某学校的文化氛围所感染,对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由衷赞赏。
中国文化中的标语口号,绝对是独树一帜,能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
请看这些出自学校的标语口号:
“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何等铿锵,多有分量。
“把花朵留在枝头,让美丽留在心灵。”
“写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懂一门外语,会一种乐器,有一颗健康的心。”
——目标明确,实在、具体。
“德才兼备、知能并重、学创结合”;“厚德、启智、益能、健体”;“厚德、启智、益能、健体。”
——这些校训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又不落窠臼,体现了育人目标和办学理念的结合。
有一所中学,在洋洋洒洒的《学校简介》中写道:“校内亭廊轩榭,流水小桥,喷泉奏乐,锦鳞游泳,草木芳菲,百花争妍,自然与人文和谐交融,堪称陶冶身心,乃返璞归真的理想境地,是读书求学的圣地。世纪轮回,斗转星移。学校九易其名,传承至今,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为祖国培养了一批批有用人才,以‘历史名校’之称驰名海内外。”
——这里有文白夹杂之嫌,语韵不谐之疵,也有标点误用和词不达意的毛病。
“打造一流环境,配备一流设施,建设一流队伍,造就一流人才。”“国际化,示范化,原创化,品牌化。”
——这里的“流”、“化”,大都不好界定,就显得有些假、大、空了。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这里在做文字游戏!
有这样两幅标语:
一、“祝全体老师们在新年取得优异成就。”
二、“欢迎上级诸位领导们莅临来校指示工作。”
第一条,多用了“们”而与“全体”冲突,“新年”当是“新的一年”,前者只是“过年”的那一天,“成就”也似用得勉强。
第二条,“诸位”与“领导们”重复,“莅临”与“来校”重复。“指示工作”动宾搭配不妥,语意不确,应得“指导”。
又有这样一副对联:
“想富夸富帮富致富富福,盼才育才用才有才才财。”
这是一副制作精美的永久性对联,雄踞在富丽堂皇的一中学大校门上,足见学校高度重视,大概这就是该校的办学理念,师生教与学的不尽动力,领导做工作的法宝利器。可我怎么看都不顺眼。学校不会是致富的带头人吧,教学的出发点是着眼“想富”、“享福”吗?教学的归宿、落脚点又仅仅是为了发财?十足庸俗不堪的低层次教育价值观!教育品牌的核心就是教育价值观,学校各方面的建设和价值追求,都必须服从和附着于教育价值观。衡量的尺度是育人质量,而育人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均衡发展,创新能力和应“世”能力的培养,怎能用一个“发财致富”来概括!
出现上述这些现象,也许是因为粗枝大叶、一时疏忽,也许是因为责任心差、把关不严,也许是因为校长素质不高、稍逊风骚。但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教育角度看,这些毛病都是不应该出现的,它现身在学校作为学校的心声、甚至指导性的纲领,更其不能容许!
“滴水见太阳”,概言之,我们的某些学校,还缺乏一点文化底蕴!
什么是文化底蕴?所谓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广度和深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文化的能力,也显示出他的气质、素养,是他修养的标尺。文化底蕴的一个最起码的指标,是要看有没有什么文化“大家”,文化格调和氛围怎样?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摇篮,文化传播的中心,学校必须讲求有一点文化底蕴。学校文化底蕴往往外现为校园文化,成为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积淀。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一定能很好地塑造师生真、善、美的理性品格。学校的文化底蕴有利教育目标的达成,学校的文化底蕴越厚,品位越高,对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获取知识、增长才干的潜移默化的效果就越好;对社会也更具有公信力和吸引力。而一个标语、简介都写不明白、错漏百出的学校,它能有多少文化底蕴呢?
教师是学校的支柱,应该具有相应的文化底蕴。一个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反之,讲课照本宣科,行事随心所欲,形象委琐,语言粗俗,这哪能有吸引学生的魅力?
校长是学校文化底蕴高低的关键所在,对校长文化底蕴的要求应该较教师更高。中小学校长,要给自己明确定位,弄清角色要求,作为一校之长,自己是搞文化教育的,是一个堂堂正正的文化人,不是政治家、活动家、企业家,更不是商人,知识面广博一点,文化底蕴厚实一点,很有必要。校长理所当然地应该是学校的“文化大家”。校长在学校处于决策、执行、督察的中心位置,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校长的文化底蕴对办学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甚至是深远的。校长不仅要有办学个性、办学思想、人格魅力,而且还要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的影响力,一种孕育巨大潜能的教育资源。只有具有较高文化底蕴的校长,才能使他所带的团队在教育改革中勇敢弄潮,善于创总之,学校本是一个文化场所,校长、教职人员是文化人,文化场所、文化人如果缺少文化,就未免滑稽!
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受教育者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学校文化的育人效果却是无限的。
学校从事的本是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的工作,在完成教育使命的同时也会生成自己的文化;营造富有文化底蕴的学校,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和教育者的一种神圣使命。
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篇五
岁月的啸声在空荡的山谷理飘过,留下嘹亮的回声,荡漾的水波射出闪闪的波粼,在这多姿的世界里,我走进了我的梦中。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在这场旅途中,挫折与失败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记忆中的勋章闪闪发光,而现在就是起航时刻。
我想成为一名作家,笔与墨成为我作战的锋刃与意志。我也想化身为一支钢笔,用墨去挥洒我的意志与信念,用情去描述世间万物的真谛,用不懈的努力去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这历久弥新的记忆中,盛唐繁花似锦,青酒香醇,飘香万里,虽酒枯干,却到处一个飘逸浩荡的李白。我喜欢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坚定,我喜欢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直率与自信。我喜欢他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直接。我醉于他的诗中,醉看行帆。
走进书香看风景,以美丽的心灵携一身的宁静,你就会领略到李清照那般的温婉含蓄,杜甫忧国忧民的愁绪,唐婉孤独寂寞相恨离的哀痛。
书是一种艺术,读书亦是一种享受,悟书更是一种思索,文学不能喂饱人的肠胃,也不能使我们攀附权贵,却能使我们的心翠绿晶明,在心中修篱种菊,观书种绝世之致。
花飘香自漫,风动云相随。
有人说人生的夜晚绵绵不断,也有人说在这深夜中光明何处寻找?而我觉得,人生害怕的不是看到希望,而是找不到方向。在心中种下自己的理想的种子,沿着那条属于自己的路意气风发,勇往直前,一路收获人生的鲜花和硕果。
在这深邃而富有哲理的书的世界中,我愿化作一条鱼儿游进这片浩瀚的大海,让每滴海水滋润我求知的心灵。
书海间,风景独好!
描写人文底蕴的作文素材 篇六
它曾经光芒万丈,犹如天山上的雪莲般存在着。跨越了多少国度,被人们信仰着。它曾经暗淡无光,恰似涌动着黑色血液的暗流。然而它终成时光的中流砥柱,一点点迸发出的光泽明亮却不刺目,柔和而不失温婉。文化,很抽象的.字眼,它是中华沉淀了的底蕴。是希腊人么复古的象形文字,是字字珠玑的严肃文学。
蓦然回首,看见远古走来的文化。贞观年间,一派繁荣的景象,一切都源于人们对悠长文化的景仰,这才成就了李太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的佳话,成就了日本派遣唐使来唐学习的传奇。那时候,几千年的文化绽放出璀璨的光华。让我们不得不正确认识文化的内涵,不是积蓄多时只在一瞬间迸发的光芒。不是恒久不变的光芒万丈。而是足以引起人们共鸣的事物。文化是一种涵养,一种力量。时刻激励着人心,更能直观地传递真情。
古有卓文君一首《白头吟》换回司马相如的真心。更有易安居士纤毫泼墨,向赵明诚诉说“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愁绪。但清朝时,却因为政府的腐败,把中国的文化推向了悲剧的边缘。被八国联军无情的践踏。由此,我想我们应该对心中的文化有所改观。关于李宇春在北大校园中唱歌的事件,的确在人们心中掀起了不小的涟漪。我不否认流行音乐对经典文学造成的冲击。但是,流行音乐也把现在的一些思想推向了极致。尽管不乏无病呻吟,但那的确是因为时代所造成的冲击。若是我们只停留在经典上,而忽略了这些流行所趋的产物,那么就只会永远停驻在一点上,止步不前。所以说,文化就是真正足以冲击人的心灵,足以引起人们共鸣的东西。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它的形式,无论是音乐、严肃文学、小说都是文学的象征。我始终相信文学是可以跨越国界的,尽管语言上有所区别,但它足以引起人们潜意识中的共鸣。
后记:这是根据李宇春的那则材料所联想到的,尽管语言的隔阂的确阻碍了很多文学的传递。但只要是那份灵动,不论在那个地方,都足以引起人们的共鸣。这就是我所想的文化。也许,这只是很肤浅的一种表象,但也影响不了我们对于文化的联想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