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优选6篇】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篇一
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制定了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内容和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培训目标
1. 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2. 增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推进信息化教育。
4. 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伦理建设,塑造良好的师德师风。
二、培训内容
1. 教学方法与技能培训: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方法、学科教学实践等。
2. 教育教学研究培训: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教育教学案例研究等。
3. 信息技术运用培训: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软件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运用等。
4. 职业道德与伦理培训: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师风建设、教育伦理问题研究等。
三、培训形式
1. 线下培训:包括专题讲座、教学观摩、教研活动等。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和教师间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2. 线上培训:通过在线课程、网络研讨会等形式,开展教师培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 实践培训:通过校本培训、实践教学等形式,提供教师实践锻炼的机会。教师可以将培训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效果。
四、培训评估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进行培训评估。通过问卷调查、教学观摩、教学成果展示等方式,收集教师在培训后的反馈和成果。同时,还将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档案,记录教师的培训情况和成长历程。
通过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同时,也能够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我们期待着培训的顺利开展和取得的良好效果。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篇三
为贯彻《xx省教育厅关于落实xx省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行动计划全面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0xx—20xx)》精神,针对我省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切实提高全员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以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根本,以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导向,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等活动为载体,面向教师,组织实施以“师德教育、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通过培训,全面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增强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促进全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教师,倾斜农村。以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教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教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教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采取适宜的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训练技能。以教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所需各项技能,运用学、练、评、改、考结合的方法,分学科开展训练,学以致用,扎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重心下移,校际联动。坚持校本研修为主、集中培训与网络研修为辅。加强校本培训的管理与实践研究,使教师任职学校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地。发挥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基地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采用“典型引路——成果推广——评价促进”方式和课题牵动方式,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共赢,变个体优势为资源共享,推进教师全员培训发展。
——分类指导,评价跟进。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不同要求,根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全员培训。指导工作应根据培训工作的需要,分层分类,及时反馈,及时指导。通过建立“教师自我管理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全员培训进行形成性评价,通过对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目标的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不断调控培训进程,确保全员培训任务的有效完成。
二、对象和目标
(一)对象
培训的对象是具有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在职专任教师,包括各级各类中小学、区县教师培训、教研机构、特殊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在职在岗中小学教师。
(二)目标
总目标:通过全员培训,使广大教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基本具备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整体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能力;稳步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班主任全员达到合格水平。
具体目标:
1.现有在岗中小学教师到20xx年底前完成不少于240学时的培训。
2.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教学能力和自主发展水平。100%的中小学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其中,教学技能15%达到优秀;教师师德年终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3.20xx年12月31日前,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中小学教师参加不少于50
学时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教育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三、课程内容、培训方式和考核
(一)培训课程内容及五年学时、学分
按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
说明:本周期全体中小学教师完成240学时的培训;所列课程经过培训并通过考试、考核后,每10学时记1学分,共计24学分。
(二)培训方式
以校本研修为主,以集中培训为辅,由培训机构和中小学共同完成本周期的培训任务。
1.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包括:自主学习、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1)自主学习
教师有计划地通过“自学——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培训方式审视、分析、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把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与教师教育融为一体。每个教师都要制定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的“个人发展目标”,并依据目标制订个人学习计划。
(2)同伴互助
教师以教研团队(教研组或其他学校内部的组织)为单位形成互助学习团队,在学校的引领下充分发挥每一位参训者的才智,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通过教师之间互相交流、切磋、平等对话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或以校际联动的方式参与其他学校的教研活动,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3)专业引领
培训机构专兼职研修教师建立专业指导团队,提供专业引领菜单,采取讲座、现场培训(听评课)、现场指导、个性问题解答(电话或网络即时应答)、提供网络资源支持学习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与教师共同完成相应的培训任务。
2.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上。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教师。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根据教学需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研究、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育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三)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单位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达标验收制度,实行过程性考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能力考核,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统一考核由各市(州)教师继续教育业务管理部门实施;校本考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实施。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作为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新技能的学习考核按照《xx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方案》(另行下发)实施。
四、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师资培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市、县、乡、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优化网络,精心组织,分级指导,以“教育思想大讨论,专业知识大学习,教学技能大训练”为活动载体,确保培训质量。
坚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制度,采取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分年度制定年度全员培训计划,确定年度培训专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市(州)开展年度专题学习活动,并对各地全员培训情况进行评估。
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教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积极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培训的课题研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造性地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能力
加强培训者培训。继续实行培训者培训制度,省教育厅继续实施中小学各学科教研员省级培训,各市(州)要做好培训者市级培训和集体备课,切实提高培训者能力和水平。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育厅根据年度培训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推荐目录,各市(州)在推荐课程资源目录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自主选择。省教育厅将根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需要,组织力量积极开发符合地方特色和培训需要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要力量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继续实施继续教育证书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实施并完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和成绩登记制度。考核成绩作为教师职务聘任、晋级的依据之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使用全省统一印制的《xx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证书》,作为教师完成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任务的唯一有效凭证,由教师任职学校负责保管。
教师参加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且考核合格,由任职学校负责学分登记,建立本校教师继续教育档案,保存考核合格证明等原始材料。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篇四
一、培训对象
全体中小学教师(含幼儿教师);截止到~年6月31日,男55周岁,女50周岁以上者,鼓励自愿参加。
二、培训目标
通过本周期多形式、多渠道的培训和校本研修,着力提高全体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达到以下主要目标:
1、树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适应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准确掌握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编写特色与内容,运用与教学内容相配套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进行教学。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举止文明,以学生为本,依法施教。
3、信息技术未达到初级水平的教师经过培训,全部达到初级水平。已经达到初级水平,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中小学教师,盛市级骨干教师达到高级水平,并且进一步提高已经达到高级水平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4、拓宽学科知识领域,更新学科知识结构,使广大教师的学科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并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能力,力求成为创新型教师。
5、指导教师学会自主学习。立足校本,积极主动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教师自主成长,逐步建立起有利于教师自主成长的培训机制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6、使教师立足本地,放眼全国和世界,逐渐适应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三、集中培训内容和学时分配
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分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教育实践活动、远程教育等形式。其中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0个学时,具体内容和培训学时分配为:
1、师德教育:32学时,4学分,这是贯穿整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主要通过举办讲座,组织优秀教师报告团,看《师德启思录》,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及师德教育论坛等形式,加强对教师爱岗敬业教育、法制教育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抓好文明礼仪教育。所学课程为:《教师礼仪》《探究教学论》《中小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若干意见的读本》。
2、新课程培训:42学时,5.5学分。这是本周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精心组织,使教师在进入新课程之前接受不少于42学时的集中培训,在此基础上,转入校本培训。所学课程为《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走进新课程》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课标解读及教材。
3、信息技术培训:60学时,7.5学分。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要求,继续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升我区教师信息技术的层次和水平。信息技术已达到高级水平的教师,可以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发挥在信息技术培训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所学课程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上、下册》。
4、学科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培训:88学时,11学分。具体内容包括新知识、新理念在本学科教育技能训练中的培训。按照基础教育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最新的知识为基础,针对不同学科的要求,开展素质教育理论和新知识的学习,使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我区的教育教学实际,重点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和课堂教学技能、学科教学技能的训练工作,把教学技能与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所学课程为:
(一)小学教师用书:
语文:《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新课程教学论,小学语文》、《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小学语文》。
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小学数学参与培训教程》、《新课程教材教法》。
品德:《新课程教学法丛学》(品德与生活)。
体育:《体育新课程教学法》。
音乐:《音乐课程与示范教学案例》。
美术:《美术教学实施指南》。
(二)中学教师用书由市教育局和培训院校确定
5、地方课程:24学时,3学分。培训教材由市教育局根据教师的需要另行选定。
四、培训时间安排
根据省市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部署,~~~年,全区中小学教师已有90%参加了新课程通识性培训,1、2、7、8年级各学科教师已参加了课标、教材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区教师运用新理念推进教学改革的能力。为确保我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拟定于:
1、~年4月23日开始举办小学教师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班,首先组织小学1~3年级全体教师分语文、数学两个学科进行培训。中学教师由市教育局组织开始分批分专业的新周期继续教育培训。(中学教师的通识培训由区师训中心负责)
2、~年暑假对走入新课程的1~3年级、9年级教师进行课标教材培训。并按照新课标、新教材逐年推进的安排,有计划地组织完成小学4~6年级教师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
3、定期组织教师到中小学听课、评课,开展课题研讨,加强学习反思,有效指导我区课程改革的实施。
4、组织教师开展校本研修,制定我区校本研修的指导意见和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校本研修培训基地,并认真总结推广经验。
五、培训要求
1、树立先进培训理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终身学习和教师专业化理论为指导,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师培训理论和实践,总结以往教师培训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主体参与、开展实践反思、加强合作学习、体验成果分享,突出研训一体,发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学习型团体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使教师培训的过程成为教师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过程。
2、更新培训手段,变革培训模式。以信息化带动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充分发挥网络在教育培训中的作用,坚持培训与教研、教改相结合,集中研修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集中培训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观摩、案例分析、技能训练结合起来,把讲授与研讨交流、教学反思结合起来,采用灵活多样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推广专题讲座式、“菜单式”、“自助餐式”,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校本研修的学时数与集中培训学时数的比例应达到2:1以上,针对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通过自修反思,研讨交流等形式进行,把学校建成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基地。积极探索以参与式为主的.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师培训模式,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六、保障措施
1、加强培训基地的师资、设施建设,整合培训资源。
根据省市新一轮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卫东区教师培训中心承担全区中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的培训任务。多年的师资培训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在新的培训任务中,师训中心将在先进培训方式的实践、新理念与中小学实际的联系、校本培训的实施、反思型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师训中心、局教研室、电教站的资源有必要进行有效整合,不断更新培训观念,变革培训方式,优化培训手段,大量运用电化教育设施和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开展培训教学。同时为提高培训者的素质,师训中心还将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通过听课指导、学习反思、课题研讨、切实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的~完成提供保障。
2、严格培训的管理、考核登记制度。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长,要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学习。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
考核坚持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与作业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估相结合。
考核内容包括培训要求的各门课程,以开卷考试,闭卷考试,撰写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等方式灵活进行。学员学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经市教育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继续教育培训合格证书。
3、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培训经费。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按照教育经费管理体制,分级负责,确保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投入。逐步完善中小学继续教育经费由政府、学校、教师个人共同负担成本经费的机制。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解决办法》的规定,本区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的教师需交纳的培训费如下:
1)、中学教师参培院校由市教育局决定,其培训费用由所培训院校确定。
2)、小学教师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按照省市有关文件规定为,预交书费、证书费160元,培训费240元,(除政府补助外应交160元)(已参加通识性培训者交书费100元,培训费110元)
七、有关政策
1、接受继续教育的教师进修期间在原单位享有的一切待遇不变,学员学习期间各单位要按有关规定酌情给予生活费和交通补助。
2、新一轮继续教育培训费原则上由学员所在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书费、证书费等由学员个人负担。
3、持有新周期继续教育合格证书者,在晋升职级、评先表优等方面各单位应给以优先照顾。
4、对组织工作不力,宣传不到位,给全区继续教育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的单位,要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其单位各项考评,表优评先实行一票否决。
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河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暂行规定》在本周期继续教育期间,无故不参加继续教育或培训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不准参加职务评定、聘任和晋级,不准评先评优,不得参加年终考核,各项教师优惠政策均实行一票否决。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篇五
根据省教育厅《安徽省XX—XX学年度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指导方案》(皖教秘师〔XX〕21号)和《霍山县“xx”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意见》(霍教〔XX〕18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密围绕“xx”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总体目标,聚焦“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效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有效学习内容”主题培训,不断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
二、培训对象
全县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
三、培训时间
(一)培训阶段
XX年8月一XX年5月。
(二)培训学时
1.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不少于72学时。其中,高中教师集中培训、远程培训48学时,校本研修24学时;初中、小学教师集中培训、送培送教或远程培训24学时,校本研修48学时。
2.骨干培训者研修提高:集中培训环节不少于24学时,并进行每学年不少于48学时的校本研修指导。
四、培训目标
(一)师德教育
帮助教师全面理解和深入领会《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职业理想和践行师德的能力。帮助全体教师准确理解《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自觉地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
(二)业务培训
1.帮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课程标准(XX年版)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帮助全体在职教师树立现代知识观,转变教育观念;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构建学科教学知识;掌握新技能和新方法,准确诊断和有效解决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提高学科教学内容分析能力和研究水平。
2.帮助骨干培训者准确把握本年度“有效学习内容”专题各模块内容,掌握开展校本研修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方法,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广大教师学习的能力,在推进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五、培训内容
(一)在职教师岗位培训
包括六个模块:
模块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专业标准;
模块二: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
模块三: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
模块四: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模块五:学科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
模块六: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二)骨干培训者研修提高
重点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专业标准,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学生学习发展与评价,修订版学科课程标准与有效教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设计与实施。
六、培训的组织实施
(一)高中教师的岗位培训
高中教师培训采用“集中+远程+校本”模式。
1、“集中+远程”环节由省、市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统一组织实施,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负责组织协调。
2、高中教师的校本培训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统一指导,各学校结合本单位的实际,自主组织实施。本年度的具体要求为: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专业标准”、“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与有效教学”、“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四个主题,自主制定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并于培训开始前上报县教育局职成教股和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审批备案。参加“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试点项目的教师本年度校本培训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二)初中、小学教师的岗位培训
初中、小学教师培训采用“集中+送培送教或远程培训+校本”模式。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法组织开展培训研修活动。本年度的培训工作安排如下:
时间
内容
形式
组织实施
培训要求
考核方式
20XX年9月下旬
1、“有效学习内容”专题乡校二级培训;
各乡校组织二级培训到每位教师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①集中培训出勤记录
②培训学习记录1★
检查出勤情况、学习记录、教育叙事、研修心得
模块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专业标准
模块二:修订版课程标准与学习内容要点
集中学习
各完中及乡镇中心校
③撰写教育叙事(p14)★
④完成研修心得(p17)★
XX年10——11月
模块三、现代知识观与学生能力培养;
分片集中
送教下乡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①集中培训出勤记录
②培训学习记录2★
③理论研修小结(p15)★
检查出勤情况、学习记录和研修小结。
模块六: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校本学习培训教材
远程支持服务
各学校、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XX年11月-12月中旬
模块六:学科学习内容疑难问题分析与解决
校本学习与问题研讨
学校教导处或教研组
①学校学习、交流讨论记录(二次以上)
②完成自学教材学习,结合任教学科和所学教材内容,撰写一篇学习心得(p16)。★
检查学校交流研讨笔记、个人自学教材和学习心得
XX年元月
阶段检查与评估
分片
县教育局
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各完中及乡镇中心校
对照检查评估细则逐项检查,形成检查通报
XX年3月上旬
“有效学习内容”专题业务指导人员培训及乡校二级培训
1、县级集中培训业务指导人员
2、各乡校组织二级培训到每位教师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各完中及乡镇中心校
①集中培训出勤记录
②学习记录3★
检查出勤情况、听课记录
XX年3——4月
模块四: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模块五:学科教材分析与学科教学知识(pck)构建
分片集中
送教下乡
问题研讨
远程支持与服务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各学校
①集中培训出勤记录
②学习记录4、5★
③结合年度教材使用情况,完成一篇“教材分析与学科知识构建”研修心得(p18)★
检查出勤情况、听课记录
研修心得
XX年4-5月
课例研修: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开展行动研究
课例研修与问题研讨
远程服务与支持
各学校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①课例研修方面的交流讨论、行为调整记录、(二次以上)
②完成小组合作研讨记录(p19)★
③撰写一篇课例研修报告
检查小组交流研讨记录、个人参与研讨记录和课例研修报告
XX年6月
年度检查与评估
分片
县教育局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各完中及乡镇中心校
对照检查评估细则逐项检查,形成检查通报
说明:1、参加“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试点项目的教师同步参加本专题的集中培训和送培送教,校本培训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2、带★号的过程材料均要填写在“专业成长记录手册上”。
(三)骨干培训者研修提高
骨干培训者研修提高以“集中+远程+校本”模式。其中集中培训安排在暑假和学期开学初进行,远程交流与学习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统一组织在学期中实施;校本研修活动要结合本单位的专题培训活动同步开展。所有活动参与情况记录在《业务指导人员工作手册》中。
七、培训管理和要求
1、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学校校长是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培训工作负总责,分管业务的副校长对培训负直接责任。各校必须落实具体的部门和专门人员负责培训的常规工作,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实施。
2、加强问题反馈和业务指导
各学校要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围绕各模块学习主题,认真反思剖析自身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梳理存在的问题、困惑和建议,及时反馈给学校业务指导团队。学校业务指导人员要及时通过网络提交各模块教师反馈的典型、共性问题,同时要将县级业务指导团队的答复及时传递给教师本人,并及时跟进到教师的课堂,实施行动研究,真正解决问题。县乡(校)两级业务指导团队成员要认真履行指导职责,密切配合,协同工作,形成高效顺畅的问题反馈和问题指导网络,要采取书面问题指导、网上在线答疑和集中巡回指导相结合的措施,把问题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培训者培训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要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专兼职培训者队伍,要加强培训者队伍自身培训,不断提高素质。每次集中培训前要开展集体备课,明确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做好培训的必要准备,培训提纲经审核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同时,要以举办骨干培训者研修为契机,加强各学校业务指导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指导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过程管理
县、乡、校三级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要相互配合,构建县、乡、校三级培训组织管理和过程监控网络,加强对校本培训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学校对教师个人自学自练要有布置、有检查,每个模块的学习结束后,要以学校为单位检查一次,同时要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及时进行反馈。各学校每学期末均要对培训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教育局职成教股和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县培训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每学期要对校本培训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乡镇中心校(完中)主要负责人、分管校长和业务人员的工作和教师个人的培训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考评情况将在全县进行通报。
5、加强考核评价
各学校要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在学年结束时,组织对每位教师的参训情况进行考核,并依据考核成绩做好校本培训的学时初审登记工作,并将初审情况报县教育局职成教股和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终审认定。考核不合格的,不予认定继续教育学时,当年继续教育综合考评为不合格等次,不得评优、评先、晋职。
6、加强档案建设
各学校要在开展培训的同时,认真做好年度校本培训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要做到专人负责、一人一档,力求各项材料规范齐全。
7、加强支持与服务
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要为培训提供有针对性的网络、文本资源和其他必须的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远程培训平台的支持服务功能。同时,要进一步落实校本培训联系人制度,组织业务指导人员经常性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们提供面对面的指导和服务,帮助教师解决培训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有效的培训服务。
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实施方案 篇六
为贯彻省教育厅《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岗位培训实施方案》,保证我市中小学教师第二轮继续教育的顺利实施,现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变革培训模式,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实效性;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岗位培训课程指南为指针,以我市实施“444”教师队伍建设工程为抓手,全方位对我市教师进行培训。
(二)实施原则
1、突出课改,分类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培训,以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为核心,按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分类进行实施。
2、立足校本,强化参与。校本培训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是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是促进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的主要举措。学员的主体参与、积极体验是校本培训有效性的保证。
3、整合资源,协调共进。发挥教师培训基地、教研部门、科研部门、电教部门以及骨干教师的资源优势,实现培训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新一轮继续教育的健康稳步发展。
4、综合考评,促进发展。以综合考评为手段,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考查为主;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以过程评价为主;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以实践考核为主。
二、培训目标和任务
(一)培训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理论修养;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新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设计能力,变革教育教学行为,初步掌握教学新方式、新技能、新手段,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能力;明确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养成教学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修,初步具备教学行动研究能力,实现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二)培训任务
从XX年起,全体在职中小学、幼儿园(含民办学校、幼儿园)教师必须参加第二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在第二轮培训周期内总学时不少于360学时,年平均培训学时不少于72学时。
三、培训形式和内容
(一)培训形式
培训分为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和统考三种形式。
集中培训旨在理解新课程理论与实施的重难点问题,引导教师观念和行为的变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校本培训旨在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操作,进行教学实训,促进教师教育观念向教学行为、教育理论向教学实践的转化。
统考旨在围绕新课程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专业成长等综合素养,让教师明确新时期教师观念和教学行为。
(二)培训内容和学时
1、集中培训,学时为120学时。
(1)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第二轮岗位培训课程指南为指针,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与课程标准解读、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指导、学科知识更新与拓展、校本自学指南等内容的培训。对幼儿教师进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幼儿教育新论、幼儿教育科研基础、幼儿教育教学活动案例、幼儿保育与健康等内容的培训。
(2)以我市“444”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骨干教师的培训,选派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新课程改革和骨干教师培训,加强教师的外语能力、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强化骨干教师的科研能力,选送教师到国内外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研究,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到我市讲学,组织我市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对教师进行各类培训。